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65400000009

第9章 晚清重臣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即道光十七年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官舍,是张锳的第四个儿子,祖籍河北沧州南皮,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

张之洞与曾志鸿、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张之洞没有曾志鸿那样走红,没有左宗棠那样牛气,也没有李鸿章那样位高权重。但令人称奇的是,在政局动荡、国势颓废、人心背离的晚清,他竟然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被贬,甚至没有受过任何处分,并最终成为慈禧临终的托孤重臣。

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谭嗣同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

资产阶级革命导师孙中山评论说: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张之洞幼年禀赋聪慧。五岁入家塾,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丁诵先是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翰林院侍读。韩超累官至贵州巡抚。

清朝道光年间,河北省南皮县举行秀才考试,不少书生都去赶考,才够十岁的张之洞也去了。

张之洞来到考场后,主考大人见他是个十几岁的毛孩子,有点看不起,指着他说:“你这个孩子几岁啦?来这里干什么呢?”张之洞一听说他是“孩子”,很不高兴,抬脸挺胸说:“我是来应考的儒童,不是与别人比年岁的孩子!”考试大人见张之洞眼里有神,说话干脆,话里有话,又说:“既是来应考的,我先给你出个上联,你要能对上,就准许你应考,要对不上早点走开,这里不是孩子玩的地方!”张之洞一听又说他是“孩子”,脸一沉说:“我对不上就自动离开,我要对上了,请老大人不要以貌取人!”主考大人被张之洞的小嘴说住了,想了想说:“南皮县童子十岁.。”张之洞听了不加思索地说:“北京城皇上万岁。”

主考大人见张之洞出口成章,内心佩服,又说:“小顽童内藏春色。”张之洞答道:“老大人明察秋毫。”张之洞对答如流,主考大人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孩子了,经过考试张之洞中了秀才。

13岁以前,张之洞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打下日后从政和治学的初步基础,并在12岁那年刊刻了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的诗文集。

少年张之洞有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他回忆说:“后服官治文书往往达旦,乃幼时好夜坐读书故。”这种夜间工作的习惯,曾被人指为“兴居无节”,影响了会见僚属。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不满14岁的张之洞回原籍南皮应县试,得中第一名秀才,进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取得参加会试得中进士的资格。以当时张之洞的学养实力,他应当能够一气呵成,早日金榜题名,进士及第,但他直到27岁那年才得中进士。这十一年中,他前几年的时间耗在帮父亲办理军务,应付贵州苗民起义,以及结婚生子,为父亲治丧守制,自然无暇无心于应试。到23岁那年将应会试,因族兄张之万为同考官,循例回避。第二年应恩科会试,因为同样的原因,又没有考成。

同治二年(1863年),他参加殿试对策。当时,他掘弃一切格式和忌讳畅论时事,很得阅卷官赏识,欲点他为状元,后因慈僖干预,得了个第三名,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衔编修,正式步入仕途,成为官僚阶层中的一员。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以后,他曾担任浙江乡试的副考官、湖北学政、四川学政职务。

南皮县城东三十公里的宣惠河畔,有一座建筑宏伟的焦山寺。

一日,南皮潞灌村的举人潘震乙游寺,主持殷勤上茶招待,并向潘举人求联,潘举人盛情难却,扫一眼大殿内供着的如来、老子、孔子像,大笔一挥写道:“三教同归浑天理,一尘不染去尘缘”,主持和尚连夸写得好,非让潘举人再撰一联,潘举人一时江郎才尽,望着孔圣人的像沉思,这一瞅一思潘举人生气起来,为啥?原来如来佛像居中,上悬“佛光普照”,老子像居左,上悬“紫虚真气”,孔子像居右,上悬“圣集大成”,潘举人想,儒家思想乃治国根本,孔子才是真圣人,这浑和尚却将孔圣人摆在末席,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潘举人便有了一联,想替孔子讨个说法,这联写的是“道自高者品自尊,谚语首称的是持平公论;德之邵世气弥下,位居末座庶乎曲体圣心”,写完将笔一扔。那和尚看完眼珠子乱翻,脸上乌云密布,扔下潘举人自回禅房。

潘举人揣着一肚子怒气回家,给同年张之洞写了一封信,尽告留联一事,此时张之洞已经擢升湖广总督,位高权重,他接到信后对潘举人表示赞赏,并复信潘举人,说不日乘进京之便亲临焦山寺察看。

是年底,张之洞进京奏湖北新政事,事毕归乡省亲,第二日就赶到焦山寺,来到三圣殿,果见孔子位居末座,殿内只悬挂有潘举人的第一幅对联,就装作不知,问主持和尚,“这联写得好,是谁的大手笔?”和尚忙回:“是潞灌潘举人亲题。”说完又对张之洞说,“张大人乃当今名士,才倾朝野,贫僧钦敬,烦大人也留下墨宝一副,以使寒寺生辉。”张之洞想,这臭和尚不过是想借自己之名望赚些骗财资本,真是可恨,真该给他些颜色看看,于是就没有推辞,吩咐和尚笔墨伺候,张之洞深情地望一眼孔子,提笔悬腕,行云流水般一挥而就“治天下须用诗书,若论一经道德四本慈悲,因当时立言救世偶分宗派;最上乘莫若忠孝,便作羽士摄生桑门受戒,较流俗忘身狥利益判贤愚”,这副对联充分肯定了孔子儒家的显赫位置,同时对主持和尚进行了嘲讽,“狥”与“循”通用,张之洞故意将“循”改为“狥”,初看似“狗”,其用意不言而喻。

主持和尚得此联,纵有一百个不乐意,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慑于张之洞的威望,不得不高悬大殿。

张之洞常年宫居高位,又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他喜欢与文人名士交往,对僚属多不放在眼里,属下多有不满,但又都无可奈何。有一位布政使颇有点名气,但也是张之洞的下级,也不为张之洞尊重,张多次对他失礼。这位布政使对张十分不满。有一次,他又去总督府拜见张之洞,谈完公事之后,向张之洞告辞。按清朝官场礼仪,张之洞应将布政使送至仪门,但张之洞送到门厅就止步停下了。这时布政使回过头来,故作神秘地对张之洞说:“请大人多走几步,下官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张之洞认为布政使另有重要内容要说,就又陪着他走了一段路,还不见布政使开口,这时两人己走到仪门,张之洞不耐烦地问道:“你不是有话对我说吗?”布政使有点得意地说:“其实我只想告诉大人,按照礼仪制度,总督应该将布政使送到仪门,现在大人既以按规定把我送到仪门,就请你留步吧。”说完长揖施礼而去。张之洞听罢,气得说不出话来,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这位布政使所为符合清代官场礼仪的。

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张之洞的《劝学篇·序》原文如下:

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植流天下。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

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舆我同志,亦所不隐。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外篇十五:曰益智,昧者来攻,迷者有凶也;曰游学,明时势,长志气,扩见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也;曰设学,广立学堂,储为时用,为习帖括者击蒙也,曰学制,西国之强,强以学校,师有定程,弟有适从,授方任能,皆出其中,我宜择善而从也;曰广译,从西师之益有限,译西书之益无方也:曰阅报,眉睫难见,苦药难尝,知内弊而速去,知外患而豫防也;曰变法,专已袭常,不能自存也;曰变科举,所习所用,事必相因也;曰农工商学,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曰兵学,教士卒不如教将领,教兵易练,教将难成也;曰矿学,兴地利也;曰铁路,通血气也,曰会通,知西学之精意,通於中学,以晓固蔽也;曰非弭兵,恶教逸欲而自毙也,曰非攻教,恶逞小忿而败大计也。

二十四篇之义,括之以五知:一知耻,耻不如日本,耻不如土耳其,耻不如暹罗,耻不如古巴;二知惧,惧为印度,惧为越南缅甸朝鲜,惧为埃及,惧波兰;三知变,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四知要,中学考古非要,致用为要,西学亦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五知本,在海外不忘国,见异俗不忘亲,多智巧不忘圣。凡此所说,窃尝考诸中庸而有合焉。鲁弱国也,哀公问政,而孔子告之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终之曰:“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夫中庸之书,岂特原心杪忽校理分寸而已哉?孔子以鲁秉礼而积弱,齐邾吴越皆得以兵侮之,故为此言以破鲁国臣民之聋聩,起鲁国诸懦之废疾,望鲁国幡然有为,以复文武之盛。然则,无学、无力、无耻则愚且柔,有学、有力,有耻则明且强。在鲁且然,况以七十万方里之广,四百兆人民之众者哉?吾恐海内士大夫狃於晏安,而不知祸之将及也,故举楚事。吾又恐甘於暴弃而不复求强也,故举鲁事。易曰:“其亡其亡,系於苞桑。”惟勿亡,则知强矣。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南皮张之洞书。

同类推荐
  • 历史典籍

    历史典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南华霸业

    南华霸业

    曾经有屌丝说过,如果给他一个女人,他可以创造一个民族。我们的主角,很有幸的和四位风姿各异的美女,一同穿越到异域他乡,才发现,创造一个民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那么,主角和他的女人们,又将有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义演国三

    义演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调寄《仙江临》本文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将三国演义倒过来写。
热门推荐
  • 冷情王妃

    冷情王妃

    她是超级特工悲催的穿越后,被人下了药,成为了替身新娘。风雨过后,她对他道:“我们谁也不欠谁,所以谁也不用对谁负责。”他是运筹帷幄的绝色王爷,却被她霸道的道:“你,我先预定了,乖乖的等我回来。”她女扮男装,闯入神秘莫测的杀手组织,一步步揭秘真相。撕开政治阴谋,且看秦嫣如何玩转古代,与那妖孽王爷袖手天下!
  • 剑客新星

    剑客新星

    作为一个剑客,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汗水,作为一个新人,则需要更多的努力,甚至得到上天的眷顾,陈风就是这样一个小白,在SAO中拿了好装备不会用,败家……获得了好称号却不会用,败家……甚至有什么用不上的东西都直接贱卖了,败家……等到他不断成长最后完成整个游戏进程时,才发现等待他的居然是……
  • 嘿,我的美女们

    嘿,我的美女们

    “嘿,我的美女们。”“Boss,我们来了。”本以为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党屌丝而已,没想到却是身价过亿。一群平时对我爱答不理的莺莺燕燕蜂蛹而上,我自然也是兴奋的穿梭越去……
  • 制造业复兴

    制造业复兴

    当今企业高管面对的两个最重要的挑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及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尽管并不是全部)首席级高管表示,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自己对消费者行为和竞争态势的假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他们认为,我们的时代已经产生了一种“新常态”,它要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决策方法——这一主题贯穿一组文章之中。
  • 灵之仙缘

    灵之仙缘

    浩瀚无垠的灵之大陆,万族林立,为争天下仙道而各显神通。传说中的仙界一代天骄却含恨而终,最后被世尊以无上伟力逆流时间长河重生于一方新天地,却也因此留下隐患.......段千业觉醒,本以为是蛮夷土著之辈,却不曾料想一个比一个强横。究竟谁能掌控命运,谁能成仙立道.......
  • 牛郎记

    牛郎记

    现代的平凡小子因猪八戒和孙悟空的穿越得知自己是牛郎转世而发生的有趣事
  • 呆萌萝莉被拐走

    呆萌萝莉被拐走

    明明只是转个学校,为何却引起校园风波?冷漠的校草?no!明明是个腹黑男好吧!照顾我一夜还帮我换衣服?竟然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我这是为你好!为我哪里好?我读书少别骗我!呆萌丫头一步步走进腹黑男布下的天罗地网,还浑然不知,直到被吃了才勃然醒悟,噢!老天,如果再活一世,我希望有一个高情商的大脑!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志

    乱志

    万小米独自一人来到南方高中上学,第一天就幸运的连续被球砸。砸出了怎样的火花呢?请拭目以待。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