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100000004

第4章 辉煌的寻梦之旅:中国新诗研究所二十五周年熊辉 (3)

在繁复的诗歌历史、诗歌流派、诗歌创作、诗歌鉴赏以及诗歌文体的研究中,以吕进为代表的"上园派"摒弃了传统派"狭隘的民族意识"、封闭型的诗学构架以及静止的传统观,摒弃了崛起派的偏激性、反叛性和诗学根基的不稳定性。他们采取务实和兼容的态度,以对新诗的宽容和变革为出发点,主张"坚定地继承本民族的优秀诗歌传统,但主张传统的现代转换;大胆地借鉴西方的艺术经验,但主张西方艺术经验的本土化转换"。从而,在多元并存的语境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学术性和生命力的诗学建构体系,该研究思路"具有开阔而厚实的诗学基础,也使其诗学主张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今天,很多学者围绕着中国新诗的诗体重建、诗歌精神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卓有成效地开展着学术研究,《中外诗歌研究》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张扬了中国新诗研究所乃至全国有相似诗学主张的学人的学术思想。

《中国诗歌年鉴》是中国新诗研究所出版的集诗歌作品、理论、史料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诗歌年鉴,创办于1993年,由吕进、毛翰主编,一共出版了5卷,每卷年鉴包括三部分:创作部分、理论部分和资料部分。其中创作部分又包括新诗、歌词、散文诗、旧体诗等文体样式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当年的诗歌创作成就。理论部分主要选取了该年度有影响力的诗歌理论研究文章,及时反映出了诗歌发展的最新动态。资料部分主要是选取了当年的诗坛大事,海内外诗歌报刊目录,年度出版的诗歌作品、论著目录,年度诗歌索引、诗坛赛事以及诗人逝者。为后来的诗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储备,由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该刊出版5期后就停刊了。

但是它在海内外诗坛产生的影响却很大:比如台湾《世界论坛报》报道了《中国诗歌年鉴》1996年卷出版的消息:"吕进教授主编、毛翰副教授执行主编之一九九六卷《中国诗歌年鉴》出版,由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印行,二十五K本精装,四九六页。对海内外华文诗坛的重大事都有收集记载,是值得珍藏的史记式年鉴。......中国新诗研究所能在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做出成绩来,很令人敬佩。"国内著名学者古远清的《吕进、毛翰主编的〈中国诗歌年鉴〉略评》、吴开晋的《为雅文学的繁荣做贡献--读〈中国诗歌年鉴〉》、邹建军的《客观·厚重·权威的诗歌编年史--评〈中国诗歌年鉴一九九三卷〉》等文章对《中国诗歌年鉴》的出版进行了高度评价。

《诗学》是2009年创办的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一期,由吕进和熊辉担任主编。该刊有固定的学术栏目,比如"现代诗学"、"抗战诗歌研究"、"格律诗研究"、"现代诗学新著选萃"以及"重庆诗人访问记"等栏目先后刊登了引起广泛好评的文章。《诗学》在学术思想上延续了中国新诗研究所的思路,吕进先生在第一辑卷首语中说:"《诗学》的办刊宗旨是:学术性,在场性,地域性。"熊辉先生在第二辑卷首语中阐释道:"学术性体现为《诗学》对学术立场和学术质量的坚守。学术立场决定学术刊物的旨趣,也是凝聚学术队伍的精神轴心。......对中外诗学的研究与反思,对诗歌文体规律的学术抽象和提升,对新诗运行轨迹的勾画以及对新诗史上有艺术成就的诗人的批评等构成了中国现代诗学的'上园道路',也是《诗学》学术性的具体展现。"《诗学》出版以后,海内外诸多诗人和学者给予了真诚的祝贺和学术的肯定。

二十五年的光阴很容易被茫茫的时间潮流湮没,唯有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会散落在记忆深处,成为日后人们想起这段诗学嘉年华的历史碎片。正因如此,中国新诗研究所创办的学术刊物才具有更大的诗学研究价值。

从"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到"华文诗学名家

国际论坛":新诗所学术交流二十五周年

中国新诗研究所自建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吕进先生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其中,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诗学名家来所进行学术研讨、举办学术讲座,或者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以及派遣本所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学术交流等,由此加强了对外学术宣传和学术交流。

"'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新诗所学术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9月5日在西南师范大学拉开帷幕。会议历时4日,举行了多种活动。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研究华文诗歌的知名人士一百一十多人。中国大陆的代表来自十八个省市。他们中有十五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八个省的作家协会主席或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他们当中有朱先树、古继堂、张同吾、任洪渊、吴欢章、葛乃福、潘颂德、董耀章、阿红、姜耕玉、刘祖慈、袁忠岳、吴开晋、耿建华、孙基林、桑恒昌、章亚昕、鹿国治、骆寒超、龙彼德、王光明、弘征、陆耀东、张厚明、邹建军、杨光治、熊国华、黄淮、梁如云、吉狄马加、叶延滨、张新泉、杨本泉、傅天琳、凌文远、梁上泉、杜承南、培贵等人。

海外应邀与会的近三十位代表中,有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叶维廉,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岩佐昌暲、及秋吉收、章欣,韩国忠北大学教授金正雄,香港岭南学院教授梁锡华、香港诗人晓帆,台湾著名诗人文晓村、洛夫、刘菲、金筑、张朗、杨平、白灵等。《台湾文学选刊》、《葡萄园》、《台湾诗学季刊》等十家海内外有影响的刊物的主编也出席了这次盛会。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可谓群英荟萃,嘉宾云集,对世界华文诗歌的促进与推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讨会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每个论述者从不同的视角来打量、抚摸着诗歌,他们用精辟的语言剖析大家共同关心的诗歌的发展。这种交流的机遇对每个与会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收获。"'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以后,在海内外华文诗歌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华社播发了对外通稿,《文艺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新闻汇报》、《诗刊》、《海外文学选刊》等对研讨会盛况进行了报道。"93华文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种用诗歌的力量去凝集全世界华人为一体的典范,它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诗歌之外。

1997年11月9日至10日,由重庆市文联和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的"'97中国新诗现状研讨会"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重庆市文联主席陆棨、党组书记蓝锡麟和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吕进主持,梁上泉、傅天琳、李钢、余薇野、张继楼、石天河等近百位重庆诗人、诗评家出席,这是直辖后的重庆诗歌界的第一次大聚会。一些外地诗人闻讯也专程从成都、深圳赶到重庆与会。研讨会对新诗现状、新诗发展、新诗的诗体重建等诗坛关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时有交锋,提出了不少新见。"大家一致认为,诗是民族的良心,它应当表现时代精神,表达人民心声,同时给读者以诗美享受。

拒绝诗的美学使命,就是拒绝诗的生存和发展。"研讨会上还提出"当下的关键是诗要出精品,并积极尝试与音乐结合,与广播、电视联姻,有效地利用现代传媒去赢得读者。应当注意到,诗体重建已成关系新诗兴衰的不可回避的大事。吕进认为,80年代以来的新诗,诗潮多样,而诗体一直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自由诗,而且诗缺乏应有的诗美规范,因此,诗体重建是当前中国新诗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余见等为此呼吁人们关注现代格律诗,重申新诗的无限多样的格律化主张。穆仁、蒋人初和邹雨林等在会上大力倡导微型诗。林彦则认为,微型诗应该是诗微型,不管长、中、短、微,应该首先强调诗质"。在讨论会上,就先锋诗歌和"后现代"话题,黄淮、石天河等诗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文化全球化的诗学语境,整合华文诗学资源,和海内外华文诗学名家建立起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新诗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两年(后改为每三年一届)举办一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三届。

"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04年9月19日至23日在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地的约110位华文诗学名家出席了本次论坛,他们围绕"倡导中国新诗的二次革命,推动中国新诗的再次复兴"和"华文诗歌在全世界的整合与繁荣"两大主题,在五次综合论坛和三个专题论坛("现代诗学理论研究"、"中国大陆新诗与诗学研究"和"台港澳及海外华文诗学研究")上展开了自由活跃的学理性对话与研讨,并在诸多诗学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引起了广泛的方向,吕进、骆寒超、许世旭、陆耀东、非马、袁忠岳、朱先树等学者分别就此阐发了很有价值的见解,并一致认为:新诗二次革命的目的是要让新诗摆脱当前的困境,促进新诗的再次复兴;是要继续新诗开创者一次革命未尽的事业,并革除一次革命的偏颇,促进新诗诗体重建、诗歌精神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本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的主题在海内外诗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推动新诗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于2006年9月24日至28日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著名诗歌理论家、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进教授担任论坛主席,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蒙古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位诗人、学者出席了论坛。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提出的"新诗二次革命"已经成为诗歌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吕进先生的大会主题报告《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复兴》是阐发"新诗二次革命"的纲领性文章,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诗歌传播方式重建是新诗二次革命的路向和主要内容。

为了在当前多元化语境中进一步认识到"新诗二次革命"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对此进行了再探讨。与会学者大都从建构新诗的立场上正面阐释了"新诗二次革命"的有效性。诗体建设是"新诗二次革命"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届"华文诗学国际名家论坛"与会者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主要内容,诗歌传播方式重建的提出是基于网络诗歌的勃兴,这是信息时代对诗学提出的新的理论要求。诗歌精神重建也是本次论坛讨论的重要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当前的商业化语境和网络传播手段是导致部分诗人和诗评家精神萎缩的主要原因。总之,这次论坛深化了对"新诗二次革命"论的认识,与会学者通过讨论,普遍认为应该加强新诗诗体重建和诗歌精神重建,应该认识到重建网络化时代新诗的传播方式和存在样态的重要性,在整合华文诗歌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新诗的良性发展。

同类推荐
  • 不经意中的成长

    不经意中的成长

    本书是个人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部分散文与诗词作品,分“茶乡孺子牛”“亲情永驻”“不经意中的成长”“旅行漫笔”“闲情逸致”“家乡美”和“诗词拾零”七辑,这些有关茶乡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温良铺陈和委婉叙说,来自一位语调平和的茶乡中年男子,阅读他这些散淡的文字,让人有余香盈口之感。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记忆与印象

    记忆与印象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记忆与印象》是一部构思独特的散文集,主旨深刻、文字优美,以饱含深情的细腻笔触讲述了故乡、故人、故事。书中写童年伙伴、青年际遇,写故乡变迁、隐秘家史,写了邻居小姑娘姗姗、写了B老师、传奇的梅娘,写了看电影……一篇篇极精彩的凡人小传,连缀成一全本悲欣交集的人间戏剧,京味浓郁,动人心弦;完整展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和坎坷心路。站在人生的此岸回望,史铁生发现了隐匿已久的生命真相。他充满神奇魅力的文字,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并有一种对命运的诗意把握,让我们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时传祥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时传祥的故事

    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逝,享年60岁。
  •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

    《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精选》共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十五日转晴、、橘夏、QQ爱、金色弧线、绑架、照相馆之昼、车开内蒙古、只有你会懂、游乐场、老街的笑与泪、哆啦A梦和时光机、孩子王、时光浸渍的胶片、邂逅、触不到的长大后、欧洲之行、十年,我的父亲母亲等。
热门推荐
  • 猫咪出没:少爷们请小心

    猫咪出没:少爷们请小心

    前言:【世界是一场盛大的游戏,步步为营的我,最终败给了你。】“喜欢?”他好看的唇角微微勾起一个诱惑人心的微笑,像是欣赏一盘精致的糕点:“我爱她呢。”【你是谁的全世界,她是他的全世界。】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都想用一支白玫瑰来逗你开心。【爱有时是震撼,一刹那的震撼,带来的是无比的心悸。】“如果我喜欢你呢?”【每个人都拥有一副假面,假面揭开后的真相,你能看见吗?】前世,她被男友和好闺蜜算计,最终同归于尽,死在海里。当她再次醒来,已是豪门千金,本来冰冷的心变得更加坚固,既然上天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那就来吧!
  • 梅小影

    梅小影

    因为家庭破碎、被人贩子拐卖,梅小影从童年起就不得不走入社会遭遇各种困难,但她从未被生活所打到,因为她一直坚信:“活下去有什么难的呢?生存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 我的神仙男友

    我的神仙男友

    来自天山的神仙男子,白衣飘飘,为救活心爱的女人转世为人!神秘的转校生,拥有超凡能力,俊美容颜,不小心穿越回古代,偶遇眷侣,前世今生,是否情深缘浅?回到现代,能否再续前缘?
  • 嫡女之权倾天下

    嫡女之权倾天下

    上世被父亲误会,继母陷害一场车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穿越古代亲切的父亲、宠爱自己的哥哥、疼爱自己的养母这一切是真实还是假象?“小馨儿,抱抱。”某精灵眼巴巴的看着云馨。云馨……“馨儿妹妹,人家好想你啊。”某皇子一脸白痴的看着云馨。云馨扶额。。。“馨儿,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某男一脸宠溺的搂着云馨。云馨目光柔和的看着某男。“主子,有人在神之领域分阁闹事。”云馨:“查清楚,斩草除根。
  • 新编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南

    新编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南

    本书从农药的基础知识和安全、合理使用入手,重点介绍了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商品农药的性能、剂型、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本书科学性、实用性较强,通俗易懂,可供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农民朋友及农药经营者参考使用。通俗易懂、简明实用,适用于广大农民、农民技术员、农药零售商、,中等农业学校师生、植保工作者参考。
  • 异世神降师

    异世神降师

    一次次元爆炸,让维尔重生在一个魔法不再繁盛的时代,依靠着他自身对魔法的天赋与知识,拼命的一点一点爬上世界的顶端,他要以自己的力量,粉碎武神的统治,重建魔法的辉煌!在这个时代,我依旧可以重振魔法雄风!——桫椤维尔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你是我的七月

    你是我的七月

    她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演员,不要求最红,但是她希望能好好的演戏,直到遇到了他以后,她平平淡淡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是娱乐圈的当红鲜肉,洁身自好,从不炒作,他有着灿烂的笑容。而他只是恰巧在人群中看到了那个不一样的她。从此,只能是她。
  • 重生之绝世汉皇

    重生之绝世汉皇

    龙阳,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因失恋跳河自尽,他的生命还没有停止,他的灵魂在时空隧道中穿梭不定本该投身穷苦的他,面对老天的不公,以全身之力坠入汉妃腹中,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是刘恒,也是龙阳,他是皇帝,也是凡人。且看他如何建立政权,从小小代王,成为一代明君。。。。
  • 流年匆匆

    流年匆匆

    我不知道在这网络小说泛滥的时代里,还有没有人愿意停下猎奇的脚步,看一看一如似水流年般平淡的文字。我只是找一个单纯属于文字的平台,写一写我的故事。时隔这么多年,骨子里的写作的欲望从未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