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34

第34章 论郭沫若爱情诗的形式独创性 (1)

论郭沫若爱情诗的形式独创性

陈鉴昌

内容提要:郭沫若唯一的爱情诗集《瓶》,表现形式富于独创性。体现在结构方面,它把以情为纲和以事为纲结合起来,分清主次熔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结构模式,使爱情心理的显现达到了客观化和深刻化。同时,追求格局建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确保格局(形式)为内容服务,二者达到了和谐统一,是"因情创格"的典范。

关键词:郭沫若;爱情诗;表现形式;独创性

郭沫若是感情丰富的人民诗人,既善于以诗讴歌革命,也长于用诗表现爱情,《瓶》就是他留下的唯一的完整的爱情诗集(或爱情组诗)。该诗集创作于1925年二三月间,由《献诗》(序诗)1首和正诗42首连缀而成,叙述一段完整的爱情故事,抒发恋爱者的爱情感受。关于本诗集的艺术成就,作者曾自豪地承认:"《瓶》是一种独创的形式,那是在'五卅'之前的一段插话。"《瓶》和《女神》、《恢复》一样,都是"受着诗兴的连续不断的侵袭",在灵感勃发时孕育成功的。这种高水平的构思方式,必然带来结构谋篇巧妙,格局铸造新奇,语言风格独特,使《瓶》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本文仅就前两个方面,谈谈《瓶》的形式独创性。

一、表现现代爱情的独创结构

结构,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规律,又适应一定作品的体裁的要求,达到艺术上完整和谐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抒情作品的核心内容,是创作主体的情感或情绪,故此类作品的结构原则,可简括为"随情赋形",即通过巧妙的构造方式,把人物内心的情感或情绪"加以安排和组织",显现为具体的外在的整体。诚如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所说:"诗人表现自己所用的情境,也不应局限于单纯的内心生活,而应该是具体的,因而也应显示出外在的整体,因为诗人就连在主体地位也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人。""这种既显出内心状态又显出外在情境"的手段,"可以有无穷的变化",而不应当"专从主体方面来描述自己"。

爱情组诗《瓶》的结构之妙,正在于它既显示人物的"内心状态"(爱情心理),又显现其"外在情境"(爱情事件),两者交融起来结构成篇。具体地讲,它以叙述男女主人公的恋爱事件为外在结构(辅助结构),而以传达人物的爱情感受为内在结构(主要结构),如此由外而内,主从结合,巧构为空前的现代抒情长诗。这两种结构交融统一的具体情形如下:

(一)爱情的开端--着重抒发爱情中的向往感、爱慕感和难忘感

这部分内容,包括《献诗》和第一首,就叙事而言,它交代了诗集爱情事件的起点,即男主角"我"在西湖春游时,结识了一位美丽纯洁的姑娘,从此便对她产生了梦绕魂牵的恋爱追求。"月影儿快要圆时,/春风吹来了一番花信。/我便踱往那西子湖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我攀折了你这枝梅花,/虔诚地在瓶中供养,/我做了个巡礼的蜂儿,/吮吸着你的清香。"(《献诗》)这就用诗的含蓄语言,概括了爱情事件的开端。

而其余内容,则集中表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向往感、爱慕感和难忘感。"我"爱慕她的容貌。"她的发辫上有一个琥珀的别针,/几颗璀璨的钻珠儿在那针上反映";"她的额沿上蓄着有刘海几分,/总爱俯视的眼睛不肯十分看人";她的脸色"白皙而丰润",穿着"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披的是深蓝色的绒线披巾"(第一首)。这一切,"我"心里本来记得分明,由于爱慕之极,却总嫌"记不分明"。这叫做以反语传情。

"我"更向往她的善于交游,待人热情。"我们同立过放鹤亭畔的梅荫,/我们又同饮过抱朴庐内的芳茗。"我们同登那陡峭的宝叔山,"我还牵持过她那凝脂的手颈"。我们又曾经在那日的黄昏时分,渡往白云庵里求签算命。春游结束时,她还向"我"依依告别,"明朝不再来了"(第一首)。这样热情洋溢的姑娘,怎么不令人心驰神往!

诗集还着重抒写道,她的形象从此永驻"我"心中,那美梦般的人和事,使"我"终生难忘,产生爱极生怨的无限相思。"我这个小小的瓶中,/每日有清泉灌注,/梅花哟,我深深祝你长存,/永远的春风和煦。"(《献诗》)"啊,不可凭依的哟,如生的梦境!/不可凭依的哟,如梦的人生!/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只有这番的幽恨,嗳,最是分明!"(第一首)可见,诗篇一开始,就既叙事又传情,叙事是"形",传情是"神",达到了形神兼到,这样的结构章法,真是不同凡响。

(二)爱情的发展--主要抒发爱情中的崇拜感、忧虑感和喜悦感

这部分内容,包括组诗的第二首至第二十七首,反映男主角与姑娘的前三次书信往来。具体言之,交代了男主角"我"先后三次去信,向姑娘剖露爱的心迹,而姑娘的三次复信中,对"我"的称呼不断"升格",由"先生"到"你"再到"哥哥",双方的爱情向前发展。诗人在组织这部分内容时,同安排爱情的其他发展环节一样,仅仅将其作为"外在的机缘",而重心在于剖露恋爱者的爱情心理,尤其是其中的崇拜感、忧虑感和喜悦感。

组诗对爱情崇拜感进行了出色的"组织"。如第十一首,当男主角知道姑娘"功课很忙","要到星期"才有空回信时,对她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高尚人格,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好像是腾黄(指神马,引者注)飞下九重,/我要没世地感恩不忘。"又如第十六首,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恋爱主体对爱情的无限崇拜和忠诚。在那梅花集成的花冢中,"我们俩藏在暗中,/黄莺儿飞来欣赏。""黄莺儿唱着欢歌,/歌声是赞扬你我,/我便在花中暗笑,/你便在琴上相和。"第二十六首更抒写道:"啊,姑娘呀,你就做我的妈妈,/你也些儿无愧。"

诗集逼真地表达了恋爱者的忧虑感。男主角每寄出一封信,接着便是焦急地盼望复信,而陷入深深的忧虑中,有时是忧念对方,但更多是忧虑自己是否合格。如第十三首,男主角寄出第二封信,"求她立地回音",结果"空空又等了一周",他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啊,明珠暗投!/罢休,/我是不在呀她在心头!"担忧自己在对方心中没有位置。又如在盼望第三封复信期间,组诗既交代了男主角变得"容颜枯槁",更展现了他所以如此的内心忧伤。"我是怎的呀不枯,不瘦?/我闷饮着这盈盈的一瓶苦酒。/啊,我这点无凭的生命哟,/怕已捱不到今年的初秋。"(第二十五首)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啊!

《瓶》还真实地抒写了恋爱主体的喜悦感。男主角"我"每收到姑娘的复信,看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取得进展时,就沉浸在不能自禁的狂欢中。如拜读了姑娘的第二函,发现她对自己的称呼转变了,把声声"先生"改成了声声"你",诗歌立即倾述了他的喜悦感。"啊,'你'!啊,'你'!啊,'你'!/这其中含蓄着多么的亲意!/只这点已经是令人心疼,/更何况还赠了梅花一枝!"(第二十一首)后来收到姑娘的第三函,她希望彼此兄妹相称,"我"更高兴得无以复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请看第二十七首:"沉深的地狱化成了天堂,/我的妹妹哟,我的姑娘!/啊,晚风是这样的清香,/无声的音乐在空中荡漾,/欢笑笑满了我的玻窗,/邻舍的时钟也发出悠扬的声响。/啊,一瞬化为了久长。"

(三)爱情的高潮--着重抒发爱情中的焦渴感、猜疑感和痛苦感

这就是组诗的第二十八首至第四十一首,它叙述的事件是:男主角"得陇而望蜀",不满足于兄妹相称,又寄去第四函,希望对方给一个明确的"爱"的答复。而"我"在盼信期间,又反复回味姑娘前三函的内容,于是爱情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感,一齐涌上心头,而以焦渴感、猜疑感和痛苦感最为强烈。诗歌在结构这部分内容时,以倾吐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为纲,只将上述事件内容穿插其中作为目,如此纲举目张的内部构造,充分体现了诗作者的结构匠心。

组诗详尽地传达了男主角的焦渴感。如第二十九首,写"我"盼望姑娘的回信,等了"许久、许久",先是暗生了"几分哀想",并愈积愈浓厚,终于演变为"无限的焦情",还幻想变成一只飞鸟,飞到心爱的姑娘身旁。"这无限的焦情向谁解道?/我整日地翘望着远方,/我翘望着我心爱的姑娘,/啊,我是怎能呀化只飞鸟?"为了抒写男主角的焦渴感,诗歌有时还用对比结构加以展现,表意十分深沉。第三十一首云:"我已成疯狂的海洋,/她却是冷静的月光!/她明明在我心中,/却高高挂在天上,/我不息地伸手抓拿,/却只生出些悲哀的空响。"

由于男主角第四函的结果,关系到他们的爱情能否最后成功,故"我"在盼信过程中,对己方对他方的猜疑感特别强烈。诗集对此内容的显现,做到了既多且好。如第三十八首,男主角对女主角的心理状态进行猜测:"你假如是全不爱我,/何苦又叫我哥哥?/你假如是有些爱我,/何苦又只叫哥哥?"如果说,这种猜疑中还包含着热望,那么,他有时的猜疑,就已经充满失望情绪。"月缺还能复圆,/花谢还能复开,/已往的欢娱/永不再来。"(第三十三首)

组诗形象有力地展示了男主角在恋爱中的痛苦感。如男主角由于与姑娘年龄悬殊而"徒伤老大",第三十九首是这样抒写的:"我羡你青年脸上的红霞,/我羡你沉醉春风的桃花";"啊,我这眼畔的皱纹!""啊,我这脸上的灰青!"两相对照,"我怨你怪不容情的眼镜呀,/我见你便只好徒伤老大。"这样来组织诗的内容,除完全符合"随情赋形"的结构原则外,还富于在对立中求统一的辩证色彩。

(四)爱情的结局--抒发失恋时的沉着感、欢娱感和奋起感

这就是诗集的最后一首(第四十二首),叙述男主角"我"收到了爱慕的姑娘的婉绝信,她已经"矢志独身";面对爱情的失败,"我"不但不悲伤,反而感到"意外的欢娱",沉着果断地告别了那段爱情生涯,奋起投入新的人生。诗歌安排这部分内容,采取的是纯然叙事,情含事中的结构手段。如最末一节,是这样来抒写"我"的沉着感、欢娱感和奋起感的--"啊,可惜我还不曾把信看完,/意外的欢娱惊启了我的梦眼:/我醒来向我的四周看时,/一个破了花瓶倒在墓前。"

其实,男主角失恋时的沉着冷静感,早在他盼望姑娘的第四封复信,根据若干蛛丝马迹,预感到爱情很可能失败时,就已经产生。如第四十一首云:"空剩着你赠我的残花一枝,/它掩护在我的心头已经枯死。/到如今我才知你赠花的原由,/却原来才是你赠我的奠礼。"这样的独白传情式结构,与最末一首叙事寄情式结构相比,都走在抒情诗"随情赋形"的结构正轨上,只是对于"情"的表露,一显一隐而已。

由此可见,爱情诗集《瓶》在结构篇章时,既不单纯叙事而失却诗的特点,也不架空抒情而流于抽象呐喊,而是把爱情之"事"和爱情之"情"融为一体,以"主观情思客观化、幽闭情思明朗化"作为结构框架。其中"主观情思客观化",体现为爱情事件的四环节,"幽闭情思明朗化",则显现为感情感受的抒发,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深刻地表现了诗集的主题。这是《瓶》在形式"独创"方面的一大功绩。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和合”文化下的崛起与发展

    “和合”文化下的崛起与发展

    本书有关材料及数据均出自国家正规报刊和权威媒体网站。引用数据和相关论述如有错误之处,均以我国官方发布材料和国家权威报刊为准。敬请读者批评并指正。
  • 成都人

    成都人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渴望了解和沟通是人类的共性,在成都人关注外界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着成都和成都人。于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林文询先生写了这本《成都人》,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大众语典谚语(3)

    大众语典谚语(3)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本书收入以地名为谜底的灯谜两千七百多条,既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地名,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地名。
热门推荐
  • 日久生情:霸道老公好凶猛

    日久生情:霸道老公好凶猛

    大婚前一周,未婚夫离奇消失,她收到匿名包裹,接到任务:若想你未婚夫平安,成为陆予琛的妻子!她毅然前往,但没想到这个任务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简单得多……第一次见面,那个叫陆予琛的男人就直接丢给了她两张红本本:从今以后,你是我的女人!他迫不及待要娶她的目的是什么?
  • 婚内燃情:帝国总裁心尖宠

    婚内燃情:帝国总裁心尖宠

    他是黑白两道威风丧胆的黑暗帝王,生平最喜欢的只有两样:慕承欢和睡慕承欢。她是安城第一千金慕承欢,生平最害怕两样东西:晋云修和天黑之后的晋云修。成为晋太太之后,看见床就腿软的承欢:今晚不许你上床!扑倒小娇妻,体力超级好的晋云修:好,那宝贝我们试一试阳台!他在这个世界上翻云覆雨,掌控生死,玩弄权术,偏偏对她这个身世不清不楚的落魄千金爱到骨子里,宠到心尖上。
  • 那时候,我们还年轻

    那时候,我们还年轻

    每个女孩都曾年轻过,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故事!回忆过往,很多事值得珍惜
  • 止在南墙

    止在南墙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莫过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白止说:”我从未想过以后陪我共度一生的人不是顾南墙,她只能是我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顾南墙说:”我不知道白止从什么时候开始走进我的心的,或许是他帮我背黑锅的时候,也许是我生病他衣不解带照顾我的时候,也许更早。“腹黑小剧场:某天学校下课时,白止一如既往的去找顾南墙,有人调侃他:”如果以后你家小公主嫁人了新郎不是你,你怎么办?“说完抱臂等着看白止的笑话。白止一勾唇:”新郎不是我?她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就好。““······”你走,不想和你说话了t-t
  • 酷酷郎君我来也

    酷酷郎君我来也

    在学校医务室睡一觉就穿了,这也太雷人了吧。穿就穿吧,这年头做什么都实兴流行,既来之则安之。穿到礼部侍郎不受宠的三女儿身上。看我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如何一步步转危为安,如何智斗你们这些老古懂。冰山美男我最爱,谪仙美男我喜欢。古代我来也。
  • 创业板与主板

    创业板与主板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创业板与主板的制度差异;创业板市场的制度供给等。
  • 命轮之寂寞的爱

    命轮之寂寞的爱

    我们重逢在雨中,撩起了一段青春的记忆。无言的眷恋,渲染了岁月,饱满了时光,永恒了红尘。所谓的永远,终是逃不过时间。当我们在不一样的天空下面彼此孤独的想念,心底的疲累总有一天会击溃整个爱情的围墙,爱情在这样的世界里变的脆弱,当等待从最甜蜜的守侯变成了最残酷的煎熬,心会累,爱会冷......青春有时很残酷……
  • 落日时分

    落日时分

    著名作家达真最新的小说集,由四篇小说构成,分别是《落日时分》、《小红帽》、《放电影的张丹增》及《逃跑》。作品的时代从几十年前的前尘旧事,到鲜活的当下,内容既有藏族少女美好的恋爱,也有凡世成人的忏悔与心路吟唱。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作者都用慈悲的心体察着,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娓娓道出,阅读的感动如酥油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久久不散。
  • 一杯清茶,过往云烟

    一杯清茶,过往云烟

    拿起一杯清茶,涿饮。不免感叹一翻,不多的年岁里度过些许不平凡。回忆,似乎是年长的人,才有资格做的。不得已。因为。它让我知道世界其实从未改变,变得只是我们自己。如今的我们,不在豪情万丈,不在敢爱敢恨,不在。不在了太多太多。留下的只剩满身的伤痕与曾经的过往。现实与生活,驱使着日益麻木的我们。想起曾经那纯粹感情。以及,那段让我魂牵梦绕爱情。那个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的女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不悔。
  • 腹黑王爷驯懒妃

    腹黑王爷驯懒妃

    她,因为一场事故来到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为了园自己心中的一个英雄梦,她金戈铁马上战场,红颜血染疆场为的不过是他。到头来谁输了心,谁偷了情,谁赢了江山,丢了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