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2600000014

第14章 春蚕吐丝——报效祖国献青春(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东汽批量投产的一批机组频繁出现故障,主要是振动方面存在一定技术和质量问题,由此造成的最严重事故就是动叶片的断裂。事故还引起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要求东汽立即派人到北京汇报情况。宗福新受工厂委托只身一人来到北京,挨个儿到各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得小心翼翼地进行解释和认错。到了国家计委受到几个处长的轮番批评,所讲的话语可以理解但也非常严厉:“要你们做20万,可你们偏不听,非要做30万,看看出了问题吧。如果造些废铜烂铁出来,只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宗福新对此不敢多言。回到厂里以后,他立即认认真真地撰写了总结上报材料,分析了原因并查找了问题所在,详尽表达了工厂所采取的强化提高的整改措施,誓言打好质量翻身仗,并诚恳地请求上级再给东汽机会。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和专家被东汽这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决心和真诚所感动,在东汽机组讨论会上认真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改进意见,同时又把一些机组交给东汽研制,以显示对东汽的信任,从而使东汽开发30万机组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形成了批量生产的综合实力。

出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国家在1998年曾宣布火电3年不开工,国内火电市场暂时进入“冷冻”时期。但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员工要工作、要吃饭,还得依靠市场才行。“条条道路通罗马”,既然市场需求不允许新机组开工,东汽人就拿老机组做文章。他们除了有能顶住压力向前进的韧劲,还有一种未雨绸缪、高瞻远瞩的进取意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宗福新等人到美国GE公司参观考察,他们发现尽管随着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汽轮机行业在总体产量上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而GE公司却一改传统模式和加强应对措施,及时将汽轮机出口和服务业务作为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而售后服务主要就是对电厂老机组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客户新的需求。宗福新回国后立即向工厂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建议,还与国家电力部门一位司长谈了他的打算,结果两人不谋而合,从而得到上级的支持。在工厂的关心支持下,宗福新马上又找来设计处刘万琨等人进行技术论证,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为老机组改造进行了充分准备。由于反应迅速、行动及时,东汽在国内首开先河、抢占先机,率先进入了老机组改造市场,从对自己生产的老机组进行改造开始,从7.5万到30万千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机型,既为电厂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又为自身拓宽了市场和生路,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可谓是“一箭双雕”、合作共赢。东汽后来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又对其他企业生产的老机组进行了改造升级,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牢牢站稳了脚跟。在90年代末的3年时间里,老机组改造业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占据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使得东汽能够顺利渡过困难时期并赢得发展机遇,创造了装备制造企业一直保持不亏损的奇迹。几十年来,东汽人从单件生产做小机到批量开发造大机,进而又到“多电并举”上规模、拓产业而将企业不断地做大做强,走的就是这条不等不靠、开拓进取的奋进之路。回想这些,现已退休的宗福新深感欣慰并有着切身感受:“我把一切献给了汽轮机事业,在东汽干一辈子一点儿都不后悔!”

好人好马上“三线”,老大不会徒伤悲。在那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人们扎根山区都是从青丝到白发,像张绳铨那样始终对耕耘东汽这片热土一往情深。在这当中,还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辛起华既是担任过党委副书记和工会主席的东汽老领导,也是最早来汉旺建厂创业的老职工,他也对当初投身“三线”的情况记忆犹新。他在哈汽工作时,于1966年6月突然接到上级的一纸通知:“‘三线’建设在四川要建个厂,组织上决定调你去那里。”听说要去“三线”,辛起华感到格外激动和兴奋,因为支援新厂建设选的都是“好人好马”,自己能被组织上选中确实荣幸和自豪。于是在当月中旬,他与爱人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从北方的大都市哈尔滨来到西南穷乡僻壤的小山镇。

在辛起华的记忆里,当时的汉旺只有一条古老而破旧的街道,但当地的乡亲们却显得淳朴与和蔼可亲。四○一厂来了,汉旺要兴旺了。听说汉旺要建一个有保密代号而非常重要的中央大厂,老乡们的心里都特别高兴。遇到当地逢场赶集的日子,附近的农民都来汉旺赶场聚集,他们带来的都是当地的土产,新鲜而又价格低廉。当时一个烧饼只卖5分钱,用5角钱就能买10个鸡蛋,但当时生活水平总体来说很低。因为当初的建厂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辛起华他们刚到汉旺时,职工有的住在中寺、下寺等古庙,有的则在民房甚至工棚里安家。这里背靠大山、面对平原,虽然四处都是乱石嶙峋、坡陡山高,但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有一种恬静安宁的清新感觉。

据辛起华回忆,东汽厂是1966年7月正式破土动工的,当时的建工部六公司二处、机械部机械化施工公司一大队分别承担房屋土建与设备安装工程,数千名职工全线展开日夜不停地大搞“三通一平”等基本建设,挖掘机、推土机、翻斗车、坦克吊等大型机械日夜轰鸣,当时的工地一片繁忙、热闹非凡,颇为壮观。在哈汽工作的时候,辛起华就担任宣传部副部长,调至东汽后仍然负责宣传工作。刚开始在山坡上一间草棚里,他们搞了一个简陋的广播室,当年有个来自黑龙江省的“张广播”给人的印象特别深。他播音不仅嗓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流畅,对待工作也是起早贪黑,有股激情,非常敬业。当年的东汽人至今都还清楚记得,在那艰苦而又动荡的建厂初期,无论人们感到多么艰辛、困难和惆怅,每天只要听到广播里传出的熟悉声音,人们都会感觉格外亲切、踏实而又快乐。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支内”青年,为了建设“三线”这个共同目标走到了一起,在远走他乡和艰难困苦的时候,听到这种广播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而且能够感受艰苦奋斗的浓郁氛围,同时找到一种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和衷共济的特殊感觉。

东汽老干部宋世泰原在哈汽动力车间工作,1967年12月怀着建设大“三线”的雄心告别了美丽的松花江,举家登上南下的列车来到了汉旺山镇。那时的整个汉旺从哈汽陆续到达东汽的职工已有好几百人,已是一个大工地,但很长时间里却只建好工具和机修两处厂房,其余陆续安营扎寨的各路人马的筹备和施工都在临时工棚。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厂筹建工作十分困难而又缓慢。东汽带队的先行者曲子万、陈彪、律振江、陈宽金、徐均平等人尽管都被随意“罢官”,他们与当年的许多干部一样经常遭受造反派的批斗,而且是一边接受“批判”一边还得坚持工作。想起这一切,宋世泰感慨良多。

东汽人这种负重前行的秉性也体现在许多普通员工包括宋世泰等人带领的动力职工的身上。当年在研制第一台汽轮机的时候,厂里仅有的一条临时输电线路负荷太小,远远不能满足7.5万千瓦汽轮机的生产需要,必须要翻山越岭在缺少专业设备的情况下,自己动手从绵竹五三六变电所重新拉一条几公里长的高负荷线路。由于沿途全是百米高的山梁、陡坡和沟壑而使作业现场十分险峻,可年轻人的动力全凭火热的心胸和高昂的士气,硬是用一副副肩膀将一根根重达一吨的水泥电杆一步一挪地从山下抬到山上。在这当中,大家都是自己挖坑、自己拉线、自己爬杆、自己架设……每人每天都是清早出工深夜回家,出门上山不是抬杆子就是背重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他们从未停过工、歇过脚,渴了想喝水就用绳子吊上去,饿了就在杆子上吃午饭,即使如此也常是饥渴交加、汗如雨下,最后终于把这条线路架了出来,首台7.5万千瓦汽轮机在厂内的试车也顺利运行。按照当年“边基建、边生产”的原则要求,东汽的动力职工土法上马、自力更生,先后用输送水电气风的无数根管道铺设了工厂建设的条条通道,保证了工厂发展所需的动力传递和能源供应。他们在绵远河畔、曙光山麓洒下了不知多少青春的汗水。

当年活跃在架线工地上的严林、臧固香、秦明扬、林玉莲等人也是很早从事动力工作的老职工。他们在当时“好儿女志在四方”激情的感召下,都是大学毕业来东汽报到的当天就放下行装直奔工地,与宛子俨、周从刚、沈新元等文武双全的高手们一起手拉肩扛、摸爬滚打,很快就独当一面并且都成了“竖杆大王”,后来均成为从事蒸汽、通风、乙炔、天然气及弱电工程的管理骨干和动力专家。其中严林、臧固香等人则先后成为工厂的总动力师,他们不仅在此岗位上战斗到告老还乡,为企业的7.5万、12.5万、2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汽轮机等系列产品的生产试车和开发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并身体力行地带出了一支在动力战线驰骋疆场、能征善战的专业力量和干练队伍,而且在晚年还用自己的经验智慧为东汽的劫后重生和恢复重建发挥着余热。

日久生情恋热土,扎根山区不思乡。作为“三线”建设的第二代东汽人,年已50的沈一帆已在这里待了整整44个春秋,除了一口东北味普通话外,如今的他已完全融入了东汽生活的,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1966年,6岁的沈一帆和妹妹跟随母亲来到汉旺,因为此前一年他的父亲沈世彪就已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哈汽最早一批“支内”的“三线”建设创业者来到了东汽。刚到东汽时,由于厂里正在大搞基础建设,并没有专门的家属宿舍,厂里就安排沈一帆一家住在临时搭建的毛毡房里,房子用草席分隔成三五个房间,他们一家四口人则住其中一间,晚上睡觉时中间用一块帘子隔成临时的两间。几户人家共用一个临时搭的小灶台做饭,公用一个从山上接下来的自来水管。一逢雨天,水管里流出的全是泥水,接到盆里要用白矾过滤才能喝。

每天早餐和中餐,沈一帆和妹妹都随父母在厂里的食堂吃饭,只有晚上父母才回到家中做一顿饭菜。虽然当地老乡在街上卖的蔬菜、鸡蛋、禽肉之类的价格很便宜,但在沈一帆的印象中却很少能吃到肉,因为那时的粮油、猪肉都是凭票供应而不允许在市场自由交易,否则就要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而被割掉。全家人一个月只有60几斤的口粮,缺少油水。尽管处于如此清苦的生活环境,沈一帆与妹妹从童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却都是在东汽度过,先后上的也是厂里办的幼儿园、中小学、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直至参加工作,而且还从事对东汽后生们的教学工作。他们感觉在东汽的生活是一生中最快乐的美好时光,全家两代人也就日久生情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与许多东汽家庭一样从那时起就再也没有回过东北。

沈一帆说,“三线”建设初期,倡导的口号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国家号召这些离开家乡热土的员工能扎根边陲山区,一代一代地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因此,无论是当初来支援“三线”建设的动机,还是来到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态度,奉献是所有人的觉悟和热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沈一帆的父辈们都是放下背包从零开始,在汉旺山镇开始了艰苦创业。

沈一帆的父亲在厂里从事基建动力工作,母亲是厂里的财会人员,从事出纳工作。全家人当年的日子确实过得单调清苦,工作之余压根就没有什么娱乐生活,厂里的孩子们与沈一帆一样都来自五湖四海,都用普通话这一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伙伴们一起玩滚铁环、打纸宝等当时所能玩的游戏,最惬意的就是偶然吃口米花糖这一至今回想起来让人流口水的四川土产。他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快过年了还不知吃肉的滋味,一听说厂里供应咸肉都兴致勃勃地去排队,从太阳下山一直排到凌晨1时。当炖咸肉的香味飘溢开来,顿时使人忘记一夜的辛苦和疲劳。

兴许是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深刻,沈一帆不能忘记,20世纪60年代父辈那段“好人好马上‘三线’”艰难创业的岁月。现如今,经历了“5?12”震灾的重创,沈一帆也随着东汽的搬迁来到了德阳,在摆脱劫难感受都市文明和较优越条件的同时,更加体味到老一辈创业的艰辛与新时代的巨大变迁。“这是我们当时不敢想象的。”作为第二代“三线”建设者的沈一帆说,“我们既体味着老一辈创业时代的艰苦,也感受着新时代的巨大变化,我真的很幸运,因为我生在东汽。”

同类推荐
  • 中国模特启示录

    中国模特启示录

    本书描述了中国模特的产生发展、各种模特大赛及模特选美活动的日渐高涨。这个世界带来了诸多的时尚风潮和美的冲击。千禧之年的到来,使得我们对20世纪的许多往事倍加留恋。也使我们能够以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跨越时空,回眸审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那曾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模特现象。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俊美的模特为中国女性在自然、地位和权力,以及对美的认知方面,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种望梅止渴般的参照。同时,也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下个世纪的新观念——自强、自信、自然、健康、快乐。
  •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是2008年以来描写大自然的新作。写天空、大地、河流、冰雪、草木、花朵果实和动物昆虫,精微深邃、优美葱茏,令人无限怜爱。一册在手,心生清凉。《草木山河》中文字功力非凡,堪与普列什文、东山魁夷比美,透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云水情怀。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本书以纳兰容若的词为线索,在解读其作品的同时介绍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书中包括少年游、英雄泪、佳人笑、沧海水、忘年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人人都说我爱你

    人人都说我爱你

    张楚,七零后主力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院合同制作家。已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天涯》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万字。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人民文学》短篇小说奖”、“大红鹰文学奖”。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
  • 凤颜无双:狂妃太强悍

    凤颜无双:狂妃太强悍

    她在21世纪国际通缉榜上有名,却意外穿为习武世家的废柴六小姐,无能懦弱也就算了,还备受全家欺凌!白痴?废柴?女子冷哼一笑,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惹我的我必还之。她武功法术双修,代号幻傀儡处在江湖之上普通人更是望尘莫及!突然一冰山美男出现,自称朕更是笑话!“女人,我会让你屈服于朕!成为朕的宠妃!”男人语中尽是强占与霸气,但女子更是仰天大笑,笑话!我的命由我操控,而不是这披着完美外衣的世界,若世界欲灭我幻傀儡,我必先灭了这世界。眼前的妖弑我何曾怕过,看我把你皇宫颠翻,闹个众生不得安宁!
  • 异能宝贝:Hi我的女王殿下

    异能宝贝:Hi我的女王殿下

    她就竟是怎样的?他就竟有多爱她?他们为什么要分离?口是心非到底还了多少人?她的欺骗到底救了多少人?------以上都是作者脑袋抽了歪歪出来的------正版简介:这是一场姐妹之间为了财产之间的撕逼大战。这是一场女主把所有人当猴耍的游戏。这是男主羞she的第二次恋爱。这是男二扭扭捏捏也没整出来告白的故事。这是男主和女主磨磨唧唧弄出来的跨年韩剧。
  • 夕阳网恋

    夕阳网恋

    古稀与花甲老人的网恋本身就具有新奇之感,而单身女主人公与有妇之夫的奇特之恋更令人既恨又怜悯;是批评还是褒奖,用什么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们的恋情,当然各有执辞,但孤独老人的再婚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支持。故事情节复杂,感人。
  • 留独

    留独

    【初次创作】双生之子,常一人生一人死,此便为留独。
  • 网游之最后的梦境

    网游之最后的梦境

    时空一共有十一个维度,那么,如果在梦境的维度里,你能够成为你最想成为的角色,你会选择谁?魔兽世界20周年庆典,去争夺首杀,却被bug拖进了艾泽拉斯的巨大梦魇之中。我醒来发现自己身处月光林地,成为了自己的游戏角色--一个废柴恢复德鲁伊。一条来历不明的珠宝颈环,被迫接受了“流沙之战”的史诗任务。然而不断遇到的朋友,为何都没有现实世界的记忆?现实与梦境交错,如何找到小伙伴和他们一起回到现实?如何改变艾泽拉斯的命运?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友情、战斗以及“爱”的故事。根据作者真实经历以及在wow中遇到的人和事改编。脑洞略大,欢迎围观。
  • 人类纪年

    人类纪年

    人类在经过漫长发展后,终于走上了银河系的舞台,在几百年的探索时光中,却没有发现一个智慧生命,直到一个突然造访的外星种族,却拉开了数十年战争的序幕。人类在这一场浩劫中,何去何从?(PS:我想写一个太空歌剧般的人类之梦,但可能笔力有限,望大家多多批评,这本书没有机甲,没有异能,修炼。可能会有人不喜欢的。)
  • 超级仙人奶爸

    超级仙人奶爸

    叶惊天身为孤儿,在高考落榜后,意外接到来自院长的遗嘱,成为西城孤儿院的第三任院长。成为院长后,叶惊天逐渐发现了西城孤儿院的秘密,原来这里是天界的哺乳基地,其中有六个婴儿,都是天界神仙的私生子,被送到人间。
  • 倾城绝恋红尘劫

    倾城绝恋红尘劫

    馨紫儿,一个命苦的女孩。一次穿越,她成了神界公主——伏羲和女娲的女儿。一次与观音的对话,让紫儿得知她有两次劫。伏羲派紫儿下凡彻底毁灭神魔之子。可料想,紫儿为他妄改天命,反天庭,为爱成魔。为了他,紫儿背负骂名,忍辱冤屈。她因他,遭天雷、断四肢、毁容颜、失明耳聋,却换来了他的憎恶。到了最后,她的记忆彻底觉醒,她让他亲手杀了她。她终是对了一次,把自己的心——女娲石给了爱她的人。入陵墓,日:如若重来一次,定不会在为他而痴。
  • 青春—盛开的枯萎

    青春—盛开的枯萎

    青春看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许多人曾经的不舍。一丝伴随着月光漫过脸庞的风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时,我清晰的察觉我是笑着的。那些明媚的时光依旧滑落在忧伤的岁月边缘,时常伴随着我在夜晚沉沉睡去又在夜半轻轻醒来。月光水一样流入窗台泄过床沿铺在地上,这样静谧美好的月夜,你是否在香甜的睡着,还是如我所知也坐在有着月光的窗前发呆。你的眼眸是否还是那样干净,嘴角的微笑是否还是那样清澈。孤枕难以入眠,索性坐起来点燃一支烟,似乎应该放一点音乐,贝多芬的月光,理查德曼的星空也不错。这样的月光里点燃一支烟用来回忆你所有的美丽和忧郁。哦,那一年,我们17岁。——叶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