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1600000012

第12章 平型关大捷 (1)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打的第一个胜仗,因此历来备受瞩目。但是,迄今为止,在各种涉及此一问题的相关史书乃至于战史之中,内地学者、台湾学者、日本学者的有关叙述仍旧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本文拟先描述一下这次大捷的经过,然后就几个目前争议较大的问题,综合各方观点,做一个概述。

平型关大捷的经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五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中国第二战区制订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1937年9月中旬,阎锡山要求八路军帮助防守平型关,阻止日军南进。周恩来、彭德怀同意了阎的要求。

8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侧击向平型关前进的日军。

当天,一一五师师长林彪亲自乘军用卡车到距日军仅5公里的灵丘城,侦察敌情,了解友军情况,还看了平型关一带的地形。他提出,可以考虑利用平型关以北险要的地形打一仗。他同师参谋长周昆、作战科长王秉璋把平型关周围的地形和初步的作战设想逐一作了说明,并征询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的意见。大家一致赞同打这一仗。在平型关侧翼山地打一个大仗的部署,就这样决定下来,并电告了八路军总部。国民党军队方面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协同作战。担任平型关正面防御任务的阎锡山部队,还主动将八个团以上兵力的"平型关出击计划"交给了一一五师,以示"精诚合作"。

9月24日,一一五师在上寨镇小学校的土坪上召开了营以上干部战斗动员大会。在干部会上,林彪宣布了作战部署:独立团、骑兵营绕到平型关东北截断敌人交通线,阻止敌人增援;以三四三旅两个团为主攻,三四四旅一个团到平型关北面断敌退路,一个团做师的预备队。攻击部队全部在平型关东侧山地设伏,准备给敌人以猛烈打击。

开完会,林彪、聂荣臻又组织与会干部进行了现场勘察,但见群山之上,蜿蜒着古老雄峻的内长城,平型关坐落在群山之间。这一带山势不高,但是山连山,峰接峰,利于部队隐蔽。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10多公里,沟深10米到100多米不等。这条峡谷古道宽不过三五米,仅容一辆卡车单行,古道两侧,是刀削似的危岩绝壁,再上面是比较平缓的沟岸。在这里埋下伏兵,不愁消灭不了进入伏击圈的日军。

察看地形归来,林彪告诉聂荣臻,据侦察员报告,日军已经进至蔡家峪以东地区,有于明日进攻平型关的可能。他们把情况又作了一番详细的研究,随后用电话下达了出击的命令:三四三旅本晚24时出发,进入距敌预计经过的汽车路仅二三里地的白崖台一线设伏,三四四旅随后开进。

当天晚上,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从上寨、下关赶到离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一带,隐蔽集结,进行战斗准备,待机歼敌。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罕见的暴雨,气温骤降,秋寒袭人。林彪、聂荣臻的作战决心毫不动摇:不能贻误来之不易的良好战机,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出击!午夜,部队冒雨向预定地域进发。战士们既无雨衣,又无斗笠,只得任凭狂泻的暴雨湿透征衣。在风雨交加中,队伍沿着山间小径和泥泞的山沟穿行。随暴雨接踵而至的,是摄人心魄的山洪。战士们只得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手或拽着马尾巴从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急流中趟过去。大家的手脚都冻僵了,牙齿嗑得咯咯响。陈光的三四三旅走在前面,两个团都平安地越过一道激流,走在后面的徐海东的三四四旅只过去了一个多团,剩下的人马却被越来越汹涌的山洪挡住。有几个战士杀敌心切,急于涉过急流,被凶狂的山洪冲走,不幸遇难。

聂荣臻与林彪商量,已经过河的三四四旅一个多团按预定方案使用,没有过河的部队不再强渡,以免不必要的牺牲。林彪同意这个意见。

1937年9月25日,聂荣臻在平型关东侧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山头上,和林彪一起指挥了威震中外的平型关大战。

在10里长沟埋伏的,是由杨得志、陈正湘率领的六八五团和由李天佑、杨勇率领的六八六团。徐海东的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奉命隐蔽地穿过沟道通路,占领了东河南以北的高地,以便切断敌人后路。六八八团停止了强渡,作为师预备队暂未开入战地。杨成武的独立团和刘云彪的骑兵营已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以东开进,配合主力作战。

上午7时许,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进入了伏击圈。100多辆汽车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率先开道,200多辆骡马大车拉着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和给养跟随其后,压阵的是骑着高头大洋马的骑兵。日本兵脚穿皮鞋,头戴钢盔,身穿黄呢大衣,毫无战斗准备。山沟里,汽车的马达声,马蹄的得得声,大车的轱辘声,响成一片。

伏击部队的报告同时汇集到师部:敌军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光沟道里就挤满了1000多名敌人。林彪和聂荣臻立即下达了攻击命令。顿时,沉默的群山怒吼了!满贮深仇大恨的枪弹和迫击炮弹带着啸音飞向敌群,手榴弹雨点般地飞进沟道,炸得日本侵略军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日军汽车撞汽车,人挤人,马狂奔,指挥系统一下子就被打乱了。

"敌人很顽固呵!"聂荣臻发现日军正利用汽车作掩护,进行顽抗,并且组织兵力抢占有利地形,连忙跟林彪商量说:"这块肥肉块大,不好一口吃掉,得分而食之。"

林彪回答说:"是这样。部队得冲下沟道公路,将敌人切成几段,分段吃掉它!"他们果断命令部队出击,杀入敌阵地,并指令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派出一个营,冲过公路,抢占在设伏前因怕暴露目标而来不及占领的老爷庙制高点,以便两面夹击敌人。

山谷间骤然响起激昂的冲锋号声和惊雷般的冲杀声。八路军勇士呐喊着向敌人扑去,同敌人展开了白刃肉搏战。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经过武士道训练的日军虽然失去指挥,被分隔开来,仍然利用汽车和沟坎,进行顽抗。八路军干部战士前仆后继,以更加猛烈的攻势对付顽固到极点的敌人,连伤员也与敌军伤兵扭打在一起,互相用牙齿咬,用拳头打。六八六团副团长杨勇在激战中负了伤,仍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六八五团一连连长曾贤生,带领战士们冲入敌群,在肉搏中壮烈牺牲。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有位战士与敌人拼刺刀时,双方的刀同时刺入对方的胸膛,一齐倒在血泊中。由于敌人的刺刀长,八路军的刺刀短,这位无名的战士定是迎着敌人的刺刀将敌人刺死的。

经过一番激战,老爷庙制高点等有利地形全被八路军占领。

中午时分,被堵截在辛庄、老爷庙、小寨村一线山谷中的1000余名日军全部被歼灭。八路军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多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多辆。板垣组织的增援部队被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独立团还在灵丘与涞源之间的腰站,击毙了增援的日军300余名。从另一路进攻平型关的日军惊恐万状,向原定为国民党阎锡山部队阻击阵地的东跑池方向突围。

血战后的10里长沟,日军人仰马翻,尸体狼藉。燃烧的汽车,遗弃的武器,散落的文件、作战地图、写有"武运长久"的日本军旗及各种罐头食品,满地皆是。聂荣臻走下山谷察看,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八路军部队对日军的武士道精神估计不足。干部战士们仍然用国内战争时期对待白军的办法来对待日军,以为日军被击溃之后一听到"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话就会举手投降,其实不然,反而吃了亏。有的战士去背日军的重伤兵,被一口咬掉耳朵;有的战士为躺在地上的日军包扎伤口,反被开枪打死。八路军因此付出了血的代价,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激战和打扫战场中牺牲的200多人,大多是经过长征的老战士。聂荣臻为他们的牺牲痛惜不已。他当即向打扫战场的部队下达了紧急指示:对于顽抗到底的敌人,坚决消灭!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平型关大捷,震惊中外。这是八路军出师华北前线的首战,也是中国抗战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在"抗战必亡"的谬论甚嚣尘上之时,这一仗一下子就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而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意义是,部分地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使慌乱败退的国民党军队得到喘息的机会,战线渐趋稳定。聂荣臻对这次大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87年,他年事已高,还欣然命笔,感慨赋诗:"集师上寨运良筹,敢举烽烟解国忧,潇潇夜雨洗兵马,殷殷热血固金瓯。东渡黄河第一战,威扫敌倭青史流。常抚皓首忆旧事,夜眺燕北几春秋!"

同类推荐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现代管理实验教程

    现代管理实验教程

    政府权能场域是政府存在和政府权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政府权能获取与维系的条件和前提,是引起政府权能运动的力量。研究政府权能场域是为了说明政府、政府权能与其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联性。本书围绕政府权能及其与所依存的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政府权能场域的构成要素、型塑过程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当下中国政府权能及其运行所依存的场域问题。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热门推荐
  • 亡年

    亡年

    年、我们最大的节日如果哪天没了,很多东西还会在吗?比如羞愧、骄傲、人情、温暖……
  • 人皇——君临天下

    人皇——君临天下

    一个神秘的宗派——上宗,一个视凡人如草芥的强大势力,面对族群的生死存亡之际,它的选择究竟是什么?不屈的少年,与上宗强硬的对碰,是否能以一己之力挽救族群于水火之中,人中之皇是独挡一面,还是悲怜天下,当君临天下之际,便是登临人皇之位吗?
  • 冷妾当道

    冷妾当道

    小小舞女嫁入豪门大院。丈夫冷落,下人嘲讽。上要讨好公婆,下要提防正妻,内要安家,外要救国,腹背受敌,叫苦不迭。无计可施?哼!且看本小姐如何将这小小的唐公馆闹翻了天。此文慢热,有谍战,有宅斗,有虐恋,欢迎喜欢的亲前来捧场~~
  • 丢了半个世纪

    丢了半个世纪

    我距离你半个世纪我怎敢放弃我怕我刚放弃就再也找不到你毕竟我们本不该有太多太多交集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公亲亲宝宝不哭

    老公亲亲宝宝不哭

    “什么来了一年不到就让我当这个科室的后妈,这是要让我一夜成长的故事吗?"半夏一脸惊恐。”胡说,什么后妈,有那么恐怖吗。我相信你能胜任护士长这个职位的。“谢主任一片和蔼。”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信任。”就这样半夏摊上大事了。某女摊在温柔乡里哇哇乱叫,宝宝要当妹妹宝宝不要当姐姐,呜呜、、、、、、
  • 旧爱新婚,高冷前妻很抢手

    旧爱新婚,高冷前妻很抢手

    三年婚姻,苏婉忍受自己的丈夫与旧爱藕断丝连,李欣然的设计陷害,让她陷入抄袭风波,而她的丈夫指着她的鼻子大骂她是第三者!名存实亡的婚姻令她心力交瘁,原来费尽心机得到的,不过是一场残酷的梦。离婚之后,她在职场大放光芒,原本瞧不上她的前夫却厚着脸皮贴上来,不仅破坏她的相亲,还搅黄了她的约会,厚颜无耻,“你还欠我一个孩子!”
  •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商务礼仪实用手册

    本书从仪表、仪态、服饰、用餐、拜访等14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商务礼仪的各个细节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注意事项,将礼仪融入到了商务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贴近读者需求,是商务人士成功塑造个人形象的必读书籍,也是职场人士提高个人素养、推动事业成功的有效指南。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经理以及想在职场有所作为的人士阅读,还可以用作商务礼仪培训教材。
  • 如果时光可以说话

    如果时光可以说话

    简简单单的爱情简简单单的青春真实的故事不一样的收获愿你在这里找回你自己
  • 巨星就是这样炼成的

    巨星就是这样炼成的

    “异类,意味着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能够成为娱乐圈中的一个异类,我很荣幸也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