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4200000018

第18章 做人的智慧:在儒家的理念下入世(4)

许多不好的习惯早就形成了,而且习以为常。我们自己也许感觉不到,却不知不觉地冒犯了别人。我们经常埋怨别人对自己不礼貌、不友善,其实,也许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或习惯不好,才影响到了他人的态度和情绪。

会见尊长要保持谦恭的态度。尊重领导和长者,是起码的礼节。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见领导,心里就想:“大家都是人,谁也不比谁高,我将来的成就没准比你更大呢!”看见长者,心里就想:“你除了年纪比我大,其他方面也平常。”心里有了不恭的想法,自然会在神色和言行上表现出来。其实,别人是否高明,那是别人的事,你在尊者面前不懂礼节,却暴露了自己没有修养。

一位导师带24个学生到国家某部委的实验室参观。这时,部长走进来,很有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同学们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一个叫小丽的女孩,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拉拉地跟着拍手。

部长皱皱眉头,说:“欢迎同学们来参观。我将向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有带笔记本,这样吧,王秘书,请您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

秘书抱来一摞纪念册,部长依次分给大家。同学们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轮到小丽时,她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句:“谢谢您!”部长舒心地一笑。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景,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两个月后,当同学们为找工作发愁时,小丽被点名招进了那个部委的实验室。

你瞧,礼仪看似小事,它却经常成为影响人生命运的大事,我们怎么能掉以轻心呢?假如你能随时露出甜甜的微笑,做人功夫已经及格了。很多人终生都没有学会这件小事。

礼节是一个人最佳的“推荐信”。判断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不是看他的学识和才华,而是看他是否能够以礼待人,在做事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如承大祭”。

40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因为这个细节,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主设计师的好感。罗廖夫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自己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他决定支持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德国有一句谚语叫“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有礼节不一定总能为您带来好运,但没有礼节却往往使你与幸运擦肩而过。

对于知礼守礼的人来说,成功的大门会向他们敞开。他们即使身无分文,也随时随地会受到人们热情的接待。假设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在其他方面都一样,只是在待人处世方面不同:一个谦和友善,助人为乐,举手投足无不具有绅士风范;而另一个举止粗鲁轻佻,对人总是吹毛求疵,没有一点合作精神。很显然,前者的事业会蒸蒸日上,后者只会江河日下。

礼节是叩响成功之门的第一块金砖,它能使有礼节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喜悦。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没有教养的人有了胆量,胆量就会带有野蛮的色彩,而别人也必以野蛮相看待——学问就变成了迂气,才智就变成了滑稽,率直就变成了粗俗,温和就变成了谄媚。没有礼仪,无论什么美德都会变样。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节。

一日一心得

所谓教养,是以美德为根基,而以礼节为藻饰的。如同钻石,经过琢磨和镶嵌之后,它就放出光彩来了。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也说过:“文明的举止,还有这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的体谅、关心,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不同的举止,可以使我们或者恼怒,或者平静;或者兴高采烈,或者羞愧难当;或者与禽兽为伍,或者与圣贤同列。这种东西好像是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一般,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润物细无声,天长日久却一点一滴地对我们产生作用。

少用兵法计谋

南怀瑾语录:什么叫增上慢?增上慢是人本来只有慢心,因某种原因又把慢心的作用发挥得更淋漓尽致。譬如学问好、多闻的人,最容易产生增上慢。岂止学问,一切人在任何方面有些成就,更高更上的慢心必然随之增加。像聪明人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聪明人若再加上学识、经验,如果走上坏路子,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足以济其奸’,不学还好,有了学问更助长其作恶。

南老师读了那么多有关谋略的书,他自己又是写书又是编书,但我还是不愿意说南老师善用谋略,或者说他就是一个谋略家。南老师对谋略学是很慎重的,几千年的历史,能被南老师推崇为谋略家的,也没有几个人。他平时谈话中,更多的是讲道德,而比较少谈谋略。他说,要谈谋略,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为基础,以道家的清心寡欲的修身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光谈谋略就会用歪了。南老师一辈子做人处世,都以诚信为本,不用机谋权变。

说到运用计谋,全世界大概没有比中国人更擅长的。因为中国人习惯于用战争思维来考虑问题,“商场如战场”,“官场如战场”,“考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人生如战场”,做什么事都搞得跟打仗一样紧张。在战争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运用计谋很正常。比如贴在耳边说人坏话,在兵法上叫做“离间计”,用的人问心无愧,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耻。

中国人为什么习惯于战争思维呢?可能是战争太多造成的。纵观五千历史,大部分时间在战争年代度过,从未有过百年和平。战争多了,研究战争的学问就丰富了,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还有其他各种兵法、计谋,把战争的规律、方法和技巧都摸透了。中国人懂四书五经的并不多,可是说到兵法,无论工人、农民,无论博士还是文盲,多少都懂一些。过去农民闹革命,很多人一字不识,却能带兵打仗,还常打胜仗。因为他们懂兵法。

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根源上来说,中国人除了兵法,没有多少学问可学。在封建时代,中国人有机会读书的只是少数。而且可读的书太少,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被秦始皇“烧”,被汉武帝“罢”,被历代皇帝“禁”,剩下的就没什么了。加上一千多年的思想禁锢,限制学术创新,中国人可用的,除了儒学、佛学、道学,大概只有兵法了。儒学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礼不下庶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跟小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佛道之学,神乎其神,玄之又玄,一般人哪搞得明白?只有兵法,易学易用,现学现用,方便得很。

为什么说中国人学兵法很方便呢?不管哪个野心家争夺天下,都要老百姓帮忙打仗,在军队这个大课堂里,大概没有不好学的学生,否则小命都会保不住。等到打完仗了,回家种田,差不多“军校”也毕业了。他们流向各地,很自然地成了兵法教员。比如夏夜纳凉之际,吹嘘自己的光荣事迹,这不跟哈佛商学院开案例课一样吗?

所以,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不是儒学,更不是佛学和道学,而是兵法。对老百姓来说,兵法是一件便宜又实用的工具,它就好比农民的锄头,心平气和时,拿着它搞生产;火气上来了,扛着它去造皇帝的反,价值和使用价值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但是,一个国家精通兵法的人居然比精通哲学的人多,这是很可悲的。所以呀,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其实文明古国的人最没学问了。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战争规则根本不适于现代商业社会。因为兵法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而不是建设,运用它们,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烦。可悲的是,现在书店里《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一类书仍卖得很火,可见相当多的人仍在用战争思维做人做事,相对以商业惯例做人做事的老外而言,太落伍了,就好比骑一辆破自行车跟人家的豪华奔驰赛跑一样,怎么比得过人家呢?

总之,像兵法之类只有破坏力量而少创造功能的学问,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人处世,只要把一个“爱”字理解透了,已经掌握了天下最高的学问。如果再把真、善、美三个字理解透,你已经知道怎样把人生经营得快乐而充盈,又何必借助那些害人害己的垃圾学问去苦心算计呢?

一日一心得

当你需要运用计谋侥幸获胜时,往往是前面的工作缺失太多,综合实力明显不足。从提升实力着手,是最简明的成功方法。李嘉诚说:“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你以互利为目标,得到的将是合作;你以自利为目标,得到的将是战斗。

同类推荐
  •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做高效工作的员工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由于作者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并采用了大量转折性的语句,使初读此书的人很难适应,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一定能够理解透彻。与《沉思录》相反的是,《智慧书》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隽永,意味深长。这本由西班牙神学家、作家格拉西安写就的智慧宝典,曾被著名哲学家尼采高度赞扬。他甚至认为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一本书可以比《智慧书》更加精微、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智慧书》中所昭示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人能及其项背的智慧与颖悟。”
  •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

    《中国式场面话必知大全集》是一种艺术,更是社会大学里的一门学科。场面话看起来有点虚伪,但现实中却必不可少。“场面话”是说话训练中的必修课,因为不论什么人都免不了人际关系交往,而“场面话”在这种时候往往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妥协、懂得进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妥协,是一种谈判策略,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出现僵局,从而促使双方谈判成功。《学会妥协懂得进取》针对谈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在运用妥协策略时,如何最有效、最切合实际地去解决问题。进取,工作中最令人激动的力量,即“全力以赴”,它是推动企业进步的真正动力源泉。进取,是奋斗的目标,是指引命运之舟的灯塔:是积极的心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巨大的潜能,是自动自发的动力源泉;是开拓的精神,是积极人生理念;是综合的素质,是成功人士必备的要件。
热门推荐
  • 历代游记

    历代游记

    本书精选了先秦——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的部分游记,并予以赏析。
  • 穿越轮回之爱情故事

    穿越轮回之爱情故事

    人人都说穿越好,美男财宝一手抓。横空去了新世界,多车多房多疼爱。古诗新歌更不断,还有奇妙小手段。萧紫曦本为天煞孤星之命,一心想以死亡作为解脱,可是天不从人愿,她穿越到一个名为夜国的架空时代,本文看她如何从身无分文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如何从平民百姓一步步跟王孙贵族称兄道弟。实现穿越文中必现的有车有房有美男。本文有些涉及到商业类知识,请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噢!!~~~
  • 命犯兰花

    命犯兰花

    千金大小姐舒兰在出嫁途中遭遇土匪,因新郎吴德的软弱和自私,她被转手送给了土匪头子任天。当晕倒的舒兰醒过来时,她已经身在土匪的老巢中了。舒兰的小姐身份大逆转,转眼变成了土匪婆,这怎能让娇生惯养、自视甚高的舒大小姐接受?她毫无疑问地对这个“丈夫”十分抵触,加上他的粗鲁和火爆脾气,爱炫耀以及死鸭子嘴硬,导致她自封“岂能甘心为下贱”,拼命地嫌弃他,为此她没少吃苦也没少受罪。
  • 腹黑宝宝:冷酷王爷娘亲不要你

    腹黑宝宝:冷酷王爷娘亲不要你

    一朝穿越成为不受宠的庶女,她忍,无缘无故的肚子里多了一个球,好吧她忍,一道圣旨让她嫁给性情阴晴不定,手段暴戾不堪的七王爷,好吧,她忍,可是为什么这个七王爷要亲手刨开她的腹部,取出她的孩子啊,要不是她修为高深,恐怕会一尸两命……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出现在邪王府里的后花园中,刹那间,所有的丫鬟小厮如鸟兽般散开,哪些行动慢一点的都变成了冰雕,在哪儿一动不动的站着……你肯定是她,不会错的,你是我的王妃,跟我回去好吗?谁人不知邪王的王妃在大婚没有三个月的时候突发疾病死掉了,邪王还为此为邪王妃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别开生面的葬礼,又如何说我是你的王妃,邪王莫要说笑了……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爆笑旅程之穿越社会摇

    爆笑旅程之穿越社会摇

    一次一次进入到这些不正经的任务里,你想让我怎么做?怎么做?!好吧,既然你们不按套路出牌,那就别怪我也走不正经路线,给你们胡乱做!什么?让我把刀放下好好说?什么?让我把高跟鞋脱了再说?那怎么可以,有些事情必须要做了再说。——作者是个大懒比,更新就像来假期。
  • 冷面帅哥请看招

    冷面帅哥请看招

    五年前的一次偶然相遇,让他在艾菲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五年后父母安排的相亲,逼她不得不挣脱家人的安排,毅然离开温暖的小窝,去找寻五年前闯进她心里的那个身影。他们原本就是一对儿有缘人,他们的缘分或许早在五百年前就已经注定。只是老天总是爱捉弄人,当她遇到他时他正准备出国求学,当他爱上她时她又一声不响地离他而去。他们的爱像是一场追逐游戏,两颗火热的心只会扯开彼此间的距离,越爱对方就越是难以走进对方的心里。爱上你,不因你是多才多金令无数女人神往的翩翩佳公子!“皇尚,我要找的幸福只有你!”爱上你,不因你是父亲的至交之女!“小丫头,你的幸福也只能有我的参与!”放下身份、卸下面子,皇尚只想将她紧紧拥在怀中用一生的痴情去呵护,只因他的生活中已不能没有她的参与……
  • 在地球

    在地球

    地球上并不是只有人类,还有魔兽等其他族类,一直在争斗。一个火系魔法师米诺来到地球,原本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 狐仙也能做朋友

    狐仙也能做朋友

    一个毕业生一个三重天的小公主因为一次意外相处到一起生活乱套?世界观颠覆?生活总是那么多无奈
  • 后冠

    后冠

    她是清朝第一个追封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她是一代君王努尔哈赤的福晋。她是清朝皇帝皇太极的生母。她是女真第一美女东哥的姑姑。她是叶赫那拉.孟古。这个叶赫那拉氏的格格七岁被许配给努尔哈赤,十四岁嫁他为福晋,十八岁生下皇太极。她纯洁,善良,她只想简简单单地爱一个男人,而努尔哈赤身为是一代君王,她该如何面对人生的爱恨悲欢?本书不再围绕美女东哥,带你认识一个以纯净打动君王的满清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