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9200000030

第30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4)

其次,传播载体分析。在中国的现实电视环境中,展现平台的不同所蕴含的意味和权力也许是迥异的。一方面,在媒体平台层面,对易中天进行采访的电视媒体是中央电视台,它作为国家电视台,具备官方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给知识分子发言的空间,便是一种隐形权力授予,也就是说,国家媒体为易中天搭建了一个阐述自己行为合理性的平台,在这里已经微妙地打破了支持方与反对方的对话基础。另一方面,在传播具体载体--节目层面,《面对面》节目作为中央电视台著名人物谈话节目,其定位是"有影响力的新闻人物专访"。从2003年开播以后采访了大量新闻人物,对于易中天的采访就已经将他认定为"有影响力"群体,而且《面对面》是一档探究客观事实、追问事实本质的节目,谈话的目的是为了找寻事件的真相,挖掘事件或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种严肃和理性的探寻特性从侧面为易中天赋予了行为合理化解释的可能,甚至是某种单向度的话语权。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网站视频传播,扩大了这种传播效果。

第三,从受众层面理解。"《面对面》的栏目性质决定了它的观众群是那些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变动的有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对于一些新现象新事物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较强的探究欲。这类群体以中青年为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比较符合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视人群的特征,虽然这一群体的规模并不十分庞大,但是他们往往构成了影响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的中坚力量。通过媒体和节目的双重确认,再通过其他媒体尤其是网络间的传播,从而借助特有观众群体的影响力蔓延至普通受众对于该现象的解读和认识。

2.文本分析

此处对节目访谈内容分析亦是综合了语境因素的文本分析。

(1)节目符合所蕴含的隐形话语权力

《面对面》这一节目名称就可以理解为隐含着权力的符号。

例如:

王:但你听到过对你的批评。

易:我倒真希望他面对面地坐在这儿来批评,没有人来。

易中天的回答无意或有意地用到了"面对面"这个词。知识分子之间的学术交流以书面形式为主(在前面中已经分析过),如果真要进行严肃的学术交流,用不着以"面对面"的形式。分析其中的几层含义:首先,"面对面"意味着话语权力的平等,能否拥有和我一样的话语权力,是批评者批评前应当考虑的;其次,"面对面"恰好是这个访谈节目的名称,也就是说与我面对面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王志,两者间存在着话语权的相互确认;第三,即使面对面争论,没有电视媒体的传播,批评者同样无法获得争论胜利的可能。

(2)"知识"背后的话语权

在这次访谈中,易中天多次利用"知识"权力对行为进行合法化辩护。其中,有"经典知识"占有所带来的话语权。

例一,易:这些学者读书不多吧,这个做法古已有之,早就有人在做了,不是我的发明啊,比方说,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里面就讲到了,说做郎官就是去做公务员。

例二,易:食则同器,寝则同床,这是《三国志》的记载,把这个记载说出来,不能说不对吧。

例三,易:如果是学者提的意见,我劝他回去读书,读《韩非子》,《韩非子》说得很清楚。君臣关系就是买卖关系。

例四,易:读过《三国志》没有?《三国志》怎么描述诸葛亮的?身长八尺,容貌甚伟。

例五,易:所以我看到《美的历程》和《万历十五年》以后,非常震撼。

例六,易:让谁以史为鉴,如果是给统治者做借鉴,那就是《资治通鉴》。

此处易中天通过对《三国志》、《韩非子》经典知识的掌握,而获得了相应的话语权,尤其是例四:"读过《三国志》没有?"其背后的含义就是书读得太少,没有批评我的权力。例三:"我劝他回去读书,读《韩非子》。"这里隐含着:多掌握知识,才能拥有话语权。"读书"成为易中天使用频繁的词汇,也因此而使他的话语更有分量。

而对于吕思勉献身的《韩非子》、《三国史话》、《美的历程》、《万历十五年》的借用,则证明易中天拥有合法地阐释经典知识的权力。一方面,他转嫁了对于其解读方式不认同的矛盾,即其解读方式是"大师"们的;另一方面,证明他自己由于获取知识丰富,而拥有了多样化阐释的话语权力。其中,对于《资治通鉴》的解释,从反面证明其从人性角度为大众解释历史的合理性。

(3)高等教育机构和教授身份的话语权

王志在访谈里尊称易中天为"老师",同时,节目中8次出现大学校园画面,在有声语言(即访谈内容和解说)中所使用的名词,有6次出现针对易中天使用的"教授"、"副教授",7次出现"学者",1次高级知识分子,1次知识分子。同时,出现8次"厦门大学"(易中天现任教学校)、5次出现"武汉大学"(易中天前任教学校和硕士学历获取地)。这个访谈中反复强调了易中天的知识分子和高等教育机构教授的身份,这种身份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象征。而且,为了强调易中天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访谈中多次出现易在上电视前就已经是在大学校园内广受欢迎,侧面证明电视媒体选择的正确性。

例如:

易: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我上课的时候从来是最大的教室,而且人满为患,要提前抢座位。

王:《百家讲坛》之前呢,还是《百家讲坛》之后?

易:(很自豪地说)历来如此。

(画面)易中天在学校开讲座,教室爆满,掌声热烈。

据媒体报道,易中天走红之后,报考厦门大学的学生人数增加,在百度易中天吧里,有高中学生这样留言:"我是今年的高考考生,25日和26日是报考的日子,我义无反顾地在第一志愿上填报了厦门大学。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易老师对我的影响竟如此之大。" 显然,这是易中天话语权力的影响表现,同时也是他的明星效益对教育机构的反馈,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对于教授的电视兼职采取默许的态度。

(4)"大众"所赋予的话语权

易中天通过《百家讲坛》获取了大众偶像身份,表现为:在访谈间歇穿插的画面里,易两次戴着黑色墨镜--明星身份的符号暗示。其新书签售现场人潮涌动,数次出现的观众鼓掌画面,电视画面中出现网络中易中天吧的网页有这样的字样:"加油啊,易老师,所有的乙醚们是你最最有力的后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些都体现了易所拥有大众影响力。访谈的对话中也表现得比较突出。

例一,易:如果说观众都不喜欢我这个,或者说只有寥寥可数的少数人喜欢,那我肯定下课嘛。因为很简单,观众他可以用遥控器来投票。

例二,易:由雇主说了算。雇主是谁呢?观众(微笑)。

例三,易:那么不喜欢我这种讲述方式的,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把我轰下去。他发再多的文章都没有用,他写再多的帖子都没有用,他在网上再嚷嚷都没有用。

这三处从反面证明自己受大众喜爱。试想如果不受观众欢迎,易中天是不会这样说的。尤其是例三,这个虚指的"他",即易的反对者。易中天暗指:尽管去发动群众把我赶下去,只要你有这样的话语权力。

节目中反复暗示易中天与大众没有距离。例如,(画面)易中天在开始演讲前,现场观众热烈欢迎,易中天笑着向观众致意,观众问:"易老师您拿一大口袋干吗呀?"易中天笑着说:"买菜。"而且易中天在访谈中的多次自嘲、自贬,以及自称"草根",都为了说明自己与大众是站在一个战线的,可以理解为变相地获取了在"对战"精英文化和学者批评时所必需的大众话语权。

易中天也毫不隐讳自己是为电视观众服务的。

例如:

易:而我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

易:就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嘛。就是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实际上那个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学术能不能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市场。

(5)电视知识分子和电视媒体对学术场、教育场的合谋

上一章中,笔者论述了电视场通过电视知识分子这个代理人对学术场的影响。依据"伊达诺瓦法则",易中天是典型的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入大生产场域的文化生产者,其与电视媒体的联盟从其改变学术风格之后,就已经产生了客观基础。

首先,易中天用启功先生的一首诗来描述成名前他的情境。

例如:

易:我碰巧当时读到了启功先生的一首诗,是启功先生自嘲的一首诗,他说,中学生,副教授,名虽扬,实不够。博不精,专不透,高不成,低不就。我觉得启功先生真是太了不得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名前的易中天在知识分子场域中处于中下层,具备了要求改变场域内现存规则的"颠覆者"的潜质。通过笔者在第三章中的论述,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倾向于与场域外势力联盟以达到改变场域内规则的目的。

其次,访谈中,电视媒体和易中天联合暗示教育场内规则的不合理。

例一,易:大学是一个讲究专著和职称的地方,在武汉大学,易中天工作接近十年,也只是一个讲师。到离开武汉大学前,才评上了副教授。

例二,易:想过了。想得很清楚。了不起,副教授退休嘛。

王:当个副教授已经很好了。

易:是啊,该知足了呀。何不潇洒走一回,走呗。

例三,王:为什么要离开武汉呢,为什么要来厦门?

易:为了养老。

易中天评上副教授,是在提出离开武汉大学时,才"调提"的。例三的话语中,透露出易中天的一些私愤。而且,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体现了一种话语权力。此后,2007年10月10日,易中天被武汉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为易中天颁发兼职教授聘书,祝贺他"再一次成为武大的教授"。易中天在受聘仪式上,颇有意味地将自己和母校的关系比为儿子和母亲的关系,说"儿子报效父母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守在跟前反而长不大,好男儿应四海为家"。

第三,电视媒体与易中天对学术场规则的影响。

例一,崇拜者对他趋之若鹜,一支持者说"学术应该要从象牙塔走下来"。

例二,易:我们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活得像个人,感到幸福。问题在哪里,在人性。

例三,易: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严肃的学术问题,而且带有根本性,因此我在整理完我的《品三国》的书稿以后,非常紧张的条件下,我用了一万四千字的篇幅来回答他这个问题。而且我在这个回答当中,再三对他表示感谢和敬重。

例四,易:就是刘表不能见上帝,刘表只能见阎王,他们是不是这个意思。

王:这个得问他们自己。

在例三中,易中天用这个事实证明自己还是具有很严肃的学术态度的。例二中,易中天使用了在电视中发言的权力,把对人文学科的终极目标定义为让人活得像个人,那么其对于历史的人性化解读就成为直达终极目标的最正确的研究路径了。例四中,王志与易中天明显地站在了一起,把批评者称为"他们"。例一中,那位支持者情绪稍显激动地说:"学术应该要从象牙塔走下来。"可谓是电视场利用话语权对学术场产生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类似的话语也被另一个电视知识分子纪连海说过。按照第三章笔者借用布尔迪厄的"特洛伊木马"同谋来解释,易中天在这里担当了电视场域向学术场域置放的"特洛伊木马",引入"大众是否喜爱"、"市场是否欢迎"等"他律"标准来颠覆学术场内"同行认可"的标准,从而以打破学术场内"游戏规则"的方式,达到电视场对学术场的控制。

(6)访谈中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困境和电视知识分子的尴尬。

正如笔者在第一章中解释的电视知识分子产生的原因,知识分子在"脑体倒挂"的年代,在遭遇"英年早逝"的危机时,深刻思考了自己的生存问题。例如易中天在谈到自己一位师兄去世时说:"上联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因为他是英年早逝嘛。下联是,生计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纵斯文。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我说难道中国的学者、学人、知识分子,就该过这种日子吗?"

同类推荐
  • 神奇的种子

    神奇的种子

    这是一本描绘人生轨迹的书,也是朴实无华、坦荡胸臆、一吐真情的书,更是将个性与党的激情融会于文字之中,直抒理想信念的书,更是将个性与激情融会于文字之中,直抒理想信念的书,翻开稿子,一幕幕尘封的往事重新呈现眼前,一股股熟悉的山风扑面,一声声充满诗情的吟唱有如天籁梵音,呼唤我奔向困顿而又向上的少年时代,呼唤我重新跋涉在井冈山步行长征路上的朱砂冲、黄坳、茨坪,呼唤我回到那三更灯火忐忑而欣喜地沉醉的大学校轩里……久违了,这神奇的种子,久违了,这五彩的碎片,久违了,这难解的情结——天地有缘,我沉浸在这些文字带来的怀旧遨游中,放飞那回首人生的冲动。
  •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英文版)》是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物。
  • 解放孩子

    解放孩子

    本书是著名少先队教育家段镇的传记,不仅真实地写出了段镇坎坷而壮丽的人生经历,也刻画了多彩多姿的少先队工作者群像。
  • 为爱祷告的手

    为爱祷告的手

    时光流逝,谁也挡不住你在心中创造自己的天地。──题记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贵贱,都有两方面追求,一是物质追求,一是精神追求。归根到底,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最大愿望。不过,对于幸福,每个人却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幸福是一个人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感觉,自然因人而异,往往是一份独特的情感。比如:在某一个清晨,小鸟欢叫,阳光明媚,于是你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宁静和怡然,这可以称之为幸福;在某一个下午,落日余晖中默默思念着某个人,想起淡淡的往昔,这时候那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在一时间只有高兴,忘掉全部的语言表达,也忘却了周围的世界,这可以称之为幸福。只要每个人情感体验不同,他对幸福的定义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 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

    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

    《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从描写三国女性出发,全书以汉末、曹魏、蜀国、东吴等历史阶段为线索,以相关联的历史人物将各章串联起来,以三国的英雄往事为连接点,涵盖了三国中所涉及的绝大部分女性人物,既揣测了三国女子的爱情,又记录了三国英雄的轶事。故事情节中穿插了汉乐府、古诗词,对一些固有的事实进行了新颖、另类的解读。
热门推荐
  • 九界剑尊

    九界剑尊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九界之中,谁能阻我?九天之下,唯有剑尊!
  • 女人,宠你上瘾

    女人,宠你上瘾

    她是国航一姐,身世可怜,却又人见人爱万人迷,他是x军区特种大队的少校官二代,身份显赫,一次意外的协议,达成冒牌恋人,谁知会一吻生情?不许看别的男人,不然那男人就完蛋!不许想别的男人,不然,陆玥,小妞,你等着!
  • 独宠前妻:秘密婚恋

    独宠前妻:秘密婚恋

    为了救一个男人,她主动送上门来。他狠狠的羞辱她:“要救人,总要付出一点代价!”他用卑鄙的手段锁她在身边,可当她放下两年前的背叛卸下心里防备时,却被人推下楼梯,最终小产。五年后,夏瑾言带着儿子归来,DNA检测显示,这孩子不是他的种……
  • 网游之大神缺桃花

    网游之大神缺桃花

    不小心触电,穿越到网游中。变身喵咪萌兽,一渣闯天下:“大神,我要跟你结婚。”某神:“抱歉,我没有养宠物的癖好。”终于抱大腿成功……某神:“你是不是没谈过恋爱啊?”“你怎么知道?”“因为往往名字里嵌了桃字的,都是命缺桃花。”“……”(群号:221862038~加群备注本书男猪脚名字即可)请允许作者给此书起一个优雅的别名《叶闻桃落何相见》(网游为辅,数据什么会很少,不会耽误剧情发展滴啦~我们走的是情感路线喵~)
  • 网游之远古传说

    网游之远古传说

    这是一部文化碰撞中的网游,文化传承下的点滴翻开之后是否会如历史一般倾尽全力的奋斗真会在里面找到第二人生?主角只是一个历史系的毕业大龄青年靠着微薄的收入买下了昂贵的营养舱但是他真的能在里面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嘛?让我们一起踏入远古传说翻开那些曾经忘却的记忆点点滴滴
  • 枪神特遣队

    枪神特遣队

    某一天,星际的深处,驶来了一艘飞船,他们与人类无异,但却拥有着超人类科技。他们口气狂妄,扑头就是一句:“臣服我们!”这一天,世纪开始更替,文明逐渐碰撞,地球面临着新的时代!一切,已经迫在眉睫!
  • 不变玄王

    不变玄王

    一场种族之间的战斗,一个悄然崛起的众人之敌,携教廷、兽族大军抵御冥族的侵略,谁主沉浮。
  • 风起三界

    风起三界

    当地球上的气功理论在异界成了为实用理论,当真元、灵元、神元等玄奥力量的面纱被一一揭开,当神秘的“天风”露出了狰狞面目时,人类正在进化的路上……
  • 重生,不会再放你走

    重生,不会再放你走

    她,爱了他整整二十年,他,亦是爱了她二十年,但却再一朝一夕间,爱情灰飞烟灭,却只是天神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重生了,他,再一次爱上她,她,不会再飞蛾扑火,她会掌握自己的人生,他,会收服她的野心,用自己温暖的心,来融化她这座冰山。她又一次接受他,再一次爱上他,理解他,渐渐明白了他的苦衷,与他有情人终成眷属。爱你,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爱你,哪怕是山崩海啸,爱你,知道天无陵,地无合,永远永远...
  • 凤谋乱世

    凤谋乱世

    内涉男×男,不喜勿入突然拥有凤凰之火的地府孤魂,经历寒冰炼狱七百年折磨,重获新生、降临异世,却躲不过命运盘剥、宿世纠葛。惑尽天下却深陷一人白衣,从此只愿倾尽柔情、不死不休。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前世有缘?江湖武林,朝堂沉浮,八荒天下一朝翻覆!且看他如何凤舞长歌,灭世焚天,一阕清歌,葬送山河!本系列后续故事即将展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