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300000034

第34章 甲申之变(4)

恰在此时,光绪十年三月初八日(1884年4月3日)日讲起居注官左庶子盛昱上一封奏,严词弹劾张佩纶、李鸿藻,同时涉及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宝鋆等。盛昱奏曰:“越事失机,议者皆谓,咎在云南抚臣唐炯、广西抚臣徐延旭……外间众口一词,皆谓侍讲学士张佩纶荐之于前,而协办大学士李鸿藻保之于后……乃以轻信滥保,使越事败坏至此,即非阿好徇私,律以失人偾事,何说之辞?恭亲王、宝鋆久直枢廷,更事不少,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龢之才识凡下者不同,乃亦俯仰徘徊,坐观成败,其咎实与李鸿藻同科,然此犹共咎共见共闻者也。”“该大臣等参赞枢机,我皇太后皇上付之以用人行政之柄,言听计从,远者二十余年,近亦十数年,乃饷源何以日继,兵力何以日单,人材何以日乏,即无越南之事,且应重处,况已败坏于前,而更蒙蔽诿卸于后乎?……唯有请明降谕旨,将军机大臣及滥保匪人之张佩纶,均交部严加议处,责令戴罪图功,认真改过,讳饰素习,悉数湔除。”

细审盛折,知他的本意旨在敦促恭亲王与军机大臣,不要蒙蔽视听,诿卸责任,而要戴罪图功,改正前非。

但事与愿违。慈禧对奕一直耿耿于怀,认为奕是她实行独裁的一大障碍,必欲去之而后快。现在光绪帝年仅14岁,慈安太后又已死去3年,削掉奕的一切权力时机已经成熟。据说,慈禧接到盛折后曾召见盛昱,说:“枢臣如此,教我们如何是好?”并流着泪说:“然非更动不可。”盛昱也流了泪。

三月十三日(4月8日),慈禧有一非常之举。这一天,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召见军机大臣,而只单独召见领班军机章京,按她的意见,御前拟旨,朱书授出。全文如下:

谕内阁: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犹巨,政虞丛脞,民未敉安,内外事务,必须得人而理。而军机处实为内外用人行政之枢纽,恭亲王奕等,始尚小心匡弼,继则委蛇保荣,近年爵禄日崇,因循日甚。每于朝廷振作求治之意,谬执成见,不肯实力奉行,屡经言者论列,或目为壅蔽,或劾其委靡,或谓簠簋不饬,或谓昧于知人。本朝家法綦严,若谓其如前代之窃权乱政,不唯居心所不敢,亦实法律所不容。只以上数端,贻误已非浅鲜,若不改图,专务姑息,何以仰副列圣之伟烈贻谋?将来皇帝亲政,又安能诸臻上理?若竟照弹章一一宣示,即不能复议亲贵,亦不能曲全耆旧,是岂朝廷宽大之政所忍为哉?言念及此,良用恻然。恭亲王奕、大学士宝鋆,入直最久,责备宜严,姑念一系多病,一系年老,兹特录其前劳,全其来路,奕著加恩仍留世袭罔替亲王,赏食亲王双俸,开去一切差使,并撤去恩加双俸,家居养疾。宝鋆著原品休致。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李鸿藻,内廷当差有年,只为囿于才识,遂致办事竭蹶,兵部尚书景廉只能循分供职,经济非其所长,均著开去一切差使,降二级调用。工部尚书翁同龢甫直枢廷,适当多喜,唯既别无建白,亦有应得之咎,著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以示区别。朝廷于该王大臣之居心办事,默察已久,知其决难振作,诚恐贻误愈深,则获咎愈重,是以曲示矜全,从轻予谴。初不因寻常一眚之微,小臣一疏之劾,遽将亲藩大臣投闲降级也。嗣后内外臣工,务当痛戒因循,各摅忠悃,建言者秉公献替,务期远大,朝廷但察其心,不责其迹,苟于国事有补,无不虚衷嘉纳。倘有门户之弊,标榜之风,假公济私,倾轧攻讦,甚至品行卑鄙,为人驱使,就中受贿渔利,必当立扶其隐,按法惩治不贷。将此通谕知之。

一道懿旨,将军机处全班人马全部罢斥。罪名是“委蛇保荣”、“因循日甚”、“谬执成见”、“簠簋不饬”、“昧于知人”等。奕开去一切差使,家居养疾。宝鋆原品休致。李鸿藻、景廉降二级调用。翁同龢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

同一天,又颁发上谕:“礼亲王世铎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毋庸学习御前大臣,并毋庸带领豹尾枪。户部尚书额勒和布、阎敬铭,刑部尚书张之万均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工部侍郎孙毓汶著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这就组成了以礼亲王世铎为首的新的军机处。因此次变动发生在甲申年,史称“甲申易枢”,或“甲申朝局之变”。

三月十四日(4月9日),慈禧又发一懿旨:“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著会同醇亲王奕商办,俟皇帝亲政后再降懿旨。” 这就是说,醇亲王奕成了幕后首席军机大臣。

这一大变动出乎人们意料。奕咸丰十一年(1861年)入主军机处至今已24年。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不至于一撸到底。懿旨公布,列朝愕然。

盛昱尤为始料不及,同时也懊悔不已。因为两相比较,新军机处远不如旧军机处。盛昱感到为慈禧所利用,于是又上一折,内称:“恭亲王才力聪明,举朝无出其右,只以沾染习气,不能自振。李鸿藻昧于知人,暗于料事,唯其愚忠不无可取。国步阽危,人才难得。若廷臣中尚有胜于该二臣者,奴才断不敢妄行渎奏。唯是以礼亲王与恭亲王较,以张之万与李鸿藻较,则弗如远甚。奴才前日劾章请责令戴罪图功,洗心涤虑,将从前过举认真改悔。”

此折慈禧搁置一旁,不予理睬。

三月十九日(4月14日)左庶子盛昱、右庶子锡钧、御史赵尔巽等奏,醇亲王不宜参与军机事务。被慈禧驳回。

慈禧对以奕为首的军机处的撤换是晚清政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影响所及十分深远。

醇亲王奕是道光帝的第七子,是奕的异母弟,是光绪帝的本生父,其福晋为慈禧之胞妹。慈禧对这个胞妹“颇亲之” 。爱屋及乌,对奕印象亦颇佳。奕在辛酉政变中功绩卓著,亲自逮捕肃顺。光绪帝继位,他又乖觉地上疏乞罢诸职,词颇悲楚,得以旨准,自是闭门谢客,作出不问政事之姿态。事实上,他同六哥奕的政见长期不合,也一直在关心着政坛的变化。他对外坚持强硬立场,主张对外敌“不能使彼不来,要在虽来而不惧;不能遏彼不战,要在虽战而不虞” 。但他的能力究不如奕。

礼亲王世铎乃平庸之辈,但待人谦恭,“终身无疾言厉色”。他毫无主见,任首席军机后,经常到奕处讨指示,“不以仆仆为苦”。颇好货,“以其取赂细大不蠲”,因此“富甲诸王” 。

新军机处的组成人员,在识见、威望、能力和人品上与原军机处相比,相差甚远。他们是一些不谙国际事务、不熟国内政情的顽固腐败的官僚。真是一蟹不如一蟹。有人认为,这次易枢是“易中枢以驽产,代芦服以柴胡”,是一语中的的。新军机处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了任慈禧摆布的装饰品。甲申易枢后,慈禧拥有了不受任何制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清朝更加腐败。有人认为:“枢垣大为调动,时局一大变,然所用者,似非戡乱之人,恐恣意更张,国事日坏。”

其实,对这次易枢慈禧早有盘算。光绪九年五月二十九日(1883年7月3日),慈禧即命醇亲王奕会筹法越事宜。这实质上是恭亲王、醇亲王两派政治势力消长之始,也是罢斥奕全班军机之先声。此时的慈禧在玩弄政治手腕上已是十分娴熟了。

附带一笔。盛昱亦是清流党人。他上奏疏是有背景的。中法战争事起,李鸿章因母去世,回籍守制。清廷命李鸿章之部下淮军将领张树声代理李鸿章的直隶总督。张树声之子张华奎专意结纳清流,向盛昱游说,弹劾枢臣,以博其父声誉,结果盛昱上了此折。

慈禧对清流既纵容,又打击。她完全按照自己的利益来摆布清流。她利用清流盛昱的奏折,削掉了奕的一切权力,达到了独裁的目的。现在,她又反过来抑制并瓦解清流了。因为清流的某些做法触犯了她的权益,“久为西朝所不满” 。

清流宝廷以礼部右侍郎、内阁学士的身份典试福建,路过浙江,见一船妓俏丽多姿,便买为妾,还朝上奏“自劾” 。慈禧借机罢了他的官。

清流陈宝琛以内阁学士被命会办南洋军务。这是慈禧故意刁难他,“欲入以罪” 。恰逢陈宝琛回籍丁艰,暂时躲过此难,但终因保荐徐延续、唐炯被降五级。

清流张佩纶以书生典兵,会办福建军务。中法马尾一战,清福建海军全军覆没,他“身败名裂”。

就这样,清流党也就瓦解了。有人说:“清流毁于甲申。”这是事实。清流是一帮书生,慈禧让他们去带兵打仗,不能说不是别有用心。有人认为这是慈禧耍弄的一个权术,即“美珠箝口” 法。这是有道理的。

甲申年,慈禧个人取得了胜利。罢免了奕,瓦解了清流,可谓一箭双雕。慈禧终于成了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拥有绝对权力的太上女皇。这是她梦寐以求的。

光绪十一年(1885年)二月,清军在老将冯子材统率下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今友谊关),“自海通以来,中国与外国战,惟是役大捷” 。慈禧利用军事上的胜利,对法妥协退让,与法签订和约,下令撤军,结束战争。

同类推荐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与梁启超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才华卓越,抱负不凡。国学名师王阁运授予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主立宪政体,立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杨度与梁启超》把杨度作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精卫,梁士诒,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展现出整个波澜起伏的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引人深思,大开眼界。
热门推荐
  • 荒火

    荒火

    我愿用一本好的文写出更多人的梦想,大荒火,不止于此.
  • 名家御史

    名家御史

    他们,是一对夫妻,他们技能满分,他们拥有让人艳羡的爱情。一天,她对他说:“相公、你觉得什么是夫妻?”他回答说:“夫妻就是,无论吵得有多么不可开交,可依然能够抱在一起静静地入眠。”
  • 都市之无敌食神

    都市之无敌食神

    农村穷小子意外获得食神传承,成为世上唯一真神。五星级大酒店厨师?不行,不行。老子一碗冬瓜汤就直接让他跪了。厨王争霸?老子随便打包一个剩菜,就直接获奖了。“作为新一代食神,我最终的目的不是烹饪出绝世的佳肴。而是,守护世界的和平!”陈天赋对着各大媒体如此说道。
  • 完美绅士

    完美绅士

    我不过是一个明朝传承下来的古家族少主,手握无尽家产,身怀高强武功,背后有成堆的高手做手下,还有一堆绝世美女明着暗着迷恋我,除此之外,我真的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哦,还有一个专门坑儿子的老头,算不算?
  • 真实虚拟世界

    真实虚拟世界

    我已经无法分清自己是活在真实里还是虚幻中,因为虚幻的世界是如此真实,甚至比真实的世界更真实。在这里我是真正的王者,有喜欢的女人,有热血的兄弟,还有让人热血沸腾的任务,而在真实的世界,我只是一个路人,无可奈何地看着生活的河流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当我投入进去的时候,却只能溅起一片小小的涟漪!
  • 余情予灭

    余情予灭

    鬼神,生来就是保护苍生的,出现一个国家便会有一个专门的鬼神去守护,然而鬼神爱上了人类就将引起灾难,关于两个世界的纷扰,两代的情爱,你本不该打扰却不愿离去,我本该舍弃却不愿放手。不该的爱情注定会让活下来的招到苦难,这是鬼神的惩罚,然而总有那么些人执拗,不肯妥协。
  •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

    《超市经理人知识读本》共十一章,分别叙述了超市经营知识入门、超市业改革与发展趋势、超市开业分析、超市选址策略、超市开店流程、投资收益分析等内容。
  • 就让爱归零
  • 重生之妖娆狂后

    重生之妖娆狂后

    龙一一,皖南王之女,容颜倾城,绝色无双,却是臭名远扬,不学无术的花痴郡主。为了追求一见钟情的才子冷云霄,女扮男装,不惜被视作断袖百般嘲笑,还要遭受心上人的狠心构陷,让她沦为全书院的笑柄。悲愤之余,意外激发身体潜能,前世尘封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记忆复苏,前世今生数十年的经历让她轻易看穿世事无常,洞察人心叵测。花痴变郡主,冷少变王爷,不是变化快,剧情太澎湃。
  • 笑一世倾城

    笑一世倾城

    她没心没肺,对人生充满向往,却在成长的路上丢了心,她不是金丝雀,也不是掌中宝,她只想要自己喜欢的生活,她记恨背叛,害怕失去,人生却总不如她意,在这个权力至上的时代,她无所畏惧。“爱妃,你变了....”“小丫头,你变了,”人人都说她变了,又有谁知道,她不想再被伤害。自己保护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