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0300000007

第7章 帝国之殇(3)

在隋军的轮番猛攻下,守卫辽东城的高句丽军伤亡惨重,有几次险些被隋军攻入城中。与此同时,宇文述、杨义臣率领的大军与来护儿、周法尚率领的水军也在向平壤挺进,隋军在南北两线战场都取得了绝对的主动权,高句丽行将不支……

天生反骨

天要捉弄人,人喝凉水都塞牙。头六年的大手笔、大气象、大格局耗尽了杨广的运气。就在隋军行将攻克辽东城的紧要关头,老天又狠狠地捉弄了杨广一把,一道从帝国大后方发来的加急奏报彻底打乱了杨广的平辽大计——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附近)起兵叛乱,叛军声势浩大,会合各地乱民,一路势如破竹,直逼东都洛阳!

杨玄感的职责,是在后方负责督运大军粮草;而洛阳,则是帝国在中原的统治核心和根本。杨玄感起兵作乱的理由,竟然是要去讨伐远在登莱沿海、密谋作乱的大将来护儿。一个最重要的人,抡起棒子去打一个最重要的地方,还连带着拖了最忠心的大将下水,如何能让杨广不急?

那么,这个杨玄感是什么人呢?

杨玄感,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人,是隋朝名臣杨素的长子。杨素和杨玄感父子都是帅哥。古人的欣赏标准跟现在不大一样,男人想要入选帅哥,身高体格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要有一把漂亮的胡子。杨玄感恰好就继承了老爸的魁梧身材和漂亮胡子,为自己的仕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过,杨玄感少年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很多人就惋惜,说这孩子样貌气度都不错,可惜不是个神童,否则就完美了杨素倒是对杨家的遗传基因很有信心,觉得小时候太出挑了未必是好事(确实,发育早的孩子,未必就能长得高;锋芒太露的孩子,很容易早衰),杨玄感这小子不是笨,而是大器晚成。

杨玄感果然没有辜负老爸的期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显示出了强大的后劲——不但学习好,人品好,而且弓马娴熟,勇武过人。有了这样的条件,再加上出身高门贵族和老爸的功勋,杨玄感在官场上一路顺风,很快就被封为二品柱国,上朝时与老爸杨素并排站。

当时隋文帝杨坚还在位,看见杨家父子并排而立,他心里就有点别扭(可能是担心杨家父子权势太大),于是把杨玄感降了一级。杨玄感不但不恼,反而当庭拜谢,感谢皇帝给了他一个能够在朝堂上向父亲表达尊敬的机会(年轻人难得如此沉稳明理)。此言一出,杨坚很高兴,杨素也有面子,满朝文武对杨玄感也是大为赞赏。

此后,杨玄感出任郢州刺史(算是去地方上历练,积累政治资本)。由于他是“空降兵”,又是高干子弟,所以地方上的官吏们就不太服他。杨玄感不像很多官员,新官上任就要烧三把火,玩一出杀人立威,而是不动声色地布置耳目,监视下属官吏的一举一动,了解下属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掌握他们的把柄和隐私。

等情报搜集得差不多了,杨玄感才很不经意地在某些场合对着下属提起一些他们的小事。结果,那些干了偷鸡摸狗事情的下属大惊失色,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而那些实心做事的下属则是衷心佩服。在杨玄感的恩威并施下,郢州大治,杨玄感的施政才能也得到了世人的充分肯定。杨玄感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结交名士,其中就包括郁郁不得志,隐居在家读书的李密。

李密也是个奇人。他读书跟一般人不一样,不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读死书,死读书,而是骑着牛,沐浴着阳光,优哉游哉地捧着一本《汉书》,在乡间田野边逛边读。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就连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知道这儿有个骑牛读书的人。

在当时人看来,读四书五经这些基础文化课的,大多是那些准备去考科举的;而喜欢读《春秋》《汉书》之类的史书,还有《易经》《孙子兵法》之类的“闲书”的,大多是胸怀大志,不屑去考试,等着别人来“发掘”自己的大才。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唯恐别人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个胸怀异才的隐士。

李密就是这样一个不安分的人,偏偏他的“隐士秀”,还就被杨玄感的老爸杨素撞见了。

严重怀疑,李密是故意让杨素撞见的,要不然,哪个官员会特意跑去乡下看你骑牛?而且还偏偏是权倾一时的杨素。

李密可不是绣花枕头。一番交谈之后,杨素对李密的才学见识大为赞赏,回家后就对杨玄感说,这个李密是个牛人,值得结交。杨玄感就去拜访李密,一经交谈,觉得这哥们儿跟自己一样,也是个胸怀大志、不安于现状的人。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了知己。

隋文帝杨坚去世后,杨玄感觉得杨广好大喜功,不体恤百姓,国家已然难以承受连年的穷兵黩武,于是就问李密,如果天下有变,你我应当如何自处?能够问出这话,说明杨玄感已经有另做打算的考虑了,也是在试探李密。

李密的回答很干脆:“率军阵前决胜,我不如你;招揽天下英雄,你不如我。”一句话,看似点评你我优劣,实则是说,只要你我联手,何愁天下不定?

一句话,已然把杨玄感那颗悸动的心,撩拨得蠢蠢欲动了。

相同的志趣,相同的利益,两个天生反骨的人,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机会不是等来的,是创造出来的。

当年,杨坚不愿杨素和杨玄感父子同居高位;而今,杨广对拥立自己当皇帝、在朝中有着崇高威望的杨素更是忌惮。幸好,替杨广营建完东都洛阳后,杨素就去世了。杨素的死,让杨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还对身边侍卫说,就算杨素这个老匹夫不死,总有一天我也要找机会灭他的族!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广的话,很快就传到了杨玄感耳朵里。尽管杨广对他十分信任,不但让他承袭了杨素的楚国公爵位,还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但杨玄感岂是那么好收买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杨玄感和他的心腹幕僚策划了好几个干掉杨广的计划,其中就包括在西巡吐谷浑随行时派人袭击杨广行宫。不过,行刺是一项精细工程,光有勇气和决心是不够的,谋略、运气也缺一不可。结果,这些计划都因种种原因而搁浅。

既然这样,那就玩一把狠的,把事情闹大!

后院起火

杨广对杨玄感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第二次远征高句丽前,还把督运粮草的重任交给了他。

大军北上后,杨玄感奉命在黎阳等地督运军粮。他敏锐地察觉到,天下百姓早已不堪忍受连年的沉重赋税和徭役,隋朝的统治根本已经动摇,推翻杨广的最好机会已经来临。于是,杨玄感与王仲伯、赵怀义等人密谋起兵。他们一边以水路盗贼猖獗为借口,故意延迟漕运,让前线隋军的补给发生困难,一边暗中派人召回随杨广出征的弟弟杨玄纵、杨万硕和留在长安的弟弟杨玄挺,以及好友李密。

造反,需要一个借口。杨玄感等人的借口,就是造谣。

造谁的谣?大将军来护儿。连对大隋忠心耿耿的来护儿都反了,大隋还有希望吗?大家赶紧揭竿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们宣称大将军来护儿要造反,然后趁机占据黎阳城,一边征发壮丁,一边以讨伐来护儿为借口,要求附近郡县发兵前来会合。在誓师大会上,杨玄感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控诉杨广的暴虐无道,扬言要讨伐昏君,救民于水火。过人的气度,出众的口才,黎阳军民被杨玄感彻底煽动了起来,纷纷加入讨伐军。

实际上,杨玄感绝不单纯是因为“胸怀大志”而发动叛乱,他对朝廷、对杨广的不满,跟杨广在内政上改革官制、打击门阀势力的举措有很大关系。杨玄感代表了一大批“贵二代”的利益,这一点从他打洛阳时有那么多权贵之后前往投奔就能看出来。当内部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借着对外战争的时机爆发出来了。

造反,需要一个目标。为此,杨玄感请来了智谋过人的李密。

李密从长安赶到黎阳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北上涿郡,切断远征军的粮道和归路,用不了多久,远征军就会溃散,到时候就能逼杨广就范;中策,直捣长安,占据关中之地,动摇隋朝根本,进可攻退可守;下策,就近攻取东都洛阳,但很可能陷入被动。

所谓上中下三策,是历史上的谋士们提交战略方案惯用的方法,一来能显出自己足智多谋,二来把决策权交给老大,既是对老大的尊重,也是巧妙地把责任推给了老大。

一般来说,老大们选择中策者居多,因为中策往往是比较稳妥的。可杨玄感听了以后,反而以为李密的上策乃是下策,下策才是上策,并决意向洛阳进军。

事后,有很多人认为,杨玄感没有采纳上策,是大大的失策。可上策真的是好计吗?一群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从黄河岸边千里北上去抄皇帝的后路,光是长途行军、保持士气、解决粮草,就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打仗,光有点子和勇气是不够的。杨玄感要真脑子一热发兵北上,那才是大脑短路了。

先打洛阳,最起码能解决粮食问题,还能就近拿下一个根据地。

一路上,不堪忍受隋炀帝劳役之苦的百姓纷纷前来投奔,讨伐军未遇任何抵抗就占领了战略要地偃师。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民部尚书樊子盖接到杨玄感起兵作乱的消息后,立刻整军备战,只可惜留守的隋军士气低落,在面对“为正义而来”的讨伐军时,五战五败,只能据守洛阳。樊子盖为了坚守洛阳,在城中杀人立威,使得洛阳守军士气为之一振,但这也使很多贵戚子弟不敢进城,掉头去投奔了杨玄感。

不要以为这些贵族子弟是因为正义去投奔杨玄感的。他们所在的高门大族,绝对不会把所有筹码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他们会对当时的各派势力进行了一个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把族中子弟按照轻重缓急分派到各派势力中,将来总会有某个投靠某派势力的子弟发达,继而就可以保证整个家族的利益。即便某派势力完蛋了,家族也不会因此而伤筋动骨。这些大家族见杨广玩大发了,根基不稳了,便开始了新一轮的政治投资,纷纷把旁支庶出子弟派到杨玄感那里去碰运气。

杨玄感招募流民、收编隋军,每天都有数千人来投,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5万余人的大军,分兵攻打洛阳周围各处要塞,并亲率主力进攻洛阳城。洛阳是隋朝的东都,城池高大坚固,城中粮草充足,讨伐军虽然势大,一时间也是无可奈何。

在此期间,讨伐军俘获了内史舍人韦福嗣。杨玄感一如既往地重用这些投奔过来的人,并引为心腹,让他写信劝樊子盖投降。韦福嗣是战败被俘,不得已而屈从,所以做起事情来总是出工不出力。李密看出韦福嗣有二心,就建议杨玄感杀了此人,以绝后患。杨玄感不以为然。

与此同时,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也派刑部尚书卫文升率4万大军前来救援洛阳。卫文升率军来到华阴后,掘了杨素的坟墓,焚烧了杨素的骸骨,向将士表明以死讨贼的决心,然后击鼓进军,出崤谷、渑池,直奔洛阳。

杨玄感见卫文升率军来援,立刻带着精锐前往迎击。杨玄感勇武过人,善待部下,又每战必冲锋在前,所以讨伐军的战斗力很强。杨玄感先是诈败诱敌,全歼卫文升的前锋部队,然后又率精锐骑兵击败卫文升的主力。卫文升且战且走,所部人马伤亡惨重,只能驻守在北邙山南麓。后来,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中箭而死,讨伐军才放缓了攻势。

卫文升虽然没能击败杨玄感,却成功地拖住了讨伐军的主力。正是这几天的时间,让坚守洛阳的隋军争取到了喘息之机,也为远在辽东的隋军主力和各地隋军争取到了集结平叛的时间。

杨玄感的叛乱破坏了隋炀帝一举攻灭高句丽的全盘计划——叛乱地正好位于中原通往河北的交通枢纽地区,如果不能及时平叛,不但会威胁洛阳甚至关中地区的安全,还会使辽东前线的数十万远征军陷入断粮的危险。

杨广当机立断,传令各军停止对高句丽的进攻,以最快的速度从前线撤军,全力回师平叛,同时还处置了伪造关文、私自放走杨玄纵和杨万硕的兵部侍郎斛斯政。斛斯政原本就对隋炀帝心怀不满,挨了处罚后只身叛逃,连夜投奔高句丽。

斛斯政在隋军中的职务相当于前线总参谋长,掌握着隋军的全部作战方案和机密情报,一旦叛逃成功,会给隋军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震怒之下,杨广派骑兵连夜追杀斛斯政,随后又任命裴矩接替斛斯政执掌机要,委派德高望重的老臣苏威安抚关中,命虎贲郎将陈棱进攻黎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候卫将军屈突通分别南下,率军讨伐杨玄感。

为了争取时间,隋军在撤离辽东时丢弃了所有的辎重器械,各军争相南下,全然没有了初来时的威风。高句丽人开始还以隋军是在故意示弱,意在诱己出战。直到隋军全部撤走,高句丽人才急急忙忙出城追杀,只歼灭了数千名落在后面的老弱伤兵。

这时,那个被杨玄感造谣差点当上冤大头的来护儿登场了。

准备渡海进攻高句丽的隋军水师在东莱集结完毕后,来护儿得到了杨玄感围困洛阳、还诬陷自己造反的消息,马上召集麾下将领,打算放弃远征,先行回师救援洛阳。

将军们认为没有皇帝救援洛阳的命令,不能擅自回师。这时,来护儿表现出了过人的魄力和决断:“高句丽,不过是边陲小国;洛阳被围,才是心腹大患!现在国家有难,我等知道了,就不能无动于衷。皇帝要是怪罪,责任由我一人承担,谁敢阻拦回师,军法处置!”

说罢,他一面整顿大军准备回师,一面派儿子来弘、来整连夜赶往辽东去见皇帝,以免来家蒙冤。

来弘、来整在涿郡与回师的隋军主力会合,向杨广奏明一切。杨广得悉来护儿不但没有造反,而且正准备回师讨伐叛军,大喜过望,当即下令来护儿率大军救援洛阳,还命他把之前因获罪被发配往水师军的右武侯大将军李子雄押送到皇帝行营。

李子雄得到消息后,杀了看守,逃奔杨玄感。

此时,各路隋军都在日夜兼程赶往洛阳,讨伐军处于四面受敌的不利境地。杨玄感接受李密、李子雄的建议,解除了对洛阳的包围,率军西进,扬言已经攻破洛阳,准备夺取关中。

弘农太守、蔡王杨智积(杨智积是杨坚的侄儿,杨广的堂兄弟)识破了杨玄感的诡计,决定将计就计,拖住讨伐军。当杨玄感率军来到弘农城外时,杨智积登上城头,大骂杨玄感。

杨玄感大怒,再加上当地百姓们都说弘农防守薄弱,而且有大量存粮,攻下此地,足以解决军粮问题。因此,杨玄感下令大军围攻弘农。

关键时刻,李密又站了出来。他认为兵贵神速,成事的关键就在于抢在隋军主力到来之前占据关中,一旦陷在弘农,前有通关,后有追兵,到时候只有死路一条!

李密的脑子很清楚,他知道从一开始,杨玄感就选择了最坏的一条路:想攻洛阳,没有攻下,在洛阳周围耽误了很久,给了隋军回师的时间;打不下洛阳,四面受敌,只能趁关中空虚向西进军,否则就陷入没有根据地、没有补给的不利境地;向西进军,就要尽快拿下潼关,这是讨伐军唯一的机会。

可杨玄感还是把李密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连续三天猛攻弘农,还是没能攻下,这才引军西进。

正是这三天,断送了讨伐军的活路。

同类推荐
  • 洪武的大明朝

    洪武的大明朝

    轮回转世并无奇,众生皆于六道轮回中,你、我、他都是再来人,一会儿做男,一会儿做女,六道上下,如车轮转,生死疲劳,尚不自知。一次意外让洪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大明朝。
  • 大明三人行

    大明三人行

    明英宗天顺年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司礼监太监曹吉卖官鬻爵,草菅人命。但是,因为他当年立帝有功,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此,曹吉日益骄纵起来,尽然狼子野心要夺取帝位,于是一场夺位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

    诸葛文编著的《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涵盖了可谓是人类的全部历史,浩渺无垠。为了方面读者朋友们阅读,《三天读懂五千年世界史》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写,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脉络通顺。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锦州

    本书经纪实手法纪录了锦州攻坚战中,林彪指挥大挖交通壕;国民党明堡、暗垒逞淫威。蒋介石亲临葫芦岛督战,对拿下塔山信心十足。会战老城区解放军31小时全歼守敌十万,活捉范汉杰,锦州得解放……
  • 天机谜图

    天机谜图

    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让易学的宝典《天机诀》流落民间,传说《天机诀》能窥视天下风云,拥有左右时势的权力。但它散落民间后,一直沉寂了千年,再没有出现。民国初年,孤儿李季无意得到了《天机诀》的线索,此时袁世凯正妄图称帝,也希望寻到《天机诀》,除此之外,黑帮、日本武士等几派人马也加入了对《天机诀》的争夺。李季由此踏上了一段惊奇无比的旅程,他要一步一步解开环环相扣的千古迷局……
热门推荐
  • 迷雾之世

    迷雾之世

    当生产不再需要劳动,当创造不再需要大脑,当统治不再需要民心,这世界将走向怎样的未来。——致已逝去的文明。
  • 均衡世界

    均衡世界

    阳光少年,本是无忧无虑,却是遭到种种追杀,而当少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踏上修行者路的时候,其身后不为人知的阴谋也是一点点的被揭开,而他又会在梦想与仇恨之间做出怎样的抉择....
  • 爱会痛

    爱会痛

    一个对任何事好似淡然,但却有着他人不知道的脆弱一面的女生。因为爱了、信了、但却被爱伤了、痛了。伤痛过后的她将怎样面对以后的生活呢?是否继续坚持下去?或是放弃呢?
  • 灵破苍穹

    灵破苍穹

    一个从青叶小镇走出来的少年,偶然机会解除体内封印,从此文能一念惊天地,武能一掌碎山河。灵武兼修,踏遍诸天万界,踩踏无数天才,引众多红颜知己竞折腰!
  •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少年壮志不言愁

    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少年壮志不言愁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自称杀手的盗贼

    自称杀手的盗贼

    楚江原是一个盗贼,但是他总称自己为杀手,事实上他手上连一个人都没有杀过。无意中偷盗了邪教之物,却因此来到了一个以能量为主的世界……后来在一次意外中,他死了,因为作者太监了。
  • 史上最强枭雄

    史上最强枭雄

    一事无成的古吴成在而立之年终于混成了一名乞丐,本想碰瓷却弄巧成拙,讹诈不成反被当场撞死。不想老天开眼,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名叫天和大陆的异界,华丽转身成为汉唐大将军古奉的独子古天应。原本以为苦尽甘来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过上纨绔子弟挥金如土的好日子。哪成想穿越第一天就遇到变故,沦落成为一名朝廷的逃犯。为了活下来,不负这生奇遇,古天应从此踏上了一条布满荆棘,通往巅峰人生的道路。快意恩仇的江湖,热血折戟的沙场,醉梦红纱的柔情,且看古天应如何踏碎凌霄,成为史上最强的枭雄!
  • 现代城隍

    现代城隍

    我只是一名小协警,长得不帅,走到哪都被人欺负!可是我也是一名城隍!阴间城隍!掌管一市的生杀大权!主宰一市的阴阳之事!天庭崩毁,天理混乱,孤魂野鬼纵横!人间怕是要乱了……且看一名城隍爷如何在都市逍遥快活!跟人,鬼,神,斗智斗勇!
  • 重生1990

    重生1990

    安逸重生在1990年,正是风云激荡的年代。前世的遗憾,要在今生弥补。且看多情又风流的安逸,如何遨游情海,纵横政商两界,把一切都掌握在手中!
  • 惜今传

    惜今传

    一个从小因为各种原因被遗弃的孩子经历了各种坎坷磨炼,不断追寻一个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