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200000029

第29章 后现代经济--组织(3)

如果把组织本身当做语言,在正式组织这种语形之下,实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语义。组织作为符号,如果不能言尽其义,实现组织本身的目的,那么符号本身只是僵死的、无意义的形式,就像害了“工业病”的企业组织一样,违背企业建立的初衷。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索绪尔区分了语言与言语、所指与能指,这样做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差异内生进结构。组织也可以是多品种的、复杂的,而不仅仅像正式结构这种语形所显示的那样简单。针对能指的组织最优,对于所指就是一种讽刺,意味着为了形式而忘记它面对的变化着的实际问题。

索绪尔认为,单个语言符号的差异是消极否定的,然而从这否定的差异中却能生出积极肯定的语义。“一个单词的内容,最终并不是取决于它的内涵,而是取决于它外部的关系条件。”对组织的启发在于,职能本身的意义往往不取决于它本身,而取决于由流程联系的关系网络。这是现代性组织理论的盲点。现代性组织理论在遇到过高的组织成本时,往往只是考虑调整组织的规模或大(如韦伯官僚制)或小(如公共选择理论),而不考虑推动效能的质变。

列维-施特劳斯提出象征结构。象征是从前现代现象中提取的一种后现代概念,它强调的是结构的有机性,要求像社会有机体那样看待结构,把结构当做是活的。这与现代性把组织看成是机械死板的正式结构,形成了对照。在《野性的思维》、《神话学》和《结构人类学》中通过把神话作为一种象征结构的分析,他一步步转向了对组织的文化与社会分析。

德里达的延异与解构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代表的是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主义是一种形式主义,忽视了形式背后的内容呈现,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逻各斯中心主义。德里达以延异作为本体系统的原型,作为无中心的中心,以解构形式主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延异,可以视为对K集的原型描述。延异的意思是差异之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多元化、异质性的元素,先于把它们最优化为一个中心(X点)的意图;二是这些差异性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历史发展,具有自组织、自协调的有机联系。

如果硬要把延异表述为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它近于视变异本身不变(飞矢不动的芝诺假定),后者就是无中心(多元化、差异化)的中心(顶层原则本身)。德里达把延异(K集合)绝对化了,完全不考虑形式化(函数),更是彻底否定逻各斯(X点导数)。用数学语言表示,德里达相当于将K集合元素的离散性绝对化,反对用函数这种形式化的结构去限定元素,更不用说,他完全否定从元素的连续性中获得导数这种逻辑化的东西。延异相当于反对连续的连续统。德里达如果会用经济数学表达的话,他在第一步连续假定上,就会与最优理论冲突。按他的观点推测,他会认为作为最优理论数学前提的连续本身会否定品种经济性,而与个性化、多元化的现实内容背离。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分歧。

德里达这种极端解构,并非没有建设性。其建设性(包括巴特《作者死了》的建设性)在于,主张完全从消费者(在他们的文本中说的是读者)立场出发,而不是从生产者(在他们的文本中说的是作者)和产品(对应作者自我中心的作品)出发来考虑问题。

顺着德里达的思路来反思企业,企业这种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正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表现。它只是有限地考虑消费者,而不能从根本上以消费者为本考虑问题。组织为生产与消费关系确定了一个初始的结合形式,但在形势发生变化时,却只能有限地对消费者进行反应。

例如,流动性陷阱就反映了现代性的组织缺陷,由于组织的目的是以资本为逻各斯中心的,即使资本的价格已经为零并且继续下跌,但企业组织的刚性决定了宁可在宏观上来一场经济危机,也绝不在组织内部进行资本与劳动的有机构成调整(如果这种调整要求资本价格为负),实际这正是经济危机在全社会水平要达成的同样结果。原因就在于,企业这种组织认为,如果不以逻各斯为中心(或者说不把资本的利润作为正值),企业根本没必要存在。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对组织的最合理的解决办法就是解构。

后结构主义提出的建设性问题是,能不能把解构本身内??于组织机制设计呢?企业在这方面提出了变化管理和动成长的概念,是值得经济学家反思的。

后结构主义的组织思想

对于组织来说,后结构主义观点倾向于强调组织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组织的内容是活的,是差异之流,是众多元素在彼此区别的前提下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显然,这是对泰勒科学管理的组织理论的否定。以后结构主义的尺度衡量,科学管理否定了人的生命创造力和创新活力,把人变成无差异的、可彼此替换的物(螺丝钉),割断了人的个性间的有机联系,忽视组织的内容(目标、任务)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现实。

后结构主义有强烈的用户中心的倾向。德里达在《书写学》中,对索绪尔和卢梭的二元对立观进行了剖析,强烈地表达了高扬所指而贬抑能指的倾向。德里达的解构,重在从能指向所指回归,从形式向内容回归,从中介向人本回归。

如果与管理理论对照,结构主义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理论基础,后结构主义则要为基于最终用户和结果的转型提供理论基础。比如对于ERP,结构主义会认为可以将流程形式化,而避免以职能为中心的组织缺陷;但后结构主义可能会认为它只是一种新的形式,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才有意义。一些企业设立系统创新部和流程改进部,将变革本身组织化,体现了后结构主义的理念(虽然并不是有意识的)。

管理学中的后现代组织概念

“后现代组织”这个概念,在管理学和管理经济学中已经被明确提出来。例如,波耶、格普哈特、塞钦可瑞在《后现代管理和组织理论》一书中说:“我们的后现代组织的隐喻是扁平。”表4-1是他们对现代性组织与后现代组织特征的区分。

同样进行过类似的现代组织与后现代组织特征区分的,还有斯特瓦特·克里格,他在《后现代管理》中,强调后现代组织的特征是:柔性,以劳动力核心能力的管理为中心,以个性化消费为前提,通过微电子设备作出可能选择,工作是非差别性、无界线、多技术的,雇佣关系更复杂,表现出碎片化的形式,如转包合同、网络。理查德·达夫特在《组织理论与设计》中,也对现代组织与后现代组织的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列纳·亚伯拉罕森则用后现代工作组织这个词描述后现代组织,将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等都归入其中。

在早期无政府主义者那里,无政府只是不以政府方式组织,并非不需要组织行为,例如在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中,互助就是一种自组织行为。无政府主义反对的是组织的形式化,而不是组织。

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228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刘晓善:《后现代组织成本管理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

内生品种的经济学组织理论

对组织的讨论,不论是职能还是流程这些问题,仍然还处于管理学的范围之内。要进入经济学本身的讨论,还必须从这些现象中提炼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理论,无疑深入到了基础理论层面,但它的能指体系(即符号体系),却远非经济学家所能熟悉和理解。

事实上,“品种”这个概念,可以作为后现代解构理论中“延异”在经济学能指系统中的对应概念。因此对组织的基础理论层面的后现代经济讨论,应该从品种和品种经济性入手。如果说品种还可能有原子论的歧义,品种经济性则更接近延异的概念。

组织论中对于品种经济学的讨论,不同于价值论中对品种经济性的讨论。价值论是从质的规定性讨论品种经济性,把它表述为目的价值的经济性;交换论从质的交换维度讨论品种经济性,把它表述为一形多义的经济性。组织论的讨论重点是品种的效能经济性,即存在品种维度的条件下,组织结构内效率的变化率方向问题。效率的变化率方向不同,在管理层面直接决定组织的科层化与扁平化方向的不同,是现代性组织与后现代组织最核心的区别。

经济学根源于原子论,研究对象的生命性是它的天然盲区。即使一些把生命性当做现象加以认识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在基础理论层面找到合适的工具来表述,只能间接地描述生命性现象。

所有这些努力,由于在经济学基本范式上仍然是现代性的,因此它表现出的某些后现代倾向更多只是在实证层面体现出来,是不彻底的。

经济学并不采用“解构”这样的术语以及解构的能指体系。将解构从后现代哲学的能指系统转换成经济学的能指系统(话语系统),涉及品种这个维度的展开。传统经济学经常以数量(规模)和价格作为分析维度,隐含着单一品种维度的能指假设,相当于将分析收束于X点。后现代经济学的话语体系(能指体系)则把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作为一个特例,而扩展到对于多品种(小批量或定制生产)的讨论。多品种相对于单一品种就是一种解构。

将解构嵌入经济学话语体系的切入点,并不是对品种本身的直接讨论,而是:第一,要把品种经济性当做研究对象。传统经济学内设的假定是品种不经济(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讨论品种多样性问题的D-S模型内设品种不经济的假定),后现代经济学则要建立品种经济性的概念。第二,将品种联系于结构(或解构),讨论范围报酬递增等现象及背后的根据。组织的性质是由组织元素的性质及其结构性质决定的,品种多样性和品种经济性决定了组织的柔性特征。后现代经济学必然将组织理解为一种“解构”,即对组织的不变性的打破,以解构后的无形的、虚拟的、弹性的、网络化的组织形态,将组织理解为“变”本身的形式化。

如此看来,现代性的组织,视不变为常态;后现代的组织,将变本身不变,当做组织的根本特征。从数学上说,以往追求不变的极值点;后现代更加强调变本身,研究斜率方向的不同,表现在对凸性的讨论上。这对于那些可观察到的网络经济性、组织自协调现象,可以形成一些特有的分析角度。

第一个角度是从解释合作现象入手,发现有机组织与机械组织的区别。例如,利用互补性概念,间接地逼近生命性现象;研究人的利他性、同情心、文化、伦理等人所特有,而物性中没有的现象;研究协调问题,尤其是自组织协调现象。

第二个角度是建立品种维度,从解释品种多样性现象入手,发现组织中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因为品种越多,系统越复杂,越接近“生物多样性”这种生命现象,而对它的解释也就更接近对于生命性的解释。

第三个角度是从解释报酬递增现象入手,发现网络经济与资本专用性经济的不同。

第四个角度是从演进经济学入手,把组织作为社会有机体来加以观察。

……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从更为基础的品种经济性引申出这些属于推论的东西。

品种与组织

以往的经济学很少从品种这个维度来思考组织,离开品种维度思考组织,会把组织仅仅理解为线性组织。

我们可以从集合的观点重新思考组织。集合是可作为一个元素的总体,我们可以把一个组织想象为一个集合。

设品种为K集合中的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组织的结构特性。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连续或不连续。X点处于连续关系中,连续的实践意义可以理解为同质性;然而在K集合中,元素之间的连续关系仅仅是特例。在连续状态中,所有元素是同质的,可视为没有质的差异的同一个品种。

但K集中还存在不连续的情况,不连续的意思是集合或组织中的各个元素不同质,也就是说存在多品种现象。在以往经济学看来,多品种将意味着不经济,因为不连续就谈不上最优化;但后现代经济则存在品种经济性,认为集合中的各个元素,在“溢出”X点向K集扩散,形成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转化的过程中和形成多品种(即不连续的元素)时,存在经济性。

在不连续状态下讨论这个集合的经济性,就是后现代经济学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它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解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有机联系。可以认为,前者是研究集合网络中节点的离散化、多元化现象,后者研究这些元素以何种方式连接与结合。有机联系在数学上的含义,是元素之间的连续统关系,这些元素不连续,但处于连续统中。数学直觉主义一直把“数”理解为有生命的现象,而不是像逻辑主义那样把“数”当做原子化的、同质化的连续现象。连续与连续统的关系,就好比机械连接与经络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机械体与社会有机体在连接上的不同特征。

经济学中的社会有机论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社会有机体论也源远流长。连经济力学的始作俑者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也曾承认:“经济学的目标应该基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真正把生物进化思想引进经济学,探究企业生命活力之源???“经济生物学”,当首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50年,阿门·阿尔奇安阐述了企业生物相似性的演化思想,成为企业演化理论的思想先驱。对这一理论贡献最大的应该是理查德·纳尔逊和悉尼·温特,随着《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1982)这一著作的问世,完整而严密的进化理论研究的轮廓开始形成。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提出了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有机论的思想开始主流化。

特别是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莱斯特·瑟罗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在社会有机体论基础上的国家竞争优势学说,这一学说的特点在于宣告:在21世纪,仅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国家是不会成为富裕国家的;资金的可利用性也不再是竞争要素了,随着世界资金市场的迅速发展,所有人都可以在纽约、伦敦或东京筹措到借款;知识和技能才是比较优势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来源。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战略,已在全世界遍地开花,成为支持跨越式发展的主流思想。西方信息化理论泰斗曼纽尔·卡斯泰尔和马克斯·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更是直接的信息化理论,对马歇尔以来的“牛顿经济学”提出彻底修正,主张用“后牛顿经济学”为信息化开道。

经济学中的品种多样性理论

同类推荐
  •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本书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活动的描述来说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其分类,阐述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旅游知识概述,介绍何谓旅游、旅游学及其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篇,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第三篇,介绍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和旅游活动的新要素;第四篇,介绍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效应。
  •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商人活用孙子兵法

    本书将古代智慧与现代商业经营紧密结合,以全新的解读方式,通过精辟的活用解析与经典的经营案例,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现代商战的策略与技巧,堪称商界有识之士赢得商战竞争的智慧之源。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这是大资本、国家主义盛行的时代,也是全民资本主义发轫的时代;这是居民资产性收入受到政府鼓励登堂入室的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泛滥、财富……
  • 消费力经济学

    消费力经济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学中,研究生产力问题较多,但很少研究消费力问题。生产力问题当然很重要,应该加强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很多学者致力于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国家以及一些省市还成立了生产力经济学会,对生产力经济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感到消费力和生产力是相对应的,关系非常密切。不重视消费力,不发展消费力,生产力也难以顺利运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热门推荐
  • 桃花无意惹诗情

    桃花无意惹诗情

    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呵呵,农村大学生穿越到女子以稀为贵的社会,引来朵朵桃花。哎呦,公子,人家也不是故意的呀!只是,只是一夫太浪费资源了,凡是资源,咱都要合理利用。您说,对吗?
  • 零分男友

    零分男友

    靠,搞什么鬼?不就是当个补习老师,竟然冒出这么多的粉红泡泡的流言蜚语。遭遇护草团的攻击,到底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老虎不发威,当我HelloKitty!!!
  • 叶落星辰

    叶落星辰

    一对双生兄弟,一位纨绔狂傲,一位冷静沉稳,一位家财万贯,一位穷困潦倒,一位杀伐果断,一位刚毅坚韧,一位枭雄,一位霸主,看两兄弟如何在星辰大陆掀起惊涛骇浪,敬请关注下回分解……叶枯亦风飘零,焉能止于此。落地而还归根,则生息不灭。星火皆可燎原,况霸者雄心。辰剑即指苍天,唔叶洛战仙!
  • 驭夫有道

    驭夫有道

    她是相府嫡女,待嫁太子妃,却在大婚之夜被人劫持,毁尽皇家颜面。华丽穿越,被捉入宫,她原以为人家要拿她浸猪笼,不想皇上宠着,将军罩着,王爷殷勤无底线,阴谋之意昭然若揭……因为他,她被一步一步拖进权力争斗的核心,她本该是他手中的棋子,可是,为何他下棋的时候手会抖?棋子还要对他讨价还价:商量一下,今儿我睡床你睡地板可好?呃……开玩笑,开玩笑的,啊!
  • 绝世狂妃,千年只为博你一笑

    绝世狂妃,千年只为博你一笑

    前世,他将她推入万丈深渊,她一代金牌特工转眼穿越为人人唾弃的废除,她看着他不可一世的黑眸,笑道,“白澈,猫捉老鼠的游戏你玩的开心吗”,白澈上扬起嘴角“前世,我将你推入万丈深渊,今生,我要当你救赎”
  • 不灭风帝

    不灭风帝

    身体能无限自愈,只可惜命途坎坷,但我定能如风一般,荡平这个天下。
  • 猎魔团之狂龙

    猎魔团之狂龙

    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没有可以修仙的法决,更没有毁天灭的大神通。这里是心意力量的天下,平民型心意力量,霸王型心意力量,帝皇型心意力量。你到底属于哪一种,快来进入无尽的冒险之中吧!(本小说过于暴力,未成年人禁止观看)
  • 恶女修仙

    恶女修仙

    余群。前世夺人灵根,毁人魂骨,弑亲人,灭同门,坏事做尽!!报应不爽,她死在了被自己夺了灵根的小师妹手下。如果能重来一次,她绝对不会放虎归山!!可是,当时间真的重来……貌似有了些奇怪的副作用,只要一有恶念便心如刀绞痛不欲生!!哗擦!!老娘还能不能愉快的做一个魔修了!!
  • 两代情仇

    两代情仇

    珍珍的痴情令他感动,动摇了他对复仇的决心,加上唐匡的势力雄大,令到建城屡次身陷险境,幸得有“山猫”之称的侦缉队长王森帮助,才能脱险。究竟建城会否杀死唐匡为父报仇?他与唐珍珍的一段情又将如何了结?
  • 非简勿爱

    非简勿爱

    “小学弟,想什么呢,出发啦!”学姐轻敲了一下洛辰的额头。洛辰突然醒了过来转神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比自己矮了半个脑袋的的学姐已经走到了自己身边,眉黛稍皱,几斤完美的脸颊完全靠了过来,用那对足以杀死任何异性的眼睛盯着自己。这也许是洛辰到现在为止离女孩子最近的距离。洛辰看着她清澈的略带疑惑的眼睛,不知所措间脸已经红得像烧得干脆的木炭。学姐没有罢休,把自己凑得更近了。初出茅庐的洛辰哪里受得了这个,他猛然转过脸去不知所措间应答了两下。“啊~那个~哦~”学姐灿烂的笑了笑。“先去登记处报到!”关于爱,我们从开始憧憬,到拥有,甚至到失去。甜蜜中夹杂着太多的无奈妥协和遗憾。走在关于爱的课堂里,不知道你是会倔强的坚持,还是会轻易的妥协,还是会在遗憾中迷醉。这是我们的故事,你看得到当年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