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4500000015

第15章 认识你自己(4)

接下来,他不断重复这一工作,每当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康复目标时,他都将自己交给潜意识,请潜意识帮自己一个忙,而潜意识也总是不断映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它们可能是类似摘苹果这样的一个画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者是其他,但都能指引他达到康复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只需全然积极地听从潜意识的指引。

被脊髓灰质炎击垮的人不计其数,或许,多数人之所以被击垮,是因为将能量放在了“我不想……我不要……”上。他们抗拒自己患有这一疾病的事实,而艾瑞克森尽管拒绝接受医生们的可怕断言,但他却从未和这一不幸较劲。注意,这一点很关键,接纳自己得病的事实,进而被潜意识和谐地带领和引导。这样,他不仅可以将生命能量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还从这一可怕的不幸中收获了力量,使他后来成为一代宗师。很大程度上,这来自于他这种自然的觉知--穿越了“肌肉的身体”而深深地认识了自己“内在的觉知”。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内在的觉知”并不受自我支配,我们面对它时,重要的是信任,而不是指手画脚。艾瑞克森没有“期待”摘苹果的那个疗愈性的画面出现,它是自然出现的,是艾瑞克森的内在灵性--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灵性--自然流动的结果。

所以他的学生说,从艾瑞克森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试着放松下来,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说:请你教我。

我们再看那些所谓的“不治之症”,首先--说到“不治”,那是人们所说的,是人的思想认为的。不治之症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病情会完全和别人一样,即便是同一个病人身上的病情也绝不会和一个星期前一样--“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其实“一条河流也不能流过同一个人两次”。因为不仅河流在流淌,人体也在变化--对于疾病来说,不同的身体组成的分子当然是不同的,而身体的每一分钟都在发生变化。

几十年前,人们认为“肺结核”是不治之症,后来这一疾病在不治之症清单中被删除了。可是,在大多数人眼里,癌症依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对于那些身体已经饱受苦难的人,这样的被催眠的潜意识又使生命蒙受更大的阴影。我所认识的人当中,的确有被诊断为晚期癌症患者却在15年之后仍然健在的,而且癌细胞基本消失不见了--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思维封闭--非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呢?

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单纯从病理来说,有一天白血病也会被彻底攻克,有一天所有的癌症都会被攻克,但是从意识上说,不治之症这种说法什么时候被攻克呢?换句话说,如果医学研究者相信这些是不治之症,是不是也一定不会再“浪费时间”去找到攻克的方法了呢?

对于那些已经认为自己患上不治之症的人来说怎么办呢?这完全取决于这个患者的思想意识是否已经坚信自己可以去缔结那至大无边,然后从机体内焕发新生命。只要时时开启这种智慧和力量,恢复我们的真生命,一切都有方法,答案都在我们那里。癌症和感冒没有什么不同,这就是看待我们身体疾病的心态。这样的信心,将会对病情的恢复有超乎想象的帮助作用。

心理疾病:自我仍然受控

对于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所谓“心理疾病”的病人--比如说,抑郁、偏执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如果我们真的关心这些人,应带着“理智”的思考去对待他们,应按照一个仍然被某种我们可以感知的“思想”控制的“健康”人的心态理解他们--只要不伤害他人,和他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慢慢地--我们会发现治愈的门正在打开。

上文提到的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就是用类似的方法进入精神疾病的内心。那就是不去反对,不去拒绝他的病人--这里是指他从来都不认为病人“不可理解”--如果说病人不可理解,那是因为医生还没有找到理解的入口。

艾瑞克森这种天赋很早就体现在了他的生活中。小时候,他家农场的马会跑到外面,因为马的力气很大,所以通常得几个大人一起拉一匹马才行。但幼小的艾瑞克森一个人就能将一匹马拉回马厩。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发现,马的“逆反”心理很重,人们拉它向西走,它偏会用力向东走,那么,何不将它朝东拉呢?这样它会自动向西走。果不其然,当小艾瑞克森将马朝马厩相反的方向拉时,马反而努力向马厩退,这,就行了。

所以,后来艾瑞克森遇到病人时,就用了类似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个案的症状理解为这个故事中的马,一些治疗师可能会教育马朝马厩走,而艾瑞克森却会跟着马一起走,甚至还将它朝它“想走”的方向推一把--记得前面我们说的戒烟也可以这样理解--瘾是“戒”不掉的,只能是越“戒”越厉害。所以,不能戒掉瘾,如果你认为瘾是可以“戒”掉的,那也是因为后来被我们“忽略”掉了。

一次,艾瑞克森去治疗一个有被迫害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艾瑞克森进入病房时,他正在窗户上钉钉子,认为这样就可以防止敌人攻击他。对他的治疗方案一直是常规的--普通的医生可能会想给他吃什么药,让他安静下来。

但是艾瑞克森却不一样,他放下手中的笔记本,和病人一起钉钉子,而且比病人还认真:艾瑞克森甚至建议病人把地板中的缝隙也挡起来,那样敌人就彻底没机会了。获得病人的认可之后,艾瑞克森建议病人和医院的护士一起加强医院的防范工作,不断扩大他的安全范围。这个患者一一接纳,随着这个工作的不断开展,他的防备范围--也就是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而他也逐渐从与世隔绝的孤独中走了出来。这个病人第一次自己走出了病房。

这就是艾瑞克森的治疗风格,他从来不和个案的症状对抗,或攻击个案的逻辑。

很多人都将自己的一些“问题”视为敌人,试图消灭它,但艾瑞克森反而会建议他们接纳“问题”,同时用更优雅的方式去和“问题”共舞。一个有烟瘾的人想戒烟时,会将吸烟视为丑陋的敌人,而艾瑞克森会在催眠中让他以很慢的速度重演吸烟的动作,只是手里没有烟而已,但要很优雅地去做这个动作。如果一开始完全不抽烟很难,但完全可以缓慢地抽烟,慢下来,非常慢,然后拿着烟,不去点燃--最终过渡到手里没有烟,然后继续这样做下去,就可以放下烟。

艾瑞克森的方法就是,整个戒掉烟瘾的过程要注意“优雅”,其实根基是对潜意识的放心。用“没有问题”来解决一切问题。当学会优雅地表达自己任何意愿时,所谓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优雅也罢,对“马”的信任或诱导也罢,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而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核心,是对潜意识的全然放心和信任。

换句话说,就是将一个我们常规认为的“不受思想控制”的病人,视为“一位受其自己思想控制的正常人”。只有进入这个逻辑,那个思想才会被感知,才容易把病人带入常人的轨道。

自杀的念头并不可怕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曾经在书里提到过一段生命经验,他说自己在30岁之前一直处在持续性的焦虑状态,由潜意识深处升起的对空寂和“不存在”的渴望,强烈地淹没了想要活下去的求生本能。

某日凌晨时分,他在极度的恐惧中惊醒过来,心中不断地涌出一个念头:“我活不下去了,我再也受不了自己了。”

就在这濒临崩溃的时刻,他突然觉察脑子里的念头很值得再探究一下,于是质问自己说:“如果我受不了自己,那么必然存在着两个我,‘我’和我受不了的那个‘自己’,而且他们之中应该只有一个是真的。”当这段自我对话结束时,他的心突然空了,变得万念俱寂,自我怎么也起不了作用了,接着便卷进一股旋涡式的能量流中。

这股能量的旋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令他整个身体开始震动不已,然后他听到胸腔内传来一个声音,嘱咐他“不要抗拒???,接着就被吸进一个虚空里,但这虚空感觉上并不在外面,而是在身心的内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当他从这种传统的“深定”状态中出来时,闭着的双眼却看见一颗宝石的影像(印度瑜伽系统称之为“蓝珍珠”,代表内在的自性或神圣的原型)。当他把眼睛睁开时,房间里的一切变得出奇明亮,就像镀上了光似的,充满着生机。接下来的5个月里,他持续地处在深定和至福中,但几年之后他才借由灵修经典和某些精神导师,得知自己已经有了见性开悟的体证。

这种悟境令托利不再执著于物质层面,他放下了所有关系,没有任何工作,也没有任何身份,就在加拿大某座公园的长凳上度过了两年的岁月。在一部近期发行的灵修纪录片里,托利向采访者描述那段完全安住于“当下”的日子:他每天无所事事地坐在长凳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天空的飞鸟和远方的渡轮,心中充盈着最强烈的至乐感。【注①】

【注①:参见埃克哈特·托利《新世界:灵性的觉醒》胡因梦推荐序。】

日前和一位北京有名的心理咨询师聊天,谈到了社会上很多人不堪重负,导致自杀。其实那些临近于自杀的人,已经非常接近觉悟之前的最重要的一步了,就是他一定发现了“他接受不了他自己”,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可惜的是,如果他往前走一步,走入觉悟,就能够彻底地明白了。可惜所有自杀成功者,都在这一刻放弃了或者没有发现有觉知之路。

后来我又遇到了几位相当成功的朋友,都谈到过自杀这个话题,这种念头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只不过大家一般不会去说--如果有一些读者也执著在这里,请放下,这只是很正常的一种念头:很多人纠结是因为对待这个念头太过认真了--不要太当真,念头仅仅是念头而已,如同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有念头成为超人--正如每一个人身上都多少有些癌细胞,却不代表这些人都会得癌症死去--记住,这个念头本身是无害的,所以不要太在意,即便是想,也没有什么害处--彻底觉知之后,只有和生命在一起,觉知才有意义,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是平等的,杀自己和杀别人是一样的性质。这是对于“一我”最大的伤害,你的身体和思想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的,也属于所有的生命。

在有那样自杀念头的时候,请分析出是“谁有”自杀的念头,是自杀念头后面的那个“自我”,还是“一我”?而真正的生命真的是非常非常乐意去拥抱这个世界,和这个美好世界一起翩翩起舞的--因为它就是这个所有的世界,我们把“一我”和“自我”先分开,分开的结果是为了再合二为一,然后我们接纳自己,并接纳这个世界,接纳我们所有厌烦、讨厌、忍受不了的东西。(注意:接纳不一定是认同。)其实,“自我”和“一我”一直都没有分开过。

这里说“一我”:为什么不用“大我”“小我”这样的词进行分别?这是为了避免另外一种误会。“小我”,这个“小”容易产生一种摒弃感,一种当下的贬义,大小是相对存在的,而“大我”应该接纳“小我”,“小我”可能会处在一种被接纳的过程中。摒弃了“小我”,容易入空,容易有另一种隐藏的执著。最大的“一我”是完全接纳的,所以连烦恼和痛苦的“小我”也应该接纳--在接纳中,才会真的舍弃痛苦和烦恼,只留下美好的“小我”--我相信,埃克哈特·托利所指的就是这个。当然,即便不是也没关系,我们什么都接纳。

在《菜根谭》中,我很喜欢这两句: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从未出世,哪里进得去?从未入世,哪里出得去?

一句话,省省吧。

一只“自我”的猫

一天清晨,我在院子里的银杏树下坐着,看到院子里的一只猫--我们的院子里很多这样的流浪猫,因为有爱心的人们在院子里特意放些吃的,所以这样的猫越来越多。这只大肥猫有黑色的毛,很漂亮,体格硕大,长得很有“领导”魄力,经常在院落里踱步,估计它早已以为自己是这个院子的主人--忽然,这只猫发现有一只不太熟的小狗出来遛弯,距离还相当远。猫以为小狗要侵犯它自己的地盘,看到狗不大,和它身材差不多,于是猫追了上去,尾巴倒竖,毛发怒睁,然后发出威胁的吼声,竟然真把小狗吓坏了,小狗一溜烟跑了。当然这只猫也很惊恐和紧张,院落里晨练的人们都笑了。

为什么呢?猫以为狗侵犯了它在院子里的地盘,所以它去追狗,它去恐吓狗,它去告诉狗这地盘是“我的”,你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我们看到它这样觉得很可笑--猫何尝能有一个慧心这样告诉自己,其实院子既是猫的也是狗的?而且猫的天下其实不只是这个院子,而是附近所有的院子和街道?谁阻挡过它去呢?

我们看到猫这么面目狰狞地“去占据”一个“其实一直属于自己的地方”时会发笑,那么,有没有看到一些人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呢?

一笑而过吧。玩笑而已。

同类推荐
  •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记忆力训练》为你提供了33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同样需要训练。我们的记忆力为什么一直没有提高?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找的只是记忆方法,而不是记忆力训练方法。
  • 心想事成法则

    心想事成法则

    纵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会发现,总有些人是“幸运儿”,他们生活顺心,工作顺利,家庭美满,似乎好运总是伴随着他们,这也许会让许多平庸的人抱怨上天的不公。其实,只要明辨真理,认识到潜意识的力量无所不在,懂得一个人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头脑意象,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引导和影响着自身的命运,并且能够对其大加利用的话,那么,勿庸置疑,你也可以拥有灿烂的人生。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却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着平庸的生活,这种差别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实现愿望的成功者和丧失理想的失败者究竟有何区别呢?答案就在本书的70条智慧之中。
  •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60个秘密

    也许你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但是你仍然觉得公司里有很多事情令人琢磨不透;也许你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和职场潜规则还一知半解;也许你曾经不谙世事,被同事们排挤疏远;也许你现在正面临着被解雇的困境……其实,这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就是:你不了解公司里的很多秘密。
  • e时代数码相人术

    e时代数码相人术

    短短30秒,正是我们稳、准、狠地抓住刹那机会。创造出成功的纯金键钮,拥有这个金键钮,必须把握“数码相人”——四大精髓:前6秒,望、观其行。中7秒,闻、听其言。后12秒,问、试其人。最后5秒,切、定其人!
  • 领悟

    领悟

    “人们应勤于思考”,人们一思考,便会从整个世界、自身等多方面有所收获。注意在生活中积累所悟知的东西,于是,你就可登堂入室,体验生命的理想境界。本书形象地概述了分别从生活、生命、情感、工作等与人息息相关的东西的一些感悟。可使读者读起来轻松有味,又可从中受到启发。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之异心神殿

    战神联盟之异心神殿

    艾薇尔重生;命运神女重现;净化泪晶现世;寻找…异心神殿。这一切的一切,都被幕后黑手掌控着……伙伴们特殊的记忆,好像,已经有了头绪。【注:此作品为《战神联盟之永恒的信念》第二部嗷。如果没看过永念的,可以先去看看嗷】
  •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天地道,孕之诺,风之磬,破”只见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说着话,苍白的脸,眼睛变的血色,不是杀戮,而是绝望。“停下来,不然你会死的,难道你就怎么忍心抛弃了你爱的人”渐渐的从地面上站了起来。“对不起”。
  • 混魔圣尊

    混魔圣尊

    天地初开混沌之气演化万物,随着万物的生长混沌之气也退出了世人的视线。当一个少年在天地之间再次修炼又有怎样成就,大陆强者又将如何。成魔成圣一念之间。无名一出天地动,潜龙出海搅风云。实力划分:武者、武师、武狂、武王、武宗、武圣、武神、武帝、武祖、纪元,混沌。
  • 流夜当歌

    流夜当歌

    我不知道结局在哪,不过我会尽自己的努力给大家最一个最好的结局。结局其实为没有结局,结局最后的主角还是会努力着。看遍人情冷暖,才知沧海桑田。《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 绝世风流:混血妖孽太造孽

    绝世风流:混血妖孽太造孽

    她是仙魔之女,被世人所不齿,厌恶。年仅五岁的她为躲避追杀,四处逃离,一场追杀中,她奄奄一息,跳下山崖,却不料坠入桃林,遇见了他。他是妖,也是人,他的身体内居住着两个灵魂,一妖一人。出生异象,被妖族逐出,家族因他被灭门。年少的他无奈逃到人间,潜心修炼。在桃林遇见她,让他深情一世。你说这一世不能厮守,那我下一世决不放手。
  • 一个夏天的故事

    一个夏天的故事

    张翎最新中篇小说集,体现了这位久居海外的作家对母语的不懈追求,及对故土家园的深厚感情。如严歌苓所说,读这四个故事,就像在感受着张翎笔下主人公的各式等待,男男女女们在一次次必须的等待里完成自我的救赎。远离尖锐和争斗,作者用温婉细腻而又不失力度的文字展示人物面对生活磨难的隐忍和坚强,主题回归人性的真善美。张翎对人性的深悟及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使她的作品总有强大的魔力。
  • 善妹娇宠

    善妹娇宠

    古事无情,我的一切只为了你,而你也只为了我!抱歉,妹妹们!我有女朋友了!乱世纷争,只为守护!
  • 大宋之帝国传奇

    大宋之帝国传奇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风华容貌的郡主,才艺双绝伶人,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历史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 萌妃嫁到:腹黑王爷宠妻无限

    萌妃嫁到:腹黑王爷宠妻无限

    她本是金牌影后,结果因一场陷害穿越了。这就算了,怎么还有渣爹,渣姐渣妹一个轮一个的想欺负她,靠吧,姐不发威就当我是个受欺负的主吗。想欺负姐,来吧,姐陪你们玩到底,看看最后谁是赢家。咦,什么时候身边有了只妖孽,还如此闷骚,喂!你搞错了没有啊!“浅浅,我不爱你和我爱你其中我不爱你死了还剩下谁啊"某个腹黑的问,“我爱你啊”某女回答到,"恩,浅浅,本王也爱你"某男不要脸的靠近某女说道,“喂,你到底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啊,去死啊”某女终于发飙了。
  • 学渣超进化

    学渣超进化

    被特种兵王的父亲狂虐,被赛车女皇的母亲狂练,少年终成超级奇葩,热血狂放,美女缭绕,悄然开启快意激扬的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