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4800000031

第31章 进军汶川:生命永存悲壮(下)(1)

一百零四小时,26岁的贺晨曦成功获救;

一百六十四小时,61岁的老人李明翠获救;

一百九十六小时,61岁的老人王友琼获救;

两百十六小时,35岁的电厂女工崔昌会获救……

路,至关重要。

温总理指示说,要尽快打通通往重灾区的道路!

指挥部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打通道路!

现在讲述的还是隶属于许勇那个集团军的部队的故事。

时间再次回到刻骨铭心的5月12日。当日18时,正在高原驻训的工兵团接到命令:即刻赶赴汶川县抗震救灾。克服任何困难、不讲一点条件,全团当晚星夜兼程。

S月13日,在许勇带领的三十三人的突击队出发后,该集团军炮兵团政委何洪田也奉命率两百名官兵将道路打通至紫坪铺水库大坝,并在大坝左岸抢建临时码头,为大部队从水路突人映秀建立出发阵地。随后,他又带领官兵乘冲锋舟,突进漩口,急行军六公里赶到映秀。此后,源源赶到的官兵沿此道路进入,成为震中救灾的主力部队。

为打通水陆两个通道,让更多官兵和大型装备进入映秀实施救援,该集团军工兵团官兵昼夜兼程,克服雨夜路滑等闲难,于5月14日16时全部抵达指定位置,在紫坪铺水库前集结完毕。

紫坪铺,岷江上游一个普通的地方,于2003年建成了一座造福于民、润泽万方的国家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后,现在又成了南线救援部队的桥头堡,他们在此实施着集团军制订下达的水陆并进讣划。

S月is日黎明时分,工兵团开始铺架漕渡门桥--种重达数吨,钢结构,在水面E可以迅速形成通过大型机械设备的较稳固浮物。

要驾驶这么大一个诺亚方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时的岷江峡谷,飞石不断,遍布暗礁,湍急的江水夹杂着漂浮物飞奔而下,稍不注意,就会舟翻人亡。

毕业于长沙工程兵学院的兰江鸿,是该团舟桥营营长,但在进人工程施工时,他的技术职务是门桥长。架漕渡门桥不复杂,但有风险;很简单,但需要速度。两个小时后,四个载重八十吨的漕渡门桥结扣而成。不少官兵的手掌被剐破,血流不止。为防止因浅滩多、流速大、地形生疏造成门桥搁浅,官兵们用冲锋舟反复进行探路,确定了一条固定航线。

15日8时许,兰江鸿箭步跃上门桥,洪声下号令:离岸!

钩篙手利索地将钩篙插入水中,奋力一推,承载着重型工程机械和救灾物资的生命之舟起航了。两艘汽艇,一前一后牵引、顶推着门桥逆流而上。

霭霭晨雾中,清风掠过江面,让挺立在船头的兰江鸿打了一个寒战。

很快,门桥钻入一片大峡谷,岷江两岸绝壁如斧劈刀削,风光似鬼斧神工。正当大家被这雄峻险美的风光吸引时,余震再次发生。两岸岩壁的巨石抖落,呼啸着砸向江面,溅起数丈高的浪花。

好险!正当以为躲过了这一险情时,不料,汽艇操作手心一慌、手一偏,汽艇发生偏离,陷入了湍急的漩涡中,剧烈晃动着,被汹涌的江水甩向左侧山壁。

快解开汽艇钢索!兰江鸿一声大吼。汽艇操作手闻声迅速解开牵引着门桥的钢索,开足马力稳住艇身并转向,汽艇终于从漩涡中挣脱出来。

一路险情不明,官兵们沉着应对,一次次化险为夷。三个小时后,门桥顺利抵达开设在阿坝铝厂的临时码头。

可水流太急,没法靠岸,水机连战士卢琨一急之下跳上岸使劲拉紧纤绳。门桥成功靠岸,他却感到脚底剧痛,低头一看,一根铁钉深深刺进脚掌。

听说解放军开来了救命船只,受困群众立即围过来。官兵们按照重伤员、轻伤员、老人、妇女儿童的顺序,组织他们登上门桥。第一趟,就运出受困群众六百多人。

救灾物资急等运进,受困群众急等救治,官兵们昼夜不停驾驶着四艘漕渡门桥穿行在岷江峡谷中。脚天天泡在汪水里,官兵们很快出现烂脚、烂裆,但无_人退缩。

公路遭到颠覆性的破坏,原来的公路高架桥落入了几百米的深渊,一时难以修复。天公偏又不作美,余震不断发生、泥石流任性肆虐。近在咫尺,可灾区群众与不断增加的伤员还是出不来;触目皆是,但一支又一支的救援队伍、一批又一批的救援物资还是进不去!漩口几乎要被压塌了。

17日18时前必须打通!这是死命令!

15日中午,工兵团八百多名官兵和炮兵团两百名官兵南北夹击,合力抢修最后六公里的陆路。

南面,工兵团团长王健带领官兵奋战不息。

北面,炮兵团官兵在政委带领下艰苦作战。

南面,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十余辆工程机械同时展开作业,马达轰鸣震响。

北面,铁锹、铲子,官兵们一刻不息,挥汗如雨。

两个团的官兵顶风冒雨,迎着余震中滚滚的山石,在六处近千米长的滑坡路段上,艰难地挖淤泥、推巨石、垫路基。多少次,刚清出一段路面,又被滚滚而下的泥石流吞没,官兵们毫不气馁,操起工具又冲上去。团长王健多次与巨石擦肩而过,但他从未后退半步。参谋长唐兵规定操作手两班倒、多休息,自己却站在驾驶室旁随时提醒驾驶员,连碗方便面都顾不上吃。

人忙起来,连疲劳与饥饿的时间都没有。

但,可恶的天气却以逸待劳,不放过一点作恶的机会。眼看道路就要打通,一块巨石成为拦路虎,巨石周围塞满厚厚的泥浆,工兵团的推土机都拿它没办法。机器没办法,人上。官兵们纷纷脱下雨衣,拿起工具跳下泥潭,一铲一铲把泥浆铲掉,挖空巨石下的泥土,然后众人合力,巨石终于被撼动了。

路,一寸一寸地在延伸。但不合时宜的雨,却下个不停。泥石流再次冲下造成塌方,淹没了刚才的所有辛劳。

5月17日,许勇迅速赶到现场。

今天下午6点能否全线打通?许勇问他的工兵处长。

工兵处长说:我们本来可以提前修好的,谁知余震后又滚下成吨重的大石头,堆了几百米……

我不问过程,我只要你6点准时通车这个结果!许勇厉声打断。

是!工兵处长答道。

作为军长的许勇,他着急啊!当他第一时间看到映秀镇--这个曾径宛若世外桃源的小镇变成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多少生命挣扎在死亡边缘等待救援时,那惨烈情形深深震撼着身为将军的他,让他更深切地领会着生命线的含义。当时,在与先期到达的二十二人突击队会合后,将军立即组织官兵就地展开救援工作。可是,路,还是路,原本应是通途,现在却从中作梗。外面的救援物资运不进来,里面受灾群众送不出去,食品、饮用水、药品等极度短缺。大型机械运不进来,轻装快速赶来的部队,只携带了简单的工具,用铁锹铲、用手刨显然不能解当前救援行动的燃眉之急。后勤补给更是难以维系。虽然有直升机空运,但比起需求,简直是杯水车薪。部队官兵已几天吃不饱肚子了,三十个人才能领到四瓶矿泉水。饥饿困乏的战士们只好去接山上流下来的泉水,这在污染严重的灾区是相当危险的。

看到工兵处长跑步离开,许勇的心情也非常复杂。他何尝不知,为抢通这条临时公路,先期到达的炮兵团与随后赶来的工兵团的官兵们已经精疲力竭。一些士兵在等待爆破的间隙,就躺在路边的碎石泥浆里睡着了他们的手上脚上全是血泡,他们的肚子里却没有填过一顿热饭。有的战士从投入救灾以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双眼血红,神色瞧悴,可他们还是一刻不停地奋战在第一线。他心疼,不忍,但他没有权力在这个时候心软。只有让这条路活起来,灾区人民才能活出来!这是一条关系到几千名老百姓安危的生命通道啊。必须让官兵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必须让部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

必须不讲任何条件地打通道路。从都江堰沿岷江,经漩口,过映秀,到汶川约有九十公里路程。这里曾于2007年建成通车了都汶高速,全程八十二公里,使两地之间仅需一个多小时便能沟通。但现在,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

在仔细勘察后,许勇果断决定:暂时封锁道路,放足炸药,强行炸开通道!

炸药雷管紧急运上,工兵们大胆心细加快作业。

一,二,三!在整齐的号子声中,数十名官兵一齐发力,轰隆一声巨响,山石终于滚落山谷,全线道路就此抢通。工兵团和炮兵团官兵在五公里长的战线上,挥动镐锹,奋战五十多个小时,共挖14.8万立方米,成功在规定时限完成—r上级赋予的生命线抢通任务。

就这样,新的生命通道在战士们的手中一米一米地向前延伸,希望在一米一米地向灾区抵近。

经过几十个小时不间断的艰苦努力,17日下午5点30分,由都江堰市通往重灾区映秀镇的生命通道终于全线打通了!

公路沿线一片欢腾,战士们的泪水,和着汗水、雨水一起尽情流淌。

20点,第一批军车开进映秀,听见马达的轰鸣声,看到耀眼的车灯,整个映秀镇沸腾了。

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

被困五天五夜的群众呼喊着、奔跑着,拥上前来,把车队围得严严实实。几天来苦苦支撑的映秀镇镇长蒋青林,望着载有几十名伤员的军车缓缓驶向山外,泪水夺眶而出:路通了映秀有救了!

道路打通的消息传到指挥部,军委首长称赞他们:打了_一个漂亮的攻坚战!

就在紧锣密鼓打通南线紫坪铺码头一铝场渡口一映秀镇的水路、陆路生命线的时候,西线,也正经历着同样的战事。军分区、人武部组织强大的民兵力量和后续赶来的兄弟部队一起,历经艰辛,于15日贯通了马尔康一理县一汶川一线。

5月15日,另一支武警部队的救援探险小分队也从映秀向汶川县城迸发。

这天,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再一次向武警四川总队下令,必须以最短的时间,从映秀出发打通向汶川的生命通道。

武警四川总队将这项任务交给了成都武警指挥学院。

正在映秀抗震救灾的成都武警指挥学院从两千多名干部学员中挑选出六名强悍的勇士,组成六人救援探险小分队。这六名队员由三名教员和三名学生组成,教员有政委马毅,干事熊先浩、王林,学生有刘可、乔志平、赵新云。

15日下午5时,六勇士带上药品、急救包、干粮和水紧急出发了。

出发前,指挥学院院长余成拉着马毅的手,沉重地说:几支兄弟部队都对这条路探险过。由于严重塌方,道路艰险,都退回来了。我希望你们能完成任务!一定要活着回来!

沿着岷江逆流而上的213国道和317国道基本坍塌,走出映秀镇街口,严重的山体滑坡已把公路拦腰截断。余震中随时都有石头翻滚下来。王林负责联络,马毅政委负责全面指挥,熊先浩负责摄像,记录地貌和灾情,三名勇敢的学员背好装备,注意观察山体震动。出发不到三公里,他们就遇到了余震,乱石飞滚而来……

这时,一些志愿者纷纷撤回!马政委跟大家强调: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把路探准,给首长提供救灾的决策依据,我们一定要勇敢而科学地完成任务!并给大家示范科学的行走姿势。

他们在爬行中不时发现路边有很多车辆,被乱石埋在下面。他们都要想办法看看车里人是否还活着,在映秀通往汶川的八公里处,六勇士从废墟堆里刨出了七辆车,但车里人都遇难了。六勇士不时从身边遇难者的遗体前爬过。艰难的前行中,他们就一个信念:打通这条生命线!

三公里过去了,七公里过去了,不管是行走还是爬行,他们的行进速度一刻比一刻加快。一路通过卫星电话,断断续续向映秀汇报情况。

六勇士一路行走到银杏乡,看到这里房屋倒塌,乡亲们惊恐万分。见到武警官兵到来,乡亲们如盼到救星,纷纷拥至武警们身前。

马政委把乡亲们集合到一块,郑重地对他们说: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受苦了你们放心,党和政府—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来解救你们,给你们送药品和物资,你们不要惊慌,先待在原地。说完便叮嘱村干部维持秩序,安抚群众,并教授他们一些急救知识,留下一些药品。

时间有限,他们还要继续赶路,尽快探清前方的情况,他们在银杏乡只做简短停留就开始了赶路。来到下一个乡镇桃关乡,桃关乡同样受灾严重,情况跟当初进入银杏乡时一模一样。勇士们在给乡亲们做了安抚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赶路。过了桃关乡,来到岷江大桥。眼前的岷江大桥已被震得摇摇欲坠,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怎么办?

游过岷江去吗?

但是现在特别需要保持体力。

最后,他们采用险招,六人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大桥,手拉手,一路艰险终于到了对岸。

当大家庆幸逃过了一劫时,余震又来了,此时他们正站在岸边山脚下,余震导致山体抖动,从山上滚落的飞石夹杂着泥土汹涌地往下坠,勇士们无处可逃,只能在飞石下艰难地躲闪着,他们身上都多处被碰伤擦伤。余震过后,大家发现熊先浩被埋在一堆泥石中,只露出了个头痛苦地呻吟着,大家齐心协力将他从泥石中解救出来。

可熊先浩固执地赖在地上不肯起来,他说:不要管我!你们继续赶路,我跟着你们只会连累你们,前方的乡亲还盼着你们,指挥部更急需你们报告灾情,你们快走!

怎么劝也没用,最后其他五个人硬是将熊先浩抬着上了路。

继续前行,来到一条隧道前,隧道口被山体滑坡的飞石封住了'他们的前行又曼到了阻挡。如果不通过隧道,就意味着要翻越一座大山。但山上已滑坡,无路可走。他们只好将封住的隧道口掘出一个小洞,马政委带头钻了进去,大家打起手电,在黑暗中摸索前进。隧道里偶有滞留的汽车和行人,马政委给这些人分了些干粮和矿泉水,告诉他们,一定要坚持,后面的救援部队马上就会赶来。走出隧道,他们来到下羊店乡。

在那里做完安抚工作后,勇士们正欲继续赶路,沿途一个危房内,传来一个小女孩的求救声:叔叔,救救我!

六人循声而去,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双腿被坍塌的空心板压住了,女孩不停地哭泣。见此情景,他们急忙用尽全力将空心板抬起,救出了女孩,并将她送到乡医院抢救。

5月16日23时,一行六人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到达汶川,圆满地完成了探路查灾情的任务,他们沿途共救治群众两百三十余人。

让我感动不已的是,S月29日熊先浩苏醒过来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只要能救出震区一位父老乡亲,我就是牺牲了也无所谓。

在这里,我还要讲述武警水电和交通部队打通抢通生命线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武警水电三总队九支队狮子坪项目部一百三十名官兵的--

5月12日上午,武警水电三总队总工程师陶然大校从成都出发来阿坝州理县狮子坪水电站项目部蹲点检查工作。刚放下行李,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后,武警水电九支队副支队长、狮子坪水电站项目部主任李川立即查找人员,检查设备,展开自救。半个多小时后,确定项目部除营房全部震裂,人员设备完好无损。

震后一个小时,陶然与李川共同主持召开项目部全体干部会议,决定立即由中队长王安军带领部分官兵及设备从驻地古尔沟出发,沿317国道向东推进至理县,疏通道路并及时救助受困群众。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和果断的决定!

通信中断,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

同类推荐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在本书中,周国平与少年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灵魂的探讨,收录了《信仰之光》《第一重要的是做人》等经典散文。
  • 巫山红叶

    巫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 700天极地生还

    700天极地生还

    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远征南极的探险故事,这次探险之旅堪称英雄年代的最后一次伟大的探险,亦是史上最令人惊叹的生存史诗。1914年8月,传奇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人的探险队,乘坐“坚忍号”探险船,启程前往南大西洋,志在夺取探险史上最后一个未被认领的荣誉:首次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然而,穿过冰冻的威德尔海后,“坚忍号”却困于浮冰区中无法脱身,此时距离南极大陆仅有不足85英里。十个月后,探险船被彻底挤碎,沙克尔顿带领全船队员们在浮冰上奋力求生,历经近700个日夜,才得以脱困获救。
  •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

    《寂静忘机》是一本诗词文集,本书包含三个章节:诗词、诗歌、小文。本书以江南的笔触宋词的底蕴,展示了生活在喧嚷都市中一种独具本色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红尘中,修筑一处心灵的桃源地,描摹与万物遇见离散的悲喜、眷恋、怅惘、苍凉、虚无……在自疑与释疑中轮回,追逐一种从内到外的本真,析透出当下社会人文、自由、延展的精神向度。
  • 高平作家丛书:茹实斋吟草

    高平作家丛书:茹实斋吟草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热门推荐
  • 在梦想的路上收获爱情

    在梦想的路上收获爱情

    女孩励志当一名歌手,来到了星月学院,在新生晚会上表现出色被纳入音乐社团,后又被星探看中,这些故事中间,她除了学习就是和任少和白少的后援团的女生们斗智斗勇,她发誓绝对不会因为这件事而退学。在此之间她还认识了任少白少和白少的妹妹白小姐,他们三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在完成梦想和收获爱情的路上女孩的身世谜团也再慢慢揭开,她到底是谁?
  • 法界宗莲花章

    法界宗莲花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国初礼贤录

    国初礼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植物大戰喪尸

    植物大戰喪尸

    植物大戰喪尸宫乐:18岁,南阳大学的一名学生,人长得很高,却不帅,反而有点丑。今天是星期天他在家玩植物大战僵尸6(第六版本),因为新出了许多植物和僵尸,在家狂玩!宫乐是个植物大战僵尸的狂热粉丝。2312年,T病毒爆发,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亿人中一大半成了丧尸。宫乐因和激浪水洒在插座里被电死后重生在了一个宅男身上当然也获得了植物大战僵尸系统,否则那是送死。让我们看看宫乐是怎么活在这个世界的吧!
  • 青春的大好时光

    青春的大好时光

    本作者的逗逼事情,不喜勿喷,喜欢拿票来。。。就不多说了……自己看吧
  • 最美的你们

    最美的你们

    记忆里那段美好岁月,陪伴在身边的你们还好吗?
  • 智能芯片

    智能芯片

    二十二世纪初的科学技术的竞赛,导致各种灾难遍及全球,基因药水的研制成功却让动物发生异变,人类处境岌岌可危。人类建立了基地抵御那些动物猛兽。而地心的异动,却让人类不得不进行转移。而此时,外星飞碟坠毁,给人类带来了制造飞船高级科技……
  • 奥秘回忆录

    奥秘回忆录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当时巨人城的大爆炸到底发生了什么?羽蛇神守护的玛雅神殿留下的预言意味着什么?一向温柔的雪怪为什么突然变得狂暴无比,处处伤人?世界上真的有鬼这种东西吗?当退役兵李云飞进入一个神秘的公司,扑朔迷离的答案将一一出现...............
  • 仙镜奇缘

    仙镜奇缘

    在二十年前正魔大战中,魔教教主生死不明,魔教四大护法被三大仙器的“伏魔神印”和“莲花天灯”镇压,而三大神器之一的“仙镜”却不知下落。十多年后,一个身世不明的街头小混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拜入正式道门派“剑圣门”为弟子,并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仙镜”从此成为正、魔、妖三道追杀的对象,在一次次的奇缘之下揭开他的情仇爱恨......
  • 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分享民间诡异传闻、乡土奇人异事,风水盗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