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900000022

第22章 张作霖:欲望总是以爱之名(1)

开头好看结局失语的赵氏

张作霖一生结了四次婚,娶了六房夫人。

多吗?人们常说的“妻妾成群”就是这个样子吧。在旧中国,有几个显赫人物不是妻妾成群?

结四次婚,依着常理,应是四位夫人才对,怎就六位呢?是这样,张作霖在同一天迎娶了三夫人和四夫人,后来的六夫人没有举办婚礼,其他三位夫人各有一次婚礼。

其间故事,且从头说起,一一道来。

张作霖幼年家贫,父亲去世又早,为了生计,他16岁便开始外出挣钱养家,卖过包子,做过木匠,学过医马,还当过货郎,肩挑货箱走村串巷。张作霖的原配赵氏,就是他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时摇来的。

那个时候,小货郎张作霖常常来往于老家海城县小洼村和黑山县赵家庙一带,赵家庙有个富户叫赵占元,赵家一男四女。张作霖一进赵家庙,摇响拨浪鼓,赵家四个姑娘就会跑出来,买些针头线脑胭脂香粉一类的东西。一来二往,他们熟识了。尤其是赵家二姑娘,看张作霖的眼神总和别的姑娘有所不同。

每当张作霖来村里卖货,赵家二姑娘买或不买都会默默地走上前来,默默地望着张作霖。有时候,张作霖在村子里转悠半天,拨浪鼓都摇得乏了,却无人来买,只要张作霖的买卖无人光顾,赵二姑娘就会多多少少买些东西,哪怕那些东西她其实用不着。她只是不想让张作霖失望沮丧,空空而归。

做生意的最善于察言观色,张作霖怎会看不出赵二姑娘的心思?这个过惯了流浪生活的少年,对来自异性的关怀极为敏感,赵二姑娘有情,他也有意,二人很快就坠入了情网。

赵二姑娘和张作霖相爱的事,赵家知道了,除了父亲赵占元,没有一个人不反对。赵二姑娘的母亲劝说女儿:“趁早和那个穷小子断了来往!嫁人是要过日子的,他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你嫁给他?有你罪受的!”赵二姑娘的舅舅更是恼怒:“要是再有来往,就打死那小子!”这赵家舅舅也是个霸道角色,他寻到张作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脚踹翻张作霖的货担子,将那些针啊线啊头花啊什么的,好一通乱踹。

赵家人的态度,在张作霖预料之中。赵家是有钱人家,他一个穷货郎哪里配得起人家姑娘呢?收拾了货担子,张作霖离开赵家庙,从此几乎不再去往那儿。若相见,彼此痛苦,不如不见,就此作罢,就此忘记。

又过不久,一个意外的机会,张作霖入伍当了兵。在那年月,穷人家的孩子参军入伍,也算得是混饭吃的一个好门路。再则,男儿郎血气方刚之时,哪个不想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与其窝窝囊囊活一生,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死了干脆利落,倘能活下来就可以有个好前程。

张作霖在军中表现不错,屡屡立功,很快就由一名普通小兵升为哨长。这时的张作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起眼的小货郎了,他决定回家结婚,当然是娶赵二姑娘为妻。他一直都不能彻底忘记赵二姑娘,她就像一枚钉子楔进他心底,就算拔得出来,那楔孔也没什么可以填充。于此时的他来说,赵二姑娘是生命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他要回乡娶她。

虽称不得衣锦还乡,但张作霖打过仗立过功的经历很是教家乡人刮目相看。好事的人最爱围在张作霖身边,请他讲打仗的故事。张作霖在战场上本就表现非凡,再将过往略作夸张渲染,听的人更敬佩他了。所到之处,赞声一片。

张作霖只想听到赵二姑娘的母亲的称赞。有一天,他去赵家庙,假装串门,寒暄过后,他装着不经意地拿出在部队里赢得的功牌和哨长札委给赵家母亲看。这一看,不得了,赵家母亲马上就改变了待张作霖的态度。

没错,不少的人最精通的本领就是趋炎附势。

张作霖见时机成熟,赶紧趁热打铁,托人向赵家提亲。找谁呢?赵家庙颇有威望的木匠高老惠,张作霖做木匠时就认识他,交情颇厚。有赵家庙的能人出面,赵家母亲又已改变对张作霖的看法,而赵家父亲是从一开始就不持反对意见的,这当口,他更不反对。选定黄道吉日,张作霖娶了赵家二姑娘,并入赘赵家。

这一年,张作霖21岁,赵氏也是。

婚后,张作霖和赵氏的感情一直不错,毕竟二人的婚姻基于两情相悦。在张作霖早年草莽生涯中,赵氏一直伴随左右,从张作霖在赵家庙办保险队开始,她就随着张作霖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个男人是她自己选择的,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嫁人就等于嫁给一种生活,这些道理她懂,她不后悔她所选择的。

那时的张作霖尚处于“马上打天下”的艰苦岁月,而赵氏是他的糟糠之妻。在生活上,以及其他诸方面,赵氏如天下所有贤妻那样,对丈夫尽力尽到一个妻子的义务和责任。他每次回家,总有热乎乎的毛巾和可口的饭菜等着他。他脾气暴躁,每有不顺心的事,张口便骂。有几人肯承受他如此的粗鲁?为此,他和部下或朋友常常闹得很僵。赵氏出场了,她从中调和、劝解,请求对方谅解并宽容张作霖的“熊脾气”。张作霖的结义兄弟或部下,都很敬重赵氏,张作霖的心腹将领张作相就常说:“大帅能成就大业,多亏了我那老嫂子。”

张作霖怎会不知赵氏贤惠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赵氏的温柔。但是,他感谢她的好,却并未能一直都对她好。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男人有权之后往往也变坏。随着权力和地位的变化,张作霖对赵氏的感情不可避免地渐渐淡漠了。这是其一。其二,两人结婚太久,最初的新鲜感早就荡然无存。其三,张作霖不再能够忍受,一个毫无姿色的村妇陪他出入要人云集的各种场合,他感到赵氏难登大雅之堂了。先前,赵氏为他调停各种人际关系,他不觉得有任何不妥,或许只是因为,那时他所交往的人,多是同他一样粗野;现在却不一样了,他位高权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不能再忍受赵氏登堂迎来送往,他觉得丢脸。

1900年,张作霖娶了第二个夫人,卢氏。不难想象,赵氏有多伤心。人生最悲凉的或许就是,送人渡河,人渡了河却回头拆了桥,并不给半点解释。赵氏陪张作霖度过他的无名岁月,待他出人头地是个头面人物了,他却嫌弃她的卑微。不过,惘然若失的赵氏,很快就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再疼痛,无人代你受苦,若想得活,须得自救,倘不能改变环境,请改变自己的心境。赵氏知道张作霖说一不二的个性,他决定的事,无人可阻止或是更改;赵氏也清楚自己既没文化又无姿色,她想,丈夫现在是头面人物,也的确需要一个标致人儿陪他撑足场面。赵氏妥协了。主动的妥协是包容。

对于所不能改变的,且用平和的心去接纳,去面对,去适应,使自己舒服。

张作霖和卢氏的婚事,是赵氏亲手操办,那时她怀了三个月的身孕,她肚里的孩子就是后来的张学良。卢氏过门后,赵氏善待她,如同亲姐妹。

1911年,张作霖进驻奉天,赵氏没有跟随,她仍居住在新民县杏核胡同旧居。为什么要跟随呢?在张作霖眼中,只有新欢,哪还容得下旧爱。既然无爱,不如各自清静。赵氏自甘寂寞,在旧居过着抑郁寡欢的生活。

这生活并没平静多久。有一次,赵氏领着5岁的儿子张学铭去找张作霖讨要生活费,张作霖神情冰冷,赵氏不由得心寒。恰巧,那天晚上,张学铭睡梦中突然啼哭起来,吵醒了张作霖,他火冒三丈地狠狠揍了儿子一顿。赵氏心疼儿子,和张作霖大吵一架。这场争吵,也可说是赵氏多年累积委屈的爆发。

再回到新民县,赵氏病倒了,一病不起。张作霖曾派二太太卢氏去探望,他自己也回去看过几次,还从奉天带了不少好药。可是,赵氏病根在心,她为自己许多年的默默付出感到不值得。心病还需心药医。但她如何才能再去张作霖那儿讨回欢心?1912年4月,赵氏撒手人寰,年仅38岁。

人生好年华里,她告别人间。

都说夫贵妻荣,张作霖的确尊贵了,而赵氏,她从未享受过他的尊贵带来的荣耀。

赵氏死后,张作霖心生愧意,请了风水先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厚葬赵氏。

这份愧心实在多余,譬如夏天的棉袄、冬天的扇子。宁要生前一杯水,不要死后一碗汤。

看似风光其实凄凉的卢氏

卢氏进门,是赵氏一手操办。这个女人,她是张作霖六房妻妾中,最沉静、最温婉的一位。张作霖决意娶她,因她美貌迷人,因她气质端庄娴雅,这些都是赵氏所没有的。

卢氏名寿萱,是辽宁北镇县中安堡人。张作霖在中安堡任保险队头目时,一个偶然机会,遇到卢寿萱,顿时为她倾倒。他想娶她,又无底气,怕卢家嫌弃他有家室,怕卢寿萱不肯为妾。

越得不到越想占有。张作霖想,成或不成,不如试试再说。

求婚,卢家果然不同意,理由如同张作霖所料,卢家嫌弃他有妻室,不肯要女儿去做二房。张作霖若是位高权重或财大气粗,卢家或许会考虑要女儿做妾,可张作霖不过是保险队里的一个小头目罢了,再说,这保险队干的是卖命的事儿,天知道哪天就丢了性命呢!

张作霖丝毫不在意卢家的态度,他只是一味地大献殷勤,或者说是纠缠。

卢家曾一度打算将女儿送到北镇县城去,避一避,让张作霖绝了念头死了心。可是,从中安堡到北镇县城有四十多里的旱路。在现今年月,四十多里路实在算不得什么,须臾可至;然而,在那年月,交通不发达,又是兵荒马乱、群匪遍地之时,行四十多里路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说,路上遭匪徒劫持更是常有的事。卢家琢磨,谁能担保四十里长路上卢寿萱不出意外呢?谁都不能担保。那么,与其被土匪劫去,还不如嫁给这个不算很讨厌的张作霖。况且,也真没有必要得罪有枪有势的张作霖。

卢家父母思来想去,权衡利弊,只好应允了这门亲事。

张作霖也应允,虽已有妻,妻当为大,卢寿萱也为大,即“两头大”,保证不让她受气。

婚后,张作霖所有的爱心全部给了卢寿萱。他爱她的年轻貌美,爱她温柔沉静,唇角总是挂着淡淡微笑,讲话从来都是细声细气轻声慢语;他更爱她通晓诗文,这对识字不多的他来说,着实帮助不小。

知书达理性情温和的卢氏,并不恃爱而骄,她尊敬已经失宠又年岁渐长的赵氏。得宠的人儿不趾高气扬,赵氏也是求之不得,对卢氏十分信任,彼此相处亲如姐妹。在赵氏病危之时,有天卢氏前去探望,赵氏拉紧她的手说:“好妹子,我怕是不行了。若我去后,学良他们就拜托你照顾了。”卢氏眼含热泪,点头答应。

后来的日子,卢氏待赵氏的孩子,视如己生。张首芳长大后,远嫁到营口,卢氏担心张首芳在营口吃住不习惯,便挑了张氏帅府里的一些厨子、丫鬟和老妈子,一同过去继续服侍张首芳;在出嫁那天,卢氏还亲自送张首芳到营口婆家。回来后,她又担心性情懦弱的张首芳在婆家受气,以致寝食难安,直到张首芳回门,告诉她丈夫、公婆都很好,她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至于张学良,卢氏也关爱至极。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过门后,每逢于凤至过生日,卢氏总是吩咐厨房精心烹饪,还在戏院预订包厢,看戏欢庆。于凤至和卢氏的关系自然也是十分好。

你对人好,人对你好。卢氏关爱张学良夫妇,投桃报李,这对夫妇也总是不失时机地孝敬卢氏。卢氏过生日,张学良夫妇亲自操办宴会,竭尽全力讨卢氏欢喜。他们之间的亲密,甚至引起张作霖其他几位夫人的不满,说张学良夫妇看不起她们。张作霖说:“你们不知道,小六子幼年失去生母,是寿萱照顾他长大,孩子当然不能忘记这恩情。”

卢氏能照顾得了赵氏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婚姻却是不幸,这是卢氏一生中最大的伤痛。卢氏和张作霖生有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后来都被张作霖作为政治筹码,一个嫁给了蒙古达尔罕王爷的傻儿子,一个嫁给了臭名昭著的“辫帅”张勋的儿子,这个张家儿子是个精神病。后来,每每提及这两桩亲事,卢氏都泪水潸然。她能做什么呢?她什么都改变不了,只是终日念佛诵经,在来世的虚幻中寻求解脱,她比以前更加乐善好施,也比以往更加沉默。

九一八事变后,卢氏移居天津,1974年5月在天津病逝。

所有的故事,由旁人说来不过落得几行字,至多再添几声唏嘘,而在当事之人,一生那么短,一生又那么长,短是心有不甘意犹未尽,长是不堪煎熬,偏又苦海无涯。卢氏一生欢乐应远远少于悲愁,而那些生动又闷苦的细节只她一人翻来覆去细细咀嚼。她于张作霖来说,不过就是一个一时新鲜的玩具,过了新鲜期,也就可有可无了。人们所能记住以及传说的,也不过是她的名字和他的连在一起,太多故事被省略,即使翻遍史料也不过是那寥寥几桩,又是无关痛痒的。

女人于男人来说,到底是什么呢?

貌美如花削发为尼的戴宪玉

张作霖的三太太戴宪玉是个生性孤傲的女子,她不缺花容月貌,也不缺暴躁脾气。

最初,戴宪玉不是张作霖的女人,她是北镇县一个捕盗班头的儿媳妇。她那么美,谁不知道她呢?1903年,张作霖初驻新民府的时候,就打了戴宪玉的主意,不过,由于当时张作霖地位尚未稳固,一心只想着在新民府站稳脚跟,积极招兵买马扩充队伍,没有余力也没有资本去夺取人家的儿媳妇。到了1906年,张作霖荣升统带,他的部队也成了名正言顺的官军。这时的张作霖,有权势,有地位,也有金钱,他开始琢磨如何把美人戴宪玉搞到手了。

男人为了自己所看中的女人,是很舍得用工夫的。张作霖虽有权位,但明火执仗地去抢人家的儿媳妇,到底是行不通的。主要是口碑不好。凡人有几个真的可做到不畏人言?为了赢得美人归,张作霖冥思苦想不得其法,终日眉头紧锁闷闷不乐。

义父杜泮林看在眼里,便问张作霖为何发愁。张作霖并不隐瞒,如实道来。杜泮林听罢哈哈大笑,他和张作霖说,这算什么事儿呢,不过是一个女人嘛。要得到一个女人还不容易?杜泮林提醒张作霖,那捕盗班头的儿子是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只要愿意出重金,必能得手。

张作霖一听,大喜过望,但他究竟不便亲自登门,便请杜泮林前去说亲,当然,重金少不得。张作霖送去了白银两千两。戴宪玉的丈夫真是个见钱眼开的,很痛快地一手收钱一手交人,就这样,戴宪玉做了张作霖的三太太。

要说戴宪玉的心情,怎是一个恨字了得?张作霖以势逼婚是为一恨,更恨的是,前夫竟将她卖掉了。任何一个女人逢着这事儿都会欲哭无泪吧?不过,她挣扎不得,命运由不得她做主,她所能做的唯有随遇而安。这就是那年月的女人的悲哀,她们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个玩具或者一发子弹,男人要买走就买走,男人要将子弹崩向哪儿就崩向哪儿。

戴氏跟随张作霖后,并没有住进张家宅院里,而是在一个僻静的小院里和张作霖独居。她不想住进张家吗?她想,但张作霖却有顾忌,顾忌赵氏和卢氏。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热门推荐
  • 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

    为什么?为什么主角都有光环,让他们不死不灭,让他们随性而为,不可消亡,而且最终他们都会成为顶峰的存在?
  • 倾凰祭之御酒盲妃

    倾凰祭之御酒盲妃

    天算地算,不如人心难算。???万里江山,锦绣美景,有一半她的功劳,却没有她的一席容身之地。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值得她相信的,那就是——她自己。前世,她以暗卫谋士的身份为他鞍前马后,为他围城逼宫,夺得金瞑江山。最终抵不过帝心无情,落得剐目噬骨,惨死地牢的命运。今生,她以一副瘫痪之身弃目藏谋,暗珠明投,一步一步设计划谋,将天下慢慢纳入手心,只为把他践踏脚下,生不如死。“南宫晏,你后悔吗?”她一脸淡然微笑且安,双目空洞无神看着他,一把剪刀从左至右狠狠的撕裂那件天下人畏惧并梦寐以求的龙袍皇卦。“后悔。”南宫晏褐色眼眸溢满痛苦,这个女子本该是他所有,是他的自私多疑亲手将她推向地狱化为厉魅。“世上所有的人皆为权势而来往勾心斗角,你凭什么值得我去相信?”“在我的眼里,你秦木兹你就是我的权势,就是我的天下。”“天下之重,比不上你的一根青丝断落,天下之大,不及你心尖上一片净土。”“这天下若无你容身之处,我便让天下之人无容身之地。”多年后,她一袭火红嫁衣站着烽火高台上,暗渊清明的眸子冷冷看着底下俊美冷魅的人,红唇讥讽勾起,大风起兮,决绝无俱的从高台上跳下。我不后悔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包括蒙上双眼相信一个人。他日,若被万箭穿心,我认。但你要记得,伤害过后,再无原谅。
  • 穿越之妖媚毒妃

    穿越之妖媚毒妃

    前一世,她贵为皇后,庶妹却入宫爬上龙床封为贵妃,落水,通奸,落得一塌糊涂;上天看不下去,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重生之后的她,变得很辣,她要让抛弃她的人知道后果,要让陷害她的人尝一尝她所承受的痛苦。再一次入宫,她对他的心早已死去,她要寻求真爱,一个邪魅王爷闯了进来,会如何呢?
  • 环境与人类心理

    环境与人类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环境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这为普及和发展有关环境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探讨非常广泛的问题,譬如:大气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甚至空气中的离子浓度如何影响我们?家居和办公环境的建筑特征怎样影响行为?是否可以合理设计建筑,使其更有效地促进亲社会行为?如何阻止环境灾难和技术灾难的发生并减少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如何促使人们采取一些回收行为来保护环境?等等。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咖啡时光

    咖啡时光

    咖啡的第一本杂文集,立场仅代表个人~认识我的小伙伴们,不论网友还是真是朋友,有没有想进一步了解我的意向?爱生活,爱吐槽,爱撒娇,爱耍赖,爱狡辩,向你展现一个真正的咖啡~来看看吧!不认识也没关系,就当一本普通的杂文集看吧——愿你开心一笑!
  • 向天借命

    向天借命

    万年沉寂后,大路上一个孤僻的少年,一个灵动的少女,一段不凡的历程,一次偶然的邂逅,一幕向天问道的故事。请跟随命城一起走完一段不平凡的路程。向天借命粉丝群535320239
  • 小眼睛大发现·超级疯狂的机器

    小眼睛大发现·超级疯狂的机器

    你听说过木牛流马吗?你看见过漫步火星的机器人吗?你知道地雷为什么被称为藏在地下的杀手吗?中国古代的火箭长什么样?你对这个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吗?《小眼睛大发现》涵盖生物、自然、地理、历史、军事、化学等多个知识领域,它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搞笑、幽默、夸张的漫画,超级实用的知识点,为孩子们提供了愉悦的阅读天地。本系列丛书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古代兵器、超级威猛的现代军事武器、世界各地最最疯狂的机器、大自然多种濒危物种以及强大的新型能源。书中的精彩内容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建立起灵活的思维方式,而且会引导孩子们对身边的世界产生全新的认识。
  • 只因君如转日莲

    只因君如转日莲

    【为伊昼夜相牵挂,只因君如转日莲】她叫许念安,轻浅的念想,盛世的平安。玛瑙蓝的微风卷过她茉莉花般的发梢,多年后望着满园的转日莲,许念安终于明白,转日莲一直向着太阳,不仅仅是对阿波罗的仰慕,更是一种对爱的孤独和守望。我会记得你,一直记着你,如同血液在身体内,循环不息。她说:“念安,你一定要坚强,像转日莲一直向着太阳一样坚强地走下去。”他说:“转日莲的花语是沉默的爱,不变的爱。”
  •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本书从宏观上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张力结构的存在,指出这种张力结构的形成是由西方文学理念的中国移植和中国本土经验的现代转换的冲突性选择所导致的,从而铸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两种不同的文学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些探讨为转型期的中国文论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