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7200000032

第32章 危机全球化,营救全球化(4)

另一个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的,是央行无封顶的流动性注入。虽然短期内还不至于引发通胀,因为央行投入银行系统的这些钱,只是相当于填补了银行损失留下的大洞,且在信贷活动几乎降到最低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并不会显著增加;但这种政策必须在经济有所好转时及时刹车,否则这种通胀不仅是美国或英国的问题,还可能传播到购买美元和英镑资产的国家,中国应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本次危机在解决上轮危机的措施中已经埋下了伏笔。许多人责备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掌事期间,为了应对本世纪初的高科技股泡沫破裂、“9·11”事件后美国经济的衰退而采取的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吹大了这一轮房地产的泡沫。

格林斯潘更大的错误,可能在于对金融机构的疏于监管。这位曾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而被近乎神化的老人,10月23日在美国国会一次听证会上,终于懊悔地承认自己当年过于肯定金融机构能够通过自我监管保护股东利益。他坦承,自己在复杂衍生品市场上未能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应担负部分责任。

格林斯潘的“自白”对世人的警示就是,必须重新考虑金融监管体系的疏漏。这场危机的成因中,监管不当的环节至少包括:负责发放贷款的银行未能足够审慎地审查贷款人的信用度、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购买了高风险的资产支持证券而无须披露风险头寸、对投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没有要求使得它们无所忌惮地飙高杠杆率、过于依赖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来判断证券化资产的风险。

监管的缺失,导致金融业过度发展成一个追逐暴利的“畸形儿”。连索罗斯也认为,金融市场应该“缩小”一些。对此,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经济学教授弗兰克【Jeffrey Frankel】的建议是对所有证券交易,尤其是那些衍生产品,征收小额印花税。此举同时还可为债务重重的政府增加收入,并打压短期投机、鼓励长期投资。

微观的监管有疏漏,宏观的监管也缺位。本次危机处理中几个欧洲国家最初的“各自为政”,就反映出国际性协调机制的缺失,将导致危机处理低效,甚至延误时机。正如雷曼兄弟倒闭,引发香港的挤兑,当今的大型金融机构普遍跨国经营,一旦破产,是救是放绝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

“更重要的一点,是重新建立起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银行监管之间的联系。”戴维斯对《财经》记者说。他说,回顾以往,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关于西方的过度消费支出和过度的消费借债、中国等国家的过度投资和贸易失衡的警告从来不缺,也有对于房产价格飙高、风险错误定价的警示。但从未引起人们的真正重视。

他的建议是,亚洲金融危机后设立的“金融稳定论坛”【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可以作为未来国际监管者的原型。这一论坛,已经提供了一个齐集各国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平台。“这就包含了所有正确的人,”戴维斯说,“但问题在于,它没有实权。”

要赋予它实权,戴维斯认为,应该首先扩大G7,将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包含进来,因为这些国家对国际金融体系有巨大的影响力。而这个新的G11,将能够直接将上述论坛关于金融监管的决议带回本国并予以执行。

“我觉得这并不难实现,只要各国的部长们有意愿这么做。”戴维斯说。他希望,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球峰会上,各国首脑能在此方面有所考虑。

《财经》2008年第22期 张环宇 张翃 陈晋等/文

G20峰会:迎接新世界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G20领导人的合照中,布什以东道主身份居于正中,左右两侧则分别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巴西总统卢拉。

时至11月中旬,20个对全球经济有“系统性”重要意义的国家元首首次得以齐聚一堂。

1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许,各国领导人陆续抵达华盛顿的国家建筑博物馆,与美国总统布什握手、留影;9时20分会议开始;到下午2时30分左右,布什发表声明【比原定议程提前了半个多小时】,这场举世瞩目的峰会只开了五个小时。平均算来,20国领导人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世界银行行长及其他一些国际机构负责人,每人发言时间不足15分钟。

然而,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天。参与者不仅包括G7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作为G8成员的俄罗斯,还包括来自新兴市场的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韩国、印尼、沙特、土耳其、南非,以及澳大利亚和欧盟。

从G7到G20的扩容,不仅在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70%增加到90%,更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入阁”。

会后公之于众的洋洋洒洒数千言的《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声明》【下称《声明》】显得“成果颇丰”。

《声明》分析了危机产生的根源,说明了各国已采取以及将要采取的行动,阐述了改革金融市场的共同原则和实施这些原则的行动计划,承诺将继续致力于维持开放的全球经济。声明还就改进金融市场和监管机制制定了五项原则:增强透明度和问责制、加大稳健的监管、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强国际合作、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更针对每一原则,分别制定了2009年3月31日前应落实的即期行动和中期内应实现的目标。

“没有失望,也不是大胜利”

峰会从发起到召开不过20余日,仓促准备之下能有多么具体的计划成型,人们不敢寄望过高。鉴于峰会意义重大,全球学者亦纷纷建言。其中,颇具影响的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巴瑞·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和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研究院国际经济学教授理查德·鲍德温【Richard Baldwin】搜集的17位各国经济学者针对“G20峰会该做什么”一题的撰文。各学者观点有异,但总的来说,共识包括:加大对金融业援助力度;国与国之间相互协调;以财政刺激措施促实体经济增长;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力量,以助新兴市场渡过危机;思考更为长远的金融和货币改革。

若以此为标准评判峰会的最终《声明》,援助金融业、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作用、改革金融监管体系三项或可得高分,财政刺激政策和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则不尽如人意。

关于援助金融业,《声明》表示,各国将“继续积极努力,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来稳定金融体系,并认可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这肯定了美欧国家政府和央行此前为救助金融机构实行的种种措施,也对“维稳”的目标做出了最大承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危机中应起的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声明》也承诺,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更多资金,各国“随时准备好”进行增援。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宏观政策和金融稳定的预警功能得以强调;原来只包括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稳定论坛”【FSF】也将立即纳入新兴市场国家,发挥其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作用。

金融监管方面,则基本囊括了危机爆发以来论及的种种弊病的解决方向,包括提高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透明度、建立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中央交易对手”,以降低其系统性风险、改革评级机构的评级体制、确保金融机构的薪酬激励不会鼓励过度承担风险、重新审视会计准则及《巴塞尔协议》、改进监管使其具有平滑经济周期功能、加强监管机构间的跨国协调等。

与期望值差距最大的,可能就是财政刺激计划的语焉不详。世界经济显著放缓,主要央行纷纷减息,但市场信心不足之时货币政策难以奏效,财政刺激为当务之急。峰会上,各国若能联合做出刺激承诺,则可能对提振信心事半功倍。虽然财政与经济状况因国而异,统一的刺激标准或不现实,但《声明》中对财政刺激仅一语带过,多少给人以草率之感。

不过,峰会力挺几近夭折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起到了弥补财政刺激失分的作用。《声明》称将抵制保护主义,承诺在今年内对成功完成多哈回合的形式达成一致。今年7月的日内瓦会议上,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进口特别保障机制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多哈回合谈判宣告破裂。WTO总干事拉米亦曾对《财经》记者悲观地表示,“重启多哈回合谈判今年已经无望”。经济低迷的当下,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更大。墨西哥前总统埃内斯托塞迪略【ErnestoZedillo】就撰文称,“挽救多哈回合谈判,才能挽救G20峰会”,强调了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意义。

至于法英等国大力主张的“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是改变美元“单币独大”的世界货币格局,《声明》中只字未提。美国作为本次危机肇始国,本币资产应受跌值压力,国债为吸引投资者购买,收益率理应上升;但事实上,货币市场信心冰冻后,美国国债仍被当成“安全港”而受投资者追捧,故其收益率长处低位。美元汇率也终止上半年跌势,掉头走强。这种怪现象正是由于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各国外汇储备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其中的美国国债尤甚。为避免外汇储备价值缩水,各国只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将其价格推高。

跳出这种被单一储备货币“绑架”的怪圈,当然是改革现今货币体系格局的充分理由。但正如凯恩斯的名言:“如果你欠银行100块钱,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欠银行100万,那就是银行的问题了。”所以,此番对货币问题的沉默,恐怕不仅是给东道主美国“留面子”,更反映了美国国债“债主”们的无奈。

“没有失望,但也不是一个大胜利。”美国彼得森研究所研究员莫里斯·戈德斯坦【Morris Goldstein】这样评价这场峰会。他认为,G20峰会最积极的贡献就在于启动了一个改革的过程,而细节则要在将来慢慢补充。

美欧各取所需

“这更多是一个‘陈列柜’【showcase】,”美国卡托研究所副所长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对《财经》记者说,“各国领导人在此展示他们应对挑战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这次峰会作为一次政治事件的象征意义,大于其解决经济金融问题的实际意义。

美国总统布什可能是这场峰会上最轻松的了。能在任期将尽之际发起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首脑会议,布什的“政治任务”已经完成,他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此次会议上争取做出什么重大决策。因此,两天内,布什一直是“欢颜尽展”,而不像是危机当前的忧心忡忡,似乎这是一场离任前的周末聚会。

峰会的《声明》中,未出现指明美国肇始危机的责任、削弱美元地位等将令东道主尴尬的条款,本在情理之中;但此番最值得布什“引以为豪”的,可能是取得了各国对自由市场原则的承诺。峰会前夕,布什曾发表讲话,为自由市场体制辩护。他说,有人指责政府对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疏于监管导致了今天的危机,但“许多欧洲国家有着更为广泛的监管,却同样经历着与美国类似的问题”。这无疑是对法德等欧陆国家一度指责英美“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酿成危机的反击。

如果说自由市场之争美国“小胜”,那么,《声明》中规定的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建立监管共同体监管跨境金融机构,则是欧盟赢过了反对单一国际金融监管的美国。欧盟在11月7日的非正式会议上统一了立场,提出金融“百日维新”路线图,要求在华盛顿峰会上通过一系列“强硬、有雄心、可行”的具体措施作为此后百日内的改革重点,并希望最终终结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格局,建立多元储备体系。

欧盟居功的理由还包括,是法国总统萨科齐在10月18日和欧盟主席巴罗佐一道前往美国戴维营与布什会晤时,向其提议召开一个大规模的峰会【虽然萨科齐原先的建议只是加入几个重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扩大版G8”,而布什最终选择了G20】。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金融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也更多来自欧盟的主张。

新兴市场跃进

无论美欧如何“争风吃醋”,这场峰会的最大“赢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权力转移”,美国《华盛顿邮报》这样评论本次峰会。

这场危机起源于美国,尔后迅速传导至欧洲,就连在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度较低的日本,也难逃资本全球化下的“连坐”效应。目前几大经济体要么已确认进入衰退,要么脚踏衰退边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七大工业国的经济无一例外全部负增长,也就是说,这些世界经济的“中心”明年不但不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反而要“拉后腿”。

而新兴市场国家,虽然未能免于全球风波的影响,但已显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传统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依附”于发达国家,相反,其经济增长和需求水平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并且,新兴市场国家中许多也是外汇储备大国,拥有救援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真枪实弹”。

所以,一个将新兴市场经济体排除在外的G7,“被认为是缺乏政治合法性,运作的有效性也因此受损。”韩国世界经济研究院主席、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司空一在美国彼得森研究所发言时表示,“要解决全球经济和金融问题,没有这些主要经济力量的积极参与是不切实际的。”

“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力量。11月7日,四国在巴西举行财政部长会议时,四国财长认为,这场危机暴露出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弱点,扩大新兴市场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是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本次峰会的《声明》也明确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布雷顿森林机构必须全面改革,以反映世界经济权重的变化,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这些机构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目前,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和投票权,仍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严重脱节。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本次参会领导人的合照中,美国总统布什以东道主身份居于正中,左右两侧则分别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巴西总统卢拉--两位主要新兴经济体的领导人。11月15日上午,布什迎接各国领导人到来时,最后与他握手的也是胡锦涛和卢拉。这是因为,美方此次是按照领导人任现职时间的长短,而不是传统的按照领导人名字的英文字母顺序,来安排礼仪的先后--卢拉与胡锦涛恰为任职时间最长的两位领导人。虽然这只是安排上的巧合,却被外界解读为新兴国家在此次峰会上备受重视。

同类推荐
  •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忠告

    乔治·索罗斯拥有着资本领域里最多的头衔,有人说他是“金融奇才”、“金钱魔术师”、“资本的舵手”、“最伟大的慈善家”、“全球最佳基金经理”,无数投资者对他崇拜,着迷,唯马首是瞻;也有人说他是“金融大鳄”、“金融杀手”等。索罗斯从一个侥幸躲过纳粹屠刀的匈牙利犹太儿童,到带着5000美元和离奇梦想闯荡华尔街的热血青年;从安侯公司的一个不合群的普通雇员,到创立量子基金、老虎基金,“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经理人”;从步步为营的投资试验到一掷亿金的资本豪赌;从小心翼翼地研究一个公司,到周旋于最上层的政治家之间并雄心勃勃地挑战一个国家甚至国家集团,索罗斯经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最终成为一个让世人瞠目结舌。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揭秘零售业赚钱的门道

    揭秘零售业赚钱的门道

    本书针对零售业者的促销问题,引用了大量真实案例来说明各种促销手段的使用方式和成功案例,重点介绍了零售业创业者在创业方面需要注意的事宜,还着重对我们平日里不太关注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分析。
  • 服装店长这样当

    服装店长这样当

    无论哪种工作,带队伍都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家门店想要做大做强,也要靠店长带团队。不会带店员,你只能自己干到死。《服装店长这样当:自己干不如带队伍》站在店长的角度,告诉你管理店员应该从哪里展开、用什么样的方法带团队、面对不同的店员如何把握其心理、如何把握正确的时机对其进行有效提升等。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史玉柱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史玉柱

    本书主要从史玉柱在创业之路上的坚忍和踏实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又分为梦想、激情、竞争、自信、诚信等12个方面,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悟,从而坚定自己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往事随疯

    往事随疯

    一个秘密,在她的身后,她会知道吗?一场校园爱情,她会感受到怎样的人情冷暖,结局是悲是喜,拭目以待
  • 陌尘道

    陌尘道

    漂泊江湖,杀机四伏,尘世少年波及其内或是机缘或是心性是却踏上陌路,走入仙途。自此,飘渺仙途始于足下,求长生,探机缘,不失本心却逍遥诸界。
  • 楼若空,终是梦

    楼若空,终是梦

    请你们不永远不要忘了,有一个人曾成为你们的一员……
  • 终须梦

    终须梦

    描写主人公康梦鹤与平娘历经坎坷终修成后果的感情纠葛。
  • 学霸仙帝

    学霸仙帝

    别人苦思冥想数十年的生死棋局,他一朝勘破;别人耗费无数精力钻研的神妙功法,他无师自通。当一个科学家级别的天才学霸穿越异界,那这世上的一切,唯有等待他去征服。看高智商精英如何逆天修仙,征战百域,成就无上仙帝霸业!
  • 火焰升腾

    火焰升腾

    一个魔法学徒,在一次和人冲突中,被打破了魔法核心,幸遇天才光明神官,开始了他通往武士的巅峰之路……
  • 艾伦的世界

    艾伦的世界

    2222年,人类回到了石器时代,一切文明消失于世。相传在两百多年前,一台拥有自主意识的超级电脑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信息病毒。没有人知道那是如何发生的。古书中甚至记载,得到这台电脑之人便能掌控整个世界............
  • 宁波童谣

    宁波童谣

    本书分为抒情歌;游戏歌;时政歌;数字歌;咏物歌;接口令;绕口令;杂歌几部分。
  • 活人皮

    活人皮

    来自世界上某一个漆黑的角落的悲歌。当关心变成厌烦的时候,她,不爱了。
  • 惊魂探险1

    惊魂探险1

    这个世界一直存在变数中,有诅咒,就有破咒,有秘密,就有揭发。看看今天的科学如何解释当年的奇闻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