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5200000012

第12章 嘉靖朝真假李福达案(5)

“哈哈,现在,你们的小辫子攥在了爷的手中,你们就等着哭吧!”通过调查,桂萼、张璁、方献夫上疏给嘉靖的调查结果是:原审讯官员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彻查此案,并非是出于对圣上的维护和对律法的尊重,也不是出于职业操守,而是因为仇恨郭勋,欲借此案报复郭勋等议礼派,同时表达对嘉靖皇帝的不满。

“很好!这样,才审到了要害处,真是不负朕托啊!”嘉靖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很是满意,同意桂萼的处理意见,并下旨,“先前的审讯官员朋谋害人,每兴大狱,着刑部立即一一捉拿归案,押解到京,一并审理,务必使他们招供!”

张璁、桂萼二人令锦衣卫镇抚司严审刑部、都察院及大理寺原问此案者。可怜这些司法大吏,由堂上之尊变为阶下之囚,备受五刑之毒,在杖棍下扭动惨号,闻者无不恻然。

“你们这两个善于投机钻营的小人!没想到今日落在你们手中。”刑部尚书颜颐寿向来鄙夷张璁、桂萼,忍不住破口大骂。

“来呀,将犯官给我拶起来!”二人命手下将这个刑部尚书的十指拶起来,颜颐寿直痛得撕心裂肺。

最后颜颐寿实在忍不住了,只得叩头求饶,大叫:“爷饶我!”当时京师流传“十可笑”之谣,其中之一便是:“某可笑,侍郎拶得尚书叫。”侍郎指的正是桂萼和张璁。桂萼原为礼部右侍卿,张璁原为兵部右侍郎。

张璁、桂萼二人原来受到护礼派的气,差一点儿被捕杀,二人久积郁愤,毫不手软。二人奉旨会审,廷讯时,绝口不问真假李福达之事,单单诘责马录徇情枉法、屈害无辜。

“二位大人,你们所言根本不实。我马录忠正守法,决不会干出这样的勾当。”马录极力分辩,二人只装作听不见,喝令用刑,顿时将马录五毒加身,直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死去活来。

“我招!我招!我确实是挟私报复。”马录看明白了,如果再不屈招,只能是白吃苦。

张璁、桂萼这才不再用刑,然后又将薛良定为诬告的罪首。在张、桂等人夜以继日的审讯下,案情逐渐“真相”大白:张寅并非李福达,纯属被刁民薛良诬告,马录等人与郭勋有旧仇,想借此案挟私报复。

“哈哈,你这回死定了!”张璁、桂萼二人审出些口供后,非常得意。张璁随即写了一道长长的奏疏,在这份奏疏中,他用大量篇幅论证之前的审讯官徇私枉法,为弹劾郭勋弄虚作假,严刑逼供。奏疏的结论是:张寅与李福达两人根本没有关系,张寅是山西徐沟县人,历史清白;而李福达则是邪教教主,是谋逆分子。所以郭勋与张寅交往没有什么不合法之处。

“同意所奏,释放张寅,薛良抵死。巡按马录及台谏诸臣,都交给锦衣卫廷杖一百,并安排有司依律对涉案人员分别定罪!”嘉靖下旨。

廷杖是会要人性命的。除了明朝,其他朝代都没有廷杖制度,这表明了明朝皇帝极端的专制和残忍。明朝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臣子屈死在廷杖之下。廷杖是摧残官员尊严和肉体的双重酷刑。凡是有官员犯罪的,都会送交锦衣卫严刑拷打审问。锦衣卫对付那些犯罪的官员有一套惯用的刑罚。

当时,受刑最惨的还数马录。他最早为李福达案定案,最先对郭勋提出弹劾,因而成了翻案要打倒的核心人物。

九月,马录已经受过酷刑,又受到锦衣卫的廷杖,可谓受尽折磨。在马录入狱时,大学士贾咏曾致信慰问:“你受冤了,将来,一定会有昭雪之日!”

结果,贾咏的书信被锦衣卫镇抚司上奏给嘉靖,嘉靖严责贾咏,叫他提前退休,辞职归家。

而给马录写信表示同情和慰勉的都御史张仲贤、工部侍郎闵楷、大理寺丞汪渊、御史张英等,都一一被锦衣卫逮捕入狱,受尽拷打之苦。

太仆寺卿(太仆寺长官,简称“太仆”,负责皇帝的车马等相关事宜)汪玄锡私下里对光禄少卿(光禄寺副长官,负责宫殿门户,皇室膳食、帐幕器物)余才说了一些不满的话,立即被人告发到张璁等人那里,张璁又上奏到嘉靖那里,汪玄锡也被逮入狱中,吃尽苦头。

桂萼对于其他人的处置是:以李璋为首的五名官员永远监禁;以刘琦为首的七名官员发往沪境充军;以聂贤为首的十一名官员削职为民;以颜颐寿为首的十七名官员革职,地方官员革职的又有五人;薛良以诬告罪处死;众证人以伪证罪充军;马录流放;张寅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仍为山西太原卫指挥使,他的儿子们仍然担任匠役。

“爱卿的处置结果基本妥当,只是对马录的处置判得过轻,朕觉得应该处以死罪!”嘉靖看了奏折后言道。

桂萼心中暗想,如果将马录处死,恐怕显得自己过于残忍,不如替他说几句话,反正他也翻不了身了。于是就替马录申辩说:“臣等认为,张寅虽受牢狱之苦但终未丧命,如果杀死马录,用命来抵罪,恐怕天下人心不服,也不符合一命偿一命的古训。臣等请将马录流放到云贵一带人烟稀少之处,永远不准离开当地,任他和他的子孙自生自灭。”

“臣也赞同刑部桂大人的意见。”大学士杨一清也多次劝解。最后,嘉靖皇帝才算照准。马录这才被免去死罪戍边,充军南丹卫[今广西西北南丹县,历史上的兵家喉地,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并延州、鸾州、福州、永州为南丹州,属庆远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废南丹州设南丹卫,正统十年(1445年)恢复南丹州,南丹卫仍作为军事机构保留]。

这样,李福达一案,三法司及其他各部,总共约有五十余名重臣获罪遭罚,死于廷杖和狱中的有十余人,监督官吏、讽谏君主的台谏官员全部获罪。大理寺少卿(大理寺副长官)徐文华、颐伈因为曾经反对过议礼,也被加罪戍边。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张璁、桂萼还担心朝野人心不服,日后有变,为使被处治的诸臣永世不得翻身,为使天下的百姓信服他们的审判结果,张璁请求将前后所奉诏谕及狱词汇编为一书,颁示天下。不久后张璁辑刻成两卷本的《钦明大狱录》,嘉靖当即批准,颁行天下。在嘉靖看来,这是一部朝廷体恤民意的平反冤狱的功德簿。

嘉靖在文华殿召见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卿等平反有功,都赐二品服色,金带银币,并安排吏部封给你们三代诰命,以示慰勉。”

李福达案引发的官场大震荡,历时一年多,终告结束。朝中其他官员大都认为获罪的官员们冤枉。

“臣等希望重新审理李福达一案,以安民心。”过了两三个月,吴彦、张禄忍不住上疏嘉靖,却当即被嘉靖传旨处罚。接下来,这一年通过京察和互纠又罢黜科道十三人,吓得从朝廷上的朝臣到地方上的地方官,再无一人敢出头上奏为遭难的护礼派官员们喊冤叫屈,甚至没有人敢再提起李福达一案。

这一年,杨廷和等护礼旧党经过两次重大打击,一蹶不振。桂萼、张璁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议礼派的方献夫、霍韬、胡世宁、李承勋等渐居要职,嘉靖的朝局人事焕然一新。嘉靖觉得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了。否则,他觉得自己随时有被那些护礼派官员联合拉下马的危险。

李福达一案本是一个牵涉谋反的地方小案,最后竟然震撼朝廷,反复会审,以至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长官因此入狱,九卿也都被换了一遍,不可谓影响不大;而五十多名官员因此入狱,十余人被折磨至死,不可谓不残酷。说到底,还是嘉靖皇帝借机打击前朝旧臣,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通过议礼派官员之手,借李福达一案,报复护法派官员,是议大礼中君臣斗争、朝臣党争派斗的延续。

郭勋与术士李福达结交,并为他开脱罪名,固然不合当时的法制。但李福达早年利用白莲教企图叛乱,郭勋既没有参与,也可能不知情。而那些护礼派官员却借李福达案弹劾郭勋,要给他加上连坐的重罪,也太过分了。就李福达一案来讲,马录站在皇家的立场上,其审理和定案都是慎重的,然而,李福达最终在嘉靖、郭勋等议礼君臣的干预、开脱下逃脱了法网,偶然中也是必然的。

直到桂萼病死、张璁退休,原左都御史聂贤等人才被重新召回朝廷起用。

到了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为皇后生了儿子,嘉靖皇帝龙心大悦,下令大赦天下,于是当年那些因被牵进李福达一案而被监禁、罢官的官员们纷纷获释或重新任命,只有马录仍然得不到赦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岁末,四川境内捕获了一名江洋大盗,名叫蔡伯贯。蔡伯贯自称曾学妖术于山西人李同,李同的父亲即是李大礼,而李大礼的父亲则是李福达。蔡伯贯供称,他向李同学习白莲教的法术,与李同关系甚为亲密。李同曾亲口讲给他当年李福达入狱险些丧命的事。李同说当时他爷爷咬牙不承认自己是李福达,又通过李大仁、李大义、李大礼求救于郭勋,最后竟得翻案,并将审判官马录判了罪。但嘉靖朝并没有人敢为马录翻案。

隆庆元年(1567年),新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为前朝臣子平冤,似乎是历史的惯例,御史庞尚鹏借机将蔡伯贯的供状上奏,马录才得以回归家乡,此时距李福达案发那年已经有四十多年了。

同类推荐
  • 变革的村庄

    变革的村庄

    乡村曾经就像被母亲遗弃的孩子,没人疼没人爱。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是其永远的代名词。乡村又像是一位母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都市在变。乡村也在变。生活的无奈、尊严的被践踏、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异化、生命的韧性、本真的崇拜与敬意……我们不仅看到了变革生活隐藏下的悲剧,也看到了含泪微笑之下的希望。
  •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谜中人

    谜中人

    海归博士柳韬回国欲与女友罗曼团聚,却惊闻女友葬身火海。种种迹象表明,女友之死绝非意外,而是谋杀,且与云天公司商业泄密事件有关。与此同时,命案连环发生。柳韬决心潜伏云天公司,追查事件的真相,却意外发现女友尚在人间……到底是谁泄了密?到底是谁设计了这一切?
  •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

    《石光荣的战火青春》堪称《激情燃烧的岁月》前传,讲述青年硬汉石光荣的戎马生涯与情感纠葛。他为救出养父母、童养媳与土匪数度交火;抗日烽火中以少胜多勇战日寇。青梅竹马、泼辣直率的童养媳桔梗穷追不舍为了真爱,冥顽不化的石光荣却对本是国民党军医的王百灵爱得刻骨铭心。身处土匪、国民党与日本人的战争夹缝中,周旋在两个女人的情感漩涡中,石光荣演绎了一段血与火交织的战火青春。
热门推荐
  • 巨龙的咆哮

    巨龙的咆哮

    和一头强大的巨龙战斗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挑战。来吧,见证你的幻想和噩梦。但是,你要记住玩火时,会发生什么。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花落燕云梦终结篇

    花落燕云梦终结篇

    现代才女林希意外穿越到明朝唐门圣女唐蕊身上。她机缘巧合下并与明朝诸皇子产生旷古奇恋。最终,她选择燕王朱棣,可却因误会绝望跳崖。可她并没有死去,而是又穿越到朝鲜贵族家的女仆身上。明朝这边,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开战。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把握自己的命运?是做历史的旁观者,还是做改变历史的人?
  • 三国易主

    三国易主

    他,一位现代历史学家。他,来到了三国。从此,三国易主!
  • 我与你未完待续

    我与你未完待续

    “猪啊,你!”枫生气地说到。“你才猪呢,你全家都是猪,大猪头!”“对,我全家是猪,那头猪也包括你––苡茹!”“我什么时候是你家的,嗯?”“不是我家的,那还想是谁家的?你敢说一个不字,信不信我吻你!!!”苡茹边跑边说道:“哦是吗?那你来抓我啊!”“等我抓到你,就是我的了!”…………甜宠文推荐,快来看看哦~~
  • 太初战仙

    太初战仙

    一次意外,让李风背井离乡。带着太初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修真之旅。
  • 我们曾经错过的青春

    我们曾经错过的青春

    故事写得不够好写再多的简介都是多余.我是倾樱.心血来潮写下的故事.一段关于青春的童话.一个关于理科女与文科男的故事.
  • 心伐

    心伐

    强者之路也是问心之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一个少年如何在纷乱的世间抵挡诱惑坚守本心,一步步成长为改天换地的盖世英雄。
  • 妙探皇妃:烟花碎

    妙探皇妃:烟花碎

    一句“此情不过烟花碎”带她穿越到了天朝二十五年,半途遇险成为了东汶的和亲公主。 错落的时空,她步步为营,聪慧过人,屡屡破解棘手迷案,却破不了命中注定双生情劫……冥冥之中,谁在操控着她和他的命运,迟来的真爱,能否扭转乾坤?(每日八更以上)    
  • 飞来横货

    飞来横货

    这个世上总有一货,不经意间一头撞入你的世界……“我们结婚吧”“……貌似跟你不熟……”“抱都抱了,差不多熟了。”“谁跟你熟!放我下来!”“不好意思,货已售出,概不退货,你要对我负责。”“娃啊,你这样忒不厚道了,其实咱是男的……”“我不介意。”“……我招你了吗?”“没。”“我吗?”“没。”“那你老是揪着我不放作甚!!!(发怒)”“你没结婚。”七年的感情终究逃不过一个痒,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等的是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