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92100000001

第1章 一、“开国三人组”:

话说公元960年1月,后周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检点赵匡胤称帝;话说公元959年6月18日,周世宗柴荣驾崩于北伐辽朝的班师途中,享年39岁;后周的最高领导人换成了7岁的柴宗训,转过年正当开封人民欢欢喜喜过元旦时,镇州(现河北正定)、定州(现河北定县)向中央汇报辽军和北汉部队联合南下,赵匡胤掌握的禁军就被派上了用场。毕老先生笔下记录“匡胤掌军政六年,得士卒心,数从士卒征伐,屡著功绩,为人望所归。至是主少国疑,将士阴谋失戴。”赵匡胤用他个人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山头是怎么形成的。先头部队由殿前副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指挥于壬寅开拔,赵匡胤率领主力于癸卯(次日)出发。当时的开封正在传播“策点检为天子”的流言,禁军当中有一个叫苗训的人,是个天文学专家,看到天上的太阳有黑色的重影,就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就是天命。”

当天晚上主力部队到达陈桥驿,白天得到苗训的心理暗示的禁军将士就围起来商量:“主上幼弱,我辈出死力破敌,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都押衙李处耘立即就将会议结果通知内殿祗侯供奉官都知赵匡义(赵匡胤的弟弟,宋朝建立避皇讳改名光义。)和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赵点检的办公室主任),他话还没有说完,底下人就一股脑提刀冲进来,大喝道:“部队集体讨论通过,要拥戴太尉当皇帝。”赵匡义就加强了思想教育:“兴王异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汝等各能严饬军士,勿令剽掠,都城人心安,则四方自定,汝等亦可共何宝贵矣。”大家承诺一定维护社会治安,就和先锋部队会师,连夜打发了衙队军使郭延赟快马通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侯王审琦,让他们作好接应的工作。

史籍上的记录包括毕老先生笔下的赵点检此时正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然而他的亲信、弟弟、大秘书都亮相了,他怎么就能够后知后觉呢?当他天亮时醒来,发现周围都站上了全副武装的大头兵,当面齐刷刷守在他的帐外道:“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说明这些人眼中已经没有开封城里姓柴的了)”赵匡胤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披上了黄袍,然后就是跪拜,山呼万岁,将赵点检的座骑牵过来准备调头回开封(掖乘马南行)。前面已经交待禁军出京是为了北上抗敌,现在他们短程游行之后就回去,前线怎么办?因此不能不让人怀疑所谓的军情告急的真实性,要是真的有危险还能允许赵点检悠哉游哉?赵匡胤看已经水到渠成了,就接过缰绳对众人开诚布公:“汝等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汝等能禀乎?”大家保证唯命是从,赵点检吩咐道:“太后、主上,吾北面事之;朝廷大臣,皆我之比肩也。(开封城里的人不是我的老领导就是旧同事)汝等不得惊犯宫阙、侵凌朝贵及犯府库(禁止抢劫国家财产)。用命有厚赍,违则驽戮。”看赵点检的约法三章,作者不禁有个疑问就是开封的普通市民是否不在受保护之列?也不知道禁军将士如何理解赵点检的指示,反正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于是就整理好队列从仁和门秋毫无犯地进入开封的外城,第二天他先安排客省使潘美和执政通气,后安排楚昭辅向家人报平安。

当时宰相范质、王溥正在上早朝,还没到下班时间听说兵变,范质下殿抓着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想到开封的内城已经被叛军包围,范质就情绪激动的差点将王溥的手抓出血,而王溥此时已经惊吓过度,暂时丧失了语言功能。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就立即从皇宫赶回府,准备召集部下抵抗。(这也证明了开封的内城还没有被叛军控制)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和韩通在路上撞了个正着,就追着他回家将韩府灭了门。赵点检掌握的禁军就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占领开封的内城,诸将簇拥赵匡胤登上了明德门;赵点检下令部队归建,回到自己原先的办公室,脱下黄袍。进门一会工夫就看到范质、王溥被自己部下裹挟而至。赵点检泪流满面地向两位丞相诉苦:“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赵点检是要让两位丞相表个态,这件黄袍自己还能不能继续穿?范质却是迂腐的可爱,还想说几句好话转圜,得到手的东西谁能舍得放弃?因此没等范质开口,散指挥都虞侯罗彦瑰就以手抚剑威胁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王溥被这么一吓语言功能又恢复了,很识趣的先下跪称臣。无力回天的范质也只能面对现实。

于是就在崇元殿行禅代礼,由于事发突然竟然遗忘了一个重要的步骤即宣读禅代诏书;这个步骤是不可以省略的,否则就是程序违法,幸好翰林学士承旨陶谷有先见之明竟在第一时间从衣袖里拿出诏书;宣徽使咎居润将赵点检引到龙墀的北面拜受玉玺,宰相扶着他登上了崇元殿的御座,穿戴了衮冕,这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太祖继位后奉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还给他们母子分配了宿舍(西宫)。

赵匡胤处理的第一项政务就是征调民夫兴修水利;之前搞大型基础建设工程都是民夫自备干粮,从太祖爷开始确立章程由政府供应民夫伙食;又因为河北粮食丰收导致粮价下跌,所以太祖爷就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进行政府采购。赵匡胤追赠韩通为中书令,用相应的礼节将他下葬;当初韩通和太祖爷一块从事禁军的工作,十分尊重韩通的意见。这是因为韩通这个人脾气不好,太祖爷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才不拿殿前都点检的身分和韩通计较。(初,通与帝同掌宿卫,军政多决于通。通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人谓韩瞪眼。)尽管韩通是个头脑简单的老粗,可是他儿子却很有志向和谋略,看到赵匡胤得人心就早早提醒韩通要把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可惜韩通压根没往心里去。毕老先生笔下有这么一句记录“帝以王彦升专杀,以开国初,隐忍不及罪。”说明太祖爷对韩通可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有估计,因此派王彦升去制止;却没有下格杀令;要知道逮捕或软禁也是制止,王彦升的行为让赵匡胤的和平演变蒙上了污点,同时王彦升还有抗旨的嫌疑。

从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这53年当中,中原先后建立了5个王朝,(在《水浒传》的篇头有一首诗就描绘得很深刻“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在这5个王朝的周围还存在过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政权,有代表性的有10个,因此历史上就将这一段时期命名为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南唐的政权曾经派遣中书舍人韩熙载出使后周,回国后被南唐皇帝询问中原情况。韩熙载回答:“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南唐的奸臣钟谟被处死于饶州,而他被公布的罪行是:“卿与孙晟同使北,晟死而卿还,何也?”当宋朝建立之后就以诏书形势向南唐知会,南唐朝廷都佩服韩熙载见识卓绝。太祖爷开始论功行赏,加封石守信为归德节度使、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高怀德为义成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张令铎为镇安节度使、马步军都虞侯,王审琦为泰宁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张光翰为宁江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赵彦徽为武信节度使、步军都指挥使。太祖爷登基之前韩令坤正在巡视北部边防,慕容延钊为了配合演出跑了一趟真定;太祖爷就加封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慕容庶钊为殿前都点检、昭化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二品。

花花轿子要靠众人人抬,升官发财这样的好事照顾了武将也不能忽略了文臣,赵匡胤于是加封赵普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刘熙古为左谏议大夫,吕余庆为给事中、端明殿学士,沈义伦为户部郎中。赵匡胤为了消除潜在威胁让后周国丈、天雄节度使符彦卿守太师,雄武节度使王景守太保,并加封太原郡王;定难节度使西平王李彝殷守太尉,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守太傅,避免老干部由于中央领导核心的改变而产生失落情绪。遵循文武共双赢的原则赵匡胤也没有忘记三大丞相,加封范质为侍中,王溥为司空,魏仁浦为右仆射;不过赵匡胤对三人相权进行了部分剥夺,宋朝依照唐朝的体制由丞相兼任昭文、监修、集贤三馆的馆职,因此三大丞相的参知枢密职务就被免除了;一并被免除的还有丞相和皇帝开中央办公会议的坐议之礼,往后皇帝就凭丞相所呈递公文(札子)汇报的内容下诏;(赵匡胤拿手的就是看菜下筷子,否则也不会借口眼花骗走了三大丞相屁股底下的凳子。)太祖爷同时加封枢密使吴廷祚“同中书门下二品”。当太祖爷的母亲杜氏于公元960年2月被升格为皇太后时,老太太并没有像个暴发户显得不可一世;旁人都不理解儿子当了皇帝不说乐不可支也不至于愁眉苦脸,太后解释:“我听说当皇帝很不简单,整个国家都是皇帝一个人管理,因此皇帝当得好,这个位置就是尊贵无比的;要是当不好,就是想回头当个老百姓都难,这就是我所担忧的。”太祖爷将天下兵马都元帅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钱俶是十国之一的吴越皇帝和高保融、李彝殷(后来的夏国就建立在他的地盘)一样都属于地方实力,宋朝的地方实力派就和民国时的一样,有的和中央亲密如张学良的奉系、阎锡山的晋系,有的和中央疏远如李宗仁的桂系,这个钱俶就是一个和宋朝有良好互动的地方实力派,他原本的名字叫钱弘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赵弘殷,所以钱弘俶就主动改了名字叫钱俶。

公元960年1月经丞相请求赵匡胤将每一年的2月16日也是是自己生日作为法定节日长春节,太祖爷登基的头一个长春节是在相国寺设宴,给群臣各赐衣一袭,由丞相率领百官给皇帝道贺,当天还举行了由中书舍人安次扈担任主考的贡举,等到发榜的时候总共录取了杨砺在内的十九名进士,贡举和广德殿大宴从此就成为长春节之后的必经流程。3月,太祖爷将天下郡县冒犯自己和先人名讳的都给改了,以此加强全国人民的正统观念。南唐皇帝李璟之前派人来道贺赵匡胤登基,现在又派人来道贺长春节,吴越王钱俶也派人来道贺太祖爷登基。南汉有个叫陈延寿的太监对他们的皇帝说:“陛下之所以能够当皇帝,是因为先帝将自己的弟弟都杀光了。”他们的皇帝刘鋹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就杀了他的弟弟桂王刘璇兴。

同类推荐
  • 明末枭雄毛文龙

    明末枭雄毛文龙

    穿越人入驻毛文龙意识,这个悍将多了狡诈和智慧,周旋于明帝国,满清,朝鲜,日本之间,从兵不满千的穷途流寇成为惊天动地的风云人物,为中国开辟万里波涛。意气用事的袁崇焕被他密捕,诡诈多智的皇太极惨遭手刃,懦弱执拗的李倧贡献妻女,猜忌刚愎的崇祯活活吓死,德川将军俯首称臣,闯献两枭被迫南下印度。。。。。。有哥为证:辽东歌里霸图空,血染长天烂漫红。英雄美人谁管得,笑看鸦雀争西东。
  • 唐朝大队长

    唐朝大队长

    小白美女,宅女,应届毕业生,游戏玩家,没错,就是她;女扮男装,逆袭爵位,风花雪月,没错,还是他;没人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
  • 春秋那些话儿

    春秋那些话儿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历经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个朝代,纵横四千余年。四千年来,有多少人,多少事,犹如一个又一个翻腾的浪花,在那个时代咆哮而过,最终都湮没在滚滚前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历史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长达三百年的春秋时期,便由此开始......
  • 大唐我是阎王

    大唐我是阎王

    2019年大年三十的夜晚,本是合家团圆之夜,一起看春晚嗑瓜子放鞭炮,享受一年忙碌的的成果。可是在这夜色之中一支神秘的队伍正在机场悄然集合,他们就是Z国中最神秘的部队龙组。龙天机缘巧合下重生到了大唐,迷迷糊糊成为了李世民早死的第二子李宽身上,且看龙天如何在大唐继续实现他的阎王梦想.........
  • 系统之放开那个小弟

    系统之放开那个小弟

    一场空难开启的异世之旅。一个现代灵魂于乱世的运筹帷幄。失败即是死亡,为了活命,刘煦不得不努力完成各种任务,来达到一统三国的最终结局。都说一统天下的过程,就是不停打怪升级收小弟的过程。刘煦不得不各种装深沉,只为传说中的名仕良将。喂,放开那个小弟,让我来!叮——,系统发生未知名错误,玩家角色数据遗失,将随机创立人物角色。系统,你玩我呢吧?说好的金手指呢!
热门推荐
  • 魂师扶摇传

    魂师扶摇传

    扶摇是天耀大帝与扶宜魂师的女儿,生有五彩光华,却被人当成一个野种百般揉虐,她不相信命运,不相信自己就该悲伤痛苦,心一横,决定踏上魂师路寻找答案......在路上她遇到许多人,太子,她同母异父的弟弟晨,力大无穷的盗匪李吉青,温柔寡言的王爷
  • 末日浮生

    末日浮生

    少年时,他的梦想,就是复仇。他有过朋友,像是冬日里的暖阳。爱过人,也被人爱过。只是这些都只是他少年时的故事。浮生漫漫,在他一路走来的荆棘路上。他看过太多的背叛,谎言与生离死别。直到他站到了世界巅峰时,茫然四顾,却发现一切都只是浮尘烟云,犹如末世荒野一般。茫茫然间,他才方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过只是命运长河之中的一粒星光尘。
  • 漫漫清欢

    漫漫清欢

    重生到康熙末年,老公是传说中的胤禛
  • 傲龙战天

    傲龙战天

    一个身怀龙族血脉的人族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白骨族至高无上的吞噬战魂,可以通过不断杀戮快速获得力量,以流星般的修炼速度突飞猛进,一步步攀登至战神的巅峰!守护心中挚爱者,敢撕裂天穹,也敢崩碎大地!
  • 仙踪迹

    仙踪迹

    百年前,晋阳宗的绝世天才李江海,携一千八百人举派飞升,打破了千年以来仙界骗局的传言。百年后,同名为李江海的少年,因奇妙的命运走出苍岭山。同一背的年轻人,背负老一辈的期望,踏遍三洲四海,寻找仙的踪迹。
  • 吸血鬼小姐May

    吸血鬼小姐May

    我是一只活了一千年的吸血鬼听着很NB,但是我现在的生活却很苦逼潇洒了一千年终于是栽在了死人身上从此我不得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棵树看着不顺眼,吃着不可口,脾气不好,嘴巴还毒……但为了不被饿死,我只能忍这一忍就忍出了一堆故事……当你打开这篇文章,你将看见我堂堂一只吸血鬼的憋屈生活,以及出现在我冗长生命中的那些绚丽而鲜活的生命。也许你会像我一样明白:吸血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唯有生命永恒。
  • 谁人哭泣

    谁人哭泣

    我们曾经是那样的孤单,却倔强的不让别人靠近.召不回的温暖就像那停在家门口的幸福,明明就在门口,却始终没有发现.一群孩子,在最完美的城堡里拥有着一切,然而,却依旧觉得冰凉.成长,是一种必须的疼痛,在我们挣扎了很久终于懂得了珍惜,一切是不是还会重新再来?你还记得么?那最初的感动.如果忘记,请记得,用心去,悉听幸福.
  • 遇见你我最幸运
  • 月落华殇

    月落华殇

    轩辕皓,他是太阳,是龙泽历史上最传奇的帝王。洛殇,他是月华,是龙泽雪山上的霸主。在轩辕皓心里,偶然间救下落魄的洛殇,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却没想到这一救就是一世的纠缠······11年后,轩辕皓把野心凌驾于别国的疆土之上,洛殇也从原来超脱出尘的仙子变成了月殇宫阴晴不定的宫主。本以为日与月就算偶有相遇,他们二人也难有交集。却不料曾经叱咤风云的云鹤公子杨熙杰突然重出江湖,发誓与轩辕皓从此敌对,不死不休。一场可大可小的私人恩怨就这样因为两人的地位和手段而演变成了国与国的争斗!天下浩劫,月殇宫岂能安然乱世?繁盛了几百年的国家政权变得岌岌可危,儿女情长是否能盖的过战争的利刃狂刀。这个天下,究竟谁才是赢家?
  •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的金融改革是在计划金融体制的基础上展开的,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决定和制约我国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而计划金融体制的形式和运行方式又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我们对金融改革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要从计划金融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