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9200000001

第1章 绪论 (1)

恐怕没有哪一个社会群体像知识分子这样起落浮沉,在变化多端的世纪里经历着戏剧性的运命:从创世英雄到改造对象,从话语主体到边缘蜉蝣物,自身感受自是一言难尽,留给世界的影像亦是驳杂不清。他们创造了神话又被神话所打碎;他们领导了潮流又被潮流所吞没。独领风骚的是他们,斯文扫地的也是他们;胸怀理想国的是他们,制造精神囚笼的也是他们。他们仿佛是先知,但他们却至今解不开缠绕在自己身上的谜语;他们仿佛是评判者,但他们好像永远摆脱不掉自身的原罪。知识分子与世纪同行,他们的经历已经构成人类心路历程的主脉,同民族的历史水乳交融,知识分子话题,永远都是一个揪扯人心,令人百感交集的话题。

--祝勇

记得在2006年那个炎热的暑假,笔者与全国近100位博士生一道在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学习。期间,"校长"黄旦教授在一次"训诫"中反复强调,做学问不要追热点。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从事大众媒体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往往由于研究对象的瞬息万变而常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却丧失掉了"退后一步看"的理性立场,使得研究成果也容易和大众文化产品一样只能带来"瞬间的快感"。不过,我所选择的研究课题"中国电视知识分子"一不小心又落入了这样的"俗套"--电视知识分子研究是当前中国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选择这个研究方向并非一时兴起的赶追潮流,而是痛苦挣扎的结果,是我心目中那个"知识分子"理念不断催促的结果。激发我对该问题研究兴趣的直接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现象:

一,2001年,《中华新闻报》爆料称,清华大学准备试行的《清华大学文科科研量计算办法》有如下规定:"中央电视台和凤凰卫视每个专题节目(20分钟以上)10分,省市级电视台每个专题节目5分。"学界一片哗然,虽然清华大学此后就此规定做了澄清,却掀起了关注学者明星化和学术传媒化的研究浪潮。这让我惊叹于媒体的大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后果,亦察觉到其权力正蔓延至学术场域。

二,2003至2005年间,大量关于"教授走入电视直播间"、"学者介入电视"、"电视知识分子"的研究涌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展开了相对激烈的交锋,赞同和反对的声音同时存在。他们的公开辩论不仅让我对电视知识分子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许多参与讨论的人士的最主要和根本的分歧,其实在于对"知识分子"和"电视知识分子"理解的差异。

三,2005年以后,围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及其衍生而来的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等等,学术界、媒体从业人员,甚至普通百姓都陷入一场大的论战当中,不得不让我思考知识分子在电子媒体时代的文化角色和社会责任。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电视知识分子"释义

虽然许多学者反对在学术文章中用大量的篇幅解释定义,而影响到观点的阐释和论证,但是,鉴于有关"电视知识分子"讨论中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于"知识分子"概念理解的差异,所以在此非常有必要简单梳理对于"知识分子"的认识,并提出本文在论述"电视知识分子"时,主要参照哪些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解。毕竟,必要的释义有利于观点的铺开,也就是所谓的"名正而言顺"。

一、"知识分子"概念解读

界定"知识分子"概念,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知识分子是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古今中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下,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在界定之初,明确几点认识前提:

1.界定的逻辑前提

第一,中西方对于"知识分子"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知识分子论》的作者萨义德也承认:"如果谈起知识分子,就不能像以往那样泛泛而谈,因为法国的知识分子在风格与历史上完全不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换言之,今天谈知识分子也就是谈论这个主题在特定国家、宗教甚至大洲的不同情况,其中似乎每个都需要分别考量。" "而在美国,知识分子往往不是一个好称呼,而指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所以,研究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放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进行,对于西方有关"知识分子"的理论,应当以扬弃的拿来主义精神,尽量做到不盲从、不硬套。

第二,"知识分子"概念是个变动中的范畴。在较早的定义中,例如1949年出版的《知识分子的任务与出路》中,于毅夫认为"知识分子,一般的说是读书的人" 。倘若在当下中国的现实环境看来,似乎没几个人不是知识分子了。显然,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是不断深入和变化的。

第三、学界和民众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举个通俗的例子,在199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我想有个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六级木匠,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从中不难看出,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在中国人的语言实践中,'知识分子'自然是'知识多的人',说一位知识渊博但不关心社会命运或人生意义的中科院院士不是'知识分子',绝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可理喻"。民众更多的是从学历、能力、地位上来认识知识分子的,与学术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电视知识分子"由于要经常面对广大受众,所以对其的研究也必然要考虑大众的观念。

第四,学术界内部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学者对于知识分子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个问题在下面的释义中将具体论述。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认识前提,我们在研究"知识分子"以及由此产生的"知识分子问题"时,就应当充分考虑普适性和特殊性。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交错的复杂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尽可能地将普适性与特殊性根据不同论述的需要既区分又综合地对待,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毕竟仅从一个层面去看待,也许我们谈到的所谓"知识分子"问题,在持另外立场的其他人看来,根本就不是一个有关知识分子的问题。在中国特情下研究知识分子,往往会陷入需要不断偷换概念才能够继续论述的尴尬境地,可能这才是知识分子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模糊的定位和身份认同的危机。尤其在强势的大众媒体介入下,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在本文中,笔者研讨电视知识分子问题时的基本逻辑是:对于"知识分子"一词的使用,由于其范围不可绝对化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区分语境,并综合考虑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

2"知识分子"释义

"知识分子"概念的模糊很大程度上与"知识分子"一词是个"舶来品"有关,产生于西方近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在汉语中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词语。对此,王增进先生在《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一书中谈到,尽管汉语词"知识分子"与西语有关诸词在"所指"上有时是一致的,均可用来指文人、艺术家、学者之类的人,但两者的切入角度是不同的:"知识分子"是从"知识多少"的角度切入的;西语有关诸词则是从"理性思考能力强弱"或"智力高低"的角度切入的。

(1)西方学术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

一般认为,西方"知识分子"一词有两个源头:一为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也有学者认为是源于波兰;二为19世纪末的法国。另外,王增进先生通过考证,认为西方"知识分子"应该还有一个英语的源头。杜维明先生则认为,今天英文、德文、法文说intellectual,就是溯源于19世纪俄国时代的intelligensia。由于论证"知识分子"词源不是本文重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按照古尔德纳的说法,"intellienty"(知识人)这个词于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俄国,指的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爱批判现状的自觉的精英;"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个词是通过抗议法国政府迫害德雷弗斯的《知识分子宣言》而流行起来的。

20世纪以来,西方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也存在众说纷纭的状况,按照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的研究,认为20世纪关于知识分子最著名的描述有两个。第一个是葛兰西的。"葛兰西试着显示,在社会中履行知识分子作用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知识分子(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例如老师、教士、行政官吏,这类人代代从事相同的工作;第二类是有机的知识分子(organic intellectuals),在葛兰西眼中,这类人与阶级或企业直接相关,而这些阶级或企业运用知识分子来组织利益,赢得更多的权力,获取更多的控制。

""另一个极端则是班达对于知识分子著名的定义:知识分子是一小群才智出众、道德高超的哲学家-国王(philosopher-kings),他们构成人类的良心。"萨义德介绍的两种有关"知识分子"的描述,可以说是西方"知识分子"认识的两个极端,介于两者之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释义,还有卡尔·曼海姆的"自由漂浮的知识分子"理论(1936),艾尔文·古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段"理论(1979),拉塞尔·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1987)和利奥塔的《知识的与其他的文本的坟墓》(1984)所代表的知识分子消亡论,齐格蒙·鲍曼的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变(1987),爱德华·萨义德的"业余的、流浪的知识分子"理论(1996),波斯纳的"公共知识分子衰落"研究(2000)等等。

此外,西方对"知识分子"的认识也有共同的一面,陈平其先生认为俄国、法国对于知识分子的理解都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社会关怀的价值理念,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较少关注知识分子外在的、显性的特征。这其实也成为西方知识分子观念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叶启政先生也认为:"以文化象征的立场来为知识分子的基本社会意涵定位,是诸多西方社会学者共同的看法。

" 余英时先生认为,"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1965年5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可谓西方对"知识分子"相对具有共识的表述:"第一,一个知识分子不只是一个读书多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必须有独立精神和原创能力,他必须为追求观念而追求观念。第二,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社会之批判者,也是现代价值的反对者。"保尔·萨特曾谈道:"一位原子能科学家在研究原子物理时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当他在反对核武器的抗议信上签字时就是个知识分子。"

(2)我国对"知识分子"的理解

同类推荐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爱在旅途:不曾再见的旅行

    本书内容选取国内充满小资气息的十个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人物在每一个景点发生的或艳遇或邂逅或赶赴约定等不同的情感故事,集最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最新最有价值的旅游资讯攻略,以及精美的摄影作品插图于一体,做到美文、美景、美图三者共赏,立体而丰满,让人耳目一新。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一位外祖父在轮椅世界感受到的生命之爱与人生得失

    一位外祖父在轮椅世界感受到的生命之爱与人生得失

    一本畅销美国的感人家书,当小山姆快要出生时,他的外公写了一封信经示庆贺。可当他长到期4个月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孤独症。于是这位外公继续开始给山姆写信,想象他未来将要面临的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世界,教他如何应对将来的现实。小山姆出生后,美国CNN一直进跟踪报道,关心他的成长。对于家长们来说,从本书中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关爱与亲情,更能懂得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从山姆出生的那一刻起,作者就知道自己想要告诉他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爱,让他懂得有一对身心脆弱的双亲意味着什么。作者想让他了解学校,让他懂得重要的朋友有多好、重要的朋友有何意义。作者希望告诉他与毒品、爱情、工作、金钱以及所有其他东西有关的一切。
热门推荐
  • 吸血鬼王子的命中注定

    吸血鬼王子的命中注定

    她,被抛弃的贵族小姐,吸血鬼国失踪的公主;他,世界首富集团的大少爷,吸血鬼国的王子,他寻找着她,月圆之夜,他们偶然邂逅,她却不记得他,订婚之日,她想起一切,离他而去,而当她再次回到他身边时,他却让她承受让她毫无尊严的践踏,一场为爱编织的阴谋即将上演,她的爱支离破碎,他们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吗?
  • 龙凤戒

    龙凤戒

    生命最苛刻之处,在于它会死亡。只要有死亡,再长久的生命也显得短暂,辉煌尽头终归是永恒的黑暗。花开然后花落,星光闪耀不知何时熄灭,这个地球、太阳、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时候。人的一生和这些相比不过是一刹那吧!在这一刹那中,人诞生、微笑、哭泣、战斗、伤害、憎恨谁、喜爱谁??????一切都是刹那间的邂逅,最后都要归入名为死亡的永眠。他——李浩勋,历经九世轮回。到底是为了什么?神是什么?魔又是什么?九世的轮回,九世煎熬!
  • 西游本记

    西游本记

    面对灾难时,逃离是最安全的。无法逃脱时,求助是最智慧的。力量悬殊时,接受是最理智的。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所有人都想逃,所有人都在恨,那你呢?唐僧师徒面对无法更改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行之路,但是他们的力量在命运的面前是何等的软弱无力,他们普渡不了众生,也救不了自己,只能痛苦的挣扎着死去。如果开始即注定了结局,何不再等个五百年?
  • 第一帝少霸宠傲娇妻

    第一帝少霸宠傲娇妻

    他是厉霆琛,A市只手遮天的厉家掌舵人,站在商业界金字塔尖上的第一帝少。传闻他不近女色,不喜笑,终年一张万年冰山脸?他狠戾残忍,铁血手段?他的身边还有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包子,对此,A市人众说纷纭,而他面不改色的血洗A市,此后,无人再敢提及。她是温如初,A市大家族温家的独孙女,母亲是温家独女温芩,母亲有一个哥哥温锦阳,父亲程健入赘温家,野心勃勃。本该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第一名媛,却因父亲的情人尹韶佳逼死她的母亲,登堂入室,还带着一个私生女程尹。一次意外她救了一个小包子,小包子说:“你救了我,我把我爹送你。”她成没想会招惹上那个权势滔天的帝少,却怎么也逃不出他的温柔圈套。他把她宠天上全世界都知道他爱她
  • 轮回修仙系统

    轮回修仙系统

    三千书卷,三千大世界。两千年前,圣人陨落,仙帝弥迹,只因一个‘天’字?一梦一轮回!一世爱,百世情。这一世我再遇见,我便不会不会再让你离去,哪怕你不再爱我!
  • 关尹子

    关尹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风云笑

    乱世风云笑

    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笑看风云征战事,任我轻狂,乱世风云笑,捷报频传!===========================================================拜求各位兄弟哥们的收藏和推荐,谢谢!您的轻轻一点,举手之劳,但带给我的将是无限的创作动力!报之以李投之以桃!呵呵。
  • 盗丹
  • 修真学院的世界

    修真学院的世界

    中国版的魔法世界——修真学院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修真人士生活在中原大地,只不过到现在,渐渐地已经越来越少,且被保护了起来,普通人很难发现他们罢了。也许你身边的某一个人就正是登记在案的修真人士。这些修真人士从学生时代起,就学习着如何守卫中原大地的平和,并且还担负着联系中原的修真和国外的魔法的职能……只是突然间的一件大案,使得中原修真学院再起波澜,这个隐藏已久的世界注定又一次不再安宁,又要出现在众人眼前……
  • 为了安全

    为了安全

    自然灾害避险;出行安全常识;体育活动安全常识;家庭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内安全知识;校外安全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