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1300000002

第2章 治国与治水

——写在《中国治水史诗》发行后

张笑天

人类在还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就充斥了许许多多关于水患和治水的传说,其中当然以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最为脍炙人口。诺亚方舟故事里的上帝并不可爱,为了惩罚罪恶的人类,居然不惜发四昼夜洪水,让亚当、夏娃的子孙尽死泽国,得救者仅诺亚一家八口而已。

比较而言,大禹则更有人情味,为救百姓万民,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美谈。

大禹这人很不简单,公而忘私,不记私仇家恨,他的父亲鲧奉尧帝之命,治水九年而无功,被舜帝处死于羽山,禹不计前嫌,仍能接受舜的委任前赴后继,疏河道、通沟渠,终于成功,造福万民。禹是家喻户晓的大英雄,直至被神化。

有史为凭的李冰父子就不止是传说了,他们留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智慧与民力的杰作,两千多年过去了,迄今川西百姓仍受其惠,成就了有史以来的“天府之国”,那无疑是蜀郡太守造福于人的丰碑。

可以说,古往今来,人类得益于水,也受害于水。水患和水利是伴着人类的蹒跚脚步开始,一直走到今天,辉煌与灾难俱来,受惠与苦果同尝。

水至柔,却又是可摧毁一切的残暴力量,人又一时一刻离不开它。你无法不对水产生敬畏之情。

中国水系复杂、水网密集、水患频繁,却又是严重水荒的国度。对于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孙中山先生早在1924年“民生主义”讲演时,已首次提到建造三峡电站的构想,集防洪、灌溉、发电功能于一身。到了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还派出科学家去美国考察,并请美国大坝、水利专家萨凡奇帮助设计过蓝图,着实刮了一阵萨凡奇旋风,可惜最终因资金匮乏而流产,萨凡奇只在宜昌上游的拦河坝上造了几所房子而已。到了1963年,已经84岁高龄的萨凡奇仍念念不忘三峡工程,他对中国人很有信心,称赞“中国有很多聪明人,不会把巨大的财富长期搁置不用”,他不能躬逢三峡修建之盛的遗憾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对中国同行说:“只是对于我,三峡已是一个失落了的美好而痛苦的梦境了。”

萨凡奇的梦还是由中国人自己圆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视察长江三峡,以诗意描绘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图景,成了中国几代水利工作者的朝思暮想。而今天,美梦终于成真,中国人从此敢于拍胸脯,自诩无愧为大禹的子孙。

把几千年来,特别是60年来炎黄子孙治水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该由政府和学界的专家们来完成,但这任务却落到了一批作家肩上,这得给一位有识之士大书一笔,他就是倡议并出资启动这项文化工程的杨钦欢先生。

我原来与杨先生素昧平生,只是这本书完成后在人民大会堂的首发式上,才得相见。他是广东梅雁集团的老总,是上市公司的老板,他能跳出所经营的圈子,不惜掷重金经营这本只赔不赚的书,本身就令人肃然起敬。

梅雁集团与水利有不可割舍的情缘,杨先生的集团原本是经营水电的,对水情有独钟就毫不为奇了。他说得好,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治水史,从三皇五帝到伟人毛泽东,哪个明君不是以治水安天下?哪个爱民如子的领导人不以兴修水利而惠民?他举了很多古今实例,从灵渠、都江堰到治黄、治淮,乃至修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不记录着名君名臣的千秋功业。

我相信,他不是随口说出,当然也需听者有意。这就要说说老作家程贤章先生了。对这部治水史来说,他和杨钦欢一样,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听了杨先生的一番感慨,马上表态说,你先出一笔经费,我来接招!他自愿披挂上阵操持此事。

初听此言,杨钦欢还以为是玩笑或应景,当看出程贤章是发自内心时,这倒让杨先生又高兴又于心不忍了,须知,程贤章马上就是80岁的人了,身体又欠佳,怎敢劳动他担此重任?

很快,程贤章拿出了方案。这方案中开列的一大串作家名字,也着实吓了杨钦欢一跳,诸如陈世旭、邓刚、何建明、张炜、蒋子龙、陈桂棣、程树榛、关仁山、刘兆林、焦祖尧、阿成、叶兆言、赵丽宏、缪俊杰、叶延滨、谭谈、彭见明、何申、李存葆、杨克、商震、沈仁康……这可都是活跃在当今文坛上的重量级作家呀!他们都有繁重的创作任务,能够分心为治水史出力吗?有这个兴趣吗?

当过广东文学院长的程贤章显得胸有成竹,他敢拍胸脯说“招之即来”,他真的做到了,其中的缘由,固然源自作家们对这设想的趋同感,也与程贤章这位老大哥的号召力有关。

肯吃苦,这是程贤章让人敬重的一点。他不顾高龄体弱,带几个助手到大江大河去实地考察,连震区映秀镇也没有漏掉,更不要说都江堰、灵渠了。他从黄河口三角洲到新疆的坎儿井,从东北大平原上的黑龙江、松花江到上海黄浦江、苏州河,直至钱塘江……

他艰苦跋涉去寻访大江大川,同时看望那些应他之邀开始撰写水利史各章节的作家们,以尽组织者和朋友之谊。

我深受感动的是,在11月份哈气成冰的寒冬季节,他带助手们来到东北,先后拜访了张笑天、阿成、刘兆林、邓刚等人,目的不为督促大家的写作进度,只为表达他的一片心意,那是酷寒中送去的温暖!

杨钦欢和程贤章的心血没有白费,洋洋200多万言的《中国治水史诗》终于面世了,不妨看一看标题吧,从《大禹治水》、《都江堰散记》、《隋炀帝与大运河》、到《中国幻梦——黄河清》、《百年梦想,中国几代伟人与三峡工程》……林林总总,却艺术地概括和再现了人类战胜水害、变害为利的改造大自然的文明进程。

这本书好在它不是空洞的说教,不单靠罗列枯燥的数字,而是写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古今治水英雄。所以说,这是鲜活的治水史,是给人以冲击力的文学之史。

自从北魏郦道元编纂《水经注》后,迄今为止,再没有一部完整的水利大典问世,这部水利史集合了56位知名作家集体打造,也是空前的壮举,是一项填补空白之作。

中国是个缺水又水灾频发的国家,历来的当政者得不得民心,首看水利。所以说善治水者可令天下稳固,是毫不夸张的。水利兴则五谷丰,天下富。这是关系民之生存、国之根基的大事。

建国以来,我们的政府也一直在治水上下工夫。中国气候受季候风影响,旱涝无常,大水泛滥则使良田一片汪洋,旱则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这对以农为本的古老中国来说,如不治水,将动摇民族根基、动摇国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捧着两本沉甸甸的大书,心里很有感触,我在人民大会堂发言时就说过这样的话,这项不亚于任何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的图书工程,其实应由国家注资来完成,不管是隔代修史还是当代立传,举一国之力总会少些缺憾。

应当说,作家虽然在水利专业知识上有缺失,可他们有热情、有认同感,有同老百姓血脉相连的感情,又不乏艺术想象的翅膀,不经意间能把人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世界,使原本枯燥的水利史,显现出无法抗拒的魅力,戴上史与诗的桂冠。我深知他们创作的繁忙,可一经召唤,竟应者云集,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或采访,或重走大川大河,到如今,汗水凝固成这部洋洋大观的治水史诗。应当说这是泽被后人、功德无量的事。

我的文学创作与水有缘,不必说游历过祖国的名泽大川,我也曾扎下去,在当年的葛洲坝工程和后来的三峡工程去深入生活,我采访过包括水利泰斗张光斗在内的诸多水利专家,也访问过当年各学科领域反对建三峡电站的反对派精英们,甚至前往美国去探访高达220米的胡佛大坝,后来写出了电影《木屋》、《世纪之梦》,以及《滇池遐想》、《抚仙湖奏鸣曲》、《上善若水》等“涉水”文学作品。

我对中国的大江大河有天然的情感依恋,并且对那些为规划治理它们、使之造福于人的水利工作者们始终怀有深深的敬意。

中国太需要水,太需要干净的水,太需要绿色的水利工程了。特别是今天,当长江变成黄河,黄河变成泥河,淮河变成黑河时,这种感情来得尤为强烈。

30年来,中国以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发展并崛起,我们却忽视了外国朋友的忠告,步人家痛苦的后尘,到底还是以牺牲干净的湖海江河为代价,换取了GDP的大幅攀升,直到醒悟过来,不得不每天在做痛定思痛后的补救,以更高昂的代价还原自然的本色,谈何容易!

看看中国辽阔幅员上的江河湖泊,没被污染的还能数出多少?也许只能在交通闭塞的角落去寻找。频发的洪水、泥石流,西南百年不遇的干旱,哪一样不与我们没有善待江河湖海有关?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就提出了“一定要根治淮河”“一定要根治海河”等口号,现在,当你面对劣五类水质的淮河时,你会作何感想?

当政绩与GDP挂钩,当政绩与升迁息息相关时,纯净的水会渐行渐远,清醒过来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归根结底,清醒者不应当仅仅是上层和普通老百姓。李冰肯定不是个功利主义者,他就任蜀郡太守时已是耄耋之年,他没必要制造政绩,他已没什么升迁空间,人无所求品自高。

于是我觉得,《中国治水史诗》正逢其时,它虽不担负着教化和纠偏之责,当头棒喝一声的作用还是有的。

2008年四月天,我曾受邀参加都江堰的放水节,一个月后发生大地震,连二王庙都严重损毁了,而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宝瓶口等都江堰工程却安然无恙,令人感慨。我当时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老子的“上善若水”,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其实老子是借水喻人,他所说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无疑是在告诫人们,其安身立命,也该像水一样,随遇而安,善于处低洼之地,心若止水。

我们对大自然的水索取无度,人类难免遭遇报复。大自然无情又有情,不要让大自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惩罚和报复人类了。水是人类的命脉,水脉决定人脉,而人脉是国脉的根本。

除了记录我们一代代人治水的丰功伟绩,如果说《中国治水史诗》能给大家提个醒,这已是额外的收获了。

这本书的成书还稍显匆忙了些,作家们的全身心投入与否,或靠网上资料敷衍成篇,难免存有瑕疵,当然还是瑕不掩瑜的。如能有机会再版,当在选题和艺术性上多花些工夫。

同类推荐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现灵光。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热门推荐
  • 大宋第一人

    大宋第一人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携六尺青锋,创不世功业,何人敢为阵前卒?”“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命。”泱泱华夏,何惧宵小?“作诗有何难,出口便是锦绣文。”“荒谬,圣上犹在,谈何登基?”汴京城内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勾栏瓦肆文人墨客,贩夫走卒,谈笑自若……往事越千年,且看现在小年轻如何混迹在北宋年间。一切尽在大宋第一人。每日早九点中午一点晚上八点准时更新。新书上传望诸位多多支持。
  • 鬼关门

    鬼关门

    阳光明媚,烈阳当空,站在树荫下,看着你的,不只是空气。
  • 媞婳

    媞婳

    在这个世界上,爱恨情仇少不了,心灵砒霜自然多。
  • 自天命之

    自天命之

    人的一生有无数个选择,通向无数条命运支流;而容纳了无数人生、提供着无数选择的文明,却有着相同的宿命。在这短暂的人生里用尽全力对待每一个选择,满怀恐惧又充满希望地活着;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时空中,汇成不可抗拒的命运洪流。
  • 术衡

    术衡

    没有魔法。没有神力。这个世界,术士主宰!
  • 重生之包工头

    重生之包工头

    重生回到过去,不是为了成为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而是要做一个包工头之王!重生回到过去,不是为了泡妞把妹,只为亵渎曾经没有资格拥有的女人!重生回到过去,不是为了花天酒地,而是要多跟父亲聊聊工作、与母亲谈谈生活、陪外婆洒洒谷子喂喂鸡!什么才是真正的共和国建设浪潮中的包工头,让叶君浩来为大家解读!
  • 半张钞票

    半张钞票

    王森侦破江苏奇案,得到一个假期,谁知乘火车时又碰到怪事。他的助手朱国明追踪一个扒手,从其手中索回钱包给失主,失主称钱包里有半张钞票不见,问朱国明要了扒手的地址。谁都没有想到扒手竟因此丧命!半张钞票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只有半张?这上面是不是有何暗号?王森运用他聪明的头脑,推测此事和当地的流氓团伙有关,继而查明该团伙向日寇购买军火!其交易地点是苍茫的大海之上……王森能否准时率人抵达现场,阻止这罪恶的交易?治安大队有限的人手和弹药,能否跟日寇的先进武器抗衡?
  • 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

    纽约博物馆名宝石“蓝魔之泪”被盗。嚣张跋扈的盗贼邀请来4位天才推理家,来到被盗现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盗贼的狂妄行径还不止如此。他在博物馆留下一个危险的讯息: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有人能将他找出来,所有涉及到这个案情的人都会得到“惩罚”!盗贼坦言:“我就在你们这些调查案件的人之中!”现在开始,你就侦探,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找出真正的凶手。
  •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婚总裁的影后小辣妻

    闪婚总裁的影后小辣妻

    七年前,他们在高中相恋两年多,毕业晚会他突然消失,而她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七年后,他留学回来,因为某些情况,他们闪婚了,婚后,傲娇的总裁成了宠妻的男人。“老婆,以后如果有人敢欺负你,你尽管回手,一切都有你老公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