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5500000007

第7章 博物馆(1)

给我十个亿

观复博物馆外景

梅 辰 “观复博物馆”中“观复”的含义是什么?

马未都 我认为观就是看,复就是重复,观复意指反复地看,有喜欢、研究的意思。一个东西你反复地看,你不是喜欢就是研究,对吧?这是简单的理解。再深一层的意思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说万物都在生长,我看着你轮回。境界很高。

梅 辰 观复博物馆原来一直是在琉璃厂,那地方交通挺方便的,为什么要迁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这个地方挺偏僻的。

马未都 其一是因为琉璃厂没这么大的面积;其二我认为博物馆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一定是两极分化的,日本最好的博物馆在山里。我没把它迁到山里就不错了。

梅 辰 嘿!那您到底是想让人看还是不想让人看啊?卢浮宫(Louvre)就在巴黎的市中心。

马未都 人家卢浮宫是国家级的。日本最有名的博物馆叫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就在山里。我觉得美秀这样的博物馆是最有意思的,美国也有很多小博物馆坐落在郊区。国外有很多博物馆都是私人博物馆,你去的那些都是国家级的博物馆。

梅 辰 应该说好东西大多还是在国家博物馆里,比如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及卢浮宫等。

马未都 因为你是偶尔去一次伦敦,可不就奔着名气大的去了呗。

梅 辰 你就是天天去,也还是觉得卢浮宫过瘾,看了还想再看。流连忘返。

马未都 国外的很多人都是看小博物馆,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

梅 辰 您认为私人博物馆更有特色?

马未都 是。

梅 辰 有什么特色?

马未都 比如说美秀,它把博物馆做到了极致。

梅 辰 怎样就叫极致?

马未都 就是你能想象的博物馆的尊严它全有了。所有的藏品它都是供着的。

梅 辰 您不是也都供着呢吗?

马未都 我供的程度还不够,我没有那样雄厚的资金。(梅:它怎么供着?)他自己在山上挖了一个山洞,你想看得预约,仪式非常隆重,不是说你随便就去了。每年仅开放固定的一段时间。它的装修、展示、风格都很奢侈。我是没那个钱,我要是有足够的钱你所看到的观复博物馆完全不是你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观复博物馆一隅 梅辰/摄

梅 辰 如果您有足够的钱,您想弄成什么样?

马未都 你给我十个亿就够了。那时候任何一个来过我博物馆的人都会震惊。我希望它是:“没来过的人不能想象,来过的人无法复述,他只能对别人说‘你去看吧’。”十个亿就能做到。

梅 辰 您想给参观者一个什么样的震惊?

马未都 它的展陈效果与你今天看到的不一样。你今天看到的观复博物馆的展陈效果已经与其他博物馆的不一样了,到目前为止,我想全国任何一家公、私博物馆你看不到一家像我们这样的带有供奉性质的藏品陈列方式,那我还是受制于资金的限制、场地的限制。如果我有足够的资金那我做出来的肯定不是这个样儿。

梅 辰 那是什么样儿?

马未都 比如,我会用很大的一个房间仅展示一件东西,我会营造一个特定的环境来首先改变你的状态。甚至我都想过,如果我做一个特好的博物馆,假如你看宋瓷,我就有一个宋代的环境、宋代的氛围让你看。里面的家具、展品都是宋代的,包括你听到的音乐也都是宋代的曲子。我会有一个淑女在那儿弹古琴,而且我一定是让一个不会弹琴的人在那儿弹,我可以让老师教给她技法但不授其曲调,让她随心性而弹,别一上手来个《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就不是那个意境了!参观者还必须换上宋朝的衣服,沐浴更衣我才让你进去。绝不是你满头大汗拿着一瓶可乐、边咕咚边看我就能让你进去的……那效果马上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你一进娱乐场所你就很兴奋,你去了监狱你就特压抑,那都是环境造成的,你还是你嘛。

这些我原来都想过。没钱哪!

《胜利女神》 卢浮宫藏

梅辰/摄

古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名为耐克(NIKE),

著名运动品牌耐克之名即源于此。

梅 辰 假设有一天您出让一件宝贝所换回来的钱就能做成这事儿,您舍得把它让出去吗?

马未都 舍得啊!

我这么一说你就觉得有意思了吧?(梅:嗯,很向往!)你就很想来是不是?话说回来了,我实现这一切我得有钱是不是?我要有钱我肯定这么玩儿!倘若我发一笔大财我肯定做这事!

链接

法国卢浮宫(Louvre):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著名的王宫建筑,也是法国国立艺术博物馆所在地。其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1190—1204年间,法王菲利普二世为加强防卫而建造,并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16世纪初,法兰西斯一世开始在这里收藏艺术珍品。1793年,法国国民议会决定将卢浮宫改为法国国立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当时收藏162幅17世纪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其后藏品不断增加,现有藏品约40万件。藏品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

网站http://www.*****.com/?/www.metmuseum.org。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英国医生、博物学家H.斯隆爵士(Hans Sloane)以建造一座珍藏馆为条件,将其收藏的71000余件藏品捐献给国家。1754年购置蒙塔古宫为馆舍,并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后藏品不断增加。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将其父的图书馆捐给博物馆,使馆藏愈臻丰富。它收藏有世界各地许多精美的艺术品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如举世闻名的罗塞塔碑石、法老木乃伊、英国大宪章原稿以及莎士比亚手稿真迹等等。

网站http://www.*****.com/?/www.miho.or.jp。

观复博物馆

梅 辰 为什么私人的博物馆会更具特色?

马未都 私人博物馆为什么有意思?它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我觉得在人类文明进化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人类所没有办法克服的就是本性。人的本性是私有的,只有顺应人本身的特性,顺势而为,所谓的以人为本,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进步得快。说这东西是我的,我就得为之努力。过去我们是逆势而上。逆着人的本性而上怎么能行?你愣要把每个人都变成同一种想法的人那是不可能的嘛。我老说“谁为此事负责”,比如说观复博物馆目前为止是我“为此事负责”,你能找得着人。国家的博物馆谁“为此事负责?”严格说是没有人为它负责,是国家为它负责,国家又不是一个人,它是机器。要非说找,那就是国家主席负责,而国家主席又不可能为这事儿负责。不顺应社会制度是不可能的。

梅 辰 您觉得您的博物馆与其他的博物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马未都 首先是态度不一样。我觉得没人像我这么认真地去做博物馆。最近我们馆搞了一个摄影展,很多摄影界以前没来过观复博物馆的人在看完后都觉得非常惊讶。昨天国家博物馆的一个同行还到我们馆来参观了,观后他给我发了个短信,说“处处都看到了你们的用心之处”。我想作为一个国家博物馆的人,他一定看过很多这样或那样的博物馆,他对我们是这样的一个评价。凡是到我那儿去看过的人,都给予了观复很高的评价。

很多国家级的大博物馆让我看那就是一个对付,我不认为中国所有的博物馆做得够专业。你能看出来,事情做得都不精心,就是对付工作。你也不能说它做得不好,大量的国家资金堆砌进去,猛一看也不错,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

观复博物馆红木家具厅

观复博物馆黄花梨木家具厅

梅 辰 够专业的博物馆什么样?

马未都 够专业就是所有的细微之处它都替客人考虑到了。你到美国去,你看美国的很多博物馆都做得非常专业,我们做不到。

梅 辰 您的博物馆是怎么做的?

马未都 我们的博物馆现在展区是三千五百平方米,??有七个展区,每个展区都控制在五百平米之内,一个比较喜欢的人看下来大约需要两个小时。我去过很多国内的博物馆,它们做得特别大,但却很空洞,也不考虑别人看的感受如何,参观者都像赶集似的,匆匆地奔来跑去。许多人在奔跑,让人觉得很奇怪。我希望参观的人不要过于疲惫,来我们博物馆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我把公共空间相对缩小,等我将来在城里盖一个大的博物馆的时候,我就会把公共空间增大,因为在城里参观的人会比较多,另外品种也将比较多。

再有,有些博物馆不太考虑人的承受能力,不考虑观众的适应度,我现在不好给你举例说,好像我在批评别人的博物馆,有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之嫌。

观复博物馆摄影馆

观复博物馆门窗馆

梅 辰 那您就以您自己的博物馆为例。

马未都 第一,我们在博物馆的大小、休息的场地、光线以及景观的变幻等方面都尽量把客人的因素考虑进去,你不能让客人越看越觉得疲惫嘛。能不让他隔着玻璃看的(文物)我就尽量不让他隔着玻璃看,让他尽可能感到这个东西是亲切的。没办法的我才让他隔着玻璃看呢,因为有的东西确实有展品安全问题,大部分的博物馆都会有这样一些提示“请勿动手!”我则很希望写上“请您触摸一件文物!”让人们亲身感受一下与历史的沟通。这种感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形式上的感受,不是真正的感受,那么每个人就会知道我们还有这样一段历史,还有这样一件东西。

第二,没有人像我们拿这么少的一点儿钱就能把事情做成这样,我知道有些国家级的博物馆花的冤钱多了。

第三,从私立博物馆上讲,没有人像我们这么纯粹。我看到很多的私人博物馆都非常地不纯粹。

梅 辰 怎么个不纯粹法?

马未都 打着建博物馆的旗号圈地什么的。来找我的人多了,说是建博物馆,其实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很多人找到我说:“马先生,能不能合作?在我们那儿建个博物馆?等批下来咱再改建房地产……”都是这种事,都不纯粹。再有就是有些私人博物馆,实际就是个商店。

梅 辰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目的还是在商。

马未都 对,目的是商。而我们真的是想把博物馆做好,而且既然我们是中国第一个私立博物馆,那么我就有责任把它做得更好,最起码我的理想是希望它能够留下来。

梅 辰 国际上有很多知名人士都慕名到观复博物馆参观过,他们怎么评价它?

马未都 西方很多大企业家都来过,他们确实是酷爱艺术,比如世界最大的信息服务商美国IDG总裁麦戈文,他是美国名列前茅的富翁,与比尔·盖茨齐名,他带着他的太太来过。他的太太是德国裔的美国人,学艺术的,来过若干次,酷爱艺术。他们是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我想他们肯定是真的喜欢,要是不喜欢他们来一回就不会再来了。外国人看东西不是满足看一次,他是反复看,每次看都能看出新的内容来。(梅:他们主要青睐哪个藏品?)什么都喜欢,他们真的是喜欢,而且看得非常认真。

老麦应该说是世界级的富翁了吧,他对艺术的热爱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中国有些富豪光有钱没有乐趣,没有生活的乐趣。要么胡吃海塞,骨子里尚未脱贫呢;要么声势浩大地买个游艇什么的,乐趣都是演给人家看的,你以为他真爱出海?他从小就晕船;要么就煞有介事地扛个高尔夫杆儿,貌似贵族,其实特土。人家国外不把打高尔夫球特当回事儿,人家觉得它就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到咱中国来成贵族运动了,而国外最贵族的体育项目斯诺克却在中国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遍地生根,摆得满街都是。

链接

IDG: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的简称),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是集出版、信息网络、展览、市场研究和咨询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的信息服务商。麦戈文,IDG的创始人及董事长。

(附:观复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人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西雅图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等海内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同行曾专程前来交流切磋。许多国家政要也曾兴致盎然地参观过观复博物馆。IBM、时代华纳、杜邦、摩根财团、美林财团、通用、诺基亚等国际大公司负责人,美国大使、英国大使、德国大使、瑞士大使、瑞典大使、意大利公使以及许多驻京外事机构的有关人士也成了观复博物馆的座上嘉宾。)

以物为证

梅 辰 不管是私立博物馆还是公立博物馆,您认为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利用好它?

马未都 我觉得博物馆是一个享受文化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感受到文化所带给你的震撼、智慧、力量与思考。你知道我当时喜欢文物的时候,没地方看东西啊!只能上博物馆。那时的博物馆条件多差呀!灯也不亮,开门晚,关门早,到点就轰人,门口全是打毛衣的……但我却是酷爱,要不我能带着手电筒去吗?

梅 辰 您晚上去?

马未都 我晚上干嘛去呀!我当然是白天去了。那里面黑咕隆咚的,我不拿手电筒行么!我每次去故宫都带一大手电筒,那种一号电池的,强光的。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小手电筒呢。(梅:就是保卫科用的那种,晚上看特像电棍)

梅 辰 黑咕隆咚的怎么看啊?没灯吗?

马未都 有灯,不亮。

梅 辰 那个年代您带着个大手电筒去故宫,打毛衣的肯定就不敢打了。

马未都 是啊。刚开始的时候我拿着手电筒刚一进去,打毛衣的立马就扑过来了:“你要干吗?”我说:“干吗?看哪。”她说:“这么亮你还看不见?”我说:“你说看得见是说那东西还在,那是你的职责;我看是要看清楚,咱俩的‘看’是俩概念。你说的看是说那儿有张《人民日报》搁在那儿了,说的是那儿有张报纸,我是要看那报纸上面写的什么文章、什么字。咱俩看的标准不一样。”

梅 辰 人家肯定就一直跟着您。

同类推荐
  • 民国先生

    民国先生

    《先生》一书以十集大型纪录片《先生》为基础,结合《新周刊》的“先生”专题文章,以十位先生的个性经历为经,中国社会变革为纬,将其莫不传奇的性格性情、命运经历、学术作为,以及他们的善良、无奈、焦虑和欢喜,在点滴中渐次呈现,充分反映了先生们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的独特全貌,让读者走近他们,走进那个时代,感受他们,了解他们,了解那个时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了解我们这个民族的传承。也亦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 元朝那些人

    元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后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苍天无道

    苍天无道

    天若有道,我便顺天,天若无道,我立天道!拥有紫极天赋的罗天,却因为不能修炼成为人人可欺的废物。绝境之下获得神秘黑石,从此一朝化龙,手持剑,斩天下之不公,握乾坤,立苍生大道!
  • 废材逆天四小姐:一念成魔

    废材逆天四小姐:一念成魔

    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美女卧底叶珂,一朝任务却被挚爱背叛,最终穿越到了凰鸣大陆成为了柳梦珂。刚睁开眼,迎接她的却是一道道的鞭子。“柳梦珂,我要你不得好死。”“呵呵,我不得好死之前还是你先死吧。”他一身白衣,翩翩少年,本来只想处处隐藏自己,最后一鸣惊人,却终究是为天下而负了她。“白侯月华,你骗的我好苦。”“不,珂儿,我没有。”既然上天安排我再活一次,我就要步步为营,袖手天下。爱情,亲情,你们欠我的,我要你们统统百倍偿还于我。【第一次写作,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啦。你们的支持就是小铭的动力。节操群516282555,加群验证码:一念成魔】
  • 冰山校草恋上她

    冰山校草恋上她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B市J大学生会主席,外号冰山校草,可偏偏连上了平凡的她她,B市J大一名平凡的学生,再一次野外露营遇见了他。
  • 悲雅之歌

    悲雅之歌

    神犯了一个错误,一个自他有意识开始的史无前例的错误,就是选择了所罗门当天界的棋子。他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也因为所罗门与他对抗堕入了地狱,他不得已选择米迦勒作为他的代理人。不仅如此他自己也失去了本心。
  • 一箭天下

    一箭天下

    主角在上一款游戏中,只用了一个背刺技能就把高防战士秒杀了,虽然这是被人设计陷害,但还是引起了官方的注意,最后他的全服第一刺客被封号了;在会长的建议下,两人打算一同征战新游戏,艺高人胆大,定个小小目标吧:先成为全服第一弓箭手,再称霸服务器!
  • 警界阴阳师

    警界阴阳师

    雅尔市虽然是县级市,市内却娱乐场所林立,黄赌毒及各种丑恶阴暗的社会浊流涌动,官商勾结、官黑勾结屡见不鲜,社会治安极其复杂。同时,畸形的经济繁荣又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蜂拥到雅尔市务工,其中自不乏身负罪行的杀人犯、抢劫犯、刑满释放人员,以及有着诸如恋尸癖、恋童癖等形形色色嗜好的变态狂,他们,还有她们,都是我们的对手与猎物,无时无刻不在这座城市里制造着血腥、暴戾、杀戮与种种超乎人类神经承受极限的令人发指的恐怖罪行。而且,每一个案件真相的背后,都是一段脉络清晰的犯罪嫌疑人令人毛骨悚然的犯罪心路历程,揭开真相,就等于开启了咿呀作响的地狱之门,门后的真相,往往会令你窒息,你准备好了吗?
  • 破碎奇点

    破碎奇点

    25世纪主角阮剑执行秘密任务失败,被未知力量拉入破碎的艾泽拉斯,为了回到曾经的世界,他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败,一次又一次的打败,变强,穿梭于位面之中寻求这个世界的真相~
  • 天道

    天道

    修炼一途,乃顺天道、夺造化、窃生死,人魔兽妖,各有所长,殊途同归。
  • 柳家的大小姐

    柳家的大小姐

    她是平山县县令的千金,也是这柳县令唯一的宝贝女儿,她长得还算清秀可人,也还算知书达理,有点骄纵,有一点任性,有点自以为是,更敢于最求自己的所爱,因为她坚信只要付出真心就一定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东西。她成了世人眼中的惊世骇俗,成了柳家嫁不出去的老小姐。可就算如此,她还是不愿对婚姻妥协。所以她孤注一掷,用一颗绣球来决定她未来的命运,却不想砸中的却是一个满脸络腮胡,穷酸落魄,说话凶巴巴的粗汉子,这下我们的柳家大小姐该如何是好啊……
  • 静默的钢铁

    静默的钢铁

    “士兵是钢铁,静默的钢铁。”他们在国家最需要时,义无反顾地被铸成最锋利的形状。他们生于沉默与黑暗,爆发时轰鸣,最后又归于静默,却被深深打下了不可逆转的烙印。希姆莱的秘密计划,来自西藏的“天使”基因,恶梦般的改造,血脉的力量与原罪,执着,坚守,思考,抗争,直至灭亡——这就是静默钢铁,那支曾经存在过的,纳粹德军由改造人和超级士兵组成的,存在于黑暗中的精锐特殊部队。苏军的不死军团,来自OSS,却身为盖世太保的双面女谍,拥有犹太血统的党卫军女兵,生化圣母莱克莎,继承一切的伊克蕾——“贝尔珀斯坦一家,至少毁了我们五个师!”——某美国陆军少将。即使他们的光荣和梦想,随着第三帝国的毁灭,堕入黑暗之中,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凶兆,以及大洋彼岸,论坛上争论不休的话题,然而历史却不会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