登陆注册
3226300000084

第84章

秦占领韩国上党及西北面五城,闹得梁、赵、韩、燕惶惶不可终日,招兵买马,寻求人才,加固城池,可是,秦一直没有动静。派暗探打听,也没有结果,又弄得大家摸不着头脑。本来用不着这么提心吊胆,一想起伊阙之战,生怕又上秦国的当,不敢不倍加小心。

其实,秦国正在经历一场大动荡,而这大动荡的策划者就是秦国的王公贵族。他们动用朋友、亲戚关系,鼓动被夺去封地的贵族反对改革。

战国时期的多个国家,差不多都有相似的经历:经过改革,渐渐由落后、虚弱变为强盛。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过程相似得出人意料。吴起在魏文侯手下实行改革朝政,魏国逐渐富强。但由于限制了贵族权利,至魏武侯当政,吴起被陷害,不得不离开魏国,进入楚国。吴起在楚国实行改革,卓有成效。但同样侵害了贵族利益,在一场宫廷动乱之中被乱箭射死。

这样的劫难,正一步步朝秦相卫鞅逼来,卫鞅却浑然不知。其实,灾难降临卫鞅头上,从卫鞅重编全国户籍的时候就开始了。本来,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贵族的时候,连在土地上耕种的苦力也成了贵族的奴隶。他们的生杀予夺,全在领主手里,朝廷无权过问。卫鞅将五户编为一"伍",十户编为一"什",统一由朝廷管理、调用之后,一批领主失去了奴隶,开始出怨言。只是秦孝公态度强硬,贵族们不敢说东道西。到卫鞅实施第二步改革,论功晋爵,按爵位占领土地和苦力的时候,没有建新功的贵族一下失去了特权,怨气越积越大,越积越深沉。一天,太子驷回府,旧贵族们在府门前齐刷刷地跪了一大片,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个个抹成大花脸。太子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声说:"起来起来,这么多人跪在这里,不知道缘由的人还以为我嬴驷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呢。"

尽管太子发火,大家还是不肯起来,内中一位白胡子老丈颤巍巍地站起来说:"我们现在没有活路了,如果太子不救我们,我们就跪死在这里......"

太子年轻,经事少,见这样的情景,动了情,说:"派一两个人进来说吧,其余的人都回去。要是不听招呼,本太子就不管。"

白胡子老丈叫嬴应,是渠梁旁系叔子,祖先是开国将军,立过战功,而后再也没有出过有能耐的子孙,专靠吃老本。卫鞅改革,不但被夺去封地,封地上的奴隶也没了,要靠自食其力了,还不等于要他们的命?他们全都抱着宁可闹个天翻地覆,也不愿意等死的想法,聚在一起。他们自然还不敢贸然找孝公渠梁,而把目标定在太子嬴驷身上。太子的先生公子虔和公孙贾由于有职位,没有被夺领地,嬴应等先稳住公子虔和公孙贾,时机到了,才来这最后一手。

嬴应等三人被领进太子书房,太子还惊魂未定,说:"你们胆子真不小,谁让你们这样干?"

嬴应等三人跪地不起,嬴应说:"殿下,卫鞅夺去我们的地,苦力,没有活路了,我们只好跟殿下的两位先生说,请求救急......"

听说闹到先生那里去了,太子警惕起来,说:"先生怎么说?"

嬴应说:"先生说,这事做得太不得人心了。卫鞅用的是杀人不见血的手段,除掉宗室贵族,以改换门庭,嬴氏基业危在旦夕啦。"

太子沉下脸,好一阵才说:"起来吧,这事不是儿戏,让我好好想想。"

几天以后,嬴驷求见孝公,说:"父王起用卫鞅,实施改革,意在富国强兵,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不知父王是否想过,这样一来,宗室贵族地被夺了,苦力没了,就没活路了。他们全是开国功臣的后人,对秦忠心耿耿,没了他们,任凭卫鞅安插心腹......"

渠梁没让太子说完,摆摆手,说:"为父知道了,你下去吧。"

嬴驷说:"父王,这可是关系到秦国生死存亡大事,不可不慎啊。"

卫鞅是卫君后裔,自幼能吃苦,好学,特别有志于国事。但卫国太小,无法实现卫鞅宏愿。他先入魏,魏王听了他的主张,不置可否。正当渠梁为秦国落后而痛心疾首,广招贤能的时候,卫鞅先苏秦一步入秦。跟着,一套思谋已久的改革方略写成奏章,交与孝公。孝公认真地看了,心下犹豫。不是卫鞅的办法不好,而是风险太大。最不好对付的是先王的开国功臣--宗室贵族们。但要不改革,富国强兵不过是一句空话。想了几天几夜,还是觉得非采纳卫鞅意见不可。孝公不再犹豫,召见卫鞅,说:"寡人决定采纳你的意见,但是,要干就要干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卫鞅咬破指头,对天发誓说:"卫鞅今奉大王之命,改革朝政,兴利除弊,若有异心,或半途而废,天诛地灭。"

孝公即任命卫鞅为左吉庶,专管朝廷事务,重点是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吉庶长、右吉庶长、左吉庶长、驷车吉庶长。四种吉庶长都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吉庶长辅佐国君,左吉庶长、右吉庶长管朝政和宗族贵族。其中,只有左吉庶可以由非本国贵族担任。这样一个重要职务,给了卫鞅,足以证明孝公对他的信任了。

孝公拿定主意,召集文武百官,宣布任命卫鞅为左吉庶长的同时,宣布改革法令。法令明确规定,有敢违抗改革者,严惩!

吴起的惨死,卫鞅并非不知道,明知是险境,却要去闯,是卫鞅生性刚强,不畏邪恶使然,也是他一定要做一番事业,将自己安危置之度外的缘故。改革实施几年,孝公耳里虽然灌满了怨声,但他走到哪里,看到的是茂盛的庄稼,听到的是对他的颂扬,国库充盈,将士穿得好吃得好了,面有喜色,孝公心里舒坦,信心更足。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旧贵族大闹太子府一节。

有太子的支持,改革弊政的障碍越来越多。一次,卫鞅派人收回一位旧贵族领地,派去的几个官差刚到城堡外面,呼啦啦来了几十号人,挥舞着锄头棍棒,气势汹汹地朝他们赶来,把几个官差打得鼻口出血。官差逃回宫廷,找卫鞅诉苦。卫鞅一问,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连忙禀报孝公,孝公问:"谁有这么大胆?"

卫鞅说:"是嬴应。"

孝公很上火,命左右:"传嬴应!"

孝公问:"嬴应,你抗拒改革,知不知罪!"

嬴应有恃无恐,说:"这是卫鞅的阴谋。改革弊端,让秦富国强兵是假,除掉忠诚大王的宗亲,篡权夺位是真,大王再不能糊涂了。"

孝公不听这些谗言,说:"妖言惑众,推出去斩了!"

嬴应不怕,说:"大王,这一层是太子想到的,小人不过是转禀大王罢了。"

孝公咆哮如雷,说:"传太子!"

嬴驷进见,孝公怒问:"你干了什么好事,自己说吧!"嬴驷见嬴应在一旁,说:"父王,卫鞅改革是假,搞垮秦国是真,不能再干下去啦,父王!"

孝公变了脸色,说:"改革实施几年,有了这么大成效,身为太子,难道你没有看见?你抗命改革,国法难容,推出去一并斩了!"

听说要斩太子,侍卫和军士没人敢动。孝公怒气未消,命左右说:"你们还不动手,站着干什么?"

孝公暴怒,要正法太子,没人敢劝阻。近侍飞报卫鞅,卫鞅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来,跪在孝公面前替太子求情,说:"大王,都怪卫鞅事情没有做好,才出这样的事,不能怪太子。"

孝公说:"太子不发话,那些人敢吗?"

卫鞅说:"要是卫鞅想事周全一些,做好安排,不至于有这样的事。这样吧,太子师傅负有教诲责任,责罚师傅,也就等于责罚太子了。"

公子虔和公孙贾是孝公亲自挑选来的先生,学问、人品上乘,无可挑剔;明明是太子听信谗言,怎么能责怪他的师傅?孝公觉得很别扭,但是除了这个办法,没法下台。多亏卫鞅想得出,拐了这么个弯。当即传公子虔、公孙贾入宫,孝公说:"请你两人做太子先生,就是要你们好好教诲太子,而今太子做出违抗改革的事来,你二人可知过错?"

公子虔一听就懵了,想:"一帮旧贵族在太子府前闹那一台事,我和公孙什么话也没说,平时从没在太子跟前说不满改革的话,过错从何而来?"但转念又想,"出这样的大事,不找人替罪,如何了结?"

公子虔悄悄看公孙贾一眼,公孙贾回个眼神,公子虔才说:"是我二人教诲无方,误了太子,愿受惩罚。"

孝公想了个办法,命左右说:"给这两位先生做个记号吧,让他俩永远铭记教徒不严的过错。"

所说的做记号,是在脸上划个字。但划了以后要涂黑,要命的是没法去掉,蒙羞至死。公子虔和公孙贾脸上被做了记号,孝公感到内疚,命人送去粮食、布帛,以示补偿。但是,即便这样做了,也没能抚慰这两位无辜的先生。

孝公过世,嬴驷即位。这时,秦国已今非昔比,卫鞅改革弊政取得的成效,嬴驷也看得清清楚楚。正是有了这样的成效,才需要卫鞅继续推行改革,使秦更强大一些,雄心勃勃地要一统天下。虽然旧贵族们也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日子过得不错,但还是不断地有人在嬴驷耳旁念叨。开始几次,嬴驷朝他们瞪眼;念叨多了,埋在嬴驷心底的旧恨种子发了芽。公子虔、公孙贾脸上被做了记号,那抹不去的黑字,一天不看也要看几次,又不敢把仇恨记在嬴驷身上,也在嬴驷跟前叨咕,公子虔说:"卫鞅搞改革,笼络了很多人,一旦时机成熟,势必祸秦。"

眼下,公子虔、公孙贾一年的薪俸是往年的两倍,也是改革的得益者,但他俩记住的不是好处,而是脸上的黑印。想起这黑印就把恨全都集中在卫鞅身上。卫鞅虽然当了相国,却无权贵替他说话,成了田土里的耕牛,下苦力的时候要它;不要的时候,屠宰者们吃饱它种出来的粮食,把它宰了。

嬴驷想想也是。不是吗,这些年,走到哪里,都说卫相如何如何。问有些农夫,竟然只知卫相,不知秦王。经公子虔这么一提醒,嬴驷冒了一头冷汗,即命甲士将卫鞅押进死牢。卫鞅早料到会有这一天,平静地等待厄运的到来。

半年以后,卫鞅被车裂于北门郊外,罪名是借改革之名,笼络人心,伺机篡权。这样的罪名,别说杀一个卫鞅,就是杀一百也不为过。虽然国人对卫相国遭这样的大辟颇为糊涂,但日子一久,也就淡忘了。

卫鞅死的时候,正是秦国兵精粮足,张仪多次入楚,搅得怀王糊里糊涂,离间齐、楚颇得成效;伊阙一战,大胜联军,又夺得韩国上党及西北五城之后。嬴驷由于刚刚清除卫鞅这个"心腹之患",不能不稳稳阵脚再说。梁、赵、韩、燕紧紧张张,却迟迟不见秦有什么动静,原因就在这里。不过,这样也好,给了中原国家不少应对秦国入侵的工夫。

同类推荐
  • 吸血鬼的访客

    吸血鬼的访客

    以不同的恐怖故事、不同的奇特情节、不同的诡异场面,扣人心弦,曾经紧紧的抓住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好奇心,引发了恐怖小说爱好者更广阔怪异的想象空间。从《暮光之城》回归《德拉库拉》,布莱姆·斯托克塑造的吸血鬼形象铸就其不可颠覆的恐怖小说鼻祖地位。以其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是恐怖小说之最高奖。
  • 宋瓷大碗

    宋瓷大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下南洋

    下南洋

    一艘逃往南洋的诡异货船,一船背景各异的乘客,一次为求生而进行的死亡之旅,当日本人的铁蹄踏入福建,一切似乎只是宿命。然而,事情是否真的如此简单?船底隐藏的被牢牢焊死的巨大底舱,淘海客祭拜的黑色邪神雕像,突如其来的海蛇群、寂静如死的海面、如影随形的呻吟……各种离奇事件盘桓不去,在这艘孤独漂流的小船之中,到底承载了怎样可怕的秘密?穿越神秘莫测的南洋迷雾,残酷的抉择之后,是更加令人绝望的真相……
  • 虫图腾4:险境虫重

    虫图腾4:险境虫重

    讲述了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潘俊一行人赶到新疆欧阳家宅,不料深入陷阱,性命堪忧。与此同时,遥远的北平城中,时淼淼、管修和子午三人为了追查北平秘牢背后的阴谋而想尽办法。在重重疑云面前,众人历经磨难。最后发现,潘俊的身世中,竟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而故事的最后,武田终于见到了北平秘牢中的神秘人。
  • 五鼠闹东京

    五鼠闹东京

    五只久在西天听经的老鼠成精,思凡下界。赶考书生施俊赴京途中巧遇到鼠五。鼠五化为酒店老板与施俊交谈,因其博古通今使施俊大相倾慕。怎料鼠五将他家世过往套问清楚后扮作施俊模样去他家,与其妻缠绵多日。真假施俊之争,就此展开……
热门推荐
  • 三本日记

    三本日记

    每一页都是清风,吹散迷雾中的远处。远处有风景、有阳光、有他。他。如光点、连成线,又渗进皮肤,使每个毛孔畅快,从而身心愉悦。这是爱吗?是倾慕?无法用文字,但也只能用文字记忆。就像面前的三本日记。
  • 封天化宇

    封天化宇

    这个世界,我看到的也许与他人的,不一样。纵使所有人都阻我!我亦能,拼尽一切去封了这个天!炼了那个宇!死而无憾!因为。。。,我是来自天边的一孤星!。。苏平,带着内心的执着,背负神秘的使命,步步艰辛!新书,喜欢请留下,不喜请轻喷~法兰在此笑着等诸位
  • 拳动

    拳动

    记忆力差但对于一件不管喜不喜欢事情,只要想去做,就会深入的研究,直到做好,或做不下去为止的——林冻
  • 传奇之破晓

    传奇之破晓

    这是一个剑气纵横,强者辈出的时代,日照剑阁,西林霸刀,东海气宗,武林三大传奇,江山暗流纷涌.....
  • 魔法学院生活

    魔法学院生活

    魔法世界仅仅是虚幻的,但是却隐藏魔法学院。在那个老师所介绍的神秘井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未来把五人拉扯进了井中,战争、舍弃、死亡、觉醒何其不有?那位神秘的女神到底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朋友之间的分别,父母间的憎恨,恋人间的依依不舍,都是奇葩。。。
  • 踏天独尊

    踏天独尊

    不甘、不愿、不敢,既然穿越了,那就要轰轰烈烈,先天限制又算得了什么,早晚磨平。十几年磨练,不就是为了今朝。不再沉默中爆发,难道还要让人看扁不成。无耻也罢、邪恶也罢、嗜血也罢,只求活的自在。即便是这天,也休想遮住我的目光,早晚将之踩在脚下。
  • 花千骨番外白子画的那些年

    花千骨番外白子画的那些年

    痛醒后昏迷,入定又痛醒,不死不灭的诅咒,心灰意冷。
  • 天道神机系统

    天道神机系统

    主角陆凡因为在上一款“诛邪”即将关服的时候,与自己游戏内的妻子一起四处游玩,却碰上了一行趁机在关服前随意杀戮的人,其中尤以“残云”为首,将陆凡游戏内的妻子残忍杀害。陆凡当即大怒,面对他们人多势众誓要将“残云”手刃报仇雪恨,但是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怀揣着这样一个巨大的遗憾,他再次进入“诛邪”的续作“降魔”,其目的就是找出凶手,将其彻底击垮。
  •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卡列宁娜(下)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然而安娜并不能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 天使的守护者:冰之天使火之守护

    天使的守护者:冰之天使火之守护

    她是冰系伪天使,为了活命,她谎称自己是天之使者,意外救了拥有火系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