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相信这种感觉,我大唐虽然是太平盛世,但也有不少不平之官,最近岭南一带不太寻常,朕就先将你调派至襄阳吧。凌辰聿,朕现在便封你为校卫,好生训练士兵。”唐少华笑了笑又叮嘱道,“兵贵在精而不贵在多,不要盲目招募士兵。”
凌辰聿听闻此言:“谢皇上圣恩,臣定不负圣望,心中时刻紧记皇上的话。”他叩谢,起身立与一旁,眼睛朝着傅清淳方向看去,两人视线对上,唇角都是一抹笑意。
苏柒寒出列,恭敬地跪下,行礼:“启奏皇上,人言:文者,治国之标;武者,立国之本。臣不才,侥幸得文榜眼之位,实未有治世之方,唯读兵书若干,武功略通,愿陛下不嫌臣粗俗,赐臣戎马之职,臣当竭臣之力,护盛世之安危。” 苏柒寒说完,心中忐忑,静待皇上的回答。
长孙蝶恋见众人听封言志,如若都为百姓做点事,为大唐现出绵薄之力,大唐必可永久昌盛。可听到苏柒寒的话不免有些担忧,暗道苏大哥糊涂怎能中了文举榜眼却去求武官之职。
唐少华看着苏柒寒,眼中密布怒气。
傅清淳、冉蝶羽静静地立与一旁,感受着皇上的天威难测,两人背上出了一层冷汗,心里有些不安。
云烟雨与云千影、云千薇兄妹收起再聚的开心感,纷纷感受天子之威。云千岚淡笑如常,似乎没受影响。
“苏榜眼,你本是文举榜眼,但你却在此时弃文从武,未免也太迟了点吧?“唐少华[望了他脸色,知道他是在对刚才的事忐忑不安。更加严肃道,“但朕也明白,你苏家以武起家,朕也相便你从武对你而言更为合适,但这科举又岂是儿戏。朕便要重重的罚你,苏染寒听旨,
苏氏染寒,虽中举进入三榜但临阵变卦,无视朝纲纪,罚其一年奉禄,但念其心可佳,又出自苏家忠良,特封为苏州城总捕头,待日后有所功绩或别行升迁。”
苏柒寒听到皇上的话,心中一喜,终究是可以做武官,只是皇上天威难测,以后说话可得小心,想想刚才的情形还心有余悸,若是是被肇事之徒小题大做,那后果难以预料。苏柒寒道:“臣苏染寒领旨谢恩,臣以后一定尽心尽力为百姓谋福,绝不会辜负皇上的厚望。”说完缓缓退入臣列。
唐少华见其余的几名举子还还在等侍他的册封便,便也不在其他事情上多做议论。只听得他道:“云千影,云千薇,傅清淳。你们三人皆为本届的武士,也该是为大唐出力的时候了。”
他摸了摸嘴角上的八字胡,继续道:“你们三个,朕但分别命你们为,洛阳、临安、泉州三地的捕头,配合好当地的知府县令,为当地百姓请命,整顿治安,以安民心。
长孙蝶恋心儿放下,站出身来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状元长孙蝶恋叩见皇上。我大唐繁盛,百姓衣食无忧,可是仍有偏远地区故受贫穷。草民想以己之力,为他们排忧解难,教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恩受大唐鸿运,让他们将我大唐文化传承下去,亦能响应朝廷号召以便更好地为我大唐效力。”
长孙蝶恋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唯独做她所能做的,一点一滴地磨练自己,关心别人、造福百姓。
“哦——难得你们有一腔报国之心,朕倒是想问你们,将如何去做呢?”唐少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