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900000039

第39章 张伯驹:总有一人齐眉对月(1)

旧时王孙风流名士

谈民国文化,“民国四公子”是避不开的。譬如谈论唐朝,谁能绕得过“李杜”?

“民国四公子”为哪四人,有多个版本。

有人说,他们分别是:孙中山之子孙科,张作霖之子张学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卢永祥之子卢筱嘉(注:又名卢小嘉)。

更多人却愿意采取张伯驹在《续洪宪纪事诗补注》中的说法,不过,张伯驹也记载了两个版本:一是,袁克文、张伯驹、张学良和卢筱嘉;二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张伯驹、袁克文和张学良。

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张伯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个文化奇人,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1949年后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围绕在他身上的话题,几乎都是义薄云天、赤胆忠心的光辉业绩,比如他曾将中国传世最古老的书法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和最古老的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等国宝,无偿捐献给国家。但,他也是大变革、大动乱中的一个落魄公子,是极尽繁华而又历尽苍凉的一个旧时王孙,是新时代中残存的一个风流名士。

张伯驹生于1898年3月14日,河南项城人,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他是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张锦芳的儿子,6岁时过继给伯父张镇芳。张镇芳也是民国时候的风云人物,和袁世凯同乡,又是袁世凯的长兄袁世昌的妻弟。

有人曾描述他所见到的张伯驹:面容白皙,身材颀长,肃立在那里,平静如水,清淡如云,举手投足间,不沾一丝一毫的烟火气。张伯驹那时所经历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圈。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漠的张伯驹,好像一直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虽然拥有一份偌大家业,但他的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穿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等的菜肴了。这样的一个人,若不说他身世只看生活方式,谁能料到他竟是官宦人家的王孙呢?

和人交往,张伯驹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和张伯驹是朋友,他曾回忆说,他去张伯驹家,去熟了以后,他不理张伯驹,张伯驹也不理他,两个人各自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喝茶就喝茶,要看书就自己去书房翻一本出来。周汝昌要告辞的时候,也并不和张伯驹打招呼,出了门就走。后来,周汝昌感慨说,“我们那个关系没人理解”,因为他们太不依着俗念行事了。不过,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真叫人向往,可惜,俗世多的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的无趣关系。

民国到底是一个弥漫着封建气息的时代,活在那时代里的男人,稍有点能耐,大多会娶多个女人。然而,有些人的多情风流是干净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和身体肉欲无关,可传为佳话;有些人风流却只为满足膨胀的欲望,喜新厌旧,朝三暮四,一桩桩风流债摊开看,溢出肮脏的汁液。

张伯驹先后娶了四位太太,分别为李氏、邓韵绮、王韵缃和潘素。

她们点缀了他的一生。

寂寞李氏

张伯驹的结发之妻李氏,安徽亳州人,是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张罗的。李氏也是显赫家庭出身,其父曾任安徽督军,如那时代许多女子一样,李氏裹脚,略通文字,在嫁给张伯驹之前,二人几乎没什么交往。

这份婚姻,张伯驹不愿意也不甘心,他认为自己应该娶一个能和他说得上话的,诗词功夫必是深厚的。李氏哪里通晓这些?她自幼就被教导,女子无才便是德,考她女红功夫或许难不倒,若论琴棋诗画,她无比为难。她缺少让张伯驹爱和欣赏的条件,所以张伯驹待她素来淡漠。

若是李氏能为张伯驹生儿育女,或许夫妻感情会因为孩子有所增进,遗憾的是,李氏一直未能生育。但她始终是对婚姻抱着幸福的希望,结婚那天穿的绣花短袄和盖到脚面的长裙,她存放了一辈子。

李氏体弱多病,大多时间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依着旧社会的家庭礼节,儿媳要每天去公婆那儿请安,因李氏身体不好,请安的事也就免了。还好,公婆甚为体谅她,张家上下也都尊重她,称她为少奶奶。只不过,很少有人去她的房间看她。丈夫张伯驹也很少去,哪怕只在她房中坐一会儿,简简单单说几句话。

说到此处,忽然记起袁世凯。袁世凯不喜欢他的原配于氏,但他并未将她“打入冷宫”,隔个三两天总要去于氏房中坐坐,见了面,道一句:“太太,你好!”然后又聊上几句家常话。这样也好啊,至少失宠的女人不会绝望到仿佛每一个白天都是无尽的长夜,而长夜,更不知如何度过。

谁知道那些岁月里,李氏在房中,做些什么,又都想些什么,谁知道呢?或许大多时间她在发呆,望着窗外的天空,再蓝的天入了她眼中都是灰蒙蒙的。或许,总是坐着坐着就忽地潸然泪下。当翻出衣箱中珍存的嫁衣,她应是更加泪流不止吧。

李氏的一生是沉默的。虽有口却难开,因为没有人和她说话;对着墙壁或青灯,或许她也说厌了,墙壁和青灯一如整个世界,从不对她开口。

1939年,李氏去世。那一年,天津闹水灾。满天满地的水,若李氏一滴滴曾经落过的泪。

京韵大鼓艺人邓韵绮

张伯驹的第一个妾室是邓韵绮。“韵绮”这个名,是张伯驹为她取的。

邓韵绮是京韵大鼓艺人。长相不算娇艳,也不太善于打扮自己,穿着绸缎衣装也不比别人更美,可是,她是京城颇有名气的京韵大鼓艺人。

张伯驹痴迷京剧。说也有趣,张伯驹、袁克文、张学良,还有溥侗,这四位公子都痴迷京剧,尤其是张伯驹、袁克文和溥侗,不仅喜欢听,更喜欢登台唱几嗓子。所谓人以群分,难怪时人将他们四位列在一起凑成“民国四公子”。

京剧“新谭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余派”的京剧老生余叔岩,曾教过张伯驹唱京剧,张伯驹为此颇感自豪,说:“叔岩戏文武昆乱,传予者独多!”不过,张伯驹不算余叔岩的弟子,他们的关系在师友之间。

痴迷京剧的张伯驹,娶京韵大鼓艺人邓韵绮,可算得志趣相投,虽然邓韵绮容貌普通。

那时张伯驹住在北京西四牌楼东大拐棒胡同内弓弦胡同1号的宅子里,邓韵绮和张伯驹就是在那儿结婚的。

邓韵绮出身贫寒,穷人家的孩子最惯于理家,她把张伯驹在北京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家里的管家和厨师在她的指引下,总能按照张伯驹的需要随时侍候,让他不为家事烦心,更总能吃上可口的丰盛饭菜。

张伯驹对邓韵绮是满意的。这个女人是他自己情愿娶的,并且她还很能持家理事。

邓韵绮在社交上虽不是八面玲珑,但也能自如处理和各方人士的关系。当时,在北京的各种场合,都是她陪着张伯驹往来应酬。张伯驹去各地游山玩水,亦是邓韵绮陪伴。在《张伯驹词集》中,收集有张伯驹写给邓韵绮的两首词。即使后来张伯驹调任上海盐业银行任职,每到春暖之后、秋凉之前,张伯驹仍会经常回北京,和在北京的文人雅士朋友聚会,吟诗填词作画度曲。陪伴他左右的仍是邓韵绮。

1948年,张伯驹和邓韵绮离婚。为什么?因为邓韵绮一直未能生育,并且又染上了抽食鸦片的恶习吗?或许是。张伯驹是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的,生活极为简朴,他想必不能长久容忍邓韵绮捧着烟枪吞云吐雾。

颇讨公婆欢心的王韵缃

张伯驹的第二个姨太太名叫王韵缃。“韵缃”这个名也是张伯驹取的。

王韵缃祖籍苏州,后随其父去北京定居。经朋友介绍,张伯驹认识了王韵缃,他给了王父一笔钱,又在北京北池子一带买了一套小院给王韵缃住,就把王韵缃娶回家了。

李氏和邓韵绮都未能为张伯驹生下一子半女,张伯驹、张镇芳都着急了。尤其是张镇芳应更为着急,他本是无子,从弟弟那儿过继了张伯驹,偏偏张伯驹又迟迟无子,他怎会不着急?张伯驹娶了王韵缃后,王韵缃十月怀胎诞下一子,甭提张家有多高兴了。张镇芳夫妇为了让王韵缃照顾好孙子,更为了能看着孙子成长,就把王韵缃母子接到天津和他们同住。

王韵缃去了天津后,尽管公婆对她另眼相待,甚为宠爱,但她宠辱不惊,不计较名分,也不争财产。公婆看她忠厚老实,就把张家持家大权交给了她。

张伯驹的正房夫人李氏住在王韵缃卧室对面的房间,王韵缃常常去她房中探望,和她说话,还让渐渐懂事的儿子每天都去李氏房中请安。李氏在病中,王韵缃为她请医生或送她去医院,直到李氏去世。

和邓韵绮,王韵缃也相处融洽。张伯驹住在北京时,王韵缃一有时间就带着孩子去北京,和张伯驹、邓韵绮住上一些时日。

或可这样说,在张家,一直都是王韵缃尽着相夫教子、孝敬长辈、料理家事的责任。因为李氏多病,邓韵绮居在北京,而张伯驹后娶的潘素大多时间和张伯驹住在上海,留在天津的只有王韵缃。

然而,1952年,王韵缃和张伯驹离婚。那时,孩子已经长大,或许于她来说,这份名存实亡的婚姻再留着也没什么意义了。张伯驹自娶潘素之后,基本上和其他太太鲜少相聚了,大多时间他们居在上海,只在农历新年才回天津团聚。

明月随人一样圆

在张伯驹的几个太太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潘素了。

潘素原名潘白琴,1915年生,苏州人,乃前清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祖上英雄,后代却是混蛋,潘素的父亲潘智和是个纨绔子弟,家产被他挥霍一空。还好,潘素的母亲沈桂香,出自名门,知书达理,在潘素年幼时就为潘素聘请名师,促其工女红、习音律、学绘画。

13岁那年,潘素的生活变了。仿佛宽阔河面结了厚厚的冰,冰上舞者旋转又旋转,突然冰就破了,舞者坠入冰窟。这一切都从潘素的母亲去世开始。母亲去世了,潘素的生活就崩塌了。继母王氏给她一张琴,然后,送她去了风月场。说“送”未免太委婉了,其实是继母将潘素卖掉了。

潘素到底是大户人家出身,通诗书,气质好,谈吐不俗,容貌也不差,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在上海西藏路汕头路附近“张帜迎客”,名动一时,人称“潘妃”。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赵一曼

    她柔弱而坚强,纤细而挺拔。她是母亲、妻子和女儿,具有中国妇女所具备的优秀品德与情感。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具有共产党员的勇敢与坚毅。她就是中国著名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思想肖像

    本雅明是谁?听到本雅明自杀的消息后,他的挚友布莱希特说:“这是希特勒给德国文学界造成的第一个真正损失!”20世纪的学者中,没有谁像本雅明(和福柯)那样,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广泛阅读并适合于众多的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者。作为犹太人,本雅明难逃二次世界大战的劫数,作为杰出的思想者,他在哲学、文学等领域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本书通过梳理浩繁的相关文献,不仅构建出本雅明的一生记录,给人留下惊异和感叹;更透过他在本世纪初坎坷痛苦、随波逐流的生活给世纪末的人们以警醒: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文字清新,叙事生动,对本雅明思想气质的把握极为到位,堪称一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本雅明传记。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热门推荐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洪荒之欲望天狐

    洪荒之欲望天狐

    简介我是一只狐狸,万年的狐狸。按照通常的说法我是法力强横的妖孽了,我活了好久好久了,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了,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度过啊。哈哈,我小小的狐狸何德何能竟引来九九紫宵天劫啊,我命由我不由天唉,还是失败了这天劫我渡不过了,真的好不甘心啊,哈哈,真是不甘啊。
  • 哭丧人

    哭丧人

    外公教会我哭丧的本事,却不料被我哭死!从此我哭遍世道所有沧桑!
  • 看繁星

    看繁星

    我们一直抬头仰望着繁星,赞叹繁星的美丽。为何从来看不到身边燃烧的灵魂。这些光芒比星星更耀眼,更美丽。
  • 狂情霸爱:老公放过我

    狂情霸爱:老公放过我

    “等你长大,我就吃了你!”八岁的秦天昊威胁着九岁的童心,将她逼得小脸通红,又急又气。“童心,我喜欢你。”十九岁的童心双手抵着秦天昊,害羞的不知所措。“童心,我爱你。”“天昊,爱有很多种爱,亲情,也是一种爱。”秦天昊将童心往床上一丢,坏坏说道:“宝贝,我爱你的方式比较特别……”事后,他甚至还引导她,“童心,我希望以后你也用我爱你的方式爱我!”童心小拳头握得“咯吱”响,一气之下直接离家出走;再见时,她手里牵着个小男孩,挺着七个月的大孕肚,指着秦天昊教孩子:“乖,叫舅舅!”
  • 转世真灵

    转世真灵

    他是史上最笨的修真者,脑袋不好使,装修简陋,运气更是差到逆天,可就是这样一个百无一用之人偏被召入异界,踏上一条艰难坎坷,危险搞笑的修真之路
  • 武斗双神

    武斗双神

    这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只是属于元气和斗气的世界。这里是一个辽阔的异世大陆,充满精彩故事的地方。这里有炼丹,有炼器,充满着奇异色彩,令人神往。这里,更有着一位热血少年代表着正义挑战邪恶......
  • 修罗大陆:神女皇后

    修罗大陆:神女皇后

    亲人去世后,无助少女离奇穿越到异世大陆战场,遇到了两个俊美绝伦的男人。修罗大陆分为五个部分,四个大国各拥有春夏秋冬其中一个季节,为了争夺四季分明的神秘大陆,圣女是必争之物。且看高冷少女的修罗大陆成长记。我不会说具体内容我也忘了...两三年前写的小白文存稿,如今看这文笔和场景我有些尴尬,重新回腾讯就当是给你们看看啦。喜欢的可以加QQ小群:489947854
  • 十六号先生与十五号少女

    十六号先生与十五号少女

    我没有名字,只有我的代号:16号,我脱离了那个繁华的贵族,成为了一介为了生活努力的基因进化者。即便如此,我也在寻找自己的美丽生活。直到15号的到来,我更加相信,那种幸福,不会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