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3800000017

第17章 开垦处女地:市场与资本一个都不能少(2)

现实的残酷告诉江南春,吸引不到外资,没有资金的及时注入,分众传媒的成功只是一个停留在他内心深处而难以实现的幻想。但江南春也并非浪得虚名,他自有妙招“引诱”金融机构心甘情愿地拿出资金,帮助他巩固地位,占领户外楼宇电视这个新兴的广告市场。

在一片质疑声中,卓有远见的江南春开始用实际行动进行反击。江南春曾经公开表示,分众会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立体化和分众化的平台,“我们会在不同的地点打造不同的受众群,用最低的成本打动我们所有的消费群和所有看好我们的风险投资商”。

细分市场、专业化服务、多元化服务体系,从“跑马圈地”式的盲目扩张到围绕客户需求进行“精耕细作”,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再到有选择有策略的圈地,楼宇电视的市场前景终于被业内专家所赞许。

与此同时,楼宇电视也凭借其广告形式的良好创新性,利用“无聊”吸引眼球,来推广广告产品知名度,激发消费者购买欲,从而逐渐占据了各大广告商心目中的显要位置。江南春通过努力证明楼宇电视不是泡沫,而楼宇电视分众化的新理念,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外来消费群体,事实可以证明投资楼宇电视就意味着收入的保证。

江南春在焦急中期盼着“救命资金”的到来。终于,他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而就是这些风险投资商的加入帮了江南春的大忙。从那以后直到上市,江南春的分众传媒一直就是风险投资商们的宠儿,而江南春也再不用为资金的匮乏而焦头烂额了。

逆境中,软银伸出橄榄枝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用在苦于没有足够资金实现自己传媒梦想,而又“意外”得到“贵人”鼎立相助的江南春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就在江南春压力最大、眼看就要顶不住的时候,一个手握大笔风险投资的人主动找到了江南春。这个人就是软银公司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余蔚。而更富有喜剧色彩的是,找上门的财神其实就在江南春办公室的对面(上海市江苏路兆丰世贸大厦28层,出了电梯右转是江南春的永怡传播,左转就是软银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软银公司及其上海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余蔚雪中送炭,才成就江南春在生死一线间的神奇转折。

永怡传播位于江苏路的兆丰世贸大厦,而这座楼曾是软银中国的总部,江南春正好和软银处在同一层楼,这样江南春和余蔚抬头不见低头见,也就逐渐成了见面可以聊一聊的朋友。“2001年的时候,还是永怡总经理的江南春租了我们对面的办公室,使用了我们办公室孵化基地的一些硬件。”余蔚说,“所以我们就有机会经常见面,在电梯里、在公司上班时碰到,慢慢地彼此之间有了些了解。”

一流的投资商投人,二流的投资商投项目。一开始,余蔚对对面这家广告公司并不是太在意,倒是这个29岁的年轻老总引起了他的一些兴趣。“我们有时候开会开得很晚,在星期六、星期天,我有时也来办公室,每次都看到江南春的车停在楼下。”余蔚说,“我感觉到他从早晨8点工作到晚上12点,没有周末。我在电梯里遇到他时,他总是提着一个笔记本和策划书。”余蔚还清楚地记得江南春的车牌号--3844,记得“那是一辆不太新的老款奔驰”。

那时候的余蔚只知道江南春在做广告。而到2002年,偶然有一次,江南春和余蔚聊起来他在做怎样怎样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媒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余蔚开始留意江南春“捣腾”的那些新玩意。那时候江南春到处去装他的液晶显示屏,余蔚也有撞上的时候。“我到实地去看过他们的LCD在一栋办公楼里播放,我看到很多人上下班或者去访问这栋楼的时候,会在电梯里等几分钟时间,大家很关注这样一个广告平台,反正等电梯的时候也没什么事情。”余蔚开始预感到这种数字化的户外媒体的形式和广告牌、多媒体形成的动态宣传手段,如果形成了网络化,或者覆盖的人群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精明的余蔚还从其他途径详细了解了一下江南春独创的新媒体项目,还有他10年来的创业经历。到了2003年的4月份,也就是江南春的楼宇电视系统正式推出一个季度以后,余蔚在电梯里问他,他的项目开始赚钱了没有。江南春回答说还可以,每个月的开支和收入已经持平,开始赢利了。

于是,对面的资本开始有些“春心萌动”。

一番认真详细调查之后,余蔚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余蔚向江南春抛出了许多问题--“你现在投了多少钱?”“收入怎么样?”“你做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单纯地希望每年赚点钱,还是有兴趣打造一个完全新型的媒体的大平台?”“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你怎么看这样一个新型媒体的前景,它可能存在多长时间,能不能在这个产业中起到一定作用?”

余蔚说:“我希望了解他的眼光。如果只是停留在做几个广告、赚点钱的话,那么他就看得不远,我也不会投资。”江南春的回答显然让余蔚很满意。首先,他投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很详尽的可行性规划,江南春利用以前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能够短期内实现赢利。然后,他的勃勃野心让余蔚频频点头。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

对此,余蔚说:“很少有商业模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赢利,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点,江南春的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整个商业模型的独创性是其他人没有的。他有这??一个眼光和组织能力去发现这样一个平台,这是一个价值。所以我很快就有了一个决定,我想投资这个项目。”他还称:“1999年加入软银中国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主动拿钱去追逐一个项目。”余蔚如此评价江南春:“首先,江南春是一个非常敬业的CEO、创业者;其次,他对所从事的行业有很深的理解,对其创立的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很深刻的认识,对其所从事的传媒业也有相当深刻的领悟。这也客观上加深了我对江南春的信心和投资分众的决心。”

处事雷厉风行的余蔚一做决定,很快又一次找到江南春问道:“如果你要打造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媒体广告的话需要多少钱?”看到这个经常在走廊和洗手间里碰面的邻居居然主动跑上门送钱,江南春有些难以置信。

江南春:“当时投资商对我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一个概念。”

正当江南春准备再详细给余蔚解释什么是分众传媒时,余蔚其实已经将这个经营模式了然于心。因为毕竟在上门之前,他已经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对江南春的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投资分析,而上一次与江南春的对话其实已经坚定了他对分众模式的信心。

余蔚:“一个很有创新的模式,会有几十倍的回报。”

既然一切都情投意合,最后的“联姻”自然是水到渠成。双方最后实质性的谈判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那一个星期当中,余蔚真正想了解的是这位创业者的决心、激情和业务能力。2500万元的自有投资对于江南春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足以体现他对这个项目的决心。“从激情来讲,他在向他的客户和我描述这个项目的时候,那种眉飞色舞的投入让我信服。”余蔚说。

另外,江南春居然能够背出以徐家汇中心为圆心,500米为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广告牌,这让投资人很欣赏他的专业素养,还有就是敬业精神。“他已经在运营一家国内的50强广告公司,有很多事不一定需要他亲历亲为,但他还是去一线面对他的客户、去捕捉一些感觉,这使他保持在行业中敏锐的嗅觉。”余蔚说。

“其实真正作决定还不用一个星期。”余蔚说,“在我正式和他谈之前,我已经对整个项目进行了很多的了解。我自己跑到这栋楼下面看有多少人在看他的广告,我已经在分析(不是他说赢利就能赢利),比如说,他有10条广告,都是些什么样的客户。计算一下他的收入和运营成本,包括他的硬件成本、租金……他的整个商业模型我已经心中有数了。”

但是所有这些素质,在余蔚看来还不是最关键的:“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他赚到钱,也可能造成轰动效应,但并不足以保证一个企业持续的成功。”余蔚要考察的最后一项是创业者的胸襟抱负。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江南春给了他很特别的感觉。“一般很小的项目或者希望筹资的人要的就是钱,而不在于我们能提供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见、整个运营的经验这些价值,但这些却是江南春最在意的。”余蔚说,“我们在谈到很多条款、权利、资金金额的数据时,江南春不去计较我们价格的高下,而是围绕我们能提供的帮助和我们投资者能提供的价值在谈,他要的是我们能够真正对他提供帮助的价值。”

再次交谈了3个小时后,江南春获得了软银的投资承诺,并决定将业务从上海扩展到4个城市。软银的投资,对江南春来说,来得正是时候。

2003年5月,在软银的帮助下,江南春正式注册成立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并出任CEO。随即软银宣布投资分众。

后来余蔚说:“其实出于本意,我们希望投入更多。”可是江南春却认为:“为避免要钱的同时股份也被吸取了,所以我的态度是依旧要保持控制权。”江南春是担心过多地接受风险投资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打工者。事实上,这个决定让江南春颇为后悔,这让他失去了一统江湖的有利时机。江南春这样评价自己当时婉言拒绝余蔚的要求:“过度谨慎,其实我很少有孤注一掷的胆量。”这可能也是江南春最痛恨自己的一点。

苦尽甘来:寒冬过后是暖春

不到一年,江南春彻底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主意,他接受了更多的风险投资,而投资者的青睐也经常降临于江南春和他领导的分众传媒。于是,第二轮融资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2004年6月19日,分众传媒再次获得注资,与CDF鼎晖国际投资、TDF华盈投资、DFJ德丰杰投资、美商中经合、麦顿国际投资等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签署第二轮125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TDF项目负责人陈文靓评价与分众的合作时说:“分众传媒的液晶电视联播网是一个独特的媒体概念,受到投资人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TDF创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汝林琪则说:“江南春是个帅才。他创立了楼宇电视这个商业模式,并且在广告界有很强的人脉和执行能力。分众能成功,不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而且让这个模式迅速得到市场认同,能迅速把概念变成盈利的模式,他有这个能力。”

已经转变观念的江南春谈到分众传媒与国际融资机构的合作时说:“鼎晖国际给我们投资的时候,要求我们当年的运营利润达到860万美元,否则我们的股份将被稀释,这在外人看来是个非常刁钻甚至苛刻的条件,但是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对分众的收入很有信心,结果当年9月就完成了任务。”

好运接踵而至。2004年11月,分众传媒完成第三轮融资,美国高盛公司、英国3i公司、维众中国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入股分众,搭上分众上市前的“末班车”。高盛直接投资部董事兼总经理科奈尔说:“高盛对分众传媒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对其取得的业绩感到惊讶和赞赏,看好其创造的商务楼宇新媒体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型,完全可以确保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保持极高的成长性。高盛一般只投资那些在其所在领域具有极强竞争优势和极高进入壁垒的公司,而分众传媒正是这种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因此,高盛敢于下此赌注。”得此资金的江南春把发布会开在了人民大会堂。

随着江南春二次创业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分众也不再为资金而发愁。而每一次融资之后,江南春都闪电般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启动新的分众传媒楼宇联播网。“突然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打电话来说他们也要做这个。”江南春回忆道。

通过私募融资使得分众广告的成本开始与电视广告的成本持平,到2004年底分众旗下控制的楼宇数量达到上万栋的时候,分众的广告成本相当于当地电视台成本的1/2,月收入开始超过4000万元。

分众得益于投资商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没有让众多的投资商们失望。陈先生是早期参股分众传媒的投资人之一。2005年7月,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陈先生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我们这个圈子里,见面的问候语是最近发现了什么好项目,有没有投资,投了多少。”谈到风险投资者们互相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陈先生这样说:“只要发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通过财务公司联系几家海外投资基金做上几轮私募,自己参点股,再分点期权,一旦成功海外上市,收获就很可观了。分众就是我发现的一个好项目啊。”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融资1.72亿美元,这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最高纪录。分众在上市之后的一两个月里先后公开宣布并购了处于第二梯队的深圳边界商场广告公司和框架媒介的液晶屏业务。10月中旬,分众传媒又宣布以最终金额为1.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广告运营商--框架媒介100%的股权。没有资金困扰的分众更加疯狂地跑马圈地。

春风得意:分众疯狂跑马圈地

“跑马圈地”本是满清王朝入关时那些所谓的满族官宦贵族圈占自己的封地的方法,即骑马跑多远的距离,多大的地就归骑马者。但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跑马圈地被赋予新的时代经济内涵--圈地意味着市场占有份额的扩大、企业覆盖范围的扩张以及盈利额可能大幅增加。所以,本质上跑马圈地并非对现代商业技巧的单纯调侃。

相对于以国美、苏宁和永乐等国内知名家电零售连锁商的跑马圈地而言,楼宇电视广告市场的跑马圈地则显得更加低调和务实,相关信息很少见诸报端,即便有也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这也为楼宇电视广告市场广告商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其实,借助楼宇电视广告行业的跑马圈地,也隐约能够看到分众传媒的发展痕迹。

而另一方面,在各路资本的踊跃参与下,可以预见,包括楼宇电视广告市场在内的商业竞争正在不断升级,而充分竞争,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也成为做大行业“蛋糕”的有效途径。

不圈地,蜻蜓点水怎追国际广告巨人?

同类推荐
  • 董振堂传

    董振堂传

    本书是一部介绍董振堂同志光辉一生的传记文学。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红西路军著名将领。《董振堂传》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向往光明、宁都起义、保卫苏区、铁流后卫、浴血河西、光照千秋,全面介绍了董振堂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幸福而革命和奋斗的一生。
  • 纠缠不是禅

    纠缠不是禅

    本书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前六章节描述了李叔同处于不同身份时的相关故事,第七章节为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展示。
  •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变法维新第一人:康有为(跟大师学知识)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李鸿章全传之李鸿章回忆录(第二部)

    李鸿章全传之李鸿章回忆录(第二部)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李鸿章全传》的作者之一梁启超曾经说过“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而李鸿章在许多略知历史的人眼中肯定是“谤满天下”,果真应该如此吗?
热门推荐
  •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

    灵宝九幽长夜起尸度亡玄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生刹海

    浮生刹海

    《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来这世上,都是要经历劫难的,有时她羡慕没能来到这世上历经磨难的早亡英灵,他们永远不知人心和世道的艰难;有时她恨苍天无眼,恼世人龌龊;还有些时候,她浑浑噩噩之中,却见了人生千样,那是在极乐世界里也少有的珍贵的谈资。
  • 疯狂的丧尸

    疯狂的丧尸

    末日丧尸人人得而诛之,我却带领丧尸称霸末日世界!丧尸之王,唯我独尊!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湘西赶尸先生传奇

    湘西赶尸先生传奇

    赶尸先生陈望在一次走尸途中,结识了炼尸人毛峰,阴差阳错,两人走到了一起,从此,各种惊险刺激的离奇事件,围绕二人展开
  • 山海奇缘录

    山海奇缘录

    月冷照茶温,烛摇笑古今,是非皆过眼,成败不留心。上面的这首绝句是盛锐随手写的,仿效那些经历世事沉浮、沧海变迁的人笔下的那种云淡风轻般的洒脱。虽然这首绝句出现的最大动因是在妹子面前彰显自己的洒脱,但是并不能抹杀盛锐对于这种胸怀宽广人物的钦佩之情。如今他有了经历世事沉浮,沧海变迁的机会,至于过后会不会那样洒脱,不得而知。
  •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烘托这个名城的众多因素中,历史名人在武汉的活动与贡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历史名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但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历史名人,很多都已经去世,健在的也已经高龄。记录他们在武汉留下的足印,是方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留地方历史的一项抢救性的工作。2010年7月下旬,经过酝酿,地方志党组决定编纂一套以武汉名人为主,以传记形式出现的系列丛书。
  • 豪门弃妇:前妻再嫁我一次

    豪门弃妇:前妻再嫁我一次

    “从我捡你回家的那刻起,你就注定是我的!”十年前,他拿一块面包便带走了她,十年后,她嫁给他。原以为嫁入豪门会是幸福的伊始,却不料是黄粱一梦。她本是无依无靠的小乞丐,一纸婚书,成为豪门妻。他是亿万身家的英俊总裁,一次次的出轨气走捡来的小娇妻。偏偏她身边桃花朵朵时,他却再度邪魅来袭,“带着我的孩子,你想再嫁给谁?”
  • 尊者杀伐:废材皇女要逆天

    尊者杀伐:废材皇女要逆天

    21世纪特工,一朝穿越成冷宫废弃的皇女,没娘爹不爱,任谁看了都想踩一脚。不受宠?她自己有万千仆从,个个都是顶尖儿的高手,她想宠谁就宠谁!地位不尊贵?整个大秦国的财富都掌握在她手中。什么皇帝皇兄皇姐皇弟皇妹?都给她滚一边儿去!特工准则:谁若惹了她,她就要谁死!
  • 神棍灵异手札

    神棍灵异手札

    十七岁那年,我在村里混到了人嫌狗憎的地步,不得不离开那片被我“深深爱着”的土地,狼狈的转战海城市。短短几年时间,好烟抽着,好酒喝着,还有漂亮警花,美丽御姐,萌妹萝莉……大群美女围着我转。毫不客气的说,我已经到了阴阳通吃的境界,连妖娆的女鬼都死缠着我,不放过我。踏上人生巅峰之后,我只有一句感慨: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高处不胜寒!那谁,别在我脖子后面吹阴气!郑重声明,请不要叫我神棍,叫我叶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