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500000016

第16章 收藏之前(2)

后来回城去了七机部的工厂,当了一名铣工。“车、钳、铣、刨、磨”中的铣工,你肯定不知道什么是铣工。(梅:我知道车工)你只是简单地见过,我随便问你一个车工的问题你肯定就回答不出来:“你说车床能车出一个方块儿吗?”(梅:我觉得好像车出来的东西都是圆的)你看,不知道了吧,车床是只要有平面就能车出方的来。车床是指物件在运动中,刀是不动的;铣床是刀在运动中,物件是不动的;两者正好是反的。所以铣床可以铣出各种异型来,但车床是不行的。(梅:铣床相当于一个人的手在那儿动?)对,就是这样。很快我就知道那铣工怎么干了。后来知道学徒要三年,我心想:“学三年?过去那些没文化、一个字儿都不识的人要学三年,我这么聪明的人也学三年?仨月我就会了。”我觉得这三年是对人生巨大的浪费,有仨月就完了的事为什么非得拖它三年!而且个人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按规定三年学徒,第一年拿十六块/每月,第二年十八块/每月,第三年二十一块/每月,三年下来总共就挣了六百多块钱。三年呐!

梅 辰 拿着豆包不当干粮!

马未都 不过七机部的活每天和每天的都不太一样,干重复活的几率特别小,要是天天干一样的活我早就从工厂颠儿了。我们每天都要看图纸,挺具有挑战性的。看图纸对锻炼人的立体思维、逻辑思维是很有好处的。我到现在都是这样,看图特别好,很多人都看不懂图纸,我一看就能看懂。

我一般是一天的活一个多小时就干完了,然后我就让那个机床以最慢的速度在那儿空转,我就溜到图书馆去了。七机部有一个特别好的图书馆,又大又好,里面永远没人,我去的时候永远都只有我一个人。我找各种书看,我看书很杂,什么门类的书都喜欢看,文、史、哲的书都喜欢看。

梅 辰 科技类的呢?

马未都 也喜欢看,当然是属于科普一类的,太专业的,你让我去看《哥德巴赫猜想》我也就不看了。我自认为我这个人各个学科的常识还是知道一些的,比如计算机什么原理,你别看我不玩电脑,但我能说出来。

我不太甘心于工厂的生活,首先我认为工厂的活太简单,没像他们说得那么玄得要死。我在工厂一共干了五年。

梅 辰 很屈才的五年?

马未都 我觉得一个人所走过的路有时候是说不清楚的,我总说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很幸运了,比起上一代人来说幸福多了,我们没有资格抱怨。我看见很多人抱怨,许多人写自传、写简历都要说“我曾经山上下乡、我曾经生活坎坷……”我觉得这些坎坷和父辈比起来不算什么,我们已经很幸运了,看着这个社会由穷到富,我们自己的生活也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所以我觉得从我们内心也应该是感谢这个社会的。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除康乾盛世,剩下的大多都是几十年,你很难可丁可卯地就赶在这几十年里。有的人前半生颠沛流离,后半生安常处顺;有的人前半生穷困潦倒,后半生锦衣玉食。沧海桑田,这种人多了。

梅 辰 您认为您一直都很好,很顺?

马未都 起码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个国家的未来,也能预测这个国家的未来,起码我们的一生应该是处在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在中国几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我们已经算是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一个盛世的头儿。我觉得三十岁之前吃点苦都是年轻时所应该经历的,即使遭了点儿罪也都属正常经历,如果没有的话,就真不知道这生活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就是说那种罪是能承受的,而非大苦大难。我们父辈的很多人所承受的是不能承受的苦难,尽管有一部分人承受不了,死了,自杀了,但大部分人坚强地活过来了。

写小说一举成名

梅 辰 您的第一部小说《今夜月儿圆》让您一举成名了?

马未都 《今夜月儿圆》是我动写小说念头的第三个小说,前两个没发,不过后来改改也都发了。那时发表小说跟现在有些不一样,特难。三十年前,“文革”刚结束,1977年全国没有人发表过小说,全国也没有地方接收这些稿件。最早引起全国关注的一篇小说是卢新华写的《伤痕》,发表在1978年8月11日的《文汇报》上;另一篇是王亚平写的《神圣的使命》,发表在1978年第9期的《人民文学》上。

马未都的小说《今夜月儿圆》登载在《中国青年报》上

当时最有名的小说都是发在报纸上的,因为报纸的影响大,杂志的发行量相对小。

梅 辰 《人民文学》挺有影响的,刘心武先生的《班主任》就是发在《人民文学》上的。

马未都 《人民文学》发表后又经报纸转载的。我写的《今夜月儿圆》是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中国青年报》当时的发行量是今天所有办报人望尘莫及的——近五百万份。

梅 辰 简直就是天量!

马未都 而且它一共就只有四个版面,那时的报纸都是这样,就四版,我的小说就占了一个整版。那时我们车间一百多号人就这么一张报纸,你看完了我看,人歇报不歇,传阅量非常大。如果以五百万的发行量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份报纸真正的阅读量应该在五千万人次以上。五千万的阅读率你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这样高收视率的节目,在收视最顶峰的时候也就是一千万人。你不能想象当时我发了这篇小说后,走到哪儿人家一听说我是这篇小说的作者,没有不知道我的。特火!

梅 辰 嗯,那是相当的火!

马未都 那时不兴粉丝什么的。

文章发表后没多久《中国青年报》就开了座谈会,当时被邀请的人就我和顾城两个。顾城你知道吧?(梅:诗人,已经过世了)当时出版社的总编辑也出席了,“呦,出版社总编辑出席”,把我们吓得够呛!

链接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93年10月在新西兰寓所辞世。

梅 辰 从此就走上了文学之路?

马未都 对。我8月20日发表的小说,两个多月后,七十多天,11月3日就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报到了。

当时团中央的三驾马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和中国青年出版社下属的《青年文学》,当时叫《小说季刊》正在招编辑,经人推荐,他们就把我给叫去了,给了我一份稿子让我回来改改。

梅 辰 考考您的水平。

马未都 我不知道是考我,我当时不懂,而且人家改稿一般都是尽可能地少改,我是大刀阔斧地就给改了。几天后把稿子给杂志社送去,没多久就通知我去上班了。那时候从工厂调到出版社是不可想象的事。

梅 辰 您当时用的笔名叫瘦马,怎么想起用这样一个笔名?

马未都 没别的意思,我姓马,年轻的时候又很瘦,一百二十斤,就是因瘦而名。后来我有一次翻书,意外地发现瘦马这个名非常不好,就不再用了。

过去有一句话“扬州养瘦马”,指的是在晚明时期,秦淮河畔有养妓女的风气。就是把一个七八岁、十来岁看着特别有潜力的小女孩买回家来养着,教她琴棋书画,那时的妓女都讲究要会琴棋书画,等养到十七八岁时就把她卖掉,这就叫养瘦马。我一看,呦!怎么是这意思?得了,我别用了吧,后来就不再叫了。

梅 辰 您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马未都 没什么特殊含义。未,代表乙未年,我是阴历乙未年(阳历1955年)生人;都,代表首都,因为我生在北京,所以叫未都,简单地说是这个意思。(梅:复杂地说呢?)我爹跟我说当时正在建设新中国,我的名字中还有一个政治含义就是“未来首都的建设者”。我弟弟叫马卫平,取保卫和平之意。我们家孩子的名字中间都是wei字,但音同字不同。

梅 辰 您是否保留了第一封读者来信?

马未都 没有。那时候每天都有许多读者来信,一个礼拜大概就能拉一卡车,我没保留这些东西。我自己过去的好多东西都没保留,包括我的手稿都没保留,什么都不留!我曾经想找一篇我过去发表过的文章都没找着。

梅 辰 您是只喜欢收藏别人的东西,不收藏自己的东西。

马未都 我觉得那样特自恋。

“剪”出王朔

梅 辰 调到《青年文学》编辑部后您每天都干嘛?

马未都 我一般每天7点20到单位,打水、拖地,整理内务。我那时每天都为打开水的事苦恼,因为一共要打八壶开水,所以我总是想“这八壶水是一次打回来呢?还是分两次打?”因为一次打八壶手勒得很疼,打两次就得跑两回。我们在六楼,就得爬两次六楼……总之每天都为这事儿特别苦恼。

嘁哩喀喳把该干的事儿全干完后,8点钟准时拿一把大剪刀开始拆信,把所有的来信都拆开,什么投稿啊、读者来信什么的,很多,这里面就包括了后来的知名作家王朔、苏童、莫言、刘震云等,他们都是我那个时候拿剪子“剪”出来的。

梅 辰 您是发现他们的伯乐?

马未都 不敢说。只是《青年文学》诱惑他们。

梅 辰 您是怎么发现王朔他们的?

马未都 剪开就读,行与不行的一读就知道。读两句就知道。

我觉得我有职业性的文学敏感,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柯南道尔(英国作家,侦探小说《福尔摩斯》的作者)做编辑时,有一个作者的投稿被他给退回去了,作者非常不高兴,因为该作者把后面的几页给粘起来了,收到退稿后他发现后面的几页根本就没撕开,于是他很生气地给柯南道尔写了封信,说:“尊敬的柯南道尔先生,我的稿件您都没有看完,您怎么能知道它不是一篇好稿子呢?”柯南道尔就写了一封很著名的回信,说:“尊敬的作者,当您用早餐的时候吃到一个臭鸡蛋,大可不必把它全部吃完才知道它是一个臭鸡蛋……”意思是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臭鸡蛋”,我没必要把它全看完。

我一开始做编辑时就觉得一定要把人家的小说全部读完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这样,像苏童这样的作家,稿子第一页没读完你就知道这人行,感觉就行。那时苏童上大二,我写封信希望他来谈谈。嗬,小帅哥诚惶诚恐地就来了。

这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梅 辰 王朔见您肯定不这样,王朔到哪儿都是北京大爷。

马未都 王朔见我他就不大爷了,当年他还是个小孩儿呢。前两天中央电视台《见证》找我,让我谈谈当年的王朔以及跟王朔的交往。我跟王朔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交往非常深,王朔的第一部小说集《空中小姐》,八八(1988)年由我们社出版,我是这部小说集的责任编辑。那天我还把他那本小说集拿给央视的人看了呢。

梅 辰 我记得当时感动了无数青年。

马未都 都哭晕过去了。

梅 辰 王朔的稿子您拿过来一看就觉得行?

马未都 王朔的字和苏童的字写得都不算好,但有的人字写得很好,小说写不好有啥用啊!王朔是一个文学感受非常好的人,我印象中当年他在《青年文学》投了好多稿都发不了,因为那个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是非常正统的单位,我们头儿不喜欢他的那种表述方式。你想我们出版社出的都是《红岩》、《红日》、《红旗谱》这类的红色经典,谁能看得上他那书啊。

梅 辰 尤其是他那句“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名言,哪个头儿听了不闻风丧胆啊!

马未都 呵呵。王朔也是京城最早唱流行歌曲的那拨儿人,那时的音乐界根本就不允许这样的声音出现。(梅:王朔是个很有个性且又极聪明的人)

梅 辰 在出版社工作您觉得很如意?

马未都 我在出版社兢兢业业做了十年编辑,文学界有名的人我没不认识的。《青年文学》当时的地位多高啊,他们都得求着我们,但我从来没接受过作者的任何好处,我自视清高,我从年轻时就这德性。我特别看不起那些占作者便宜的人……有的编辑让作者给他们家换煤气什么的……(梅:那个年代就这样啊?)嗯,特恶心!

梅 辰 有没有作者非得给您家“换煤气”的事儿?

马未都 只有一次我记得特清楚:1984年国际青年节,团中央征文,有一个安徽的作者叫魏强,他投了一篇稿子,我看后觉得还行就把它给推荐上去了,结果这篇稿子获了一等奖,有点儿一步登天的感觉。后来他到北京来看我,给我带了一些土特产,你说我不要吧,人家从那么老远的地方带来的,最后我估摸了一个大概的价钱,买了一些果脯之类的北京特产给他带回去了,我这心里才算踏实。

我从来不占任何作者的便宜,看不上这些!自己总觉得……咳!今天社会上很多交换的事儿挺没劲的。

《海马歌舞厅》

梅 辰 干得挺好的,干吗最后辞职了?

马未都 我觉得我辞职主要基于两点,一点是我对文学的兴趣逐渐地在减退,而对文物的热情愈发浓烈。我老爱做一个比喻:你是一个吸烟者,当你抽上雪茄以后,你就知道那卷烟根本没法吸!没味了。文学就没味了。我觉得我们今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学,可能就是一笔带过,什么都不是。

梅 辰 畅游了大海的人就不愿意再回到小溪了。

马未都 对。另外我觉得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唐诗,读唐诗就行了,其他的可读可不读。我原来酷爱读小说,新时期的小说我差不多都读过,现在的小说我根本都不读。读不下去,没法看,一点儿意思都没有!我宁肯再看那看过一万遍的唐诗。因此我就不喜欢文学了。

第二呢,我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人,不太适合在国家事业单位这样循规蹈矩的地方工作。另外,我看到身边的一些无能之人费尽心机地向上钻营,我所说的无能是指按专业的要求对文学的理解非常浅薄,我不喜欢,我走人,躲了还不行吗!

我不喜欢文学了,我不喜欢这圈人了!当时也是因为一件事情,有些人的做法让我特震惊,一下子就不想干了。很小的一件事儿,反正就是对我的伤害挺大,就不想继续干了。

我对文学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绝对可以说是最好的编辑,所以你看我现在跟很多作家刘震云们等都很熟,跟那时做编辑有很大的关系。团中央当时是破例把我提成编辑的,我一个人的工作量是他们十几个人的若干倍,我是用数据说话的,我做责编的数字是其他十一个人的四倍,这都是有统计的。

梅 辰 辞了职不就等于没工作了吗?

马未都 旧社会的人都没工作。我那时候就这么想的。

梅 辰 您当时是看好文物行情了,所以就毅然决然地辞职了?

马未都 没有,没有,那时没有。文物行情好是1995年嘉德、翰海拍卖公司成立以后的事儿了,我是1990年辞的职。辞职以后我就先搞了影视剧《海马歌舞厅》。

梅 辰 《海马歌舞厅》中的马字代表您?

马未都 不代表。当时是我出的主意,我说起个动物的名字比较容易让人记住,然后大伙就“猎豹”、“壁虎”什么的你一言我一语地起了一大堆,但这些动物的形象都不太好……最后为什么叫“海马”了呢?是因为当时我们创作室里的三十多个人清一色地都是男性,没有女作家,由于海马是雄性繁殖,所以最后就叫“海马”了。

梅 辰 《编辑部的故事》里是不是也有《青年文学》编辑部的影子?

马未都 没有。虽说搞《编辑部的故事》时我还没辞职呢,但跟我们编辑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

    《皓首纪言—畅启宝回忆录》讲述的是畅启宝的一生,他出生于一九二一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热门推荐
  • 我是世界天道

    我是世界天道

    在位面多如繁星的世界,无意间成为残破世界的天道,为了生存发展,吞噬灵石和世界,收养凡人,传下修仙法,即为道祖又为天道。
  • 星语

    星语

    河边,少年看着嬉闹的同伴低下头说道:赶紧逃吧!,再不逃就来不及了!少年的低语仿佛吸引了同伴的注意力,同伴走到少年的身边,听着少年的话。暴汗的说道:这家伙是笨蛋吗?只是个烧烤而已,你对着一堆蔬菜和冷冻的肉说什么逃跑啊!(好吧!其实作者也不知道改写一些什么,也许以后有好的创意,现在就这样吧!新手作家,存稿20W,保证不烂尾,真的是小白文吗?(大概,也许,可能)希望大家欣赏到最后,谢谢!)
  • 千重界之凶猛符灵师

    千重界之凶猛符灵师

    从小就被告知自己是个残次品而程萧屿却以为只要自己够努力、够坚持,总有一天能得到那个人的一点关爱于是小小的程萧屿模仿着她的喜好,拼命成为她所喜欢的那种孩子然而所有的努力只换来永恒的冰凉背影直到有一天,程萧屿终于学会做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的目标拜了个坑爹师父,从此人生天翻地覆!收萌宠、学制符、打坏蛋、救老爹……有千百种磨难,就有万千种机遇和幸运!土匪甲:我…我靠!不是说符灵师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吗?!她她她怎么如此凶残?!土匪乙:我擦别靠了赶紧逃命吧!她可能不是人!一干原本跳出来想要打劫的土匪吓得屁滚尿流哄的一声落荒而逃!程萧屿:我还没炸够呢跑什么跑,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
  •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黑帝俏公主,被迫穿越,异世嚣张横行。嘿,这个世界真好玩,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排排队一篓筐~这个妖孽小白脸惊才绝艳,那个黑脸将军冷峻内敛,还有帅得掉渣的皇子霸气凌厉……她皱了皱眉,一次性涌现太多极品美男,面临种种诱惑,呃,真有点不好消化啊。前面的那位帅哥,说你呢,请留步!本文是魔妃系列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前两部已完结《妖颜祸水:腹黑小魔妃》《狂凤御天:腹黑小魔后》欢迎阅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把故事说过了

    我把故事说过了

    把想对你说的话都刻在心里把想你的时候都印在心上把与你的经历都记在脑海把与你的未来都勾划心里把你心心念念想了很多遍把你认认真真的画了一遍把你仔仔细细的爱进心里——《青春里纯粹的爱》(短篇小说,不喜勿喷)
  • 不死武灵

    不死武灵

    沉寂的天才少年,获得上古传承。修不死之体,炼上古灵液。踏诸侯,战域主。名动九州,狂战天地。
  • 天道梵书

    天道梵书

    神将陨落,仙人崛起。梵墨,曾经神界‘梵天’至高主宰梵天之子。却因梵天突起叛乱,父亲梵天离奇失踪。受到最后嘱托的四大侍神带着年幼的梵墨离开梵天,隐于‘中天’。
  • 圣医无争

    圣医无争

    有哪一种苦,痛的过爱离别?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争商皇,她,是医术超群,尊贵倦淡的圣医谷主,宿命的纠葛,让他们相识相知,命运的安排,责任爱情,难两全。是谁弃谁而去,又是谁为了谁憔悴容颜,历尽沧桑之后,他们,又是否能再执子之手?
  • 光明帝君

    光明帝君

    下层大陆少年,被乔装成远征军的少校看中,带入上层大陆,历练成战兵,经历波澜壮阔的上层大陆之旅,与魔女共舞,撕开女吸血鬼的喉咙,捕捉女妖,偶尔去森林抓着精灵……点燃原力,爆发吧!征服吧!杀戮吧!复仇吧!
  • 轩辕魔后之灭世妖凰逆乾坤

    轩辕魔后之灭世妖凰逆乾坤

    前世,风起云涌,她独立世界顶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次命中注定的穿越,她以绝对狂傲之态带着千年的秘密绝美回归。银发赤瞳无声的诉说着这世界的法则。他是高高在上的魔皇帝尊,冷酷,杀戮本应是他的代名词。然而,那张妖魅异常的脸庞,那双勾魂摄魄的金银双眸却把他的冷血深深地掩盖了起来。一次命中注定的穿越,一场缘分天定的相遇。她本以为自己的重生可以带来安之若素的生活,然而命非如此。一场腥风血雨,一段千年之恋。她为他洗尽铅华,只为一生一世,双人成卷。他为她袖手天下,只为死生不乱,百里仅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