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600000009

第9章 汶川历史文化六大亮点综论 (1)

汶川历史文化六大亮点综论

徐学书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县历史上六大历史文化亮点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汶川是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肇始的会盟誓师地、古蜀文化发祥地、冉古国核心区、历史上的西川门户暨唐宋至明清川甘青道茶马重镇、红军长征重要转折点,汶川瓦寺土司为历史上的爱国土司楷模,汶川的历史贡献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汶川既是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会盟誓师地,又是当代"5·12"抗震救灾的始发地,应作为彰显中华民族抗击特大自然灾害不屈民族精神的标志性纪念地加以建设。

关键词:汶川;历史文化;亮点;综论

2008年"5·12"特大地震,汶川作为震中、大熊猫栖息地、大禹故里、羌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灾后重建中,深入挖掘、利用汶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汶川灾后文化重建和"三基地一窗口"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撰写汶川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大纲的过程中,经过对汶川历史文化的系统梳理,发现汶川的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不仅在四川的区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全国的县级行政区中也少有可以与之媲美者。汶川不仅是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和羌族聚居区,而且有着六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传承,在大禹治水、古蜀文化、冉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皆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以往的研究虽然对汶川历史文化多有涉及,但缺乏对汶川历史文化的系统性梳理与研究。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特就汶川历史文化的六大亮点作一综合论述,以铭记汶川对巴蜀文明、对中华文化所作的贡献,并以之向英雄的汶川人民和援建、帮助、关心汶川的人们致敬。

一、古蜀源头与天门仙境

据古史传说记载,古蜀王源出黄帝与嫘祖之后,其发祥地在岷江上游岷山山区。据战国时期《普记》记载:"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与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喾,立,封其支庶于蜀,历虞、夏、商。"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亦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昌意娶蜀山氏女。"清代学者早已考证"西陵氏"为"蚕陵氏"之误,蚕陵在今岷江上游茂县北部的疊溪(今简写为"叠溪"),西汉置蚕陵县于其地,至今在疊溪古城遗址内一块巨石上仍保留着清代镌刻的"蚕陵重镇"四个大字。而"蜀山"即汶山、岷山,亦名"渎山",名异而已。正是由于古蜀王源出黄帝之后,故《史记·三代世表》引西汉元帝、成帝时博士褚少孙言:"蜀王,黄帝后世也。"古蜀王族发祥地在岷山(汶山),故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岷江上游的考古发现为古蜀人起源于岷山的古史传说记载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岷江上游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上百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文化面貌反映出岷江上游地区早在六千多年前已经有土著居民生活在这里。在距今约六千年左右,中原庙底沟文化已经与岷江上游的本土新石器文化之间发生了密切的文化联系。在距今五千多年前,西北地区的马家窑文化与岷江上游本土新石器文化之间亦保持着密切的文化联系。岷江上游的本土新石器文化在吸收庙底沟文化、马家窑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演变发展成为与成都平原宝敦文化关系密切的三星堆、金沙古蜀文化重要渊源之一的文化。这种考古文化现象,正与古史传说记载中黄帝娶嫘祖为妃、其子昌意再娶于母族蜀山氏并传下古蜀王族一脉所反映的历史记忆基本一致。

古蜀文明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古蜀人发祥地在岷山,如今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而在古史传说记载和考古发现中,今汶川县域即是古蜀文化的重要源头区。

古蜀人盛行山川自然崇拜,产生了仙化长生思想,并以发祥地岷山为魂归之地,岷山自然也就成为古蜀人顶礼膜拜的上帝与众神所居、万物所生的天庭圣山"昆仑"(成都山),因而在古蜀人的神话传说中进入岷山便可神化仙化不死,岷山因之也成为我国神仙文化的源头圣地,而进入岷山圣地最重要的门户通道即在今汶川。据《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这些"随王化去"的"化民"们出入汶山--岷山的门户通道,只能是距郫邑最近、最便捷的出入汶山的门户通道--今汶川县境岷江河谷。

这条通道不仅从地理环境上看是成都平原与岷江上游岷山山区之间最近、最便捷的大通道,并为秦汉以后直至近现代所沿用,而且可由古史神化传说中关于古蜀王鱼凫和望帝隐归岷山之地皆在今都江堰市西境、李冰所称出入岷山的"天门"在今汶川县南端岷江出岷山处加以佐证。据《蜀王本纪》记载古蜀王鱼凫:"王猎至湔山,便仙去,今庙祀之于湔。"湔山指今都江堰市西境岷山。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望帝杜宇在亡国后也是"升西山隐焉",即隐入西山--岷山。而古蜀人祠祀望帝的望帝祠原址,亦在岷江出岷山后的今都江堰市西境。文献记载战国秦时熟知天文地理的蜀守李冰,称位于今汶川南端岷江出岷山处夹江而立的东西二山为出入昆仑岷山的"天门"门阙。《蜀王本纪》载秦蜀守李冰:"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天彭门"即天门,"天彭阙"即天门的门阙。所谓"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实际上反映了蜀人魂归岷山的习俗及岷山山区盛行鬼神崇拜的文化现象。

《华阳国志》记载:"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中也有相同记述。据文献记载湔氐县的治地应在今都江堰市西境岷江出岷山后的岷江大转弯处西南部。李冰所见岷江上"两山对如阙"的"天彭阙"据民国《汶川县志》记载在今汶川漩口镇北:"天彭山,一名汶山,在灌县北三十里漩口对面汶江出口处。东西二山如峡,壁立千仞,李冰谓为天彭门。"笔者踏遍岷江上游河谷,唯有今汶川县南端漩口镇北500米处为二山夹江壁立状如门阙,且正当岷江出岷山处,与文献记载李冰所见天彭阙相符。李冰以此处为出入天庭圣山岷山的"天门"门阙所在,也表明古蜀人出入岷山的主要门户通道为今都江堰市西境至汶川的岷江河谷地带。从有关古蜀神话传说记载中不难看出,今汶川县域岷山山区为古蜀人的重要活动区,汶川县域岷江河谷为古蜀人出入岷山至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昆仑神话中的天门所在和神仙之境。

从考古发现看,汶川西北部龙溪乡阿尔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岷江上游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遗址,龙溪乡境发现有大量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龙山时代新石器遗址和玉石器采集点,出土的玉石器与当地龙溪古玉矿矿料相同,表明在龙山时代早期当地已经大量开采龙溪玉用于制作玉石器。而在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中,发现的26件庙底沟文化时期礼仪性玉石器,经鉴定大部分为汶川龙溪玉,这些距今6000年前的龙溪玉产品很可能也是出自汶川龙溪玉矿,因为在出产龙溪玉的地方目前只发现汶川龙溪乡在那时已有古人居住,并且在稍晚的当地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发现当地居民已经在开采龙溪玉矿。此种龙溪玉矿料,在古蜀国时期成为最主要的礼仪祭祀用玉石器矿料来源,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发现的古蜀国玉石器大多数以龙溪玉制作,其矿料据鉴定也来自汶川境内。

汶川县城所在地威州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发现的略晚于茂县营盘山遗址的新石器时代代表性遗址,其文化面貌反映了西北马家窑文化与汶川本土新石器文化的融合。而新近发现的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威州布瓦山龙山寨遗址和绵虒高坎遗址等龙山时代晚期新石器遗址,其文化面貌表明与成都宝敦遗址等先蜀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威州增坡发现的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小型斧、奔、凿等窖藏石器,器形与成都平原先蜀文化和早期蜀文化的石器造型相同。考古发现亦表明,汶川是古蜀文化的源头地区之一。

二、大禹故里暨大禹治水会盟誓师地

大禹是古史传说记载中黄帝与嫘祖的后裔、上古治水英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奠基人。大禹率领民众治水因势利导的科学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难和身先士卒的勇敢精神及其对建立国家和凝聚民族的伟大贡献,成为后世敬仰、历代颂扬的人文典范,被尊为功高盖三皇、史上最伟大的"圣王"。而根据西汉至唐代的文献记载,大禹即出生于今汶川县域绵虒镇南岷江东岸羊店村飞沙关岭上的石纽山刳儿坪。

虽然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古史传说中的英雄大禹并非一个真实的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英雄缩影或被塑造出来的神化英雄,但作为一个被后世公认的古代最伟大的英雄,其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历史真实本身,而在于他是一个国家及其民众共有的文化认同。大禹作为我国历史上被共同的文化认同所确认的治水英雄、"圣王",在国家历史和民族心理上已经成为一种象征,几千年来其对后世巨大的文化影响乃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至今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人文精神。在这一文化认同中,从西汉至唐代的记载中明确地反映出人们认同大禹的出身地在今日汶川县绵虒石纽山刳儿坪,到了唐代以后才出现了大禹生于今北川县(古石泉县)等地的晚起说法。

在西汉中期以前的文献记载中,虽然原本无大禹生于汶山石纽的记载,只是公认大禹生于西羌。故《史记·夏本纪》等多篇西汉著述皆只记载:"禹生于西羌。"但在蜀中,禹生石纽则很可能为一种广泛流传的古老传说,只是西汉扬雄著《蜀王本纪》才首次将之记载下来:"禹本汶山广柔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三国志·蜀书》载蜀人秦宓称:"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三国蜀人谯周作《蜀本纪》亦记载:"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2004年在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旧县坪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东汉《景云碑》,记述大禹后裔伯沇(魏启鹏先生考证即夏王"伯杼")循大禹之迹中兴夏朝,有"先人伯沇,匪志慷慨,术禹石纽、汶川之会"的语句,这里的"汶川"为岷江上游别称(汉代称岷江上游为"江源"、"汶江"、"汶川"、"汶水",非指后来才有的汶川县。今汶川县治地在汉武帝时为汶山郡治绵虒县,西晋时改名汶山县,南朝梁时因汶山县西临汶川而始更县名为汶川),证明两汉三国时期人们所说的大禹出生地石纽在岷江上游。

此后,魏晋时期《帝王世纪》记载:"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东晋《华阳国志》记载:"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之刳儿坪,夷人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过逃其野,不敢追,云畏神禹。"唐代《括地志》记载:"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元和郡县志》汶川县条下亦记载:"广柔废县,在县西七十二里。汉县也,属蜀郡。禹本汶山广柔人,有石纽邑,禹所生处,今其地名刳儿畔。

"唐代汶川县治地在今汶川县治威州镇姜维城台地上,西汉为汶山郡治地,唐末迁维州于此,宋代置威州,至今仍残存部分唐宋夯土城垣残段。此广柔县石纽山,一说在今汶川县北部绵虒镇高店村石纽山,一说在今理县东部通化乡汶山村石纽山(与《括地志》和《元和郡县志》所记方位、里程相合),虽然具体位置如今难以确定,但作为汉唐时期人们公认的大禹故里石纽山在岷江上游南部则是可以肯定。唐末五代大学者杜光庭《青城记》称:"禹生于石纽,起于龙冢。龙冢者,江源岷山也。有禹庙镇山上,庙坪八十亩。"所言石纽亦在江源岷山,即今岷江上游。直至北宋欧阳修著《新唐书·地理志》,始出现大禹生石泉县(今北川县)石纽山的说法,至南宋方出现以石泉县为汉广柔县的说法。

同类推荐
  •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草原文明的见证.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30个苏木镇。面积27万平方千米,沙漠、戈壁和绿洲各占三分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契丹、蒙古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草原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的丰富的文物古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伟大历史进程。
  • 世界文化探秘

    世界文化探秘

    传承和发扬人类文明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我们只有扩大视野,才能认识世界文化的固有价值,才能感受到文化之珠为人类照耀出的光芒,这既是对先人的尊重,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世界文化探秘》共分为:文苑英华、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民族民俗、神话传说、文物考古、古迹方舆、科技博物、文献典籍十个部分,详细为读者介绍了世界文化史上的种种谜团。
  •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本书介绍了民间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吉祥象征、民间游戏娱乐、生活民俗、生产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科学技术、民俗信仰等中华民俗知识。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我的单边世界

    我的单边世界

    她出了名的懒,懒到人神共愤的地步,唯独沈南把她捧在手心宠的无法无天。唐佳佳曾经说过:杨渝已经把自己用四道墙包围,从此与世隔绝,她唯独没封顶,给自己留下一片天空,那就是沈南。沈南,是她的天……作者的话:腹黑温柔毒舌精英男X脑洞巨大超懒女!这是一篇青春浪漫现代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动物修仙界

    动物修仙界

    “我叫含含,是只兔妖,不记得过去,也看不清未来,最神奇的是得到了一个宝贝,希望真的可以凭它成仙,要是不行的话也没有关系,反正我有很多时间”“我叫莫卡,是只狼,拥有不可磨灭的过去,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喜欢的东西一生只有含含,只是没有太多的时间,无法伸手留住她”
  • 旧梦飞逝

    旧梦飞逝

    这部小说是女主回忆以前的生活,回忆自己高冷的性格是如何一点一点的被融化的,回忆自己曾经是如何认识让自己爱之入骨的他以及和他的点点滴滴。这部小说不仅仅是爱情小说,还有另一个世界哦~但主要还是在学校的点滴。
  • 镜花水月之至间无亲

    镜花水月之至间无亲

    充满各种智谋,意想不到。
  • 私家宠爱:早安首席大人

    私家宠爱:早安首席大人

    他甜言蜜语追了我三年,婚后却告知我,和我结婚是为了接近另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我的妹妹。我当时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哭,不能在他面前哭,我要看着他们怎么“幸福”。充满蜜糖般的梦境婚姻,醒来之后竟是一场噩梦,当被逼到悬崖绝路,我善良的心会不会变得狰狞可怖?心计,阴谋,爱情,亲情,商战,为了维护这场婚姻,我几乎耗尽了心力,最让我欣慰的是,我婆婆始终和我站在统一战线,斗史上最牛逼小三。
  • 易烊千玺不好惹

    易烊千玺不好惹

    作为一个,易烊千玺的正牌媳妇儿,我会干什么,对我会写小说好了,就是这样
  • 奥特曼:米亚

    奥特曼:米亚

    艾克斯的弟弟,拥有跟艾克斯一样数据化的能力,却因为体内光能稀少,走上了一条与其它凹凸曼截然不同的道路。咳咳,严肃点,是奥特曼,不是凹凸曼!
  • 少将冷妻宠成瘾

    少将冷妻宠成瘾

    她本是冷酷的少将军官,却在六年前的邂逅中逐渐改变了自我……“老婆,该回家了。”某男耐心极好的劝道。“……”某女继续沉默。“好吧,老婆我错了……”某男妥协了。“错哪了?”某男掰着手指说道:“不该让你的第一次那么痛,不该让你那么年轻就给我生娃,不该让你一个人带,不该在床上对你那么狠,更不该不听你的一夜七次……”“慕千夜!你无耻!”见他越说越过分,某女愤怒了。某男眨巴眨巴眼睛,无耻?他压根就不知道这字怎么写。再说,他要是不无耻,怎么把老婆拐回家。看着几天没碰的娇妻,某男心一紧,他都好几天没吃肉了,至于他们的事嘛,先吃了再说。
  • 秦时明月之密匙

    秦时明月之密匙

    守护着历史的发展,不让未来者破坏的姜姒,永远不会死去,永远活在世上,看着昔日的好友一个个死去,她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 祝由佳人背入怀

    祝由佳人背入怀

    身为祝由一族小小传人的花佳郁,为了赚取她和老爸的生活费,进入了一家专门替人“收回魂魄”的奇怪公司。认识了冷漠孤傲但是灵力过人的陆怀烈。两人一起携手为各种客人找回丢失的“魂魄”,每一个魂魄都带出一个刻着人类贪嗔痴欲的故事。正当陆怀烈对花佳郁互生好感之时,又对自己的背景有所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