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500000006

第6章 伟大企业的创业史(3)

当时在华最具实力的银行,是最先进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丽如银行。丽如银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42年成立于孟买的西印度银行【Bank of Western India】,1845年总部迁往伦敦时,更名为Oriental Bank。名称由“西印度”改为“东方”,显示其业务范围和经营重心已超出印度而扩大至远东,特别是中国。同年,丽如在香港和广州设立分支机构。两年后又在上海成立代理处,四年后改设分行。1851年,英国政府???发皇家特许状,丽如银行成为“特许银行”。

五六十年代的丽如业务发展颇快,它当时在远东的地位,正如报纸载文所说:“差不多像英格兰银行在英国的地位。”

1866年6月,在银行业龙头老大--丽如银行的倡议下,包括麦加利银行、有利银行和法兰西银行在内的几家银行,达成协议把过去一贯习用的6个月到期的汇票,缩短为4个月。从1867年1月起,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不再买卖超过4个月到期的汇票,原因是轮船的改进使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运输航程大为缩短,继续使用6个月到期的汇票,有可能使承兑汇票的商号利用货款到手而汇票尚未到期的空隙时间,以到手的货款进行其他商业活动。用缩短汇票付款期限的办法,银行就可以指望商人在货物尚未脱手时,根据货物所开具的汇票即已到期,因而货款的偿付必须依靠本次交易以外的资金。因此,只有资金比较雄厚的商号才能进行这种交易,而银行和它们打交道,承担损失的风险也就小得多。

这个同业间的协议,遭到了汇丰银行的抵制。当其他银行拒绝购买6个月到期的汇票时,在雄厚实力的大股东的支持下,汇丰银行逆向操作、大量收进。不仅如此,汇丰还进一步利用其他银行只做4个月期票的机会,一方面从急需脱手6个月期票的商人那里,以低价购进;一方面高价抛出大量4个月到期的本行汇票,卖给竞争对手--丽如等银行。一买一卖之间,赚取了大量利润。半年下来,汇丰的汇兑业务便由920万两迅速上升到1300万两。不到10个月,其他几家银行便不得不向汇丰“投降”,重新走上6个月期票的老路。

汇丰的这一招虽然被其竞争对手认为是没有遵守游戏规则,但却赢得了行外业界的赞许。汇丰表示:他们返还旧例,以事实证明了汇丰不参加联合行动所持的理由,因为它们的行动损害了贸易方面的共同利益。

在这场“期票战”中,新起的汇丰银行旗开得胜。而在汇兑、存款、印钞、放贷等业务方面,汇丰也同样在加速运转,蒸蒸日上。

7 蒸蒸日上:汇兑·存款·印钞·放贷

汇兑业务是这个时期所有在华外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汇丰也不例外。在它早期发行的钞票上,便称“香港上海汇理银行”。包括汇付、贴现和承兑在内的汇兑业务,头十年中汇丰银行均在迅速增长。从1865年成立时的1442.9万元开始,逐年上升,至1872年达到7450.7万元。1874年是汇丰前十年中的一个低潮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停滞,汇丰的汇兑业务也萎缩至4941.6万元。度过艰难时日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回升,汇丰的汇兑业务也迅速上升。而汇丰在中国外汇市场中的地位日渐上升,这正是汇丰在第一个十年中实力增强的指标性证明之一。

汇丰银行早在成立的计划书中即强调:在金融业务上,汇丰银行要突破其他外国在华银行所局限的汇兑活动,以贸易对金融的全部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在范围上,这种贸易包括香港及其周围的中国和日本各港口。发起书明显表明以囊括中国的贸易金融作为追求目标。因此,它的分行也紧紧围绕着中国的各开放口岸及与中国贸易密切关联的地方。在头十年里,汇丰的金融网络已初步成形,并显示了自身的特点【见表1-2】。

19世纪60年代之前,香港和中国内地为数不多的几家外资银行,并没有积极开展存款业务。汇丰成立后,一改过去外资银行只重国际汇兑而忽视存款的风气,上上下下将“抓存款”作为“首务之急”。不仅从多方面吸收存款,而且大小不拘--大宗款项固然欢迎,小额存款也不嫌弃。因此,汇丰开业后,吸收存款数额不断增加。即使在经营萧条的1874年,汇丰的资产总额显著下降,银行存款同样继续上升【见表1-3】。

在香港,印钞票虽然是一些英资银行重要的特许“营业”项目,丽如银行早在1848年秋即已在香港发行小量钞币,但是整个19世纪50年代,丽如银行以外的其他银行并不热衷于发钞业务。直到19世纪60年代,银行发行钞票的活动才开始变得积极起来。1862年12月,总行设在伦敦、已在香港开业多年的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获得发行香港钞票的权力。汇丰银行开业后,在发行钞票方面积极进取,开业不久即着手发行钞票。1868年,更准备接办香港殖民政府经营的铸币厂,使汇丰的钞票发行权由纸币扩大到硬币。只是由于条件没有谈妥,计划最后未能实现。

进入70年代以后,汇丰银行享受香港殖民政府的优待和庇护,发钞权进一步扩大。1872年,香港殖民政府准许汇丰发行票面1元的小额钞票。随后,汇丰的小额钞票大量出笼,并迅速流通于华南各地。据史料记载,在汇丰发行小额钞票的第二年【1873年】,在一次从澳门到广州的轮渡上,三百多名旅客几乎全部都是使用汇丰发行的1元钞票交付轮渡费。

1874年3月,上海一家英文报纸刊登这一年2月四大英资发钞银行--丽如、麦加利、有利和汇丰--的钞票发行额,在实发的350万元钞票中,汇丰发行的钞票占到了51%以上。有30年钞票发行历史的丽如银行,其钞票发行量反而不及汇丰银行的1/4。

通过吸收存款和发行纸币,汇丰银行掌握了巨额流动资金,从而在办理商业抵押贷款和商业票据贴现等业务之外,还有能力办理对清政府出于军事、政治需要的贷款。

汇丰银行对清政府提供的第一笔大额贷款,是1874年的“福建台防借款”。原本这宗借款为丽如银行和汇丰银行所共同承借,但总行在伦敦的丽如银行坚持债券在伦敦发行,而这是清政府所不能接受的。总行在香港的汇丰银行则并不坚持债券必须在伦敦发行,结果这笔大宗借款由汇丰独家承担。

这笔由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祯所借针对台湾等处海防的款项,借银200万两,年息8厘,期限10年,以各关洋税作担保。借款第一次以英镑为计算单位,在借取时按汇兑时价,将英镑折算成银两,归还贷款时仍按英镑汇率折算银两。这样,汇丰银行既可坐收利息,又可将当时由于银价不断下跌所造成的损失,全部由借款者承担。其次,这笔借款以各关洋税作担保,必须有英国人赫德把持的税务司印押方能兑银,从而开启了举借洋债必须有税务司出面的时代,改变了过去只要清朝海关监督出具印票的先例,亦使得税务司能够借口关税担保,掌握中国债款特权。

1873年11月,汇丰以6万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位于外滩海关南面的华记洋行花园,并于第二年花巨资建造了汇丰在上海的第一栋办公楼。当时的媒体报道称,楼高三层的汇丰大楼,规模和豪华程度均超过了当时“甲于上海”的丽如银行大楼。

出道十年,汇丰银行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在香港,汇丰银行已经成为最大的发钞银行、政府的出纳银行、同行的结业银行。在中国内地和日本,汇丰发展也相当迅速,成立仅十年已成为东亚地区赫赫有名的银行。

8 制胜之道:“国际化”与“本地化”

为什么汇丰能快速地增强自身的实力?为什么与其同时成立的银行纷纷倒闭,而汇丰却能作为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为什么它在短期内就能建立起一个极有特点的金融网络?除了外国资本对半殖民地中国有着诸多特权外,走“国际化”与“本地化”相结合的道路,以香港为总部成立本地银行,同时以上海作为经营中国的中心,正是汇丰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从初创时期的汇丰银行临时委员会成员构成中可以看到:汇丰银行的后台老板,几乎没有一家不在中国有过长期活动的历史,没有一家不在中国进行过多方面的活动。而临时委员会广泛的国际性,使汇丰在以中国为中心展开经营的过程中,与对华贸易密切的美国、欧洲大陆及东南亚、印度的关系也变得密切。

汇丰银行的董事构成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在股额的分配方面,也同样具有国际化与本地化的特性。汇丰银行的发起计划书中规定:“香港和上海两地的股数相等,同时还将保留若干股额给予中国和日本的其他口岸以及居住在其他地区而与中国贸易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商人。”

同类推荐
  • 海归汇聚中关村

    海归汇聚中关村

    本书汇集了从海外归来的企业家和高技术企业管理者创业经历,他们是:陈昌敏、陈一舟、崔乐、方云才、高伟、葛苏、顾少臣、侯东明、胡晞、黄建军、黄重国、蒋镇平、李为民、李新华、李远松等。
  • 观人无隐私

    观人无隐私

    本书通过对人们外貌特征、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社交表现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探讨,更深层次挖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潜在心理意识,从而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潜藏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之后的真正心理活动,进而总结出这种人在工作、与人相处和爱情等方面可能会做出的行为和怀有的意图,从而做到在与人相处时择其长处而用之,择其短处而避之.最终使得我们在社会上打拼时能够及时恰当地做到趋利避害。
  • 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谁说你懂管人管事

    管人管事要有操控全局的手段,需要有识人、用人的眼光,需要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也需要有临危决断的气魄,也需要有驭人处事的技巧。管人管事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管理老不仅要大权在握,更重要的是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既要紧紧地把握领导权,又要充分地凋动下属的积极性。听以管人不能没有手段,管事必须讲究技巧。
  • 采购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

    采购舞弊手段揭秘与防范技巧

    本书针对目前采购市场上的严峻形势,收集了不同采购方式下的一些采购舞弊手段,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采购活动中的舞弊手段,并掌握一些必要的防范技巧。
  • 如何经营图书店

    如何经营图书店

    本书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为你提供独立开办图书店指导。内容包括:图书陈列的黄金区在哪里、开店初期从哪里进货比较合理、店员怎样做好营销等等。
热门推荐
  •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在近代和现代史中,中国航海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只要我们能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差距,拥有自主发展的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中国就能真正成为世界航海强国。
  • 梦情殇

    梦情殇

    隐忍?预谋?皇权?相遇是不是可以相知?相知能不能相守?心中的裂痕有谁可以为其包扎让它愈合?遇见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
  • 豪门婚外运

    豪门婚外运

    她家世平平,菜鸟一枚,长相尚可,急需摆脱被逼作小三的命运。他才貌双绝,豪门长子,身家以亿计数,却为了某些原因频繁相亲。无爱而婚,她尽力扮好豪门少奶奶,可他却把她当真老婆了!契约完成,她转身离开,他却邪魅一笑不肯放手,一日为妻,一生为妻!
  •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客传人

    星客传人

    那是在古老的唐朝,在一个风清气爽的夜晚,天上降下一个庞然大物,悬停在坝头村的上空,接着又徐徐飘下了个怪人,恐怖,震撼......一个小男孩得到了天人所留下的书,可就在他刚刚练成其中一种天外绝技之时,他的姨父因为重查皇后冤案而被奸人陷害,所有家属受到牵连。小男孩落难而逃,却意外创建了天下第一大帮,仅弱寇之际,便成为数万弟子的师祖......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
  • EXO之我们是一体

    EXO之我们是一体

    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是有女女的,写的不一定好,如果看过这本书没有看过我写的王道的话,我希望大家去看一下《EXO灿白牛绵——爱无悔》,这篇呢应该算是为了好朋友写的吧!我的QQ是1160437974,有什么建议希望大家都提出来,就像我那本王道一样,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在评论区说也好,加我Q私聊也好,我只希望能够写得好点,有了大家的建议我就会努力做到的。1、2、3,Weareone!大家好,我们是EXO!行星饭大爱EXO!
  •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男人40岁以后的精彩生活

    用理想点燃男人生命中的那盏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人生目标。男人成功,从40岁以后开始,40岁以后男人事业有成的金科玉律,40岁以后男人的野“性”追求,别让事业偷走了快乐,在休闲中享受生活。
  •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美女同学惹不起续

    本书为美女同学惹不起续集,自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空寂城间

    空寂城间

    时间,空间,未来,过去,宇宙...这都是一系列的人们无法完全解说的。但,这真是无法解说吗?还是...根本不存在,一切在自己的脑海中都可以幻想。这是巧合吗?可能这只是自己对自己寻找的理由罢了。世界上没有巧合,只有思想。这思想,是可以想到还是无法想到。来,我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