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32

第32章 尹昌衡政治生涯两件大事论辨 (1)

尹昌衡政治生涯两件大事论辨

祁和晖

内容提要:综观史料,尹昌衡留学日本时未加入同盟会,民国创立后未加入国民党。在辛亥革命先驱领袖群中,这种政治经历是颇为特殊的。尹昌衡不加入同盟会并非偶然,这与他的政治信仰与礼教道德伦理、家族背景直接相关。

关键词:尹昌衡;同盟会;政治信仰

一、尹昌衡是否加入过同盟会

综观史料,尹昌衡留学日本时未加入同盟会。民国创立后未加入国民党。在辛亥革命先驱领袖群中,这种政治经历是颇为特殊的。尹氏自著《止园自记》,历记尹氏家族渊源和其个人生平要事,未记有加入同盟会与加入国民党之事。民国初年,"剑南刘石甫"编撰《尹昌衡》一书,共七章。刘书后"选附尹昌衡诗文"。其书中,亦未写尹氏入同盟会、入国民党之事。书中只写及尹昌衡留学日本时对中国革命有所考虑。其文云:"初,昌衡留学日本,与刘存厚、唐继尧等十余人组织秘密会。以粤蜀滇黔为边远之区,地势险恶,思取之以为革命根据,乃约毕业后分道进行,乘隙举事,首尾相应。"刘书此记与尹昌衡留日时所做诗中言志是一致的。尹氏留日时诗今存三首,为《感怀》、《送唐蓂赓刘积之赴滇练兵》、《自题同胞小照》。《感怀》吟道:

大陆近沦胥,斯人敢弃捐?

国情殊蠢蠢,我志益权权。

有气须填海,无权亦任天。

满腔君国泪,洒尽是何年?

《自题同胞小照》中亦说:"一肩家国重,不忍听沦胥。"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尹昌衡愤慨的矛头是直指列强瓜分中国,忧心中国面临"沦胥"危机。而不是直指清政府。"满腔君国泪"之君,当指光绪皇帝。此时尹昌衡的救国思想是如同康、梁的扶君立宪救国。即属于"君宪人士"之列。孙中山早年亦曾寄望清廷改良救国。

读昌衡嫡孙尹俊龙君2007年草拟于杭州的《尹昌衡生平简历》(未公开出版)。发现在尹氏22岁(1906年)下,记有"尹公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抱复兴中华,建立民国之志,加入同盟会"。俊龙君这本《简历》是笔者目前所见尹昌衡生平的唯一简历,其作用甚大。不能不引起笔者的格外注意。正想就尹是否入同盟会,依据为何欲请教俊龙时,读到了俊龙胞弟俊春于2011年7月方完成的《尹昌衡其人其事其思想概述》长文。此文在概述尹昌衡简历中,记述昌衡"1884年出生。1903年入四川武备学堂,次年留学日本,进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

1907年加入铁血丈夫团。1909年回国,任广西陆军小学堂监督。1910年回四川......1911年11月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任陆军部长......1912年3月合并成渝,统一全川,出任合并后的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大都督"。此文中所叙留日时加入之"铁血丈夫团",可能即是民初刘石甫《尹昌衡》一书中所称之"秘密组织"。看来俊春君之文,未采用俊龙著《简历》中加入同盟会之说。故加入"同盟会"之说,孤证难立。目前史料下,我们只能认定尹昌衡未曾加入过同盟会。尹昌衡未入同盟会,未入国民党,这在尹昌衡所著《自记》和昌衡同时代人所记三亲史料中能得到多方印证。

二、尹昌衡坚持五族共和,不赞成同盟会早期"种族革命"理念

尹昌衡不加入同盟会并非偶然。这与他的政治信仰与礼教道德伦理、家族背景直接相关。大略有四大原因促使尹昌衡追求救国革命而不愿加入同盟会。

尹昌衡坚持五族共和,不取"种族革命"理念。早年孙中山致信清廷,游说立宪改革,无异与虎谋皮。游说无效后,才走上革命之路,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建立民国"。章太炎等创光复会,以光复汉帜为号召。满人入关,收编降服汉人,强迫汉人接受"留头不留发"的心理奴役,又有"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大屠杀。江浙人成立仇满色彩的"光复会"亦属当然。然而尹昌衡家族背景与四川省情背景,使这位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的后代并不仇满。川人在明末清初的血泪记忆是张献忠的大屠杀。川人在明清之交的血案记述是《蜀碧》、《荒书》、《蜀难记略》。

孙中山在革命行将成功之时,已即时调整革命口号,提出"五族共和"主张。尹昌衡则一开始便不赞同"种族革命"。据熊克武等所著《辛亥革命纪事》一书记述:"昌衡在日本士官学校时,昂藏自负,喜为大言。党人熊成章曾道劝入同盟会,昌衡不可。顾以种族革命为狭隘,不如吾大同也。"《止园自记·自记序》中尹昌衡申明心志说:"呜呼,北人予骨肉也;南人予骨肉也;五洲予骨肉也;万古予骨肉也。视满与藏如骨肉,事实见于前;视天与地如骨肉,宏誓期于后。半生行事,川人有耳目,中枢有案牒。予岂能诬。"《止园自记》乃1914年尹被袁世凯无罪软禁北京时所著。《自记序》所提"视满与藏如骨肉,事实见于前",确为事实。1911年12月尹被举为成都方面"大汉军政府都督"。当时四川分崩离析,各地成立反政府军二十余处。清督赵尔丰对"汉军政府"明降暗叛。

关键时刻,尹不得不尊民意,顾时局,命部将斩赵氏于成都皇城明远楼前。其时,局势混乱,军民仇满人,成都满城数万满人军民陷入绝望恐慌。新都督尹昌衡、罗纶坚决制止仇满屠杀之类事件发生。尹又单骑入满城安抚满人军民。宣示"五族皆兄弟,同为共和谋",既而又请副都督罗纶携眷属寓居少城(满城古名少城)。这段经历,《止园自记·报清记》有详实记述。刘石甫《尹昌衡》亦有记述。刘书云"维时,满汉交哄之论日激。昌衡度满人非必死,无斗心。遂单骑入内城。集城中人说之曰:'仁者不杀,大道博爱。衡虽志在革命,绝不多杀无辜也。'指天日誓之。皆爽道欢呼,城中大安";又"昌衡既斩尔丰......遂令军围满城。又命徐炯等数人入说之曰:不缴兵器,全城屠戮矣。如悉弃兵驯服,将爱护如汉人。城内尽缴兵器,昌衡拨旗饷安之。亲入抚慰。罗纶亦移室住城中。不戮一人"。在1911年武昌起义前后,尹昌衡、罗纶的政治器识和远见,殊为可贵。

1912年始,重庆"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首倡成渝两军政府合并,组织四川军政府。尹昌衡立刻响应。3月四川省军政府成立,以成都为中枢,重庆为重镇,推尹昌衡为四川大都督,张培爵自愿任副职。乱云飞渡,方显出巴蜀豪杰的英雄本色。尹昌衡、张培爵是真正的乱世英杰。他们没有乘乱攫权的政治野心,却有保境安民,支持革命新政的豪情壮志。尹张体现的这一巴蜀政治遗产,千秋万世都将放射出政治伦理教化之光芒。

1912年初四川军政府刚成立,英帝国谋划的西藏叛乱,已然趁乱发生。藏独分子悍然宣布"西藏独立",并发兵内犯。消息传出,举国震惊。尹昌衡抱病西征平叛。在财力、物力、兵力极端艰窘的局势下,靠举国同仇敌忾,靠川军卫国保家的坚决意志,靠尹昌衡高超精妙的筹谋,西征九个月,扭转局势凯旋班师。又开始长治久安之策,筹划建立西康省。其间,尹昌衡率领川军将士在西藏深得民心。尹昌衡带头,视藏胞如"骨肉",并尊重藏胞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尹氏更为藏僧开坛讲说佛法。"所至,兴灭继绝,哀眚恤灾,释虏而吊之,不戮一人。反赂而周之,不取一芥。群夷绕马蹄呼曰:生佛至矣。"(《止园自记·援巴记》)

检视尹昌衡在辛亥革命前后之"五族共和"民族理念,应是超前的。其视五族同胞为"骨肉",视天下人民为"骨肉"之思想,应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成熟阶段之"民族、民权、民生"思想。其与今日之民族观念更为相近。留日时尹昌衡因不赞同"种族革命"目标而未加入同盟会,也就并不奇怪了。

三、忠君、忠清与忠义理念影响尹昌衡不入同盟会

尹昌衡从小接受儒家忠孝伦理教化,常以关羽、岳飞二人自励。他曾自言:"使予而生汉,烈不敢让关壮缪;使予而生宋,忠不敢让岳武穆。"(《止园自记序》)尹昌衡有两首诗,充分表达了他的"关岳忠义"情结。

其一《感关岳并祠而作》(写于"西征"进藏途中)

龙虎精神牝马纯,双峰遥峙气嶙峋。

西来上将空三国,南渡中兴第一人。

志入风云依故主,心如日月照蒸民。

乾坤不老英雄在,勿令千秋怅获麟。

其二《偶成忠孝二首》之一

浩气凝成华岳身,生成物我死成仁。

志存君国熔金石,背涅精忠泣鬼神。

素览《春秋》知大节,傲倪古今少顽人。

百年尽瘁为何事,留与千秋作五伦。

尹昌衡留学归国,经清廷京试考核,赏"步兵科举人出身",授"协军校"闲职。25岁时奉广西巡抚张鸣岐召,入桂林任陆军小学堂监督(校长)。颇感怀才不遇,故意酒色自溺。但气节大事上仍不含糊,曾做楹联明志说:

爱花爱酒爱书爱国爱苍生名士皮毛英雄肝胆

至明至洁至大至刚至诚悫圣贤学问仙儒精神

康有为、梁启超辅佐光绪皇帝,欲"立宪"以救国,后被贬为"保皇派"。但若无康梁"君主立宪"的彻底失败,也可能没有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之举。戊戌六君子因辅佐光绪新政而牺牲,他们的鲜血并没白流。六君子中川人刘光第、杨锐二烈士即是尹昌衡的乡贤前辈。稍后的青年尹昌衡秉持忠君忠清而一度幻想在清廷框架下立宪救国,当不难理解。尹昌衡自著之《止园自记》中,有《忠清记》、《报清记》两篇,可看出当时尹氏之思想状况。

《忠清记》说:"初,予之在日也,党人皆劝之曰:清,吾仇也;汉,吾族也。以子之才,若欲覆清,底可绩,曷图之?予曰:清可覆也,惟我性素迂,且家赤贫。口体之养,皆恃朝廷。自童及今有年数矣。食人之禄,背之不祥。劝者甚众,六年之间,巽法充耳,卒不改。"

同类推荐
  •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美国这头公牛——李杭育旅美日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杭育先生在美国探亲并旅游期间,将其独特的体验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其个性化的写作和真实故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的直接认知和感想,《李杭育旅美日记:美国这头公牛》记录了普通中国移民及美国年轻人如何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如何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如何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截取美国城市及旅途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场景,呈现了一个作家眼中奇特又通俗的美国故事。
  •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古代,每当年终岁首及节日喜庆之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均撰对联除旧迎新。人们将所有的情怀、哀思和祈盼都浓缩在对联中,它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根据现代家庭及各行各业的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精选了一万三千余副对联,并按照节日、婚嫁、生育、贺寿、丧葬、宅第、行业、风景名胜、修养励志等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晰,查阅十分方便,适合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和使用。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中国善恶报应习俗

    本书分为八章,阐释了善恶报应习俗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善恶报应习俗盛行的原因善恶报应习俗的分类与内涵剖析等内容。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 错乱的世界

    错乱的世界

    当有一天,游戏,电影,电视剧里的人都来到现实,生化危机暴君带来的恐慌,联盟与部落带来的荣耀,犬夜叉带来带的妖异,更甚之僵尸王将臣,吸血鬼德古拉,魔兽剑圣,英雄联盟德玛西亚之流层出不穷,人间将会怎样?尽情的想像不如进来看看吧。。
  • 毒人王妃

    毒人王妃

    她出生便是一个毒人,遭家人抛弃,被训练成杀手,中枪身亡后,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国家,成了一国王爷的弃妃。王爷程吉言:“哼,一个庶女妄想爬上本王的床,霸占本王正妃的位置,妄想。”正妃?她不稀罕,因为她凭着那具毒身,成了各国争夺的对象!王爷再想回头找她,更是没门!
  • 腹黑小姐的逗比旅途

    腹黑小姐的逗比旅途

    一位尊贵的大小姐来到最低的大陆求生,踏上自食其力的强者旅行。女主性格腹黑逗比,吃货一枚,妖娆的外貌,白痴的内心。改写大陆生存之道,天待我不厚道,我便不待天厚道!
  •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后悔吗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后悔吗

    每个人都有童年,酸甜苦辣,也许会因为一些事情会改变你的人你的生活你的性格。让你从懵懂无知满满变得成熟。这是每个人必走的过程有的人会早一些有的会晚一些而已...
  • 漠城志

    漠城志

    明朝末年,京城龙飞镖局的镖师柳平清参加了抗清的战争。在清兵打进京城后,他就携妻带儿地奔逃出京城。之后他便来到回疆的漠城,改名为柳长明,在漠城定居。清初康熙年间,大清皇帝康熙励精图治,平三蕃,收台湾,文治武功,才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是游牧在漠西的蒙古准噶尔部发展起来,康熙帝深有远见,特派自己护卫营前去打探。而康熙帝的手下多布吉向康熙推荐了镶白旗没落子弟马越。马越的父亲是汉人,母亲是满人,地位不高。当马越得知自己有幸奉旨前去办事,心喜不已。他想的是如何提高自己在满人中的地位,不再遭人白眼。于是一个有志青年便奔向了漠城,可他不知道的是将有一份苦难等着他去承受。
  • 桔梗花之恋

    桔梗花之恋

    李易寒和夏芳晴之间的爱恨纠葛——乔啸天的家境富裕殷实,他同时也喜欢上了夏芳晴。他起初通过用优越的物质条件去追求夏芳晴,可都不太成功,最后他运用自己悉心布置的一些阴谋诡计,来升级李易寒和夏芳晴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以至于他为了得到心上人而不择手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踏天之途

    踏天之途

    生不逢时,家族落魄。凭己之力,力挽狂澜。从此踏上踏天之途,天,天,又算个什么东西,也将从此在我脚下,被踏足!
  • TFB之不战

    TFB之不战

    此书无女主,主角只有三只,再带上少主大大一起嗨,不过可能比较虐嘻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 霸道校草杠上皇室公主

    霸道校草杠上皇室公主

    一位是家族势力庞大的上官宇轩【男猪脚】,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皇室公主露月【女猪脚】,当他们碰在一起时,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