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1600000038

第38章 反右派运动 (1)

1957年夏到1958年夏,一场大规模反右派运动在全国开展,对新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这场运动到底应不应该开展、是不是"引蛇出洞",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展开了争论,至今莫衷一是。这场运动是由1957年整风运动直接引起的,我们从这里谈起。

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场整风运动,是为了贯彻落实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而发动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在谈到少数人闹事问题时,认为它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缺乏教育。为了从根本上消除闹事的原因,必须坚决地克服官僚主义,很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恰当地处理各种矛盾。只要做到这一条,一般的就不会发生闹事的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后面对的新的考验。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更宣布:中共中央准备党内在今年开始整风,主要是要批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这几种错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这次整风运动应当以毛泽东同志今年2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和3月在中央召开的宣传会议上代表中央所作的两个报告为指导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当前整风的主题。

整风的方式,中共中央本来主张和风细雨地进行。《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说明: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开会应该只限于人数不多的座谈会和小组会,应该多采用同志间谈心的方式,即个别地交谈,而不要开批评大会,或者斗争大会。对于批评者要提倡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以免抹杀别人的一切,使批评变成片面的过火的批评。每个人都应该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积极地向别人提意见,但是不得强迫被批评者接受他所不同意的批评。

《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还规定要建立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为了加强党同广大劳动人民的联系,彻底改变许多领导人员脱离群众的现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应该在全党提倡各级党政军有劳动力的主要领导人员以一部分时间同工人农民一起参加体力劳动的办法,并且使这个办法逐步地形成一种永久的制度。

毛泽东给刘少奇、周恩来等的批示中,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不整风党就会毁了。应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动这次整风运动的初衷,也是前一个阶段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探索的继续发展。

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请党外人士帮助整风的指示》。这个内部指示中写道:最近两个月以来,在各种有党外人士参加的会议上和报纸刊物上所展开的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分析和对于党政所犯错误缺点的批评,对于党与人民政府改正错误,提高威信,极为有益,应当继续展开,不要停顿或间断。没有社会压力,整风不易收效。大多数的批评是说得中肯的,对于加强团结,改善工作,极为有益。即使是错误的批评,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的面貌,利于我们在将来帮助他们进行思想改造。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在这时仍没有开展反右派斗争的打算。

为了发动党外人士帮助党整风,中共中央统战部于5月初和5月中旬,分别召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和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前者开了13次,70多人次发言;后者开了25次,108人次发言。在这期间,国务院各部门的党委,各省、市委和一些高等学校党委,也相继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请他们帮助党整风。

这些会议上所提的意见,揭露出党政工作中的大量缺点错误。大多数意见相当尖锐,但出于善意,也是中肯的。如当时担任教育部部长的民主人士张奚若在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说:今天讲四种偏差。这四种偏差是:第一,好大喜功;第二,急功近利;第三,鄙视既往;第四,迷信将来。当然,不是说大的都不好,过去的都好,将来的都不好。问题在于要有区别,要有适当的比例,要有配合,生活才不单调,不要脑筋简单。邵力子等对党政不分提出了意见。还有不少人对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思想作风提出批评。应该说,绝大多数人是本着这种积极的态度来提意见的。

同时,也出现一些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言论。社会上本来有极少数人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抱有敌对情绪。极少数右派分子这时错误估计了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后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上人民内部矛盾上升的国内形势,趁机发表攻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企图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发生的问题,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的,快要混不下去了,要求另行成立政治设计院,要求"轮流坐庄"。加上一些地方有人组织群众性集会,把它称为"控诉会",要求上街游行,并开始进行全国性的串联,某些报刊传播了一些很有煽动性的言论,造成相当紧张的政治气氛。

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是令人吃惊的。当时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在隔了近30年后对这些人数极少的右派分子的言行概括为六条,其中包括:"他们错误估计了形势,攻击共产党的领导。胡说什么'现在学生上街,市民跟上去',形势非常严重,共产党已经'进退失措'。他们不但夸大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攻击讲优点成绩的人是歌功颂德,造成一种只许讲缺点错误,不许讲优点成绩的空气,而且把官僚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和代名词,把宗派主义说成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物和代名词,把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和代名词。公开提出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公私合营企业,叫嚣'根本的办法是改变社会制度'。"

周恩来这年6月下旬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也感叹地说:"我们用整风鸣放、和风细雨的方法,是为了发展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国家。有些朋友竟然看成漆黑一团,觉得波匈事件以后,中国也差不多了。有的人认为船要沉了,天要黑了,另有打算,那就出了轨了。我们料到会发生一些错觉,但没有料到这样多,这样激烈,原则性问题都出来了。"

事情确实在发生变化。右派分子在提出种种批评的人中数量虽然极少,但他们的能量和在社会上、特别是对中间分子的影响不小。如果听任这种状况蔓延下去,刚刚建立而尚不稳固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秩序势必陷入混乱。

在党外人士,特别是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反响。一向敢于直言的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座谈会上说:他本来不想发表意见,不发表意见并不是有什么顾虑。目前有些批评不够实事求是,有否定一切的现象。当然,有缺点应该批评,但是好的也应该表扬,应该从团结出发。只讲坏的不讲好的,不能服人,这样将来怎么能共事呢?那时,不少人说党与非党之间要"填沟拆墙"。马寅初说:现在只是单方面的批评,单方面拆墙,这样是拆不了墙的。必须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把墙拆掉。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在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时,也批评一些人把公正地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成绩的人嘲笑为"歌德派",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得来不容易,不能让这种状况发展下去。6月3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陈岱孙教授在《文汇报》发表文章,题目是《教授治校,今日不适宜采用》。

事情正在起变化

毛泽东和大部分领导干部是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走过来的,多年的习惯使他们在这方面格外敏感。本来,毛泽东在南京的讲话中还说:这第一放,会不会天下大乱?不会,中国共产党有很高的威信,人民政府有很高的威信。局势的这种发展是他们原来没有想到的,使他们感到意外和震惊,从而对敌对力量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苏共二十大后在国际范围内气势汹汹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大浪潮,半年前发生的匈牙利事件,使中国共产党受到很大震动,担心它在中国重演,更直接导致对局势作出过于严重的估计。李维汉回忆道:在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开始时,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提出要反右,我也不是为了反右而开这个会,不是"引蛇出洞"。两个座谈会反映出来的意见,我都及时向中央常委汇报。

及至听到座谈会的汇报和罗隆基说现在是马列主义的小知识分子领导小资产阶级的大知识分子、外行领导内行之后,(毛泽东)就在5月15日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的文章,发给党内高级干部阅读。文章提出:最近这个时期,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我们还要让他们猖狂一个时期,让他们走到顶点。对于为什么要把大量的反动的乌烟瘴气的言论登在报上,回答说:这是为了让人民见识这些毒草、毒气,以便锄掉它,灭掉它。这篇文章,表明毛泽东同志已经下定反击右派的决心。

毛泽东写《事情正在起变化》这篇文章也说明他对形势的判断起了变化。第二天,即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内部指示说:最近一些天以来,社会上有少数带有反共情绪的人跃跃欲试,发表一些带有煽动性的言论,企图将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以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引导到错误方向去,此点请你们注意,放手让他们发表,并且暂时(几个星期内)不要批驳,使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动面目,过一个时期再研究反驳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往在对敌军事斗争中应对对方进攻时常用的"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或人们常说的"引蛇出洞"。它不是一开始就预定的意图,而是这时认为事情已起变化而提出来的。

同类推荐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科索沃问题

    科索沃问题

    这是一部研究科索活问题的专题论文,书中以大量事实为论据,全面反映了自联合国干预以来重建工作的成绩与不足,是国内能够见到的同类书中最好的一部。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转轨期中国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当前劳动关系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热门推荐
  • 暗夜绝宠:腹黑总裁吻上心

    暗夜绝宠:腹黑总裁吻上心

    那夜,江茶阴差阳错救了一个长相俊美的神秘男人,不料想自己莫名卷入一场豪门争斗。某妖孽把江茶吃干抹净后,慵懒地开口,“江茶,你相信一见钟情吗?那晚的相遇,注定了我们这辈子会纠缠不清。”江茶撇撇嘴,有些无语男人的自大。“比起你所谓的一见钟情,我更相信日久生情。”“哦?”某妖孽唇边勾起一抹坏笑,凑近江茶脖颈磁性的嗓音蛊惑着她,“原来你喜欢这种?怎么不早说?”诶?什么意思?他为何要脱自己衣服?江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某妖孽再次扑倒……
  • 凤临天下

    凤临天下

    她自出生,路就与别人不一样。别人活着,是为了爱。她活着,就是为了要将这一场场的爱,再无情的撕裂成为一场场的恨。她的人生,只有仇恨,与毁灭。嫡姐争宠、恶奴欺辱、亲人算计……她终有一天将那些欺她辱她之人,踩在脚下!
  • 天纵神话

    天纵神话

    是谁,在那滚滚红尘中谈笑风生?是谁,在那危机四伏中依旧笑魇如花?她是曾经华夏乃至整个世界的恶魔,是至高无上的王者,永远张扬狂妄!然而,遗忘了千万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她又是否会完成她真正的使命?不管什么时候她啊,依旧是那个神话,就算,逆了这天的纵容……那一袭白衣,惊艳了谁的眼,动了谁的心?那一双恶魔异眸,又将为谁留住目光?曾经无情的人啊,感动你的是什么,你曾经流溢黑暗的世界啊,那一丝救赎的光明,在哪里……
  •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他曾经是LAL世界联盟赛三连冠队伍LN的王牌中单,他的锐雯曾经拿下过连胜三百盘的无一负的可怕战绩。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不知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在他走后,传奇队伍LN也宣布解散,队伍的另四名天才队员各自加入了国内的四支豪门战队,在新一年的LAL世界联盟赛上掀起了腥风血雨。在辉煌背后,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个不败传奇……
  • 三大恶魔宠上瘾

    三大恶魔宠上瘾

    “欺负你?我们爱你都还来不及呢…”三个恶魔很流氓地把我困在床上,开什么玩笑?我可是很有骨气的,会乖乖当你们的宠物?做梦!于是我逃走了,结果…第一天就被逮住了!我欲哭无泪地望着自己被禁锢的双手,看着他们争论的你死我活,大吼一声:你们能不能争完了再绑我!
  • 风舞离人泪

    风舞离人泪

    女大学生唐心婷,在与青梅竹马的男友缠绵过后,竟然穿越时空,来到启梁国都,代替巨贾夏家的四小姐夏艺宁嫁给丞相的儿子关延晰,却偶然发现了关家一个惊人的秘密……她偶然间救了蒙面的大内侍卫萧景辰,景辰监视关家的同时,为心婷将危难一一化解……魔教教主也不经意爱上心婷,皇上冉卿誉为牵制他,竟然强纳心婷为妃,将其禁足在宫中……心婷该如果化解危难?谁会是她的真名天子?
  • 考古奇谈

    考古奇谈

    这是一部充满幽默和悬疑的作品,在欢快中体验惊心动魄,在白话中获取知识。
  • 重生之贞妃传

    重生之贞妃传

    既然上天给我重生的机会,那么我就依附这个高贵的身躯好好的活下去。我相信拥有21世纪的我会颠覆历史......
  • 灵聚苍穹

    灵聚苍穹

    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我和他,到底有何区别。只是我,打着“行善者”的名号。而他,打着“冥王”的名号。可是,胜王败寇。胜者为善,败者为恶。所以,我,把他打败了。我是善吗?不,我不是。我只是一个对对自己好的人好的人罢了。
  • 异世龙邪

    异世龙邪

    在血脉为尊的世界中,源于血脉传承而觉醒的觉醒师是高高在上的强者,从小在边陲小城中长大的少年的血液,却能够将普通人转化成为强大的觉醒师。他用鲜血唤醒一名本不该成为天使觉醒师的少女,让她成为近百年来最年轻的天使觉醒师,从而踏上了一条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充满了挑战和诱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