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400000005

第5章 老子论自然 (1)

内容提要:

道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观念。道的基本属性是自然。在老子哲学中,自然是从属于道的。道法自然,意思是道以自然为法,但这里的自然,不是名词,不是今人所理解的外在的自然界、自然物,而是自以为然、自其然而然,没有外在约束,没有外在强迫的意思。道法自然,意思是道以自己为法。道成就天地万物,完全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功利性。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根本。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根,道化生了天地万物,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万物,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成就天地万物不是为了谋求什么,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

1.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讲: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应当以地为效法的对象,地以天为效法的对象,天以道为效法的对象。道以什么为效法的对象?按一般人的理解,道以自然为效法的对象。

但这种理解是有问题的。台湾一名学者就这样认为,他认为在《老子》一书中,“道”并不是最高的范畴,在“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如果在“道”之外还有一个比道更高的存在,那“道”还是道吗?道之所以为道,就在于在它之上、在它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比它更高、更前的存在。

这里关键是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我们现在讲自然界,讲大自然。但是自然界的这样一种提法,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自然”这个词,我们现在把它当成了一个名词来用,但是在古代,最起码在《老子》一书中,它不是作为名词来用的。

“自”,就是自己;“然”,就是样态。“自然”,就是自己使自己成其为这样一种状态,而没有外在力量的强迫,没有外在压力,没有外在制约,没有外在限制,等等,这是“自然”一词的本义。

“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应当以自己作为效法的对象。道使自己成其为自己这个样子、这个样态,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事物使道成其为这样一个样态。

所以,“道法自然”,实际上不是别的,就是道性自然,道的本性就是自然。

“自然”这个词,不能做名词讲,而是作为一个形容词。形容没有任何外在压迫,没有外在制约,没有外在限制等这样一些含义。

《老子》第十七章讲: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上,下知有之”。这里讲的“太上”,不单单是一个时间的范畴、概念,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价值的范畴、概念。“太”就是无以复加,就是最好的。

最好的政治统治、政治统治的模式、政治统治的方式是什么?应当是“下知有之”。什么叫“下知有之”?就是作为普通百姓,作为下面的人,只知道有这么一个统治者,而这个统治者做了什么事,不知道。也许他做事了,也许他没做事,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模式,这样一种体制,在老子看来是最好的一种模式。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有一句话:“管得最少的政府,其实就是最好的政府。”这句话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种理论,其实在老子思想中早就有这样的思想。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的状态是,领导者做了很多事,做了很多有利于、有益于民众的事,所以民众亲爱他、赞誉他,这叫“亲而誉之”。比如说,人们知道黄帝,我们现在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但是黄帝做了什么事,大家都不知道。尧、舜、禹、汤做了什么事,我们知道,所以人们赞美尧、舜、禹、汤,人们没有赞美黄帝的。但是按照老子的观念来讲,黄帝是比尧、舜、禹、汤更为伟大的人物。

“其次,畏之”。再其次变成了“畏之”,就是人们害怕他。人们为什么害怕他?因为他很厉害,因为严刑峻法。任何一个人,如果触犯了刑律,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比如说秦始皇这样的人,人们害怕他,但是他的地位就比尧、舜、禹、汤要低。

再下来,第四个层次是:“其次,侮之”。就是说,再其次,人们连怕他都不怕了,不管他怎样的嚣张,不管表面上如何厉害,人们都不怕他。人们敢批评他,敢辱骂他,这是最低的一个层次。

老子接着讲: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我们讲前面这些话,其实是为了讲“自然”。“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就是说事情合乎它自身的轨道而运行、发展,但是就百姓而言,他认为没有一个人干涉自己。百姓认为不是因为别人干涉我,而使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好像是没有人管,自己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百姓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是别人教导自己这样做,不是因为别人劝告自己这样做,而是我自己这样做。我自己这样做,就是所谓的“自然”。

在“太上”的时候,人们只知道有一个帝王,有一个管理者,而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这种状态,在老子看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庄子?天地》篇讲:“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一种“自然”状态。

除了直接讲到“自然”之外,《老子》一书中还间接地讲到一些话,我们从这些话中,也可以体会到老子所讲的“自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

比如第二章讲:

万物作出了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不辞”,也就是不司、不掌控。生养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之私有,为其所当为而不自以为事,功成事遂而不以功臣自居。这样一番作为在老子看来就是“自然”。

《老子》第五章还讲: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什么叫“刍狗”?“刍狗”就是祭祀过程中,用草扎起来的一种祭祀品,一次性的,祭祀完了就可以扔了。

“天地不仁”。在儒家看来,天地是仁爱的化身。阳光雨露,哺育万物。哺育万物以后,又把这一切给予人类。所以在儒家看来,天是一个仁慈、仁爱的形象。而在道家看来,在老子看来,“天地不仁”,它“以万物为刍狗”。因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在天地看来,都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差异、没有区别的。

“圣人不仁”,这里的圣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职位的人,也就是统治者。一个统治者,“以百姓为刍狗”,是说这个统治者不是亲爱某一些人,他对一切人都一样。

这里说的“不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不是说他们不做对民众有利的事,不是说他们只做对民众有害的事,不是这样一个概念,也不是这样一个含义。而是他做任何事,或者他不做任何事,都没有一种考虑,没有一种想法,是要故意做这件事。也不用刻意去思考,因为做了这件事可以对他人、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会不会带来什么好处。他没有刻意想,因为没有想,所以他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是“自然”的。

《老子》第七章讲: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不自生”,也就是不自私其生,不以一物为自己私有的财产。“不自生”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吕氏春秋?贵公》篇讲: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子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至公矣。

不刻意、不自私、不以功臣自居,无所偏爱,无所求索,并非为了通过做某事而得什么,这就是“自然”。

我们现在还讲这样一种话,说谁自然谁不自然。导演告诉演员:你应当自然一些。自然一些是指,别太戏剧化,别太为演戏而演戏,你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紧张,不要拘束。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自然”这个词本来的含义。

“自然”不是别的,就是没有外在约束,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这才是“自然”。

2. 自然是道的本性

同类推荐
  •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本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他发起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他的思想是一盏被一个民族世代传递着的思想明灯。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大学论·行为规范论

    生命是人真实存在的标志,而生命的展开即是人生的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自然过程,期间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不要试图改变这个过程,而要服从这个规生律,完整、系统地体味人生,以坚定的生活信念和顽强的人生态度迎接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人的生命之美,美在人的生命的全过程,因此,珍惜生命,就是珍视人间的美丽;热爱生命,就是热爱人生的要义。
  •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社会如江湖,混迹江湖之中,既不能做人皆如韦小宝那样圆滑善辩,过于张扬;亦不可做事都似郭靖般敦厚呆板,不懂变通。若想为人称道,又事有所成,惟有学习老顽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之术——左手做人,右手做事。
热门推荐
  • 豪门总裁的逃亡妻

    豪门总裁的逃亡妻

    哇!她可真是好运,居然被夏氏集团的唯一继承人在他的订婚典礼上牵起手私奔!这个帅到极致的男人为什么一直喊她妮娜?妮娜又是谁?她否认,他却对她肆意的掠夺。还蓄意要永远的占有她!可是她心里爱着的是别人啊!这是命运吗?她忍辱负重的的嫁给他,只为自己心爱的人不受到他的伤害。可是却发现他根本无法对自己心爱的人造成任何威胁。她该怎么面对这样的局面,要接受命运吗?不,她要逃!他以为用自己的柔情可以俘获她的芳心,可是没想到她还是选择跟别人私奔!这是她的选择吗?如果这样她可以幸福,那么他愿意放手。两年的别后重逢,他看见她的含辛茹苦。他痛啊,对她肆意的凌辱,只因为心底对她的那份疼惜。当误会的真相浮出水面,他们的心靠在一起,久违的爱回到身边,那份幸福沉醉而沉重。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豪门总裁的逃亡妻》
  • 穿越之终极一班

    穿越之终极一班

    本文是根据电视剧终极一班改编而来,因为有不明强大物体掉到了金时空,为了防止它落入邪恶势力手中,冥王派黎夕去寻找那个东西,也就这样,黎夕进入了芭乐高中,,,,
  • 灵傲羽凡

    灵傲羽凡

    你绝不会知道另一个世界?一个名为灵界的地方。主角天生孤儿,窘迫少年,上天给了他什么?爱的怜惜,王的决斗,友人的背叛,亲情的难舍,神使逐一击破,那最后的面纱是什么?是生?是死?灵界之上,依稀的虫族,古老的龙族,嗜血的血族,自立清高的神族,神秘的魔族,古老的蛮荒圣兽‘’‘’‘一起见证他的一步步···············
  • 富豪俱乐部5

    富豪俱乐部5

    富豪俱乐部是一个超大型的名利场,里面有鳄鱼也有百灵鸟、有秀台也有擂台。三个女人一台戏,再加上女富豪的身份则是一台十足的大戏,而且这台大戏还和《金陵风月》剧组选秀相关。表面上看这是一场选秀,实质上这是一单生意……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Reprinted Pieces

    Reprinted Pie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婆乖,别乱跑

    老婆乖,别乱跑

    某女:“趁人之危非好汉。”某男邪魅一笑:“没有危,哪里来的趁人之说?”糊里糊涂成了环江帝少的妻子。好啊,你不让我走,我就偷结婚证去换绿本。可那靠在门口的男人是怎么回事?
  •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找初恋

    寻找初恋

    你可有在某个瞬间想过,去寻找早已杳无音讯的初恋?去打听他的下落,哪怕动用一切资源,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哪怕那初恋从未真正开始过?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囧囧房东怪房客

    囧囧房东怪房客

    穿越者同流合屋!暴龙原住民房东遇上脱线穿越房客,将会发生怎样的乌龙事件。莫名其妙成了穿越者驻地球接待站,带着超级娱乐制造软件而来的啰嗦未来人,空间植物法师超级冷面美少女,还有粉嫩粉嫩的修真者——她这个房东该怎么办!穿越效应——被监控,武斗,遇上难缠大明星……好吧,她都认了,因为她是什么也不怕的暴龙女,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位面,但是在喷火镇压下,谁敢不从?!可是不知不觉她的心也被偷走了,谁干的,快还回来!提醒:本文帅哥超级多,请各位JM们自带纸巾,防止鼻血飚飞。本文美女超级多,各位男乡亲们请也自带纸巾,作用我就邪恶的不说了。——二月PK,大家的PK票和粉红票不要忘记了呦!推荐票也需要,嘻嘻!最重要的是要点进去看哦,内容精彩。已有完本VIP作品《莫愁》,质量保证,坑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