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8500000024

第24章 珠峰墓地

我们对山再也不想用“征服”二字,而是讲“与山对话和人与山的和谐”。登山是一项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活动,所以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登山者才踏着先驱者的足迹,不断走向珠峰的冰峰雪谷,向自己挑战。先驱者中,这些人倒下了,长眠在此,立起的却是人类不屈之碑。珠峰的攀登史,也是激励人类心灵的文明史!

古埃及留下了金字塔,那是法老的灵碑。

珠穆朗玛峰的山形,很像一座金字塔。

我曾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里,一个人默默来到珠峰山脚下的墓地。

当漫天雪花飘洒下来的时候,多像是洁白的纸钱静静地落在每一座石墓和碑上。这里的每一座墓都是空的,只是在地面堆上一堆石头,墓前的石碑也只是一块石板,上面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和遇难时间,仅此而已。碑上,任何人都没有墓志铭,登山者中腰缠万贯的富豪和一贫如洗的夏尔巴人一样平等,都平静地占有着一个同样的石堆之墓。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独特墓地。但正因其这样,才显出它的真实和悲壮。死难者的遗体呢?大都在山上的冰雪之中。雪崩、滑坠、滚石、高山病……那几乎都是瞬间之死,再好的同伴也无法救助,甚至将遗体背下山来也不可能,只能含着泪将战友的遗体埋进身边的深雪。

人们提到珠峰,往往马上就想起了登山者的风采,可登顶的代价是什么,人类曾为攀登这座地球之巅付出了多大的牺牲?近70年来,自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登山者,永远长眠在山上的(包括南坡),就有近200人!

近200人,珠峰的冰雪之怀里,安息着近200个英魂。

珠峰,金字塔形撑天依地的珠峰,又真是巨大的灵碑了。

真正的雪墓山碑。

但这是另一种含义中的“金字塔”了。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登山者,迈向珠峰的脚步永不停息。他们甚至常常能在攀登的途中,看见因冰雪流动而显露出的一具或几具无名者的遗体。无论过了多少年,那遗体依旧完好。

我国登山队员1960年攀登珠峰时,有两个仅20岁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都刚毕业,在大学任教。一个叫邵子庆,一个叫汪矶。邵子庆运送物资到海拔7000米处,和同伴正坐在岩石上休息,突然大叫一声就歪在雪地上死去——高山反应使他脑血管猝裂。同伴们只好将他掩埋在路边的深雪里。后边的人上来了,不知脚下不远处就埋着同伴的尸体(直到今天,他还静静地躺在那里)。汪矶在这个高度也开始头痛欲裂,站都站不稳了。几个藏族队员架着他下撤。撤下近400米后,突然看到下面的一道冰缝里有一具英国人的尸体,从服装上看是好多年前的。当时,汪矶还清醒,还看了看那具尸体。但到了6500米的营地后,他一躺下就不行了。这个高度是不需要备氧气的,几个救他的年轻队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氧气,一边输氧,一边给他做人工呼吸。三个小时后,已是半夜,汪矶终因脑血管破裂而逝去。

他们来此,是为搞科研的,但一句“需要”,他们就默默地背起物资向山上走去。结果,他们走了……除了他们的好友和家人,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33年后,中国登协副主席曾曙生及于良璞、薛云和我,才在珠峰的墓地里,给两位知识分子补立了一块碑。

珠峰山下,离我们大本营很近处,有一座废弃的小寺,叫绒布德寺,仅为一石板小屋。小屋被废时间想来不长,因我们从里面找到了残遗的经文。寺前有一石片堆成的小塔,那是圆寂在此的一位僧人。这石塔,便成了他的碑。谁为他立的?他叫什么?不知道了,但这碑经年累月地立在此处,便成了此寺之魂。它向后人昭示,在这样的地老天荒之处,曾是藏传佛教的弟子统领之所。这里曾闪耀着佛的光彩,也是人的光彩。我们到了这座小寺,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崇敬。队长老曾在小寺门前选定一块石板,带回了大本营。他说:“就用它,为邵子庆、汪矶两人补刻一块碑。”正是这块曾沐浴过佛光的石板,才配得上我们的沉默英雄之碑——尽管此碑迟立了33年。没有石凿,我们只能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根钢冲子,冲子的尖头是秃圆的。就用它,老曾、老于、薛云和我轮番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刻凿。凿了整整两天,终于刻下了“1960年4月邵子庆汪矶烈士1993年春立”几个字。老曾刻凿的时间最长,凿了一会儿,心脏难受了便去吸几口氧。我说要换他,他不同意,也不说话,只是用力在石板上默默地凿。我理解他对战友的思念之情……一个小雪后的清晨,我们将此碑立在了珠峰墓地。从此,世界上所有到珠峰来的登山者都会知道,这里,有这样两个不屈的英魂。

珠峰墓地的第一块中国登山者的碑,是1979年我国登山者为遇难战友尼玛扎西、罗朗、王洪宝三人所立。过去,登山者遇难后,同伴们为死者所立的墓碑比较分散,这里那里都有。尼玛扎西等三人的墓碑所立的地点最好,就在珠峰脚下的一个平台,遥对峰顶。而这第一块碑是谁刻的?--仍是我国老一辈登山家曾曙生和他的战友。这次在珠峰,他领着我来到墓地。他手指着这块碑说:“这里,长眠着我三个亲爱的战友。十多年了,我很想他们……”他将目光从墓碑移向了珠峰,久久地……那是1979年10月,中日联合来此侦察攀登(因次年日本队将来攀登珠峰)。那天,老曾带几个人在中绒布冰川侦察,尚子平带人在东绒布冰川侦察。两处相距很远。尚子平和日本队员及尼玛扎西、罗朗、王洪宝几个人从海拔6500米的3号营地出发,想从珠峰的卫峰章子峰切过雪面,到达7000米的北坳。这样走当然近,但犯了大忌--横切雪面很容易引起雪崩。1924年,英国的一支登山队从此走过,七名夏尔巴人便葬身雪底。这天,尼玛扎西等三人和一个日本队员走得较快。到海拔6800米处时,老尚见前面这四人正坐在那儿休息。但突然间,老尚吓傻了:眼前那四个人坐着的雪地周围有一个足球场大的雪块移动起来,越滑越快。老尚连喊都没来得及喊,眼看着尼玛扎西等三人刷地一下子就滑入了冰裂缝。那个日本人被抛得远,撞到冰裂缝对面的岸上,断了三根肋骨,但捡了一条命。冰裂缝深不可测,有的深达百米,人又埋在雪中,谈何营救?老曾接到报信,连滚带爬赶了两天两夜,赶到3号营地,一听噩耗,和尚子平抱头痛哭。老曾已两天没有进一粒米,饿、累、痛心地晕在了那里。老尚做好饭后,并没有先给老曾吃,而是端起饭,对着北坳三位遇难者的方向哭着说,“三位兄弟……你们也饿了吧?两天了,吃吧,吃点儿东西吧!……”老曾坐起,边吃边哭。老尚不吃,非要等他们三人,就陪着老曾放声痛哭。第二天,他们向三位战友遇难的地点走去。另一个日本人走向山难的方向,走两步,鞠个躬,再走两步,再鞠个躬……登山者,就这样怀念自己的战友。

之后,这块三人碑的旁边,又有了邬宗岳烈士的碑。他的壮烈殉职,当时震撼全国。

再之后,便有了一座又一座遇难的外国登山者的墓碑。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墓地。每一个墓,每一座碑,都没有记述性的碑文,且很多碑仅有的几行字也斑驳模糊。我在这一座又一座墓碑前停留许久,很想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个悲壮的故事,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那几行被风雪扑打得已不清晰的外文。译成中文为:

莫尔德玛?布里德波1982年遇难。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激励着我们。

托尼?斯沃尔兹1984年4月3日遇难朋友和登山者立。

……1991年,一支勘探珠峰的队伍在墓地东侧的一块巨石上,用红油漆写下了两个大字:墓地。多么简陋,又多么苍劲!听登协的朋友说,国内外的登山者都有一个愿望:为所有在珠峰的遇难者,修一座真正的墓地。我想,那一天不会太远。

清明时,老曾、老于、台湾队长李淳容和我们在大本营的同伴来到墓地,祭奠我国遇难的登山者和安息在这里的所有英魂。曾曙生说:“这里安息着我的战友,任何时候别人一提起珠峰,我马上便想到这里,那种沉痛,将伴随我一生。登山者遇到的任何艰难都不怕,就怕下山的队伍中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我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攀登珠峰至今已有30多年,这30多年珠峰依旧,但历史的脚步已向前迈得很大,登山的观念也起了不小的变化。我们对山再也不想用‘征服’二字,而是讲‘与山对话和人与山的和谐’。登山是一项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活动,所以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登山者才踏着先驱者的足迹,不断走向珠峰的冰峰雪谷,向自己挑战。先驱者中,这些人倒下了,长眠在此,立起的却是人类不屈之碑!珠峰的攀登史,也是激励人类心灵的文明史!”在珠峰,我还曾寻找过另一位记者的墓碑。他叫石明纪。十几年前,他作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随队来此摄影。他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突发高山病。他对和他一起工作的另一位摄影师说:

“不好!我怎么突然感到这么冷?”这时,山上的队员已上去了,离他们很远。同伴把自己身上的羽绒服脱下来,披在他身上,他还说冷,牙齿直打战。同伴就把他抱在怀里,但眼见他不行了。同伴只能哭着把他往山下拖,没有多久,他就停止了呼吸……后面上来的队员把他的遗体抬下来,在珠峰的山脚下火化了。他的墓碑,听老曾说在珠峰旁的绒布寺附近,但我怎么也没有找到。假如能找到他的墓,将他的遗骸移至珠峰墓地,那将是墓地上一座真正有遗骨的墓。愿绒布寺的喇嘛日夜诵念的经文,永远抚慰着他的英魂。

我和几位山友,还在此祭奠了一位朋友--中央电视台记者曹玉春。1988年春天,他也曾站在这片墓地前,后来写下了《男儿只流两次泪》。这次进山前,我给已故的他写了一篇文章《雪山呼唤的英魂》。

如今,在珠峰墓地,我在他站过的地方,把发表后剪下带来的这篇文章点燃。天有些阴冷,小雪飘了起来。登山队员罗申和杨建国还在地上洒了一瓶酒。我手中的文稿燃了起来,像一只红色的蝴蝶。缕缕青烟升起,飘散在墓地上空,我闭上眼,想玉春能在天国看到它……珠峰,你这严酷垒成的金字塔,你这巍峨的巨大灵碑,如同耸入云天的大写的“人”字!你记载着登山者九死不悔、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那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勇敢不屈。所以,自世界各地而奔珠峰的登山者,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登山者,第一件事,便是默立在墓地的碑前,然后,昂起头踏上登顶之途。前方可能有巨大的艰险,但他们迈出的脚步,却永不可挡,永不停歇……

同类推荐
  • 《品三国(上)》补正

    《品三国(上)》补正

    本书是依据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上册)而推出的一部读书札记。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指出易中天《品三国》书中48处历史错谬。
  •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长风起落,荷裙飞舞,娇艳的荷花,在荷叶间若隐若现。江岸,草色迷离,依稀的兰蕙的馨香,在草间和她的发髻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薄衫皓腕,红颜如梦。《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是对诗词的唯美解读,文笔轻松灵气、底蕴悠长。
  • 我们·逆行

    我们·逆行

    “我的好,我的坏,我的异类,我的虚荣,我的自私,你们都可以拿去看。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经历不一样,我的怨恨,我的骄傲,我的不真实,我想要的伟大,都可以拿出来跟你们分享。”——陈坤。娱乐圈最具文艺气质与悲悯情怀的明星陈坤,跨界操刀担任杂志出品人,2014年首推全新MOOK《我们》,惊蛰之日,惊艳问世。这里有你,有我,有真实的生活,变化的人生,这里的故事比电影和偶像剧精彩,因为它从不撒谎,它纯朴天然,发自五内,它让你看透人间百态,却仍然保有热爱。这,就是“我们”分享的力量。
  •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热门推荐
  • 遍地香草

    遍地香草

    《遍地香草》简介:秋天的革生长得格外迅猛,是迫不及待的样子。草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个惊喜。拱出芽儿的草不几天就连缀成片了,那被穿透或者顶起来的羊粪都碎做粉末壅在草根上,继续散发着肥力。这时的像雨滴一样的草芽儿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挺直的茎秆的根部自觉地脱落,真正的草叶儿开始一层一层攀升扩展,那么不遗余力。长到一尺高的时候,又开始分枝发杈,往周围扩散开去,再从枝权上长出更加茂密的叶儿。是一种深刻的墨绿。无数的草又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植物群落,莽莽苍苍、郁郁葱葱地覆盖了大地。秋风拂过时,草浪就在辽远空旷的原野上,梦幻般一波一波地荡漾开去……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诚·诚实无欺》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的内涵囊括进去。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 重生之假面骑士Ghost

    重生之假面骑士Ghost

    读高中的普通学生范祺乐在16岁生日当天被怪人杀死,为了复活,成为了假面骑士Ghost并到各个世界集齐17个骑士英雄眼魂。于是,他的身份不断变换-天道祺乐(Kabuto篇)园咲祺乐(W篇)等。
  •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假如刘备一统三国

    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开始改写,假想蜀汉一统三国,向经典的三国英雄致敬!
  • 玉化成仙

    玉化成仙

    关公战萧炎?项羽打僵尸?西行取经四人组?东西两汉并存是个什么情况?这边是楚汉争雄,另一边却是黄巾之乱?当漫天神佛遇上了历史名流,当网文主角齐聚一界,当所有的所有都聚在了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精彩?你想看洪荒封神和西游?这里有!你想看三国春秋国争霸?这里有!你想看打怪升级捡法宝?这里有!这里,是一个不一样的仙侠世界!
  • 诗情归己

    诗情归己

    他跟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装有梦想的盒子,你能否将它打开,用盒中藏有的力量翱翔于蓝天,取决于你是否可以铸造出这世界只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灵的钥匙。------食梦者回忆录
  • 临界

    临界

    王晋康是当代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其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善于追踪20世纪最新的科学发现尤其是生物学发现。语言典雅流畅,结构精致,构思奇巧,善于设置悬念,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他的作品常表现人类被更高级形式生命取代的主题。本丛书收录王晋康大部分经典短篇小说以及一篇长篇小说,是王晋康作品的精华集粹。
  • 狱中人

    狱中人

    他和她都将对方恨到了极点,却不知道恨到了极点,也可以变成爱。他们成了彼此的救赎,握紧了双手不想失去。他也曾以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终于到来。没有仇恨,没有伤害,没有杀戮。这样的时光,存在,却太短暂了。有无数的人无数的理由想让他下地狱。但他是她的耶稣,她的信仰,她的救赎。那颗陨星跨越了几万光年来到地球,在巨蚌中沉睡了不知几百年,又在人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流浪,才开始守护着那被称为“银色天使”的病毒。而他和她之间,仅仅是隔了一块墓碑的距离而已。
  • 贴心丹王

    贴心丹王

    杨迪偶得丹炉,成为最后一个炼丹师,从此踏上一条波澜壮阔的修仙之路,碾压各路天才,纵横无数位面,最终成为一代丹王。隆重推荐炫舞新书《美女之神秘高手》。
  • 都市特种兵

    都市特种兵

    因为女友他退役返家,却发现家里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女儿……兵王化身公寓房东,面对暗流滚滚的地下世界,他胜似闲庭信步,携众美如腾龙般崛地而起,四海扬名,威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