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8000000031

第31章 周实丹和《白门悲秋集》

七十年前,南社印行过一本《白门悲秋集》,是南社诗人周实丹等人的诗作,抒发了当时江苏一部分知识分子反对满清腐败的爱国热忱,堪称一时的革命文献。

周实丹,生于一八八五年,淮南山阳人,名桂生,字号甚多,如和劲、无尽、剑灵、蔚丹、山阳酒徒等都是。他和南社诗人周人菊、张雪抱有“淮上三杰”之称。实丹少有大志,肄业两江师范,便移家金陵。一九一〇年秋,一辈南社社友和志同道合者同游金陵,实丹招饮于三牌楼某酒肆;又作向导,游莫愁湖,登北极阁,访鸡鸣寺,拜方正祠,陟清凉山,勾留数日,赋诗尽兴。这一行人,更流连于明孝陵,借怀古以寓其民族思想。有的购孝陵瓦为藏品,有的还把孝陵瓦琢为日月重光砚。他们写下了很多诗篇,凭吊古今,百端交集。事后,实丹汇录成册,题名《白门悲秋集》。时隔一年,武昌起义,金陵犹未响应。实丹全家返淮,在故乡力伸大义,以革命为己任,与阮梦桃(一八八八—一九一一年。名书麒,柳亚子有《阮梦桃烈士传》,表彰其生平事迹。)被邑人推举为正副巡逻部长,登台宣誓,振奋乡人。山阳县令姚荣泽首鼠两端,态度不明,实丹和梦桃同往诘责。是年九月二十七日,荣泽密率爪牙,秘密杀害了他们。实丹有一首感怀,竟成了诗谶。句云:“伤心乱世头颅贱,黄祖能枭祢正平。”实丹为革命而牺牲,碧血长留,允推烈士。柳亚子有诗哭之:“龙性堪怜未易驯,淮南秋老桂先焚。三年讵忍埋苌叔,一语无端死伯仁。嚼血梦中犹骂贼,行吟江上苦思君。新亭风景今非故,遗恨悬知目尚。”

我得到一册《白门悲秋集》,是有光纸铅字排印本。封面上有周实丹的亲笔签名,可知是实丹当时赠送友人的。我喜搜罗南社文献,将它珍藏起来,既而又获得实丹致高吹万的手札,内容谈及该书付印经过。我更把这手札粘存在该集中,重加装订,保留在纸帐铜瓶室中。

黄炎培的著作

黄炎培,上海川沙县人。初名楚南,后名炎培,字韧之,后字任之,笔名抱一。生于一八七九年,那时尚在前清光绪年间,科举还没有废止,他早岁应试中了秀才,但他的思想比较解放,学了些日文,和同学邵仲辉(即邵力子)、张伯初三人合译《支那四千年开化史》。出版时署着“支那少年”,这是他初期的译述生活。是年壬寅(一九〇二年),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他和张心九、顾翔永、张伯初同入秋闱,在秦淮画舫中,有四人合庆百龄之举,他二十五岁,翔永和他同年,心九二十六岁,伯初二十四岁,合之恰成百数,引为少年乐事。既而他报捷,余皆落第。时清廷已下诏各直省府厅州县,把书院改为学堂。他得讯非常兴奋,便和伯初等呈请当局改观澜书院为川沙小学堂,但厅丞陈家熊瞧不起青年,不予批准。他们哪肯罢休,拟越呈江督张之洞,可是窘于川资,再三筹措,乘小轮船的下等舱赴南京下关。那时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暂在小客栈中蜷宿一宵,明晨写一纸呈词,奈墨冻手僵,不能缮写,只好花钱请衙门旁专写文件的代为一缮,向督署投文,岂知侯门如海,气势凌人,那号房忙于接待来往官员,拒绝收受呈件,炎培不得已,花了钱,呈件才得投入。这事给陈家熊知道了,恐江督阅禀,将斥其违旨,才准许把书院改办小学,以开风气之先。迄今该地老于教育者,犹津津乐道其事。

川沙属南汇管辖,那南汇大狱事,便由于办学而起。原因是炎培等人的新思想新学识,不容于官僚地痞,被指为诬辱皇太后及皇上的革命党,执系狱中,险丧生命(我曾著《南汇之狱前前后后》一文,记述较为详备)。

旧社会妇女死了丈夫,以再嫁为不贞,认为是可耻的事。炎培却大不以为然,写了篇文章竭力反对,有云,“从前视妇女为一姓一家之物,故夫死不嫁,谓之贞节,反是谓之不贞节。今以国家为单位,凡为国家鞠躬尽瘁,才是贞节,为汉奸,才是不贞不节,如女子以不再嫁为高,何以男子大都再娶,乃至同时以一男而娶数女,世间不公不平有甚于此者乎!范文正母再嫁,曾何损于文正之尊荣,更何损于范太夫人之尊荣,乡曲悠悠之口,何足为准。我辈正须以合理之行为,为全社会示范,所有风俗习惯不合理处,须自我辈矫正之。”这在当时,却是惊世骇俗之谈。

炎培在旧政权下,做过教育司长、教育会长、教育厅长。民国十年,被任命教育总长,未就,和江恒源等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总之,他一生瘁力于教育工作,但处处掣肘,不能遂其计划,引为憾事。直至解放,十余年来,为党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可谓始终不渝。生平著作很多,如《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中国商战失败史》、《广州市》、《朝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二八”之役,版尽毁于兵燹中。此后有《最近之五十年》、《断肠集》、《蜀道》、《空江集》等行世。偶亦作诗,如:“迟迟雪柳归何处,莽莽江山着此身。”又“舍生天地扶元气,落笔烟云抉化工”等句,均为友朋所传诵。晚年衰颓多病,小溲失禁,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逝世,年八十八岁。

丁福保的三种诂林

世称梁溪二丁,长者丁云轩,字宝书,又号幻道人,是一位画家,花卉翎毛,有陈白阳遗意。次者丁福保,字仲祜,号梅轩,又署畴隐居士,在学术上成就更大。奈早年即患肺病,当时人寿保险公司不肯给他保寿险,常州蒋维乔也同样体衰,但两人都能锻炼体格,因而愈老愈健。蒋氏提倡“因是小静坐法”。丁氏主张素食,呼吸新鲜空气。他认为肉食,血管易于硬化,无异慢性中毒。平日不论饭和粥,都喜欢佐以奶油,谓:“奶油营养价值最高,多进奶油,不仅富于滋养,且有润肤作用。那些摩登女子,涂脂抹粉,以美容颜,实则不是根本办法,最好多进奶油,自能保住青春,容光焕发,比任何化妆品都好。”他又劝人多啖香蕉,说是“可以帮助消化,小溲解除秽气。”他每晚睡眠,虽隆冬天气,亦开启窗牖。日间,人们围炉取暖,他却独自到庭院中乘风凉,加之每天洗冷水澡,因而从未伤风感冒过。丁、蒋两人见面总是各夸自己的养生之道,后来索性赌起东道:“谁先死,就是谁失败。”结果,丁氏寿命未满八十,而蒋氏活到八十以上,蒋胜丁负了。

丁氏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书院藏书之富,是名闻遐迩的。他看到牙签玉轴,充栋汗牛,兀是艳羡不置,于是暗地里把书目抄下来,自誓将来亦必备有这许多图籍,坐拥百城,才得偿愿。后来丁氏藏书,数量竟超过书院,并更多珍本,和名人手批本及外间不经见的孤本,真可谓有志者事竟成。当时朱古微、李审言等一班耆宿,往往向他借书。他借出时,总提出一个要求,就是阅览过了,请在书本上写些眉批,且钤印记,于是更扩大了名人手批本的数量。记得他一度藏过很珍贵的唐代鱼玄机女诗人诗集的初刻本,历代名人亲笔题跋殆遍。这是袁寒云的家藏,寒云以二千金质押给丁氏的,押期将满,给傅沅叔知道了,便由傅代寒云赎去,书归傅氏所有了。至于丁氏怎能获得这许多的善本,那是有原因的。他和书贩很熟稔,时常借钱给书贩到各地收书,收了来,他就有优先权挑选一下,去芜存菁,许多不易得的珍本,都在他的书斋“诂林精舍”中了。

他是参酌西法的中医,写了许多医学书,由他自己开办的医学书局出版。他又编辑了《清诗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魏六朝名家集)、《古泉大辞典》、《佛学大辞典》等书。卷帙更为浩繁的巨著,有《说文诂林》、《方言诂林》、《群雅诂林》,嘉惠士林,厥功非浅。他一个人做这些工作,当然来不及,就延聘若干位助手,一方面备了很多有关的书,由他指导,加以剪贴,那剪用的书本,就耗掉一万多元的代价,也可想见他所编的广泛了。《说文》、《方言》两诂林刊印成本,实在太大了,那《群雅诂林》的稿本,就让给开明书局,可是开明一计算,工料也感困难,搁置了若干年,开明停业,那稿本不知怎样处理了。

抗日战争胜利,他把房屋田地,悉数散给亲友及佛教组织。部分珍本书籍,又自周代迄清代的古泉三全套,捐给上海市博物馆。各学校图书馆,以及至交朋好,需要书本,他毫不吝惜的赠送。解放后,又把他曾花重资购自常熟“铁琴铜剑楼”的宋元孤本十余种,捐给北京图书馆,请同邑侯晔华绘“捐书图”,他自己撰记。

他头脑很灵敏,很会出主意。他闸北有屋,亲戚居住着,一九二七年,北伐胜利,各处拓宽马路,丁氏屋墙,也在拆毁之内,亲戚获得消息,非常着急,商诸丁氏。他灵机一动,就请亲戚回去,不要声张,立雇泥水匠粉饰墙壁,大书“总理遗嘱”,这样一来,屋墙非但不拆,不到三天,区国民党党部反送来奖状一纸。

他早期悬壶在上海南京路泥城桥西首,后来移至梅白克路。就诊的病人很多,他雇一童子坐在门外,看到病人步行来的,诊费只须铜元一枚,如果说明境况艰苦,医药费全免。坐人力车来者,诊费四个铜元。乘汽车来者,那就按照诊例每次一元。对病人必亲自敬茶,诊后送出大门,习以为常。

他在当时,声誉很盛,匪徒觊觎,写一恐吓信给他,他置诸不理。一方面他杜门不出,居大通路瑞德里,大门外再加铁栏,非熟人不放进去。一方面,因他和各报馆记者都很熟悉,便由记者在报上发表丁氏做投机生意破产新闻。他又故意把医学书局出盘,并抬高盘值,当然不会有人接受,书局还是他的,只不过放一烟幕弹而已,这样果然有效,匪徒不再来纠缠了。

星一粥会,也是他举办的。就是每逢星期一的晚上,在他家里吃粥聊天,备数色素菜,盛以小碟,以俭省为原则,风雨无阻,维持了十余年之久,参加的,大都一班耆旧知名之士,我也偶然厕列其间。最后一次,在香雪园举行,这次到的人特别多,此后以供应有困难,就寂然告终。

丁氏哲嗣丁惠康,为医学博士,和我也相熟,十年动乱,被抄家,所有丁氏遗著,荡然无存,我检得若干种赠给他,他很高兴,未几,忽然病死,年七十有四。我尚留有丁氏《畴隐居士传》,后附丁氏的诗篇。

同类推荐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午夜阳光

    午夜阳光

    书名缘于这些作品大都写在繁忙工作之后的夜晚,缘于作者心中的灿烂。诗集分为“回放自然”、“情系故园”、“山河礼赞”、“时代感言”四个部分。这是作者出版80余万字文学作品之后的又一创作成果,它聚焦现实生活的美丽瞬间,点燃心灵的光焰。
  • 一位外祖父在轮椅世界感受到的生命之爱与人生得失

    一位外祖父在轮椅世界感受到的生命之爱与人生得失

    一本畅销美国的感人家书,当小山姆快要出生时,他的外公写了一封信经示庆贺。可当他长到期4个月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孤独症。于是这位外公继续开始给山姆写信,想象他未来将要面临的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世界,教他如何应对将来的现实。小山姆出生后,美国CNN一直进跟踪报道,关心他的成长。对于家长们来说,从本书中不仅可以获得一种关爱与亲情,更能懂得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从山姆出生的那一刻起,作者就知道自己想要告诉他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爱,让他懂得有一对身心脆弱的双亲意味着什么。作者想让他了解学校,让他懂得重要的朋友有多好、重要的朋友有何意义。作者希望告诉他与毒品、爱情、工作、金钱以及所有其他东西有关的一切。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

    本书内容包括:汉语叙述的转型与文学的自觉(1901-1921)、在冲突与互补中发展的文学(1921-1937)、文学民族意识与人民意识的张扬(1937-1949)、文学的意识形态中心化(1949-1976)等共五编。
热门推荐
  • 浑天传记

    浑天传记

    世间的灵气从何而来?翻手为云的强大生灵为何不敢肆意屠杀凡人?
  • 龙缘

    龙缘

    穿越了?附带千里眼顺风耳做福利,哥忍了!做人要低调,地球人都知道!只是偶尔拿神龙当坐骑,畅游三界。不过我真的没听到你们说的悄悄话,也没看美女洗澡,真的,相信我……
  • 腹黑男友霸情爱

    腹黑男友霸情爱

    我家的男的怎么一肚子坏水啊?!调戏、算计、欺负、使唤,霸着我不说,还处处跟我装可怜、吃飞醋、耍孩子气!拜托,我也是有欺压别人而绝不被欺的天性好不好,跟我斗?!我也要你尝尝被折磨的滋味!
  • 网游之丐世豪僧

    网游之丐世豪僧

    他是魔门天莲宗弟子,也是丐帮帮主的义子,而他之所以能同时拥有这两种身份,都得从游戏里突然出现的流星,说起。
  • 二次宇宙大战

    二次宇宙大战

    白矮星上斗蛐蛐,恒星表面T台秀。探花郎叶动带你进入浩瀚无垠神秘莫测的星辰大海,直面第二次宇宙大战的洗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 锦衣龙行

    锦衣龙行

    你想要什么?无上的权力?无边的享乐?无穷的财富?当然,等着你的,还有——无尽的鲜血、祸端和杀机!天堂和地狱,有时相距遥远,有时只一墙之隔,也有时,只差一瞬间……一部描写锦衣卫的武侠历史小说,说是明朝,架空的明朝,说是锦衣卫,有些杜撰成份的锦衣卫,武侠,权谋,江湖,朝堂……
  • 冰雪藏锋

    冰雪藏锋

    她,原本如飞舞的蝴蝶,清纯可爱天真漫烂。自从随着一个男人进入俗世,一切也随之改变。世人的奸诈险恶,让她屡陷陷阱。背叛、利用、陷害、处处存在,可已无家可回、无路可退,前路渺茫。于是,她恨。恨世上薄情的男人,恨面带笑颜心性恶毒的女人,恨视人命为草芥的富家子弟,却最恨的是那些‘愚蠢’的痴人,被伤得伤痕累累却一如既往的执着。于是,她将自己化作冰雪,去惩戒那些所有她恨的人。他,一个皇子,却整天疯疯癫癫,胡言乱语。和街头混混打成一片、和庙里乞丐称兄道弟。看他整天嘻嘻哈哈,却无人知道他却是笑里藏锋。江湖风起云涌危险重重,又会有怎样的传奇让世人传送?
  • 中二少女成长手册

    中二少女成长手册

    无所事事的高二少女简里安酷爱在课堂上神游发呆,怀着一颗粉嫩嫩的少女心却每天都做着血腥厮杀的梦,几个月来睡眠质量尤其差,她迫切的希望找到一面爱丽丝的镜子从此进入神奇的世界......中二病患者,懒癌晚期,立志从学渣逆袭成神。
  • 天尘迹

    天尘迹

    顺则尘,逆弑仙。一念踏天,一念化尘。万卷书阅尽,千朝纸下魂,辰芸苍茫缘渡己,众生平等方度人。
  • 河疍与海疍珠疍

    河疍与海疍珠疍

    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素来“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江舞海噬,随处栖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经张寿祺先生考证“疍”是传承古南越语音对“艇”或“小船”的称谓以汉字所作出的音译,意即生活在船上的人家。据史料记载,自秦汉晋以降,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早有船(蜒)民活动的轨迹。依此而计,从秦汉始有文字记载至今,船民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