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0800000021

第21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家庭内分工 (1)

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户家庭内部成员农业与非农业的分工,这种分工格局推进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专业化对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7.1 农户家庭内专业化分工与农户兼业化

7.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内分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农村新的生产格局。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户家庭的内部分工,即有转移劳动力的农户家庭形成了专门从事城市非农劳动和从事农村农业劳动的分工模式。这种分工无论对农户家庭成员各自的效用还是对农户家庭的整体效用而言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巨大转变过程。农村工业化仍在持续发展,非农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或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村内部生产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结果,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家庭集体行为和集体决策的结果。在这种判断下,家庭成员的就业选择就不完全受到其自身就业收入的影响,还会受到家庭其他成员就业选择和就业收入的影响。因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其就业选择和收入决定就构成了家庭其他成员就业选择和家庭收入的函数,当然也不排除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劳动分工不仅会发生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也会发生在家庭内部。沿袭了几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至今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多数农村家庭内部的男女分工。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解释,"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也许是获得家庭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Bercker,1987)。家庭内部男女劳动力之间的分工主要受到家庭成员福利最大化目标函数的影响。影响家庭福利函数的两个决定因素分别是:家庭收入和家务劳动。这两个因素显然是有差别的,而且有一定的替代性。

城市劳动力市场向农村开放推动着农村家庭内部的分工,这种分工不同于上一章中所描述的不同农户家庭之间在农业生产链上的分工。而是同一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从行业角度来看,形成了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分工;从地域角度来看,形成了在农村就业和在城市就业的分工。这种分工是在家庭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自发演进形成的,无论是在决策由谁转移到非农产业,还是决策向哪个部门转移的问题上,都是基于家庭整体效用的改进。

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家庭内部的这种分工是一种内生技术进步的模式,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不仅改变了农村家庭的劳动方式,也改变了收入来源结构和生活方式,并通过转移劳动力的推动和知识外溢,在不断的决策过程中实现"家庭的城市化"。

7.1.2 农户家庭内分工与兼业化现状

将农户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仅是劳动力个体的决策,也是整个农户家庭的决策。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庭中部分成员由农业转移至非农业,实现了农业劳动力的专业化和农户家庭的专业多样化,即农户家庭兼业化。对于兼业化,速水佑次郎(2003)通过对日本农户兼业化的研究,指出兼业化对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作用。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共同设立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提供的《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1986~1999)资料,通过对全国300多个村庄2万多农户的调查,我国农户类型中,1995年,纯农户比例为41%,以农为主兼营他业的农户(简称I兼户)比例为38%,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农户(简称II兼户)比例为14%,纯非农户为5%,其他为2%,兼业户总计为52%;1999年,纯农户比例为40%,以农为主兼营他业的农户比例为37%,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的农户比例为16%,纯非农户为5%,其他为2%,兼业户总计为53%。

这组数据与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公布的《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2)计算的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基本吻合。从1983年开始(见表7-1),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由68.65%持续下降到2001年的47.61%;第二、三产业收入由4.85%持续上升到2001年14.08%;工资性收入由18.57%上升到2001年的32.62%。这种收入构成的变化反映我国农户兼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到2000年第一产业纯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己低于50%。尽管对不同的家庭和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第一产业似乎已经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家庭兼业化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不可否认,在农户家庭收入构成的变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直接的作用。

在第五章中我们提到,在分析个人的生产决策时,Yang(1998)认为每个人必须做出两种类型的决策第一类决策(选择专业化水平和模式)决定市场大小和总量需求,第二类决策(给定分工结构下的资源分配)决定相对需求。与此相对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家庭的分工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否兼业。当人地矛盾日益加剧,土地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产出时,将家庭全部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因此,对于我国大多数农户家庭而言,兼业化都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第二阶段,家庭分工方式,即分工模式。是所有劳动力都同时从事农业和非农业还是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在大量劳动力剩余的情况下,家庭中部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不仅能够实现家庭分工还能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在我国主要的分工模式是家庭内分工,即家庭中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另一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结合上一章论述的农户之间的职能分工,家庭内分工和农户间分工一方面是实现了分工主体(农户)本身的分化,结果导致专业户的出现,并最终深化成各种形式的专业化企业;另一方面,是分工客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分解,导致与农业有关的各种新产业的出现。

7.2 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家庭内分工的理论分析

7.2.1理论工具:家庭分工理论

在家庭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关家庭成员决策的基本模式是在时间和预算约束下最大化家庭效用(Becker,1965;Gronau,1973,1977)。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劳动参与及家庭内部分工。他们应用博弈论研究家庭内部决策,如Marilyn Manser and Murray Brown (1980)以及Marjorie McElroy and Mary Jean Horney(1981)应用Nash合作议价理论研究了家庭决策问题,重点研究的领域是有关已婚夫妇家庭内部的分工决策。到目前为止,主要成果是对已婚夫妇家庭内部分工决策的三类模型:共同偏好模型、合作博弈模型和非合作博弈模型(Pollak,1994)。这些模型研究了已婚夫妇家务劳动和市场劳动的不同供给决策。其结论对解释妇女劳动参与率的增长做出了大量贡献(McElroy & Horney,1981;Diekmann and Klein,1991)。

共同偏好模型(Common Preference Models)将单一决策者的假定扩展到已婚夫妇,但仍然保留了单一的家庭效用函数形式,由于其实质与新古典传统模型并无二致,因此人们有时也将其归为传统模型。这类模型包括Samuelson(1956)的"一致同意"模型(Consensus Model)和Becker(1974,1981)的"利他主义"模型(Altruist Model)。Samuelson最先将新古典传统的单一决策者(Single-Decision-Maker)假设扩展到已婚夫妇,并假定夫妻双方都有建立在各自私人消费基础上的独立的效用函数。

作为一致同意的结果,两人在联合收入预算约束下最大化由个人效用组成的社会福利函数值。给定社会福利函数良好性质,最大化问题的解取决于外生的价格和家庭的联合收入,传统消费者需求理论可直接应用到家庭的行为分析。Becker发展了"利他主义"模型。模型也假定夫妻双方都有各自独立的效用函数,但是由利他主义者面对家庭预算约束进行所有决策。利他主义的正式定义为:利他主义者(通常是丈夫)的效用同时来自于自身的消费和妻子的效用,并且后者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为正。这个模型的结论是在一个有效的利他主义模型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致力于最大化家庭产出,并且最优家庭资源分配是帕累托有效的。

同类推荐
  •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做的数学游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一门学科。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个人与团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一些同学却视为畏途,兴趣淡漠,这使一些教师、家长乃至专家、学者大伤脑筋。事实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钻研的冲动,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兴趣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中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体会到蕴含于数学之中的奇趣和美妙。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细品趣味语文

    细品趣味语文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谐趣,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入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现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方圆

    方圆

    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那年仲夏繁花一梦

    那年仲夏繁花一梦

    我越过繁花,漫过长河,路过阑珊,听过远歌,唯独遇不上一个如你一样爱我的人。
  • 倾世凤歌:废柴七小姐

    倾世凤歌:废柴七小姐

    她本是最具天赋的绝世古武高手,却穿越成了隐世家族任人唾骂的废物?苏云楚笑眯眯地转动手中的匕首:唾骂?信不信我把他们的舌头割下来?废物?见过我这么逆天的废物吗?千年动荡,魂兮归来,王者重临,风云四起。她一朝重生,却被某个邪魅腹黑的妖孽紧紧缠上。他本拥有天底下最尊贵的身份,却化身为无害纯良的绝世美少年。这一条通天之路,且看她与他携手同行!
  • 你好,爱人

    你好,爱人

    一个人为了爱情,到底可以做到何种地步?她为了他,一错再错,伤痕累累。原本以为,二十八岁的自己注定要做剩女了却因为他遇见了他。他因为她的死背井离乡。却在自己的王国里意外的遇到了她爱上了她。两个人的过去劣迹斑斑,却突然x宣布结婚了。婚后生活美不胜收却也危机重重。当昔日的秘密被揭晓的时候,是用谎言掩盖真相还是鼓起勇气坦诚相对呢?当疯狂之爱追随而来,是逃开还是面对?关于婚姻,我总是在想:应该为自由之爱而结婚呢还是为了所谓的传统、责任而结婚?关于爱情,我还是觉得,一旦爱了就不要停下。将此小品送给我的女朋友们。希望大家永远的十八岁。
  • 我想有个梦想

    我想有个梦想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三维的,这是个四维的世界。时间、人、空间,时空。从远古的探索到现在的科技,使得我们的世界有着规律可循。而四维空间同样如此。但规律不会恒定不变,它也会出错。.金小可,一个十足的宅男..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梦想师,开始了与梦想的神奇故事。
  • 月光之爱

    月光之爱

    这是一个有魔法的世界,他和她在月光下相爱。之后他们经历了许多挫折,最终他们能在一起吗?
  •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文明重现。20封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 侯门锦绣

    侯门锦绣

    林清苒穿越了,爹娘伉俪情深,家中全是嫡出姐妹,爹爹官品不低,日子过得顺风顺水,这怎么看都是一次高技术性的穿越。但是!祖母嫌娘不会生儿子,凑齐一家七仙女后,娘又给她们添了两个弟弟,姐姐们嫁给爹的得意门生,可这日子却都不太顺心。眼看着林清苒到了出嫁年纪了,选夫婿上又多方意见,作为翰林院大学士家的五小姐,林清苒表示亚历山大!
  •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铁血兵王,霸气回归,只为守护国之重器。却不了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还未来得及享受众美柔情,宿敌来袭,恩怨当前!为兄弟两肋插刀,为爱人甘愿刀山火海。他本不愿再站在巅峰,只为守护挚爱而奋斗,却不料蓦然回首,再次成为最强者之中的璀璨明星。一不小心,身边众美环绕,手中权力无上!
  • 娇兰染情(上)

    娇兰染情(上)

    多年前的相遇,注定了两人今生的厮守,可是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又怎会明白他真正的心意?她一心只为政治上的联婚而联婚,却不知,他为她心动,在这一场你追我逐的游戏中,结局会是怎样一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