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8000000023

第23章 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也是晚清时代的有名小说,共五十万言,分六十四回。作者署名花也怜侬,实则出于韩子云手笔。

韩名邦庆,号太仙,又号大一山人,松江娄县人,生于一八五六年。从小跟了父亲宦游京师,读书很聪颖,但科举应试却一再失败,他就淡于功名。喜欢弹琴作诗,弈棋称唯一好手,松江人都推崇他,向他学习。他住在上海很久,常和申报馆主笔钱忻伯、何桂笙等来往,诗文唱和,非常投契。他也担任《申报》写作。

他和某校书具有深切情感,一度为避免某种纠纷,匿居在她妆阁中,兴之所至,便取残纸秃笔,一写动辄万言。《海上花列传》就是这样开始写成的。后来把这稿本刊印出来,可是他不久就死了,年只三十九岁。没有儿子,女童芬,嫁聂姓。他的诗文杂著,散失无存。这部《海上花列传》书中人名,大都实有其人,不过影射罢了。如史天然为李木斋、方蓬壶为袁翔甫、王莲生为马眉叔、李鹤汀为盛杏荪、齐韵叟为沈仲馥、高亚白为李芋仙、黎篆鸿为胡雪岩。又据传说,书中有赵朴斋,这人初极穷困,甚至把他的妹妹卖给妓院,韩子云知道了,尽力救济他。赵后来忽然发了财,韩反潦倒,向借一百元,赵非但不肯,且出言讽刺他,他恨极了,便在小说中揭发赵的丑史。赵没有办法, 出钱收购这书,把它烧掉。坊间翻刻的,往往改头换面,割裂很多。书名也改为《海上新繁华梦》和《海上花丛艳史》,原来赵相当有势力,人家不敢冒犯他。

写《海上繁华梦》的孙玉声,在辛卯年的秋天,应试赴京,和韩子云相识于松江会馆,考罢南回,同乘招商局海定轮船。途中,韩把所写的小说稿给孙玉声阅看,书名《花国春秋》,已做了二十四回。孙玉声正在写《海上繁华梦》,已成二十一回,两人交换阅读,各提意见。韩自己觉得《花国春秋》的名儿不恰当,打算改为《海上花》,孙很以为然。但认为书中用苏州方言,恐别省人不懂,且苏州方言中,有音无字的很多,下笔时颇感困难,不如用通俗白话为妥。韩对于这个提议,却不接受,说:“曹雪芹写《红搂梦》,都操京语,那么我的书也不妨操吴语。”并指稿中有音无字的“”“”等字说:“当日仓颉造字,难道不许后人造字吗!”出版时书名为《海上花列传》。张春帆的《九尾龟》,对白用苏州方言,考出版时期,在《海上花列传》之后,可见张春帆是效法韩子云的。

林琴南小说译稿的被焚

“一?二八”之役, 日飞机向商务印书馆总厂和东方图书馆乱掷硫磺弹,烧了两三天,到了夜间,登高北望,一片红光,成为火海,这是多大的文化劫运啊!原来东方图书馆,在商务印书馆总厂对面,是该馆藏书的地方,涵芬楼的珍贵书籍,也并在一起。经这一烧,毁掉了三十多万册的书本,和五千多种的图表照片。如宋元明善本的各省府厅州县志二千一百多种、公元十五世纪前所印的西洋古籍、远东唯一孤本德国李比希《化学杂志》初版全套、香港久已绝版的《中国汇报》,罗马教皇凡的康宫所藏明末唐王的太后王后王太子及其司礼监太监皈依天主教上教皇书的影片等,完全在牺牲之中。

林琴南生平所翻译的东西洋小说,共一百五十九种,大部分由商务印书馆收购印行,所谓 《林译小说》,汇成一箱,非常精雅,大家争购一空。他老人家翻译是很迅快的,如王子仁、魏冲叔、曾宗巩、陈器、陈家麟、王庆通、王庆骥、李世中、毛文钟、林驺、廖琇琨、王寿昌、胡朝梁、力树萱、林凯、严培南、叶于沆等襄助他,差不多每天工作四小时,可成六千言。他译写得快,商务印书馆印得迟,有许多译成之本,积搁在东方图书馆,突然遭火,把他的稿本没有来得及刊印的都烧掉了。

据调查所知,烧掉的有《金缕衣》、《情幻记》、《军前琐话》、《洞冥续记》、《五丁开山记》、《孝女履霜记》、《雨血风毛录》、《黄金铸美录》、《神窝》、《奴星叙传》、《情桥恨水录》、《学生风月鉴》、《眇郎喋血录》、《夏马城炸鬼》、《凤藻皇后小纪》、《双鸳侣》,尚有不知道书名的当然更多。琴南翁耗了心血,结果如此,能不使人感叹吗!

《越缦堂日记》

残缺部分的下落

日记刊行,始于北宋。周辉说:“元祐诸公,皆有日记,凡榻前奏对语及朝廷政事,一时人材贤否,书之惟详。”考元祐诸公日记最早的,当推路振的《乘轺录》,计一卷,受诏充契丹国主生辰贺使时所作。此后作者辈出。到了清季,日记尤为盛行,如曾涤生的《求缺斋日记》,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等。若要谈到内容的充实、掌故的丰赡,《越缦堂日记》可首屈一指。

这部日记是影印的,凡数十本,称为正编,后又续印了十二本,蔚为大观。原稿涂乙改易,累累皆是,由于影印,完全存其本来面目,阅读起来很不醒目。但就他的改易处,可以窥见它由原始而加工的迹象,这也足资研究。听说近来从事古典文学者,拟把它用铅字排印,成为普及本,希望早日成为事实。

该日记无所不有,如朝野轶闻、朋踪聚散、史料捃拾、古物考据、山川游览、书画鉴赏、声色娱乐、草木培植等等,可谓包罗万象。唯有一点,读者不易了解,如作者常在日记中以资郎自况,原来他未中进士前,曾斥资捐得部曹。曾孟朴的《孽海花》所记:“李保安寺街寓所,门榜一联:‘保安寺街藏书三万卷,户部员外补缺一千年’”,便是指李慈铭而言。

至于这部日记原稿问题,记得十多年前,饮于杭州耆宿项兰生家里,听到项老谈到该日记稿本,归其戚某氏以二十万元代价购藏,作为传家之宝。虽这时币制和现在不同,但如此代价是相当高贵的。那么时隔十多年,可能日记原稿仍由某氏珍庋。江云先生所写《李越缦的日记与书札》一文中提到:“李氏卒于光绪甲午之冬,年六十六岁,可惜最后几年的日记没有印本,据闻其中有不满樊增祥的话,被樊氏毁掉或是藏起来了,这话不知确否?无论如何,总是一件憾事。”这种消息,我也听到好多前辈这样讲,认为什九被樊云门付诸一炬了,可是不久前会晤苏继卿老人,偶然谈及此事,苏老却见告,抗战前,他老人家在北京,公余之暇,常访书于某旧书铺,见一六十左右的老妇人出入其间,似很稔熟的,问诸书铺主人,才知老妇人乃樊云门的长女。苏老便想到《越缦堂日记》的残缺本,托书铺主人代为探问。樊云门长女说,日记一向由她父亲密藏着没有毁掉,直到父亲逝世,才拣出让给某书贾,在敌伪时期,辗转被汉奸陈人鹤(群)所获,抗战胜利,由汤恩伯前去接收。从这线索,可知所谓被毁的部分日记或许尚在天壤间,但不悉何时始得出现,把它影印和以前的正续编合为全璧,那不是憾事成为佳事了吗!

《清史稿》编纂始末

凡从事历史学的,都知道“断代为史”。自从辛亥革命,清皇朝便告结束,那么清史应当从事编写,列入传统正史中,成为二十五史(开明书局虽刊行二十五史,但列入的是新元史,不是清史)。民国初年,袁氏称帝,他为羁縻一班前清遗老,特辟清史馆修纂《清史》。聘赵尔巽为馆长,柯绍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为总纂,金兆蕃、章钰、金兆丰为纂修,俞陛云、李岳瑞、姚永概、吴昌绶等为协修。又袁金铠总理史稿发刊事宜,金梁总理史稿校刻。其他尚有提调多人,共计一百余位。

初开馆时经费尚充,这班遗老每天聚着谈谈,随便撰写一些,全无条例,有如一盘散沙。后来觉得这样做下去,是不会有成绩的,就公议推金兆蕃担任写雍正乾隆时期的人物和典章制度,夏孙桐担任写嘉庆道光时期,王树楠任咸同,马通百任光宣,邓效先、金雪生为助手,两年才得告成。可是很多地方违反凡例,咸、同,光、宣四朝都不合用,重推柯绍忞、夏孙桐加以整理,柯推诿不干,改归金兆蕃。然时局混乱,经费紧缩,馆中议论分歧,莫衷一是。夏金两人,都没有着笔;既而混乱更甚,经费完全告绝,以致全局停顿,馆长赵尔巽向军阀筹款,又得苟延残喘。但馆中诸人已多散去,留者重行分配工作:“本纪”归柯绍忞、奭召南、李惺樵编写;“志”归王树楠、吴莲溪、俞陛云、金雪生,戴海珊、朱少滨任之;“表”归吴廷燮;“列传”由夏孙桐、金兆蕃执笔,夏任嘉庆以后,金任乾隆以前,定期三年完稿。

不料仅半年左右,馆长赵尔巽觉得自己八十多岁,风烛残年,又复体衰多病,深恐迁延下去,不及目睹这书的问世,即毅然要把这书付印,夏孙桐力争以为不可。然当时附和馆长付印者多,相持之下,而馆长病重,大有迫不及待之势,恰巧这时袁金铠自东三省来,愿任印书一切事宜,招金梁为总校,付印便决。孙桐所任各朝,咸同时期事最繁重;王树楠的稿,核之实录,抵牾太多,且立传太滥而卷帙又繁,更须重作,期限既促,光宣两朝,推归他人赶写,一时没有人肯接手,结果由金梁一手为之。没有多时,赵尔巽病故,柯绍忞继任馆长,柯和袁金铠、金梁意见不合,交稿不阅,便付金梁,金梁几执全权。及印书将毕,尚有曾左李三篇专传没有脱稿,金梁等不及,径取他人初稿付印,且馆中始终无总阅之人,因此传有重复,竟至把重要人物漏掉。志中当详而略,当略而详,尤多疏误,总之杂乱无章,谬讹百出。印了一年,只出上半部五十册,发售预约,取价一百元,下半部五十册,预定民国十七年端午节前刊竣。可是印成没有交易,只辽宁方面取去数百部。

北伐军队到达北京,史馆由故宫博物院接收,十八年十二月,该院具呈当局,谓《清史稿》乖谬百出,开千古未有之奇,列举反革命及藐视先烈等十九项,并称该书不宜再流行海内,应永远封存。当局准其所请,遂将史馆所有印本及史料捆载而南。净存二百四十五部,又残本二万二千六百六十九册。然在禁令之下,除国外图书馆及租界内或私人收藏者不计外,国内公开收藏的,有北京图书馆(时称北平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公家机关,私立大学有燕京大学图书馆、辅仁大学图书馆、岭南大学图书馆,从前都预约购得前半部的,也就再花巨金重购全部,因此这书名义上虽已禁止,实际上等于没有禁;况国外大学闻讯,往往不惜重价收买下来,只有一般穷苦学者无力购置,不易寓目。

民国廿二年,孟森在北京大学《国学季刊》三卷四号中,发表《清史稿应否禁锢之商榷》一文,廿三年九月,容庚复写一文:《清史稿解禁议》,刊于《大公报?史地周刊》创刊号,都为《清史稿》解禁而呼吁。廿四年一月三日,伪行政院院长汪兆铭,也以该《清史稿》关系学术很大,便呈请把该《清史稿》发交该院若干部,聘历史家先后检校,正其谬误,等到勘正编定后,再予印行;一方面再呈请解禁,一方面即请曾编纂《庐山志》的吴宗慈担任检校之责,拟于六个月内完成。可是那些伪官汉奸,除献媚敌人外,一切都是能说不能行的。直到民国三十二年三月,该《清史稿》原封不动,将错就错,由精华印刷公司印行,联合书店发行,那印刷公司和书店都没有地址。最矛盾的,该书底页却载着发售者各大书店,而版权旁又列“非卖品”三个字,完全掩耳盗铃,故弄狡狯。印成的是布面洋装两大册,计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十六卷,共五百三十六卷,字迹小于蚁足,阅览很费目力。自抗战胜利,总以为可把该书切实修葺了。不料仍旧不加措施,真令人望眼欲穿;最近闻政府当局,在重视文献史料、从事文化建设之下,已在统盘计划,大加增删,使它成为一部完善的史书。这是多么兴奋的好消息啊!

同类推荐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伊索有话说

    伊索有话说

    本书立足《伊索寓言》,畅谈人生智慧,其文笔之精非夸夸其谈者可比,其点题之妙非误人误己者可言。其忠于原著、超越原著,即令伊索活转过来也将叹为观止、缄口不言。顶多背地里嘟囔:“所谈智慧……多少有些牵强附会,然而……”然而青出于蓝胜于蓝!所谓“牵强附会”,可作此解:因为强,所以牵;因为会,所以附!莫迟疑,捧读本书!捧读本书,你将如梦方醒——这不就是我以前想到过的,还没来得及归纳的“我的智慧”吗?对,这是你的智慧!
  • 时光是最美的花旦

    时光是最美的花旦

    她本是个普通女子,用自己的嫁成全了他人的贞,赔上的却是自己脂粉锦罗的下半生;她被强推着入了阴差阳错的桃花局,承担着本不属于她的宿命。一样的经典,不一样的解读!古典美女泰弋天,带你畅读文学史上的美丽与哀愁。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 永远的太师

    永远的太师

    教育大计,师范为本。太师一路走来,培养人师数万,辉煌与成就已载入史册。在新的历史时期,太师人勇攀高峰,力争上游,实现了建校、迁校、并校三大历史使命。太师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相信新太师明天会更好!
热门推荐
  • 总裁休你没商量

    总裁休你没商量

    你想要?就送给你了。”简忆轩拥着情人很淡定的就把自己的正牌妻子送人了。自己不屑做简太太,但这个情人太过嚣张,趾高气扬来挑衅:“商羽然,你的前途,你的心血,包括简忆轩,都是我的,你注定一无所有。”
  • 《歌尽沧澜》

    《歌尽沧澜》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莫过于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世界上最最可怕的事是什么?——是发现自己躺在棺材里后身旁还躺着个男的!她生在未来,本想借异世历练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却没想到,她压根儿就是个炮灰!人心的无情,使她被推向空间流乱,从此,再不复从前!“有朝一日,待我回归之时,欺我者,我必百倍还之!”
  • TFboys和他的三位女孩

    TFboys和他的三位女孩

    一位叫晨曦的女孩暗恋易烊千玺两年,晨曦默默为千玺做了很多事情,期间认识了两位女孩她们分别喜欢王源和王俊凯在他/她们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绝版王子爱上绝版未婚妻

    绝版王子爱上绝版未婚妻

    她,高冷多面。她温柔优雅。她活泼火爆。当高冷多面的她遇到冷酷多面的他。当温柔优雅的她遇到温柔体贴的他。当火爆的她遇到花心的他。他(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罗刹炼丹师:夫君哪里逃

    一场家族密谋的嫡代庶嫁,薄情寡义利欲熏心的薄凉父亲,构陷失贞的继母,窃取王侯姻缘的狠毒庶妹。大难不死归来,势要整个家族的倾覆来平息仇怨。誓要夺其皇商之名,毁其数以千计的商户,断其所有商路,不留一线生机……“沛蓝,好好的活下去,成为一个七品炼丹师,找到回魂草,练出回魂丹,你的娘亲就可以醒了。”这是她皇甫沛蓝一生的追求,娘亲,等着沛蓝,沛蓝一定会救你!嫁于他,也不过是算计的一小步。岂料出嫁之日,新郎还假死遁了,新婚便成新寡,给她留一大摊子妾室通房私生子……两天大房闹,三天四房吵,天天美如温玉的病痨鬼大哥上门纠缠……忍无可忍,罗刹怒了——夫君哪里逃!
  • 轩辕光之异界重生

    轩辕光之异界重生

    一个神秘的异界古墓,让轩辕光灵魂重生。“我重生了,那就让我开始创造奇迹!”于是,奇迹开始了。神奇的紫果,绝世的武典,骑白鹤的少女……这一切,演绎着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本文讲述一个和爱人刚分手的人,,,,,,无意间打开了通往异界的大门。开始他的异界旅程!重生后,在修真界的传奇人生。
  • 花镜如烟:浮云烟尘亦不染

    花镜如烟:浮云烟尘亦不染

    正要起身离去,却被一红衣男子拦住了脚步,只见男子夹起一块青菜送到她的嘴边,笑眯眯的说道,“弟子相助,师尊应当领情的吧!”你这是搬我的石头砸我的脚了?她挑挑眉,“你不是说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吗?我吃一口自家儿子的饭菜又能如何?”说完她就把那青菜吃入嘴中。眼见她吃了,男子忽然狡诘一笑,一把将她揽入怀中,“我一生只为我唯一的娘子如此,你吃了,现在,你摒弃不了我了!”
  •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耀神话

    星耀神话

    流落异界的少年,没有强健的体魄,只有强大的精神力日月星辰为我用,光明之焰灭世开星武者,月行者,日尊者,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巅峰成就不朽的神话星辰箭!震慑之眼!超级冲击波!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