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41200000009

第9章 东窗事发

180年—(光和三年)

三月

时光荏苒,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里克率领众人成天如蚂蚁搬家一样在关里关外头晃悠,职务从伍长、什长、屯长一路省了上去,手下的人马从也5个人,10个人,50个人……

到了最后,里克干脆和刘四儿打了个招呼。今后自己那个屯只是在斥候营挂个名,不再支取饷银了,甚至连伙食都不用供应了,刘四儿对这种铁定送钱的好事当然不假思索就同意了。

里克干脆就根本不管什、屯编制的控制了,直接把自己的部下全部拉到了胡车儿母子二人居住的小村落驻扎,还自己出钱购买了好几座牛皮毡房供大家居住,队伍一直扩充到了超过200人。

平时在军营里,里克整天装的像个龟孙一样,除了找刘四儿汇报日常工作以外,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说,又时候甚至连人影都找不见。可一回到了自己的屯驻地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吃饭的时候,他小小的一个屯今天1头牛,明天10只羊的紧折腾着改善伙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里克已经尽量低调,还把营地设在了城外,但这样犒劳手下士卒,当然不能逃过其他人的眼睛,尤其是斥候营的那帮老兵痞们,别看侦查异族动向没什么能耐,对里克等人的一举一动却了如指掌,个个子哈喇子流的老长,一个劲儿的跑到军候刘四儿面前告状抱怨。

每逢这个时候,刘四儿总是打着官腔说:“这些都是里克他们在出关侦查时,碰到小股马贼和一些鲜卑小部落冒犯大汉天威,追剿作战的时候缴获的战利品,如果眼热的话,下次出关侦查的时候,可以改派你们去,也缴获一些,好好改善改善。”

听完了这些话,原本声音高八度、像乌眼鸡一样围在身边大眼瞪小眼的老兵痞子们立刻全蔫了,别说再找刘四儿来理论了,连走路都恨不得绕着他走,生怕这位曲侯大人真的脑子一发热,过几天把他们这群人都派到关外去。

俗话说,阎王爷不差饿鬼。刘四儿如此挺直腰杆为里克说话,里克自然也不会让刘四儿红口白牙的白说。

这两年,随着里克职务的提升,队伍不断的壮大,外出开展侦查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刘四儿的腰包也随着水涨船高,越来越鼓了,那个风韵犹存的苏寡妇已经丝毫不被他看在眼里了,这家伙还动不动到郡里、州里去风流快活,即使这样也仅仅就是花费了腰包里的一点儿零头。

有了这么多钱以后,干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哲学问题,许多儒学和道学的大家穷尽一生都考虑不清这个问题,刘四儿斗大的字识不了三口袋,就更是理不清思路了。

不过按照我们大汉子民4百年来的传统,拿大把大把的钱来买房子置地当然是不会错的,不过雁门郡地处边陲,当然不是购置产业的理想场所了。

于是刘四儿动不动就回趟原平县老家,除了用大簸箩盛着白面馒头四处显摆以外,就是到处拿着金疙瘩买地,只要看上眼了,不管什么价钱立刻就买。不但为了添置家产,也为了在老家的亲朋好友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皇室宗亲的这个派头。

在刘四儿不计成本、一掷千金的情况下,原平县的地价就也就一截子一截子往上涨,结果坏事就坏在这地价上了。

原平县虽然离雁门郡更近,但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它却归属太原郡管辖,原平县令发现县里的地价年年上涨,比临近府县高出好多,就派人调查,发现是雁门边军的一个曲候在没了命的四处买地。

凑巧的是,负责调查的几个县吏刚好都和刘四儿家有点儿私仇,这也很容易理解嘛!惯常四处揩油的基层干部和一毛不拔的肥公鸡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这些县吏的认真调查下,这个曲侯与自身收入严重不符的财大气粗,还有买地时连地价都没有问清楚,就把半个村子的肥田都买到自己名下等等可疑行为都被一股脑的上报到了县令大人的案头上。

原平县县令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再三确认刘四儿真的只是雁门边军中一个管500兵丁的曲侯后,心里不仅暗暗生疑,雁门边军常年驻扎塞北苦寒之地,怎么就能挣这么多钱呢?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狐疑之下,县令就将自己辖区这件怪事向顶头上司——太原郡郡守密告。

天下的事情就是那么凑巧,太原郡郡守与皇甫家族关系不错,没有立即上报并州刺史府,而是立即屏退左右,跑到自己的密室里亲笔书写了一封信,在信里特意把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部详细的记述了一遍,并特别说明自己会按照行文流程将此密奏在自己的太守府积压10天,超过10天就不得不向并州刺史张懿大人上报了。

信写好之后,郡守大人安排心腹从人快马加鞭,直趋雁门关,将信件当面交到了皇甫节的手里。

皇甫节接信后,心中生疑,怎么太原郡郡守会突然给自己写私信呢?把信件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后更是一头雾水,第一反应就是对方肯定搞错了,要么信中所述是子虚乌有,要么就是有人冒名顶替而为之。

但掩信细细思量之后又觉得不太可能,太原郡和原平县两级主官行文上报,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冒名顶替吧,也太扯了。买半个县的土地来栽赃自己这个郡守都富余,可要栽赃一个边军曲侯,实在是太浪费了。

可要说这是真事吧!就更瞎扯了。

自己治下的边军已经欠饷2个月了,连现在各营的伙食费都是自己腆着老脸向城内富户们暂时挪借的,别说一个曲侯,就是自己这个一郡之守都快要揭不开锅了,还买田买地呢,马上连半袋子麦粒都买不起了。

半信半疑间,皇甫节还是招来追随自己多年的仆人老王头,让他先偷偷的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确有其事。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历史上很强大帝国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斗争与杀戮;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意外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娓娓道来的叙述,慢慢地浸进历史,这份细腻带给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唐朝,值得玩味。
  • 石破三国

    石破三国

    好男儿当纵横三国,顺我者昌,逆我者诛之!夜灯初上,红袖温酒,笑看一段三国传奇。
  • 三国之刘琦

    三国之刘琦

    一次意外,21世纪小伙子王亮意外重生到将星云集的三国时代,身份是刘表的长子—刘琦。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刘琦振臂高呼:我会成王。韬光养晦数年,赤壁之战,一鸣惊人,独霸一方,足以笑傲群雄。为了宏图霸业,他带领着自己的谋臣猛将,东征西讨,最终问鼎天下。他不做“豚犬”,而要做实实在在的“真爷们”。来吧,信“琦哥”,得永生!(PS,努力奋斗中,送上你们的推荐和收藏吧!)
  • 历史快餐.七世纪:翰海唐风

    历史快餐.七世纪:翰海唐风

    7世纪世界诞生了两个超级帝国,一个是风姿飒爽的唐王朝,另一个是瀚海中走出来的阿拉伯帝国。印度的戒日王朝相形则逊色许多。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在中华大地,隋王朝扮演了800年前秦王朝一样的角色,两个王朝都成为后继王朝的铺路者。在农民起义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唐王朝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随后经过武则天精心治理,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讨伐高丽的战争就是对军事力量的一种炫耀。在文化上,唐王朝魅力无比,浩荡唐风连大洋也不能阻挡,许多落后民族争相效仿、学习唐帝国,大化改新就是其中的代表。阿拉伯帝国在7世纪如同彗星般崛起,经过一系列的扩张,到欧麦尔一世的时候进入鼎盛时期。
  • 借子记

    借子记

    寡妇蔡大娘给独苗闺女蔡文花招来上门女婿,二人婚后三年未孕,蔡寡妇带女儿文花到乡间老庙借子,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后蔡寡妇暴亡。此后,蔡文花又两次借子,生出来都是残疾。三个孩子长大后,在村子里掀起另一段恩怨情仇。
热门推荐
  • 魅色无邪

    魅色无邪

    天真烂漫的年纪浸染了妖娆的魅涩,时间的车轮一直恣意滚动,压过一路的大小石子,摇摇晃晃地湮没在缥缈之中,它到底承载了多少思量?
  • 盛世狂尊:腹黑太子的火辣妃

    盛世狂尊:腹黑太子的火辣妃

    她聪明狡诈,他霸道腹黑。她亮闪闪的穿越女,他傲然独尊的大皇子。她一路尽展才华,他总是笑言情事。她大义为君皇死而后已,他小思为爱情虽死犹生。他缠她纠她粘她腻她,她躲他避他玩他戏他。他说她与他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她不跟他恐怕这天都要疯了!她说她与他是十世的仇敌,百世的冤家,如果她跟了他,那这世上即没山也没水了。是吗?当然?彼此狠狠的瞪着:不信试试?试就试,谁怕谁?
  • 囧囧穿越只美男你过来

    囧囧穿越只美男你过来

    这是神马情况?传个电子书还传出错了?竟然给老娘整穿越了?好吧!穿了就穿了吧,我接受,可是。。。你给姐整得有钱一点也行啊?偏偏是个不受宠的妃子?好吧!我风中凌乱了。。。。。。
  • 三生劫缘自灭

    三生劫缘自灭

    三世情缘,爱与恨,伤和痛,缘自灭。眼神为我片刻燃烧,我便为你倾尽所有。
  • 冒牌甜妻爱上冷总裁

    冒牌甜妻爱上冷总裁

    为了救弟弟而她穿上了不属于她的婚纱,去嫁给一个陌生且又从未谋面的男人。不过,听说,那个冷漠男人好像不喜欢女人的,如此,只要完成她给的任务就可以全身而退了。可是,某一天,这个冷漠的男人却毫无征兆的将她扑倒了在床上……
  • Off on a Comet

    Off on a Com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公主跨千年

    逍遥公主跨千年

    现代的化妆师转行做公主,原来公主也可以混的风生水起嘛。墨哥哥:“月儿,我没办法放弃,我只想要你,只有你。”诸葛哥哥:“月儿,我不喜欢看你皱眉,不喜欢看你哭泣,我愿用我所有让你开心,只要你回头看看我就好。”离哥哥:“月儿,和我回国好不好,我的心丢在了你身上,只有把你带回去,我整个人才能完整。”是他,还是他,还是······月儿:“回身看看过往的一切,原来拒绝时那么多的借口,只是不爱,原来一颗不确定的心,只是因为没有遇见你,原来的原来,只是爱上了你!
  • 古音王传

    古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凌站九天

    凌站九天

    八卦乾坤日月行,苍茫大道任我走,霸绝天下震苍穹,力破虚空万物生,诸天神佛化北斗,七星曜日闭其锋,天塌地陷奈我何,我欲焚天谁能生,资质平平的少年墨燃将如何改天换地,逆天而行,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又将演绎怎样的兄弟之义,爱人之情.......
  • 背负石头的老人

    背负石头的老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