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1600000036

第36章 中共八大 (1)

中共八大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它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宣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宣告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的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反右派运动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逐渐纳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框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八大路线中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案和无尽的遗憾。

修改党章和起草政治报告

为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作了长时间的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工作。

在1955年3月全国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宣布了1956年下半年召开八大的决定。会议一结束,八大的各项准备工作便开始了。

一个月后,4月21日,邓小平给毛泽东送来两个名单。一个是八大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另一个是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会名单。毛泽东很快批示,提交政治局会议讨论。

5月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这两个名单。政治报告起草委员会由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王稼祥、陆定一、胡乔木、陈伯达7人组成。修改党章和修改党章报告起草委员由邓小平、杨尚昆、安子文、刘澜涛、宋任穷、李雪峰、马明方、谭震林、胡乔木9人组成。

八大的两项重要准备工作,起草政治报告,修改党章和起草修改党章的报告,都是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的。

党章第一次修改稿,在邓小平主持下,七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就拿出来了。经过半年的反复修改,于1956年4月22日,提交由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

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专门就修改党章问题讲话。他说:

"中央究竟是设一个副主席还是设几个副主席,也请你们讨论。少奇同志提出设几个副主席,现在的这个党章草案上是说设一个副主席。还有,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我们有人民的国会,有党的国会,党的国会就是党的代表大会。设常任代表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一年开一次代表大会。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开党的代表大会了,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这个办法,比如五年一任。这还没有写到党章草案上去,提出来请大家考虑,看是否可以。"

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很快被吸收到党章修改稿里。这些都是毛泽东为加强和改进中央领导体制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早在1953年底,毛泽东就提出中央领导分为一线二线、自己退居二线的设想。当时还就是否增设中央副主席或总书记的问题,在党内征询过意见。但由于高岗、饶漱石借机发难反党,这个意见只好暂时搁置起来。到准备八大的时候,才又重新提出,并且得到大家一致满意的解决。

起草政治报告,是八大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首先要定下来的。原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是以反对右倾保守为指导思想。这是1955年12月的事情。到1956年4月,情况有了变化,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八大政治报告随之确定以《论十大关系》为指导思想。当年参加政治报告起草工作的邓力群回忆说:"大概在一九五六年四五月间,一次刘少奇开会回来,大约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打电话找我和陈伯达等去他那里。刘少奇非常高兴。他说:主席作了调查,讲了十大关系,十大关系应当成为起草八大政治报告的纲。这说明刘少奇对毛主席很尊重,毛、刘之间在政治上当时完全一致。"

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有了,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经济建设。这一点,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及其他中央领导人,认识上都是明确而一致的。毛泽东说:"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的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中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

八大政治报告的整个修改定稿过程,洋溢着民主商量的和谐气氛。工作的节奏是紧张的,又是有条不紊的,高效率的。毛泽东在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谈到八大文件的修改过程时说:"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的。不管什么人写的文件,你的道理对就写你的,完全是讲道理的,不讲什么人,对事不对人。"

七届七中全会和八大预备会议

8月22日、9月8日和13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勤政殿、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一、二、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提交八大的重要文件,对大会的有关事项作出决定。这次全会,为顺利召开八大作了各方面的准备。

在8月22日的第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对提交全会讨论的八大议程等6个文件作了说明。毛泽东多次插话。在讲到八大政治报告时,毛泽东说:政治局准备公推少奇同志作政治报告。现在的报告稿子9万字,能够缩减三分之一就好。刘少奇表示:毛主席讲至少要缩减3万字,我看很有必要。

关于大会发言,毛泽东提出:可以组织一些短稿子,比较生动。对工作要有批评,要有自我批评,要有分析,五分钟的发言也可以有分析。如果我们开一次会议没有批评,净讲一套歌功颂德,那就没有生气,那无非只有一个"好"字就行了,还要多讲干什么?但不是说,每一个稿子一定要批评什么东西,如果没有批评根本就不许讲,那也不好。

9月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全会第三次会议。这时,离大会开幕仅有两天,大会的所有准备工作就要结束了。

会议对政治报告和其他几个文件进行讨论后,基本通过。

接着,讨论选举问题。毛泽东着重就设几个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的问题讲了话。

他说:"上一次也谈过,中央准备设四位副主席,就是少奇同志,恩来同志,朱德同志,陈云同志。另外,还准备设一个书记处,书记处的名单还没有定,但总书记准备推举邓小平同志。四位副主席和总书记的人选是不是恰当?当然,这是中央委员会的责任,由中央委员会去选举。但是要使代表们与闻,请你们去征求征求意见,好不好?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为了国家的安全、党的安全,恐怕还是多几个人好。"又说:"党章上现在准备修改,叫做'设副主席若干人'。首先倡议设四位副主席的是少奇同志。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少奇同志感到孤单,我也感到孤单。一个主席,又有四个副主席,还有一个总书记,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就比较好办。除非一个原子弹下来,我们几个恰恰在一堆,那就要另外选举了。如果只是个别受损害,或者因病,或者因故,要提前见马克思,那么总还有人顶着,我们这个国家也不会受影响,不像苏联那样斯大林一死就不得下地了。我们就是要预备那一手。同时,多几个人,工作上也有好处。设总书记完全有必要。"

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八大通过的党章,增加了一条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

在谈到由邓小平担任总书记职务时,邓小平表示:"我还是比较安于担任秘书长这个职务。"毛泽东说:"他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其实,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国的秘书长,中国的秘书长就相当于外国的总书记。他说不顺,我可以宣传宣传,大家如果都赞成,就顺了。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呀?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看行。顺不顺要看大家的舆论如何,我观察是比较顺的。不满意他的人也会有的,像有人不满意我一样。有些人是不满意我的,我是得罪过许多人的,今天这些人选我,是为了顾全大局。你说邓小平没有得罪过人?我不相信,但大体说来,这个人比较顾全大局,比较厚道,处理问题比较公正,他犯了错误对自己很严格。他说他有点诚惶诚恐,他是在党内经过斗争的。"

在讨论中间,陈云曾表示,他当副主席不适当,可以不必加他。为此毛泽东也特地讲了一段话:"至于陈云同志,他也无非是说不行、不顺。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至于顺不顺,你们大家评论。他是工人阶级出身,不是说我们中央委员会里工人阶级成分少吗?我看不少,我们主席、副主席五个人里头就有一个。"

最后,毛泽东说:"请你们在代表里头酝酿一下,因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副主席要一道提出一个整个的名单,要一道选。至于常委,准备就由主席、副主席和总书记组成。这不是说别的人不可以当常委,别人也可以,因为要提一个就可以有第二个,还可能有第三个,所以暂时用这么一种办法。这就是把过去的书记处变成常委,只是比过去多了一个总书记。还要设一个书记处,书记处的人数可能要多几个,书记、候补书记可以有十几个人。很多事情要在那里处理,在那里提出议案。政治局委员的名额也要扩大,不是十三个,要扩大到二十人左右。因为我们的中央委员会是一百七十人,也许一百七十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安排?今天不作决定。"

中共七届七中全会至此结束。

同类推荐
  • 评说晚年周恩来

    评说晚年周恩来

    本书辑录的评说,首先辑录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论述,作为本书的开篇。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辑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对“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说;下编主要辑录外国政要、友好人士和专家学者有关“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论。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性思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编,分别为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等。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热门推荐
  • EXO之丧尸国度

    EXO之丧尸国度

    在一次无意中发现了可以让人获得超能力的东西,在预制未来后我看见了世界末日,作为一名行星饭,我决定先救下EXO。这个小说并没有像别的没是一样,有什么重生啊,或者是什么特殊技能,这个要靠女主一个一个爬上来。我个人是个话捞,可能里面会有很多吐槽的情节。个人是这样讨厌的话,可以不用看。
  • 鬼夫的职业素养

    鬼夫的职业素养

    我万万想不到相亲对象竟是做那种职业的……相亲之后,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是宋陵南又一次次把我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然而当我把一颗心终于交了出去时,却发现这竟是另一场阴谋。——用我的命去救一个女鬼,想想也是可笑。偏偏最可笑的是,在我命悬一线时,居然看到了他痛不欲生的表情!宋陵南,你可知我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亲手杀了你……
  • 给女友讲不完的故事

    给女友讲不完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我在大学逃课的时候写下的,我一直都在说,讲故事的人都卑鄙,听故事的人都沉默。风和日也丽,天冻地也寒。
  • 沁香记

    沁香记

    她寻得天下一缕香,他觅得芳踪一段情,他深情无情,她命运多舛,一生能得几段香,一世能有几薄情?
  • 武魂霸体

    武魂霸体

    这个武神大陆的世界上,所有有武魂之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林枫,8岁开启武魂天才,却被家族认定与废材一样,被踢出家族,而他的武魂却是:霸体武魂!在踢出家族之后林枫向着逆天高手之路进发。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 吸血殿下邪魅哒:美男求放过

    吸血殿下邪魅哒:美男求放过

    风倾舞因为耳钉而穿越,穿越成了一个吸血鬼,穿越到了一个女尊的奇异世界……一穿耳钉就不见了,却听说耳钉竟是这里的神物?!等等,她是戴上耳钉才穿越的,如果我拿到了耳钉岂不是就可以回去……可是,找齐五个耳钉就这么困难……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可是她不是什么英雄,却有一个个美男子上门;不是追踪一个黑衣人的时候就有美男出现,就是买个东西就有美男找上门……妈呀,还要不要吸血鬼活啦?!!无良作者仔细研究的玄幻女尊搞笑冒险的文文;一个个花美男都对女主“一见钟情,二见倾心。”向着她的家门gogogo!……
  • 三段恋:总裁大人快追妻

    三段恋:总裁大人快追妻

    在最美好的年龄爱上你,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互相信任,互相依赖。在最美好的时光守护你,默默地守护在身边,等的是她能够转身看见他,这是他的愿望,终有一天实现了。在你最落魄的时候救了你,一直陪在你的身边,明明知道不应该,却还是忍不住的想陪在你身边。
  • 遇见负一度

    遇见负一度

    在学校里是高冷男神,在游戏里是高冷大神~人美腿长颜值高,然而腹黑毒舌不好撩。
  • 台风防范与自救

    台风防范与自救

    台风,因其威力无比,危害巨大,曾使全球无数国家和地区遭受重大灾害,让无数人丧失生命。近年来,影响我国的“云娜”“海棠”“格美”“桑美”等台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乃至伤痛。本书系统地回答了有关台风的若干问题,包括台风的成因及利弊,影响全球尤其是我国的台风概况,典型的台风和飓风事例,台风的监测、预报和防御,台风的分析研究等。并且告诉少年儿童如何去防范这种灾难,如何在一场台风中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