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100000061

第61章 肝胆照人清若秋齿牙吐慧艳于雪 (1)

--访重庆诗人华万里先生

林少雄兰青

采访时间:2011年6月4日

采访地点:重庆渝北区自由港茶楼

"中国当代艳体诗王"、"新鸳鸯蝴蝶派诗人"的称号竟属于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诗人;诗作千篇、奖项数十,创作30余年却只在垂暮之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轻轻惊叫》......这一切仿佛都是解不开的谜团。或许只有撕下所有身份的标签,还原一个真真切切的面目才能获得解谜的钥匙。他就是重庆诗人--华万里。走进华老的寓所,客厅墙壁上重庆书法名家魏宇平所题"静观"二字格外醒目,既含华老眷恋故里之情,又有道家修身养性之禅意。还有一副竹版对联:"肝胆照人清若秋,齿牙吐慧艳于雪",默默地昭示出华老的高洁情怀和智性心致。华老目光炯炯,颇具魏晋风度,遂邀我们去"自由港"茶楼开始"自由谈"。于是,谜一样的山岚随着缕缕氤氲的茶香而缓缓散开去,若隐若现的是华老敏锐的思想和盎然的诗意。

一、百炼成钢,绕指为柔

华万里的一生经历把我们带入了一部深重的苦难史之中。1942年,一个动荡的战争年代,他出生在山中古镇,从此便开始与苦难和羁绊像梦魇一般如影随形了近30年。

有些记忆,会像白杨树上的眼睛,在岁月的增长中睁大。华万里回忆说,人生经历中有三段时期让他印象最为深刻,影响最大。一是童年时期,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5岁丧父,8岁丧母,同年弟弟病亡。这期间,母亲迫于生计,两次改嫁,后遭婚变,怀着孩子自缢。弟弟被面馆短工潘傻子用滚开水洗脚,只听"哇"地一声惨叫,弟弟双脚烫起果子泡,从此卧床不起,再加疾病折磨,很快离开人世。最为令人肝肠寸断的是弟弟被埋在街边的垃圾堆里,当晚即被野狗刨出来撕咬得腹部开裂,内脏狼藉。二是"文革"时期前后,可以用"残酷"二字来形容。从1963年开始,华万里在嘉陵江畔的石灰厂做工人,在炎热的夏天穿着厚厚的劳动服,烈日暴晒、浓烟灌鼻、火焰灼身、石灰腐蚀,使得石灰厂的工作无异于人间炼狱。并且,新工人还要被故意刁难克扣工分--他们在华万里的担子里填满了"芋儿矿石",分量极重。年轻的华万里硬是要将其挑起,硬生生的担断一根青杠扁担,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再也不敢向他发难了。"文革"期间,因派性斗争华万里曾无端遭到抄家、批斗和毒打。

三是80年代在彭水师范任教时期,可以用"险恶"二字来形容。因为一名被学校无理开除的学生鸣不平而得罪了与此事有直接关系的县领导,遭到打击报复,利用华万里到乡下宣传中央文件的机会,设置圈套,罗列他"传播天安门事件和周总理遗嘱"等罪状,遭到学校和工宣队组织的多次批斗,险些入狱。幸好,由于在"文革"时期,华万里保护了一批县里正直的干部,他们了解华万里的为人,并不同意逮捕他。后来,此事不了了之。但血气方刚、耿直正义的华万里一定要讨回公道,便直接上书邓小平说明情况,获得批示后得到彻底平反。之后,进入彭水县文工团担任编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华万里的早年经历虽然跳动着苦难的音符,却奏响了一曲与命运斗争的交响乐。虽然他时常感到,幸福遥不可及,痛苦近在咫尺。但是苦难的烈焰不仅练就他的铮铮铁骨,还铸成他孤傲、顽强、自信、拼搏的人生态度和品质,更让他从中历练出独特的诗风--气势宏大、功力坚实、思想厚重、意境开阔。难怪叶延滨对华万里诗歌有过如此评论:"硬朗而充满勃勃生气,胸中激情,透过诗句,扑面而来。"

命途多舛却并没有让华万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在诗歌创作领域绽开出一朵惊艳旷世的奇葩。

谈到华万里的第一首诗写作情景,他不由得开怀大笑。它写于1960年春天,当时他收到一个女孩寄来的一张含笑而妩媚的照片,爱情初萌,激情燃烧,便在照片背后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你是春日早晨的牡丹,微微含笑......啊,你的笑,是酒,是糖!"这样直白而炽热的文字就是当代艳体诗王最初的纯真歌唱。

华万里诗歌创作道路与人生经历一样充满荆棘与坎坷。早在1971年底华万里被江北县静观镇(现属北碚区)政府作为"社青"下到水土镇龙山公社的农村插队落户,而他随即将户口从江北县迁往妻子的工作地--彭水附近的城郊公社。那时的彭水还非常贫困,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当时彭水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的困境与对艺术的挚爱把华万里送上了通往"诗歌家园"的列车。1975年在涪陵地区的《群众报》上出现了名为《铁拳赞》的诗。这篇诗作正是华万里发表的处女作。尽管全诗只有四行,并且没有署名,但对于那时的华万里而言无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1976年《四川文艺》发表了华万里的组诗《春满乌江》,引起了诗坛的关注。那时,杂志社的编辑白航、蓝疆、陈犀、流沙河、曾参明等人一旦收到他的稿件都会欢呼着说:"华万里又寄诗来喽!"

随着列车的行进,窗外的风景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1980年涪陵地区《乌江》杂志社组建,华万里被调任为杂志社编辑。也正是从那时起,华万里的诗作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他的作品开始出现在《人民日报》、《诗刊》、《四川文艺》、《四川日报》和《重庆日报》等报刊上,并由此获得了诸多奖项,也让他的人生轨迹再也离不开诗歌引力的召唤。1981年7月在《人民日报》发表诗作《希望永远在我们温暖的心窝》,获第一届四川省文学奖特别奖,同年12月,他成为"文革"后四川省作协第一批发展入会的会员;1984年1月,在《星星》发表组诗《乌江农村主题及变奏曲》,获1984-1985《星星》诗歌双年度诗歌创作奖;1987年10月在《星星》上发表了《华万里诗选》,这是诗人公刘写专文推荐,并于1988年12月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1989年9月《华万里诗选》获建国40周年重庆文学奖......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公刘的那篇专文就叫做《爱应该再版--评〈华万里诗选〉》--呼吁四川以及重庆的文艺出版单位予以支持--但是,那时这些真诚的呼声都没有促成华万里结集出版自己的诗歌作品。

二、大盈若冲,跫音如水

诗人像一坛正在发酵的美酒,把昨日的酸心痛楚和甜蜜醇美一块儿酿成感情细腻的诗句,等到了诗集出版的那天,便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令人心醉的芬芳。捧读老诗人华万里"23年磨一剑"的第一本诗集《轻轻惊叫》,如品醇醪,气爽神驰。这本华丽而不失庄重、淡雅而不失精致的厚厚诗集是作者诗化内心世界的率真展示,是唯美观念与理想主义的完美化身,是中国古典意味与西方现代追求的自然统一体。

华万里一辈子作诗,一辈子淡然,亦如书名"轻轻惊叫",诗中没有惊世骇俗的尖叫,也没有消极悲观的梦呓,只有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浅斟低唱和明白风清的生命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节制、有质地和有境界的诗歌美学追求。他在诗集后记中写道:"轻轻惊叫是一种美学存在。轻轻惊叫是一种中庸的美学体验。世上所有的声音都活得很好,唯独轻轻惊叫没有局限。诗中所有的声音都非常动听,唯独轻轻惊叫美上加美。"在这种美学追求的基础上,他把农村生活的切身情感、爱情体验的细腻幽思和生命历程的深刻感受沉淀成睿智、简洁和隽永的诗篇;其间流溢出的奇诡意象、热烈情感和绵密哲思织结成了一幅人生如梦、跫音如水的华万里诗歌自画像。

华万里诗歌意象来源于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和生命体验,但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与摹写,其间充满跳跃、省略的词语空白。但是,恰恰相反,这些跳跃、断裂、省略中所蕴含的审美空间正是充溢的诗意之所在。

华万里早期诗歌的一个高潮期出现在80年代末期,诗风硬朗透明,其中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是他早期诗歌的杰出作品。载于《星星》诗刊的组诗《乌江农村主题及变奏曲》是一组清新明朗的抒情诗,此诗给华万里带来极大的声誉。《鹧鸪声声》里写道:"鹧鸪声声∕是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的名字∕从远古闪亮到而今∕名字带着谷雨气息∕带着敦煌色彩∕不是被女飞天的柔手撒下∕不是乘着蒲公英的袖珍伞飞来∕是被各种各样的农具∕一代一代属于泥土的手∕采集而培植",在诗中提到诸多农业文明的先祖和中华文化的瑰宝,这已经不仅仅是在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感受,而且是在追寻农业文明所潜含的文化意义,以及自己与这种文化之根的联系。华万里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感慨:"我常常喃喃自语:'土地为大,根子所系!'"

乡情一直是华万里反复吟咏的农村生活题材之一。面对着红椿树想起慈爱的母亲;听见麦鸟的叫声想起割麦子的情景;闻着五月槐花香,梦见很淡很淡的村庄。如《五月,在乡村》一诗写得清新脱俗、感受细腻;"有一部分蛙声提前到达∕有一部分稻香要晚些才能回来∕我立在月夜,像立在米粒中∕月光∕给我透明的身世",读来如春日田野中吹来的一阵晨风,清凉而又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又如《白发》:"黑发纷纷惊叹,前身不如后身∕根根孤寂的佛∕在雪寺∕参悟微雕的格言∕每丝笑纹,都是一条智慧的路",在诗中白发丝丝皆是智慧,表达黑发人对白发人的尊敬,同时也表现黑发人的谦逊。敏感多思的华万里对生活充满了顿悟思辨,这中间包含中国传统哲学的禅宗思想。

同类推荐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文苑撷英

    文苑撷英

    大学的功能内涵是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元11世纪,在博洛尼亚大学等世界最早的大学建立之初,大学没有今天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它似乎仅仅是一个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的地方,人才培养的目的很微弱。
  •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石尊

    石尊

    公元已逝,纪元新立;世运苍茫,人道纷争;百族称霸,何以为尊?炎黄蚩尤,血脉永存!五千年浩瀚,五千年辉煌,五千年公元一朝动荡,百族征战,狼烟四起,大湮灭,人道悲怆。五千年生息,五千年安逸,五千年纪元二度逶迤。至人消逝,圣人称尊,大战起,秩序新立。阴阳五行,石家嫡系,少年石意,志在天地。天道不仁,人间有义,逆乱之威,执掌天地。
  • 百鬼恋之神农架

    百鬼恋之神农架

    魔剑一出,何神敢挡?何鬼不伏?看主角,王小雨如何一一降伏各种妖魔鬼怪,神兽异族。
  • 人间鬼事

    人间鬼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你我没有遇见过的,我们没有遇见过的事情,并不代表着它不存在。传说,很多时候不仅仅只是传说。而传统,之所以能成为传统,就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理由。
  • 上界之战

    上界之战

    万古前,神魔大战,各族相继参与其中。致使天地哀嚎一片,山川江河,破碎不堪。整个天界举族皆灭者,数不胜数。何为神,何为魔?这个万古的话题,而今的说法,只不过是天界各族的修炼方式不同罢了。
  • 天伶

    天伶

    星河流转,春秋更迭,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念之间横行万里,一瞬之间颠倒乾坤,我要执掌这山河,踏破世间不公,做这天上地下第一王者!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倾城神医:废材三小姐

    倾城神医:废材三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却被最爱的人亲手杀死。她是凰凤大陆穆家嫡系三小姐本应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却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不能修炼是个废材,而被世人唾弃。当她魂穿而来命运之轮已经改变,看她如何逆天,说我是废材睁大你的狗眼看好了老娘我可是全系天才。说我不能修炼我一夜连跳五阶。他是南越国的五王爷,一袭墨色长袍将俊颜诠释到底。他,受世人景仰,集荣华富贵,无尽恩宠于一身,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唯有对她一人动心“小璇儿~你就从了本王吧~本王在手,天下你有。“某女一阵恶寒。“这条件不错成交!”且看他们如何携手一起傲视天下。
  •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中华阅读文库)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中华阅读文库)

    《感动心灵的精美散文》主要内容是摘录了感动心灵方面的散文,让读者用心去体会之中的美感。
  • 画筌析览

    画筌析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做为家庭顶梁术的爸爸,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您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这些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