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任平生2
眼前,那牛乳的热气正氤氲在眼前。飘渺的甜香,只是如同一阵薄雾似的,势要蒙蔽人心。
她转脸望了窝在沙发中的裴咏竹,见她一张脸上晕着莫名的情愫,不觉得叹出一口气来。
“没想到,培云还是败了。”她淡淡地说,声音中夹杂着颤抖,“怪只怪他太过年轻,那远军,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裴咏竹听到杜若的话,抬起眼望了她,是泫然泪下的模样。
“我怕他出事……”她说,纠结的口吻。
“我也怕,他是我的亲人!”杜若愤愤地说,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不过,泽尘答应过我的,无论怎样,都要护培云周全……”
裴咏竹听到杜若这般说,只是紧紧地咬着下唇,拼命地忍了将要流下的泪水。
矮几上,一沓报纸有些凌乱地摆放着。那上面的痕迹,明显是经过无数遍翻动的模样。
杜若望了那被放在最上层的一页报纸。那上面的大标题正写着:远军将领沈志远遭猝死,少帅沈培云接任受质疑。旁边还配着一行小字:远军内部大变动,沈培云遭排挤,远军或投奔日本人。
她瞟了那报纸上的标题,眸光最终落在那标题旁边,一张小小的照片上。照片中,宋培云正站在一棵松树下,对着镜头幽幽地微笑。黑白的底色中,穿着戎装的他是挺拔而好看的。就像是裴咏竹初见他时的形容。他是个白净的少年的。
“没想到两个月过去了,远军内部还是乱成一锅粥……”裴咏竹苍白的声音传来,带着有些落拓的伤感。
杜若的心一滞,然后将眼前的报纸推开了。可那心中,却是乱成了一团麻。
自宋培云随了沈志远回了邻省,沈志远突然暴毙开始。远军的内部,其实就出现了大问题的。宋培云虽然遂了沈志远的意,做了一军的统帅,可在远军之中,却鲜少有人服他。抛开他年纪尚轻不说,他虽然过继给了沈志远,随了他的姓氏,可是毕竟是半路出家的和尚。除了沈志远生前对他赞誉有加外,远军上下,尤其是老一辈的那些个有实权的高官,皆没将他放在眼中。特别是他接任后,就是否与日本人的合作的问题,与老一辈顽固派产生分歧。结果被一众反对派掣肘干预,直接造成了与济军几次战役的失败。
“这样也不是不好,我们的军队,已经踏进东北了。”杜若说道,眸光却落在自己已是高高耸起的腹部。心中突地腾生出一丝小小的悸动。就像是沙漠中突见了甘冽的泉。
那个人,他终是为了自己的抱负而踏上了征战的铁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是啊,我军所向披靡,倒是勇往直前。只可惜了培云……他还那样年轻……”
“你哥哥会想办法的。再者他被远军将领囚禁,也绝不是长久之计!咏竹,相信我,培云的实力绝不仅于此!”她坚定地说,望着裴咏竹的眸中尽是一片强烈。
裴咏竹望着情绪有些激动的杜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宋培云被远军几个老一辈将领所囚禁,是为了让他妥协与日本人合作长存的事情。她虽不知道那些日本人究竟想要与远军合作什么。可是就培云的态度,杜若知道,他定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况且,裴泽尘也常说,那些外国政府在中国本土的事情上插上一脚,是可恶透顶的行为。
这般想着,不觉又为宋培云担心起来。
最近的报纸上,倒是少了关于他的消息。他被囚禁的事情众所周知,现在最怕的,便是远军内部兵变。
若是兵变,怕只怕宋培云的性命难保。宋培云是远军曾经的少帅如今的大帅,却被几个目光短浅的军官囚禁。若是在为此丢了性命,恐怕会被人视为天下第一的笑柄吧!毕竟,没被敌人杀死,而被自己的人夺去性命,怎么说也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正想着。门外却突传出一阵笃笃的敲门声。杜若知道定是虞祥打探消息回来了,便让王妈开了门请他坐下。
“哥哥那边怎么说?培云呢?他那边有没有消息?”裴咏竹还没等虞祥坐下,便问出一连串的问题,这多少让虞祥有些哭笑不得。
“小小姐,你先别急。”虞祥怔了怔神色,然后回过头望了杜若,说道:“夫人,出事了!”
杜若一惊,心下有些不好的念头生出。然后强压下心中的感受,问出一句话来。
“什么事?”她故作镇定的模样,可是声音中却出现了少有的颤抖。
虞祥蹙了蹙眉头,道:“夫人让我查的消息,方才刚得到回复。沈培云……失踪了!”
她怔在那里,一时不能言语。身旁的裴咏竹也是大惊,慌忙追问是怎么回事。
“听远军内部的人员说,沈培云于前日夜晚失踪,至今生死未明。有人怀疑,是远军副司令邓儒徽办的好事……”虞祥说道。
邓儒徽是积极协调促进与日本政府签署合约的远军元老级人物之一,也是首先对宋培云提出质疑的远军高官。宋培云在他的地界上失踪,任谁首先也能想到是何人所为。
“现在没有证据证明沈培云的失踪是邓儒徽所为。一些支持宋培云的军官正在积极协调此事。我想邓儒徽纵是有大于天的能力,也不敢公然致沈培云于死地的!”虞祥补充了自己的看法。倒是让正在抹眼泪的裴咏竹与兀自愣神的杜若心中一阵轻松。
是啊,毕竟他还是远军名正言顺的统帅的。即使起了内讧,也会有一众军士心甘情愿地追随。
她松了一口气,然后抬了眼角。
“那裴少呢?他如今怎么样?”她问,心中却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怦怦直跳。
“裴少方才对外公布的消息,他将趁势攻打远军首府,以求整场战争的胜利……”
攻打远军首府的战役还是打响了。
一时间,全国各地一片震惊。那些报纸电台,纷纷就济军夺取远军腹地发表声明,认为最终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必定是所向披靡的济军。受这股风潮的影响,全国各地开始掀起支持济军的浪潮。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要数西南的肃军,首先发表立场要与裴泽尘同仇敌忾,以求全国之大统一。这份声明发表没多久,全国各个军阀势力开始有意向济军靠拢,就连一直与外国政府保持友好往来的军政府,也临时站在了济军的一方。
这都是天大的荣耀的,对于那个年轻有为的将领。他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遗余力的,即使奉上自己的灵魂。
杜若知道,这次的战役便是大决战的。济远二军,终是要以这样一个决绝的姿态来结束那些所谓的争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天下的苍生,他们,该以这样一种奋不顾身的姿态来迎接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这些日子报纸上有关于济远二军决战的报道倒是很多的。无论报纸还是民众,都对裴泽尘抱着相当大的期望。那些报纸上刊登了不少裴泽尘亲自指挥战斗的照片。在战场上的他,还是一贯的威风凛凛。穿着笔挺的戎装,脚上的皮制筒靴齐齐地切到膝盖,给人一种无边的压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