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8500000005

第5章 神奇的南迦巴瓦

善恶交织,作恶后天良又未全然泯灭。这种千古的忏悔,是一支撕心裂胆的凄凉号角,提醒着后人:邪恶所毁灭的不只是受害者,还有害人者本身。

到格嘎了,这是此行的最后一站。格嘎是个靠南峰很近的小村庄。从这里到登山队大本营,要盘山穿林,沿着大峡谷攀走十多里路。骑马很艰难,只有步行了。

村里的人们好像早已知道了我们的到来,汽车刚一停稳,便出来了几十个乡民,争先为我们背物资和行李。这里的乡民是门巴族和珞巴族。村口,是一个气势很宏大的玛尼堆,密密的经幡旗飘荡在高高的经柱上。下车后,我们绕着玛尼堆转了一圈,然后把手中的那个小包打开,向着玛尼堆,把烟、糖、信件摆好……这是为山上的藏族队员祈福。

我抬起头来,望着面前的南迦巴瓦峰;再低下头去,望着峰下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雪山、峡谷、大江、森林,浩然惊天的一派巍然大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南迦巴瓦,似一柄倚天的银剑,寒光凛凛,白灿灿的净雪披在剑身之上,是在等一位天神般的武士吗?

走出格嘎不远,翻过一座林坡,就听到前边传来了哗哗的水声。那是从山上的雪岭大峡谷里倾泻而下的雪水。清澈的雪水湍急而下,击在山石上似喷珠溅玉,又像一条急不可耐的白龙,一头扑进雅鲁藏布江。越过这条深涧,再拐过一道林弯,浩浩荡荡的雅鲁藏布江就在脚下了。这里的海拔最低,不到2000米,侧身仰起头,再次望着此时似乎已悬在天上的南迦巴瓦峰,不知为什么,我的泪水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是欣喜?是激动?是惊愕?是,又都不是,那是一种实在无法说清道明的感觉和冲动。只觉得,猛然找到了很久以来都在苦苦寻找的东西……这一刻,是我43年人生历程中从未有过的震撼。它为何一下子照亮了我的一生,我所走过的每一行脚步?一生有此,足矣!尽管,一下子我还解不开它施给我的点化,但它融进我的生命中了。我将永世与它相契相合。它注定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将珍藏这一刻,还有这一刻里悟出的人、人生和生命的辉煌与悲怆。

从我的身边一直插上山的经幡,正哗啦啦地飘动着。

经幡每翻飘一次,便是风在默念一遍经文……关于南迦巴瓦,当地藏民中有两个截然相悖的传说,这两个传说我都很喜欢。一个传说是,她是神山,天上的众神常常来此聚会。虔诚的人到这儿来朝拜和祈祷时,能见到山顶的神宫仙阙。所以,南峰在米林地区乃至整个藏区人民的心目中,是无比神圣的,是一座雄鹰也要顶礼膜拜的守护神式的神山。另一个传说是,南迦巴瓦是一个无比邪恶的神。他和同胞弟弟加拉白垒一起长大,看到善良的弟弟才华出众,深受人们爱戴,他妒火中烧。一天,这妒火再次煎熬着南迦巴瓦的心,他忍无可忍,便亲手杀死了弟弟,把尸体扔进了雅鲁藏布江。可剑一落地,他后悔了,这世上,再也不会有这个唯一的亲人了。神惩罚了他,他甘愿接受这惩罚,就化作了南迦巴瓦峰,永远站在弟弟葬身的雅鲁藏布江边,终日悔雾蒙面,泪雨绵绵地做着千古忏悔。

我望着江对面的加拉白垒峰,果然就看出了它的默然之冤,冤中含着一种痛心和气度,头是仰着的;再回首南峰,南峰此时显出的却是撑天依地的悲苦,探出的头,是乞求和悔恨……这两个传说,呈现的才是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类的悲剧。善恶交织,作恶后天良又未全然泯灭。这种千古的忏悔,是一支撕心裂胆的凄凉号角,提醒着后人:邪恶所毁灭的不只是受害者,还有害人者本身。

这片神奇的西部雪域,时时都在向我们暗示人生的真谛。有人说雪山是一片净土,那“净”,也正在这里。“净”的根基是“自然”,不虚伪,不粉饰,不装模作样,更不会泯灭了天良。

俯在自然之怀里,人类应该有这种辉煌的悲怆,更应该领悟这种辉煌的悲怆。

“南迦巴瓦”是藏语,意思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著名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的“门岭之战”中,就提到了南迦巴瓦的名字。后来归降格萨尔的姜国少主拉玉在他的《山颂》中,把南峰描绘成“一支闪闪的长矛直刺云天”。南峰位于藏东南部米林、墨脱、波密三县交界地,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与横断山脉的衔接处,地质构造十分特殊。它处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结合的东北端,形成异常险峻的复杂地形。南侧是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西坡至乃彭峰西侧形成陡峭的断壁,布满大大小小的雪崩槽。南峰峰体被断层分割成的块状强烈隆起,西南坡坡度在50度以上,上下相对高差达1100米。东南坡是一个断崖三角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构成三条大的峡谷冰川。是频繁不断的雪崩养育着这三大冰川。举世闻名、幽深陡峭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紧依南峰脚下,印度洋的暖湿水汽顺江而上,使得这里雨量大,气候多变,给雪崩的形成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大的雪崩浪涛过后,带动大量的积雪从陡崖上跌落,又形成大雪瀑和流雪。而这“白色死神”恰恰是登山者的天敌。这里还是地震多发区,一年内仅有感地震就有数次之多。最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8月15日,这里发生了8.5级的察隅大地震,南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周围的村庄全部被毁,有的村庄竟被直接抛入江中。地震引发的山崩、滑坡,曾造成河谷阻塞,江水断流。在墨脱、亚让等地,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山地上,至今能看到山崩滑坡形成的断崖和数米高差的地裂缝。所以,无论从地质、冰川、气候、动植物等学科看,还是从登山方面看,南峰已成为世界科学界与登山界关注的热点。

南迦巴瓦峰的高度是海拔7782米,列世界第十五位。人类在相继登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后,此峰就成为世界最高的处女峰了,也成为世界高山探险中的空白点。

世界上所有的登山者都瞩望着它。那是多么强烈的渴望!

世界第一处女峰的诱惑。

其实,在二十世纪初和1940年,英国人就曾两次非法越境算计过这座奇山了。他们失望地认定这是一座无法攀登的雪山,只好在南峰东南侧和西南侧拍了一些照片,采了一些动植物标本,依依不舍,匆匆而去。

1960年,我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峰成功之后,顺着那股热情,西藏登山队马上想到了南峰。然而,年底,侦察队在侦察了西山脊和乃彭峰路线后,在乃彭峰只登达海拔5000米处,因地形太险,雪崩不断,只好放弃了攀登计划。一直到1982年,国家体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报请国务院批准,计划在两到三年内攀登和考察南峰。当年,侦察队再次做了侦察。次年,仍是侦察,但这次取得了重大突破。4月21日,仁青平措、宋志义等七人登达了乃彭峰!于是,1984年3月,由33人组成的南迦巴瓦登山队进驻大本营,向南峰发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攀登。

这支队伍集中了中国登协和西藏登山队最精干的力量,珠峰都不在话下,不信南峰就不可攀登!4月13日,突击队陈建军、次仁多吉、仁青平措等七人登上乃彭峰后,前方出现了300多米深的冰谷,那里一切都是未知数。雪厚冰陡,雪崩随时都会发生。队长王振华通过报话机让七个人开个小会,然后和每个人通话。所有的人都表示:“是很危险,但坚决执行前进的命令!”仁青平措说:“队长,我先下去。假如我回不来,就是‘光荣’了。别人,就不要再下去啦!”很明显,上次侦察时路线没有摸清,这样贸然闯下去,打的就是无准备之仗,损失难测。王振华握着报话机的手直抖,果断下令:“你们的任务仍是侦察攀登,你们已胜利完成了任务,即刻下撤!”说完“下撤”这两个字,他的泪水就流了下来。山上的队员,泪水也流了下来。

这是屡战屡胜的中国登山队第一次失败。

是的,珠峰,我们已成功过,自1953年人类第一次踏上这座地球之巅算起,至今攀上珠峰的已有600多人。但是,有谁知道几十倍于此数的登山者在它的身下饮恨而归呢?

1990年,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先生致函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中日联合攀登南峰。11月,中日联合组成侦察队,对西山脊路线和乃彭峰路线再次进行了侦察。与此同时,中日双方又乘飞机在南迦巴瓦上空进行了空中摄影和路线侦察,仍确定乃彭峰路线为攀登路线。1991年4月30日,中日双方在东京签订联合攀登协议书。9月,联合登山队进山。

南迦巴瓦,世界第一处女峰的诱惑。

多少登山健儿魂牵梦绕的诱惑。

这诱惑,也诱惑着我兴奋欣喜地赶来了。

听说到海拔3520米的大本营只有十几里路,我没太在乎。群央要给我找匹马,我谢绝了。我是空着身走,只背着一架相机。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背着三四十斤东西的藏族女孩子(给我背行李的小女孩才14岁)。不料,还没走出半里地,刚刚开始上山,我就领教了什么叫累得要死的滋味了:两条腿酸软得像灌了铅,心跳得几乎要蹦出来,气憋得喘不上来,像得了肺病似地大口大口地咳着吐气。走几步,就再也迈不动了,站在那儿喘半天的气,再挪几步。而那些民工们,轻松得竟还唱起了山歌。群央只好帮我背着相机,笑着让我“咬咬牙”。前面的一个小女孩看着我的狼狈相也笑了,朝我喊了一声。我听不懂,群央翻译说:“她是让你别在后面走,小心喂了熊。这山上熊可不少。”我说:“喂就喂吧,熊到我眼皮底下我也走不动了。”一番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他们也懂一点儿汉语。

扭回头看,脚下就是汹涌的雅鲁藏布江;而头顶,南峰已被陡峭的山林所遮。山林很静,顺着大峡谷冲下来的雪水激流哗哗作响,这更使我对面前的山道增添了一种莫名的恐怖感。我已被甩在了最后面,实在无法跟上队伍了。好容易穿出一片灌木丛,心里正在打鼓,后面突然窸窸窣窣作响。我很紧张,那窸窣声却停住了。我不敢走了,扒开树丛一看,这才松了口大气:下面,离我十几米外,一老一小两个民工背着东西站在那里等我。他们看着我,笑了笑,仍站着不动。男孩光着上身,老人右手紧握着长长的藏刀。我走,他们才走;我停,他们也停,总和我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我突然明白了,他们是专门在等我、保护我的,可他们背上,压着那么重的物资!

这次登山活动,运到格嘎的几十吨物资,就是由他们背上山的。

男孩脖子上吊着一个小书包,一边走,一边从中掏出核桃咬着吃。他追上几步,抓出一大把给我,指一指嘴。我实在没有这种闲情了,累得气都出不来,哪还顾得上吃核桃?他看我不要,瞪了我一眼,又停下,等我走出十几米再走。后面那位老人却不时地望着我笑笑,示意我不必着急,慢慢走。

最前面的民工开始休息了,我们才赶了上去。我请群央给我和那个男孩照了张相。我和他们语言不通,无法交谈,但我认识这个淳朴而善良的民族了。

这里的老乡,是门巴族人。

我眼前的人们,大都是老老少少。青壮年的民工正在山上,负责从大本营到1号和2号营地的物资运输。

运送物资上营地,更是靠肩扛人背。路太险,连牦牛和马匹都用不上。

穿过一片碧绿的竹林,前面阴湿的地上出现了一大片瓣儿很大的花,花朵也有点发绿,十分独特。我采了一朵,问他们:“这是一种雪莲吗?”

又是一阵笑声。一个会说汉语的藏民笑着朝我点头:“是,是雪莲。”所有的女孩子都笑弯了腰……于是我知道,这不是雪莲。在见到它后不久,大本营遥遥在望了。迎接我们的战友,正挥着手走下来,那一身红红如火的衣装,像绽开在这绿色山谷里的花……玉洁冰晶的南峰越来越近,恰似一朵硕大无朋的雪莲。

同类推荐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就这样日益丰盈

    就这样日益丰盈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另配有12页阿来的生活写真照片。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

    《胡适文选:倡导与尝试》收录了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倡导文学革命的论文及其尝试以白话文为载体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让读者领略作为文学大师的胡适的风采。
  •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最经典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涵盖面较广,有一些是神仙鬼怪的,有一些是有关传说人物或历史真实人物的,还有一些是关于自然人文的。这些民间故事植根于民间,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自己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夜倾尘:鬼手法医腹黑王

    夜倾尘:鬼手法医腹黑王

    邪魅法医,冷酷神偷,双面娇娃的她,莫名穿越异世,成为“哑女”。面对接踵而来的阴谋,她依然狂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强者为尊的世界,不管众男子为她深情几许,她只觅一人,陪她收神器、御万兽,风云在手,笑傲天下!
  • 修纹道

    修纹道

    奇异的位面到处弥漫着纹的世界,也有着扣人心弦、热血沸腾的故事。“修纹亦修情,修情亦修道。”一句话,道出了多少的情和义。这里这里没有繁衍到巅峰的斗气,也没有变幻莫测的武魂;有的,仅仅是一点一点的走到巅峰的修纹道!
  • exo之魔林女孩

    exo之魔林女孩

    只因千百年轮回前的一次家族灭门惨案,大家各奔东西,千百轮回之后,一次意外,使回忆的密门开启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高达之星空下的烟火

    高达之星空下的烟火

    当烟火散去,当星辰陨落,而站在这青空下的我们,只剩下了回忆去缅怀。高达seed同人新人,文笔不好,勿怪。
  • 默默向你许愿

    默默向你许愿

    一次误会,让她——楚沁湘,失去朋友,失去亲情,又失去爱情。。。。。。
  • 塞维斯的悲歌

    塞维斯的悲歌

    好像是一个梦,却又那么真实。在那里,血与火交织,光与影交错,他们,渐渐都离我远去,只剩下,手中这一本《塞维斯的悲歌》。——安辰羽当科技与魔法碰撞之时,那伴随着厮杀而来的,必然是一曲唱尽离殇的悲歌。
  • 三国争锋之雄霸天下

    三国争锋之雄霸天下

    爱好和平的星球因总统治者的问题而结下深仇大恨,从此战争就开始了。三国中三大主将带领着士兵,利用自己最有利的一点攻打城池,有胜有输。三国中到底哪个主将才是全球最厉害的策略之王?到底哪个主将可以带领士兵百战百胜,得到统领全球的权利呢?
  • 沧海云帆

    沧海云帆

    一百年前,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毁于一场洪水,幸存的人类栖身于孤岛“中原”。一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洪水世界的探索,但是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少年夏禹说服首领舜帝,组织了远征军,乘坐人类最后的一艘宝船,开始了第十次探索。中原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一片怎样的世界?除了人类之外,是否还有其它的物种存活?这场滔天洪水,到底是从何而来?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正邪,什么是天道?三界之中,到底谁才是主宰?!
  • 九域风

    九域风

    天下分为九域,九域之间由传送石相通,但历经万年之后,许多穿送石已经破裂,各界域之间可以说是互不通信来往。九域之中修仙门派多如牛毛,但凡人想要修仙,需要仙人引路。可惜云云世间,幸运之人少之又少······诸葛流云原本是小石城酒肆的一名小二,一心想学道术,却苦无机缘,后来偶遇天魔门少主司徒楚楚,两人在一次危难之中失散···后来他拜入仙云道门,几番周折,学得灵犀道法,走上一条崎岖修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