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09

第9章 汶川历史文化六大亮点综论 (1)

汶川历史文化六大亮点综论

徐学书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县历史上六大历史文化亮点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汶川是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肇始的会盟誓师地、古蜀文化发祥地、冉古国核心区、历史上的西川门户暨唐宋至明清川甘青道茶马重镇、红军长征重要转折点,汶川瓦寺土司为历史上的爱国土司楷模,汶川的历史贡献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汶川既是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会盟誓师地,又是当代"5·12"抗震救灾的始发地,应作为彰显中华民族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不屈民族精神的标志性纪念地加以建设。

关键词:汶川;历史文化;亮点;综论

2008年"5·12"特大地震,汶川作为震中、大熊猫栖息地、大禹故里、羌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灾后重建中,深入挖掘、利用汶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汶川灾后文化重建和"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撰写汶川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大纲的过程中,经过对汶川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发现汶川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不仅在四川的区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全国的县级行政区中也少有可以与之媲美者。汶川不仅是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和羌族聚居区,而且有着六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传承,在大禹治水、古蜀文化、冉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皆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以往的研究虽然对汶川历史文化多有涉及,但缺乏对汶川历史文化的系统性梳理与研究。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特就汶川历史文化的六大亮点作一综合论述,以铭记汶川对巴蜀文明、对中华文化所作的贡献,并以之向英雄的汶川人民和援建、帮助、关心汶川的人们致敬。

一、古蜀源头与天门仙境

据古史传说记载,古蜀王源出黄帝与嫘祖之后,其发祥地在岷江上游岷山山区。据战国时期《普记》记载:"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喾,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亦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昌意娶蜀山氏女。"清代学者早已考证"西陵氏"为"蚕陵氏"之误,蚕陵在今岷江上游茂县北部的疊溪(今简写为"叠溪"),西汉置蚕陵县于其地,至今在疊溪古城遗址内一块巨石上仍保留着清代镌刻的"蚕陵重镇"四个大字。而"蜀山"即汶山、岷山,亦名"渎山",名异而已。正是由于古蜀王源出黄帝之后,故《史记·三代世表》引西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言:"蜀王,黄帝后世也。"古蜀王族发祥地在岷山(汶山),故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岷江上游的考古发现为古蜀人起源于岷山的古史传说记载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岷江上游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反映出岷江上游地区早在六千多年前已经有土著居民生活在这里。在距今约六千年左右,中原庙底沟文化已经与岷江上游的本土新石器文化之间发生了密切的文化联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与岷江上游本土新石器文化之间亦保持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岷江上游的本土新石器文化在吸收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演变发展成为与成都平原宝敦文化关系密切的三星堆、金沙古蜀文化重要渊源之一的文化。这种考古文化现象,正与古史传说记载中黄帝娶嫘祖为妃、其子昌意再娶于母族蜀山氏并传下古蜀王族一脉所反映的历史记忆基本一致。

古蜀文明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古蜀人发祥地在岷山,如今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而在古史传说记载和考古发现中,今汶川县域即是古蜀文化的重要源头区。

古蜀人盛行山川自然崇拜,产生了仙化长生思想,并以发祥地岷山为魂归之地,岷山自然也就成为古蜀人顶礼膜拜的上帝与众神所居、万物所生的天庭圣山"昆仑"(成都山),因而在古蜀人的神话传说中进入岷山便可神化仙化不死,岷山因之也成为我国神仙文化的源头圣地,而进入岷山圣地最重要的门户通道即在今汶川。据《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这些"随王化去"的"化民"们出入汶山--岷山的门户通道,只能是距郫邑最近、最便捷的出入汶山的门户通道--今汶川县境岷江河谷。

这条通道不仅从地理环境上看是成都平原与岷江上游岷山山区之间最近、最便捷的大通道,并为秦汉以后直至近现代所沿用,而且可由古史神化传说中关于古蜀王鱼凫和望帝隐归岷山之地皆在今都江堰市西境、李冰所称出入岷山的"天门"在今汶川县南端岷江出岷山处加以佐证。据《蜀王本纪》记载古蜀王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湔山指今都江堰市西境岷山。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望帝杜宇在亡国后也是"升西山隐焉",即隐入西山--岷山。而古蜀人祠祀望帝的望帝祠原址,亦在岷江出岷山后的今都江堰市西境。文献记载战国秦时熟知天文地理的蜀守李冰,称位于今汶川南端岷江出岷山处夹江而立的东西二山为出入昆仑岷山的"天门"门阙。《蜀王本纪》载秦蜀守李冰:"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天彭门"即天门,"天彭阙"即天门的门阙。所谓"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实际上反映了蜀人魂归岷山的习俗及岷山山区盛行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

《华阳国志》记载:"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中也有相同记述。据文献记载湔氐县的治地应在今都江堰市西境岷江出岷山后的岷江大转弯处西南部。李冰所见岷江上"两山对如阙"的"天彭阙"据民国《汶川县志》记载在今汶川漩口镇北:"天彭山,一名汶山,在灌县北三十里漩口对面汶江出口处。东西二山如峡,壁立千仞,李冰谓为天彭门。"笔者踏遍岷江上游河谷,唯有今汶川县南端漩口镇北500米处为二山夹江壁立状如门阙,且正当岷江出岷山处,与文献记载李冰所见天彭阙相符。李冰以此处为出入天庭圣山岷山的"天门"门阙所在,也表明古蜀人出入岷山的主要门户通道为今都江堰市西境至汶川的岷江河谷地带。从有关古蜀神话传说记载中不难看出,今汶川县域岷山山区为古蜀人的重要活动区,汶川县域岷江河谷为古蜀人出入岷山至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昆仑神话中的天门所在和神仙之境。

从考古发现看,汶川西北部龙溪乡阿尔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岷江上游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遗址,龙溪乡境发现有大量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时代新石器遗址和玉石器采集点,出土的玉石器与当地龙溪古玉矿矿料相同,表明在龙山时代早期当地已经大量开采龙溪玉用于制作玉石器。而在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中,发现的26件庙底沟文化时期礼仪性玉石器,经鉴定大部分为汶川龙溪玉,这些距今6000年前的龙溪玉产品很可能也是出自汶川龙溪玉矿,因为在出产龙溪玉的地方目前只发现汶川龙溪乡在那时已有古人居住,并且在稍晚的当地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发现当地居民已经在开采龙溪玉矿。此种龙溪玉矿料,在古蜀国时期成为最主要的礼仪祭祀用玉石器矿料来源,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发现的古蜀国玉石器大多数以龙溪玉制作,其矿料据鉴定也来自汶川境内。

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发现的略晚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其文化面貌反映了西北马家窑文化与汶川本土新石器文化的融合。而新近发现的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威州布瓦山龙山寨遗址和绵虒高坎遗址等龙山时代晚期新石器遗址,其文化面貌表明与成都宝敦遗址等先蜀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威州增坡发现的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小型斧、奔、凿等窖藏石器,器形与成都平原先蜀文化和早期蜀文化的石器造型相同。考古发现亦表明,汶川是古蜀文化的源头地区之一。

二、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会盟誓师地

大禹是古史传说记载中黄帝与嫘祖的后裔、上古治水英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奠基人。大禹率领民众治水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和身先士卒的勇敢精神及其对建立国家和凝聚民族的伟大贡献,成为后世敬仰、历代颂扬的人文典范,被尊为功高盖三皇、史上最伟大的"圣王"。而根据西汉至唐代的文献记载,大禹即出生于今汶川县域绵虒镇南岷江东岸羊店村飞沙关岭上的石纽山刳儿坪。

虽然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古史传说中的英雄大禹并非一个真实的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英雄缩影或被塑造出来的神化英雄,但作为一个被后世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英雄,其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历史真实本身,而在于他是一个国家及其民众共有的文化认同。大禹作为我国历史上被共同的文化认同所确认的治水英雄、"圣王",在国家历史和民族心理上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几千年来其对后世巨大的文化影响乃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人文精神。在这一文化认同中,从西汉至唐代的记载中明确地反映出人们认同大禹的出身地在今日汶川县绵虒石纽山刳儿坪,到了唐代以后才出现了大禹生于今北川县(古石泉县)等地的晚起说法。

在西汉中期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虽然原本无大禹生于汶山石纽的记载,只是公认大禹生于西羌。故《史记·夏本纪》等多篇西汉著述皆只记载:"禹生于西羌。"但在蜀中,禹生石纽则很可能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古老传说,只是西汉扬雄著《蜀王本纪》才首次将之记载下来:"禹本汶山广柔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三国志·蜀书》载蜀人秦宓称:"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三国蜀人谯周作《蜀本纪》亦记载:"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2004年在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东汉《景云碑》,记述大禹后裔伯沇(魏启鹏先生考证即夏王"伯杼")循大禹之迹中兴夏朝,有"先人伯沇,匪志慷慨,术禹石纽、汶川之会"的语句,这里的"汶川"为岷江上游别称(汉代称岷江上游为"江源"、"汶江"、"汶川"、"汶水",非指后来才有的汶川县。今汶川县治地在汉武帝时为汶山郡治绵虒县,西晋时改名汶山县,南朝梁时因汶山县西临汶川而始更县名为汶川),证明两汉三国时期人们所说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在岷江上游。

此后,魏晋时期《帝王世纪》记载:"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东晋《华阳国志》记载:"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夷人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过逃其野,不敢追,云畏神禹。"唐代《括地志》记载:"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元和郡县志》汶川县条下亦记载:"广柔废县,在县西七十二里。汉县也,属蜀郡。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畔。

"唐代汶川县治地在今汶川县治威州镇姜维城台地上,西汉为汶山郡治地,唐末迁维州于此,宋代置威州,至今仍残存部分唐宋夯土城垣残段。此广柔县石纽山,一说在今汶川县北部绵虒镇高店村石纽山,一说在今理县东部通化乡汶山村石纽山(与《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志》所记方位、里程相合),虽然具体位置如今难以确定,但作为汉唐时期人们公认的大禹故里石纽山在岷江上游南部则是可以肯定。唐末五代大学者杜光庭《青城记》称:"禹生于石纽,起于龙冢。龙冢者,江源岷山也。有禹庙镇山上,庙坪八十亩。"所言石纽亦在江源岷山,即今岷江上游。直至北宋欧阳修著《新唐书·地理志》,始出现大禹生石泉县(今北川县)石纽山的说法,至南宋方出现以石泉县为汉广柔县的说法。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下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生活的儒学

    生活的儒学

    本书为作者自编文集,主要围绕“生活的儒学”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涉及礼乐文明、人文美、风俗美、饮食文化等。此外,作者近一年来以相同主题在全国各地高校举办讲演,颇受欢迎。本书初步目录具体如下:一、当代思想文化变迁之路;二、在现代社会重开礼乐文明;三、生活儒学的面向;四、人文美学的研究;五、人文美的道路;六、风俗美的探讨;七、生活美的追求;八、饮食男女之道;九、饮馔的政治学;十、生活的艺术化;十一、另类生活美:隐逸;十二、日常生活的审美思维。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校园恋爱凯源玺

    TFBOYS之校园恋爱凯源玺

    在一次校园恋爱里,凯源玺三位明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但爱情的道路是艰难的,他(她)们可以度过暴风雨,迎接自己的完美爱情吗?敬请期待吧!(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不满请多多包含。谢谢!)
  • 欢喜农门:娘子太撩人

    欢喜农门:娘子太撩人

    美女一朝穿越成胖子?而且还是被人拐骗成了有夫之妇?婆婆尖酸刻薄,夫君彪壮大汉,夫君弟弟万般嫌弃,四邻乡亲纷纷耻笑,邵家媳妇又肥又傻?老虎不发威把人当病猫?减肥、赚钱、种田三不误,谁再笑掴谁几巴掌。减肥之前人人唾弃,减肥之后美若天仙。东家西家李家纷纷上前:“一百银两,你家媳妇我要了。”一百两?太小瞧人了吧?某人摇头:“一千万两跟你走。”某某扛起大刀:“媳妇是我的,你们再敢买我媳妇,老子大刀伺候。”众人纷纷落跑,某某唉声叹气:“媳妇太迷人,这可怎么好?”
  • 穿越之你是我弟弟

    穿越之你是我弟弟

    我养的只是弟弟,不是爱人哪!
  • 案罪而传

    案罪而传

    原《灰黑白》不创造恶魔,不乏味抄袭。或许文笔很差,但是细节考究。难以想象的犯罪,无缘无故的恨
  • tfboys: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tfboys: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这是一篇比较虐的文,原本男主和女主是相爱的,但女配一喜欢男主,在男主和女主之间挑拨离间,使男主和女主无法在一起,最后还互相恨对方,但他们的内心都是爱对方的,虽然爱,但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觉?
  • 产后恢复完全攻略

    产后恢复完全攻略

    本书是由权威专家根据多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全书分七个部分进行详尽介绍,为产褥期与哺乳期的新妈妈度身定做的恢复全攻略。本书将给予新妈妈们最贴心的帮助。
  • 拽校花霸上冷酷帅校草

    拽校花霸上冷酷帅校草

    IQ200的超级拽女校花竟遇上帅到人神共愤的冷酷校草,在校园里成为了斗气小冤家,冷少一掷千金,一纸合同,拽女变身小女仆,深陷旋涡爱情中的她,究竟会选“天使帅哥”还是“冰山美男”?“真的好讨厌你,让我想再一次相信约定!”
  • 豆丁二人组亲爱的阁楼先生

    豆丁二人组亲爱的阁楼先生

    《豆丁二人组》是我国新锐儿童文学作家杨筱艳的最新系列小说力作,讲述的是围绕外号“豆丁二人组”的齐咚呛和周天蔚两个小孩的奇幻童话故事。本书为《豆丁二人组:亲爱的阁楼先生》,作品故事是:“豆丁二人组”暑假在外婆家度假,在外婆家的阁楼发现一个星期的魔幻天地,并由此结识了阁楼妖精——大胡子叔叔,三人和奶奶一起度过了一个有趣的暑假。可惜,伴随城市的改造,奶奶居住的旧城区马上就要被拆迁,大胡子叔也必须面对自己不得不离开的现实。
  • 我的合约豪门男友

    我的合约豪门男友

    他是帅气的富家子弟,她是普通家庭的独生女,他们都是恐婚族,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契约,他们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
  • 战王的右相宠妃

    战王的右相宠妃

    他,清源镇第一富商,仅用五年就成为清源镇商会主席,在清源镇极其有名,为人低调,不喜出门,据说他脸上有极其难看的伤疤,所以出门必戴面具,就算是商会的成员也没有几个人见过他的真容;她,是清源镇才来了两个月的大夫,医术了得,两个月已成为清源镇名医;俩人一个是富商,一个是大夫但是却都有着另外的身份,一个曾是战王,一个曾是右相五年前,五年后,两人竟然凑到了同一个小镇两人意外相识,从此展开纠葛且看两人如何展开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