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14

第14章 论魏延 (1)

论魏延

沈伯俊

内容提要:历史上的魏延,论才干,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都比赵云高出一筹。在《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形象也颇为引人注目。魏延与杨仪发生火并而被杀,并非背叛蜀汉;虽系不顾大局而咎由自取,诸葛亮亦有处置不当之责。《三国演义》表现了魏延的智勇功勋,但为维护诸葛亮形象,却又写魏延"脑后有反骨",导致相关情节处理不够合理。

关键词:魏延;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艺术辩证法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

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但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遂,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

他与黄忠并起一时,勇毅相侔,勋劳略等,但他却没能像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名。

恰恰相反,几百年来,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老幼妇孺皆知"魏延脑后有反骨"。魏延恶名如此昭彰,不能不使人视之为悲剧性的人物,并进而探讨其来龙去脉。

历史上的魏延本是刘蜀集团的重要成员。《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他原系刘备的"部曲",可见属于亲信将领。建安十六年(211),魏延"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此时,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亦为牙门将军,二人品位相当。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准备迁治成都,行前要选派一名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的前进基地,其地位至关重要,留镇者自然必须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经留镇荆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不料"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是何等器重。其时,赵云为翊军将军,随刘备驻成都,其职责显然不及魏延重要。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大举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赵云则以镇东将军的身份,"随诸葛亮驻汉中"(《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显然,魏延这时已经成为蜀汉的第一员大将,其作用更在赵云之上。以后,在诸葛亮几次北伐中,魏延常负先锋重任,曾经大破魏雍州刺史郭淮等,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东汉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等,蜀汉沿袭此制,南郑侯属于县侯。而赵云至死未能进封为县侯(仅封为永昌亭侯),直到景耀四年(261),即他逝世三十二年以后,才被追谥为顺平侯。总之,在二十几年的三国纷争中,魏延长期肩负重任,出生入死,为蜀汉政权建立了累累功勋。作为历史人物,魏延多年独当一面,"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确有大将之才;而赵云虽然忠心耿耿,英勇奋发,令人喜爱,却长期跟随在刘备、诸葛亮身边,从未独当一面。应当说,论才干,论对蜀汉政权的贡献,魏延都比赵云高出一筹。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形象也是颇为引人注目的。

首先,魏延是在刘备势孤力薄,惶惶奔走的危难之际决心加入刘备集团的,绝非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之辈。

魏延在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九《刘玄德败走江陵》中第一次露面,就表现得不同凡响。当时,刘备在曹操大军追迫之下,带领大批百姓,撤离樊城,来到襄阳城下,打算与刘琮合力抵御曹操。"蔡瑁、张允得知刘备唤门,径来敌楼上叱之曰:'左右与我乱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忽后城中一将默然跳起,引数百人径上城楼,来杀蔡瑁、张允。"这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将领就是魏延。

他"大呼曰:'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贼,以图爵禄?非义士之所为!吾今愿请使君,入城诛贼!'轮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领兵杀入城,以讨国贼'"!由于刘备不愿乘机入城,转走江陵,魏延寡不敌众,只得逃离襄阳,投奔长沙去了。事虽不成,却表现了他的爱憎分明,见义勇为。赤壁之战以后,关羽进攻长沙,与黄忠交战,长沙太守韩玄因黄忠不肯射死关羽而下令将他斩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挺身而出,"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韩玄残暴不仁,轻贤重色,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愿随者便来'"!接着又"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这两次关键时刻的"亮相",一因刘备仁德,二为长沙百姓,都可以说是情词慷慨,正气磅礴,因而一呼百应,大得人心。读者从这里看到了魏延过人的见识和胆略。

其次,魏延出生入死,英勇善战,为刘蜀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蜀集团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刘、关、张桃园结义,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到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为止,是其草创和奠基阶段。在这二十四年中,刘蜀集团虽然初露头角,但是,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没有可靠的战略基地,也没有总揽军政的帅相之才。因此,刘备虽枭雄而无所展其志,关、张虽骁勇而无所用其长,屡遭挫败,飘若转蓬,只得寄人篱下,依附刘表。从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战,到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是刘蜀集团立国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二十七年中,刘蜀集团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的战略方针,夺荆州,占益州,力量大大增强,与魏、吴鼎足而立。

虽然荆州得而复失,刘、关、张先后弃世,但由于诸葛亮的卓越努力,国力基本保持稳定,而且对强大的魏国一直保持进攻的态势。从建兴十三年(235)蒋琬为大将军,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到炎兴元年(263)后主刘禅投降邓艾,是刘蜀集团逐步衰落和灭亡的阶段。综观这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显然是最有声有色的。而在这一阶段中,蜀汉的开国大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即小说中的"五虎大将",都先后亡故,只有魏延一直奔走疆场,贯穿其始终。试看关系到蜀汉命运的几大战役--夺取益州之役、争夺汉中之役、南征之役、北伐之役,魏延总是甘冒矢石,奋勇当先。他或者与黄忠为伍,或者与赵云配合,或者独任先锋,总是冲劲十足,壮心不已。这里随手举出几个例子:

(诸葛亮出师南征)令赵云、魏延为大将,总督军马......(卷十八,《孔明兴兵征孟获》)

(诸葛亮出师北伐)唤诸将听令: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师表》)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乃令魏延、姜维作先锋......(卷二十一,《诸葛亮六出祁山》)

魏延为刘蜀集团南征北伐,东挡西杀近三十年之久,确实可谓劳苦功高。

第三,魏延颇识兵机,智勇兼备,在刘蜀集团出类拔萃。刘备手下的几员大将,关羽喜读兵书,颇有谋略;张飞粗中有细,时有妙计;赵云、黄忠用计不多,马超则只能算一勇之夫。魏延呢?在他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是以冲锋陷阵、斩将搴旗为能事;随着战争经验的日渐丰富,他对于战争艺术逐步加深了认识,用计献策的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如卷十九《孔明祁山破曹真》则写到,诸葛亮骂死王朗之后,命赵云、魏延当晚去劫魏寨,赵云不假思索就要执行命令,魏延却提出:"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也?"当然,诸葛亮对此早有安排,但魏延的发问,表明他的确不同于一般的赳赳武夫,而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了。更为难得的是,魏延不仅能对战役性、战术性的行动思谋用计,而且能对关系全局的战略方针独抒己见。当诸葛亮出师北伐,魏国派驸马夏侯楙率领大军迎敌之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计策:

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可赐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矣!所弃粮草,足可为用也。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而可定矣。(卷十九,《赵子龙大破魏兵》)

这个建议,知己知彼,大胆精明,确实是一条难得的妙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战略设想。因为在魏蜀的抗衡中,蜀汉国小兵寡,力量单薄,经不起同魏国打消耗战;而且秦岭险峻,易守难攻,道路崎岖,粮食给养难乎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出奇制胜,才有可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夺取根本性的胜利。相比之下,关羽、张飞等人的计谋仅仅是战役性或战术性的,只有魏延从战略的角度提出过如此重大的决策,这不能不说是他的过人之处。

可惜的是,诸葛亮却以"此非万全之计"为理由,否定了魏延的计策,甚至连让魏延试一试也不干,而主张走陇右大路,"依法进兵"。这样,就放过了有利的战机,使本来手忙脚乱的魏军赢得了喘息的时间,得以调整部署,而蜀军则不得不在陕甘的山区地带与魏军打阵地战、消耗战,劳师数载,无功而返。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事后评道:"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卷十九,《司马懿智取街亭》)由此可见,魏延的主张是正确的,至少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正因为魏延有上述这些长处,刘备对他非常器重。请看: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令魏延总督军马,守御东川,遂引百官回成都。(卷十五,《关云长威震华夏》)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时)命丞相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共守汉中,以当魏兵......(卷十七,《范强张达刺张飞》)

看来,刘备这位"世之枭雄"一直把魏延当作方面之才来重用,不愧为开国之君,巨眼识人,善用其长。

历史上的魏延,其才干、智勇和功勋已是无可怀疑的了,那么,他最后究竟背叛蜀汉没有呢?

众所周知,魏延是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与丞相长史杨仪发生火并时失败被杀的。对此,《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得十分清楚:

(建兴十二年)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的意思很明白:第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事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这虽然有自视甚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成分,但与"背叛"二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二,论官品地位,论功绩威望,都应当由他负责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一向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的号令,他心中实在不服。但是,这与"背叛"也根本不能划等号。

如果魏延当时真的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其一,率领本部在前线倒戈,投降司马懿,这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其二,按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以后,割据汉中,独树一帜,观望形势,待价而沽,如同当年的张鲁一样。凭着他多年镇守汉中的威望和实力,这也是不难办到的。其三,重施刘备夺取刘璋地盘的故伎,制造借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后再来对付杨仪一军,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魏延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他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而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其心洞然可见,哪里是要反叛呢?

当杨仪不理睬魏延的主张,径自率大军南撤之时,魏延长期郁积的对杨仪的不满爆发了。在盛怒之中,他率兵抢先南归,与杨仪争相上表朝廷,互相攻击对方为叛逆。最后,双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见,魏延失败,被马岱"追斩之"。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同类推荐
  •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一个古代公务员的短信息

    《千字文》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作品,作者周兴嗣是一名古代公务员,他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进行排列组合,鼓捣出了一篇音韵谐美、朗朗上口的四言长诗。从这一千个字中,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轮廓,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来自东北那疙瘩的望于江湖,充分发挥东北人的小品幽默和搞笑功力,用别开生面的历史典故和八卦段子解读千字文,引人人胜,是学生,老师,上班族,家庭主妇,退休在家的老人随时随地可以享用的生活调剂品。这是一个速成的社会,从填饱肚子到赚钱致富,从家居清洁到美体塑身,都有捷径可寻,如今连看上……
  • 中国回族茶文化

    中国回族茶文化

    本书是大中华茶文化内容的组成部分,本书内容在介绍茶基本知识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回族饮茶习俗、特点、茶文化。仅供喜茶、爱茶、知茶的穆斯林和各民族茶友们互相学习交流参考。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古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笔者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是:首次系统考察《文心雕龙》问世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差不多与王元化先生同时提出刘勰出身非士族说;结合古代士大夫人生模式,探讨刘勰悲剧及其文化意义;系统论述刘勰的“军国”情结,及其历史、社会渊源;揭示《文心雕龙》由宇宙本体论向人格本体论过渡的时代意义;借鉴系统论方法原则,从思想体系、方法体系、结构体系及其整体功能角度,探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时代审美图景”概念;最早论证《文心雕龙》自身的研究方法,指出《文心雕龙》研究方法,主要源自《墨经》和玄学。
热门推荐
  •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知道吗?凤凰是百鸟之首,但是在它的生命之路上,必须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毁灭,当它历经磨难奋力冲破死亡的绝境,它将获得新生。美丽善良的她性情淡漠,一夜重生,成为黑党动乱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她美若天仙,姿容绝世,但却总是毫无感情,好像她本身,便是操纵在别人手中的傀儡。可有谁知道曾经的她也是自卑中摧残的蝴蝶?邪魅冷淡如他,隐藏过往的荆棘,漠视尘土,却只愿为她倾颜一笑,即使深痕累累,也只愿不离不弃,相守一生。凄凌飘落的樱花树下曾经相守一生的约定,是否心中还存有彼此?寒高冷夜,眼光淡漠眼前的少年,嘴唇轻起:“长夜漫漫,你猜我会干什么?”接着,她欺压而上,隐藏的笑意将她更显魅惑。刚开始苏玛丽,之后的内容你绝对想不到!
  • 通天踏侏罗

    通天踏侏罗

    穿世纪,踏侏罗。遥远的星空,几亿年前恐龙时代。手持东方经,气傲侏罗纪。小豆欢迎您538972292
  • 我与霸道总裁相爱

    我与霸道总裁相爱

    她和他被誉为天生一对,却因为一个意外不得不分手,她远走他乡,出国深造,几年后她回来了仍不想和他扯上关系,但还是每一件事情都和他有关系,母亲清醒,和他是否有关系,她会和他在一起,还是把他当陌路人?【顾依依你曾经发过的誓言还算数吗,怎么你这么快就忘记了,你不喜欢我,难道暗恋我】【顾依依的誓言,如果谁能让她母亲醒过来,他就嫁给谁,在她结婚的婚礼上,顾惜若告诉她真相】她是和一直暗中照顾他母亲的大变态在一起,还是和暖心男神在一起。【你睡过的女人还少吗?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在我出国的这几年像对待我一样,对待其他女人】
  • 前世今生,你的霸道我的吻

    前世今生,你的霸道我的吻

    冷樊一,冷的像块冰的男人。四大天王,四个个性显然不同的阳光男。从十七岁那年花季开始,他们便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各自对我不同程度的爱。恩怨纠葛,是是非非,像风像雨又像海。
  • 笑面罗刹

    笑面罗刹

    姿色平平的女子,恬淡的笑容,司马家没脾气的三小姐。不胆怯,不畏惧,面上依然是淡淡的微笑,她是幽萝谷谷主的唯一传人。“禀谷主,叛徒已捉拿回谷,请谷主明示”蒙面的黑衣人指着同时被扔在地上跪着的几个男子,恭敬的等候幽萝谷谷主吩咐。“背叛我的人,从来就只有死路一条”谷主阴沉的吐出,却见下面跪着的人反而露出了解脱的神色。“笑儿,交给你了”同样蒙面的黑衣谷主看向这里唯一的一个露出真面目的少女。“请谷主饶命啊,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起彼伏的求饶声顿时响彻了整个幽萝谷。
  • 武逆八方

    武逆八方

    一个背负血海深仇的孤独少年,在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下踏上武道之路,从此书写属于他的不朽传奇。
  • 网游之精灵狂潮

    网游之精灵狂潮

    万族在被折叠的空间中放逐,人类霸占了大陆,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当外族回归,古老力量与科技的碰撞,《未来》应运而生,看精灵的崛起,是怎样的……“我们已经输过一次,这一次,我回来了!”
  • 宇宙八荒

    宇宙八荒

    开天之初,万族林立,人类面临着大危机。少林小和尚圣明被黑白天猫带到了这里,从此…开始一步步解除危局,人类真正意义走上了巅峰。
  • 龙皇圣尊

    龙皇圣尊

    龙吟大陆,武命为龙,炎黄子孙,皆为龙的传人。龙血,龙鳞,龙气,龙息,龙骨,全身上下,就是神器,举手投足,就是神技。天生傲骨,战天斗地。龙皇一怒,苍生战栗。潜藏龙脉却被讥笑不具龙血,驱逐出家族,白夜卷土归来,为傲骨,为红颜,为亲人,从此龙气纵横,步步为皇,以武入圣,尊临天下。
  • 九天混沌诀

    九天混沌诀

    前世耻辱,今世必报。修炼无上功法,九天之内唯我独尊。不论你是天骄!不论你是妖孽!还是何方神圣,挡我者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