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3700000024

第24章 法国里昂商会中国考察团对四川养蚕业与丝绸业的考察(2)

四川的蚕农,并不像在塞文山区那样,到市场上寻求桑叶,而是于每年采叶之末,就要预定相当数量的桑树供来年使用。他们于是便亲自采摘桑叶。在此情况下,要预定一棵4—5龄的普通桑树,便要支付40—50文钱(每两白银合1200—1300文钱)。至于中国桑农偏爱某种桑叶的原因,至今尚无人研究,他们只遵循其先祖的习惯。

中国的养蚕是一项非常家庭化的产业,每个家庭饲养小数量的蚕,很少会有能生产1两蚕种的人家,而且从来不用雇工帮助。所有家庭成员都为养蚕出力,从“老爷”(祖父)直到“娃娃”(孩子)都参与,而且要对这个集体的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损害。人们要付出许多辛苦,学生要放弃学习几天。已经结成蚕茧的蚕很快就能赚取几吊钱(每吊=1000文铜钱)。在法国,养蚕的卫生条件和温度非常重要;在中国却受到了忽略,人们只关心其数量。蚕虫最怕听到雷声和看到闪电,放在人类或动物尸体旁边的蚕也会遭不幸,很快就会死亡。甚至让蚕见到了近期见过尸体的人,也会遭到不幸。当任何一个陌生人走近蚕房时,主人首先就会问“见过死人没有?”除了四川人感到非常害怕的这种迷信之外,沙漠热风,即从甘肃高原上吹来黄沙的风,也是养蚕业的一大威胁。他们饲养的品种是三蜕蚕,每蜕平均5天。蚕虫只是到了此时才会产茧。全部饲养期需要持续35天。

一旦蚕停止吃桑叶并抬起头来,蚕农便将它们放在竹纸上,它们在上面度过最初的几天,然后爬上某种植物茎杆或叶子,以在那里筑巢作茧。蚕农们有时放一束稻草,将其一端扎起来并将其下部放在纸边上;他们有时又利用芥菜杆和Tchen-lan枝,或者是其他树枝。这些不同的材料有时被混乱地放在大桌子上,再将蚕虫移上去。蚕上架7—8天后,人们才开始摘茧。峨眉县平原上的蚕茧为白色,不是传统的纯白,也不是大白,也未曾混杂某些具有黄色特征的成窝的蚕。蚕茧呈椭圆形,中间隆起,向两端延长,其纤维组织更为粗糙,许多茧更具有如同缎面一般的光滑度。

蚕农必须使用450个小茧和300—320个大茧,才能缫得1市斤(604克)的丝。上等蚕茧所占比例很小。由于太多的蚕都集中在树枝梢上作茧,以至于人们被迫抛弃某些茧。优质茧率在2.1%—3%之间。大部分当地人都亲自缫其新茧,或者是雇佣流动专业人员缫丝。几乎在所有居民点,都开设蚕茧市场。他们或以重量,或以其他度量单位出售蚕茧。根据年代和地区不同,每公斤蚕茧的价格变化于0.85—1个法郎之间。为了雇佣专业缫丝人员,蚕农们有时要连续等待数日,才能轮到自己找雇工。

蚕农们杀死蚕蛹的手段,绝对是原始的。他们只是由于家庭收获的蚕茧数量有限,才得以方便工作。那些蚕茧都被集中在一面筛子上,筛子放在一个开水锅之上。蚕茧被蒸汽杀死。蚕茧一般都被缫成新鲜的丝。人们估计四川省的产量可达22千万个蚕茧,共缫丝半个月左右。中国人仔细地搜集干蚕蛹并且作药用及食用。这种蚕茧的质量并非上乘,完全不符合一种良好气候和很好的饲养方法能带给人们的希望。蚕丝的效益只能达到人们希望中的20%。因此,四川蚕的品种可能已经衰退,因而它必须与无锡或浙江省绍兴的白种蚕杂交,从而可以生产高级丝绸。它与欧洲瓦尔品种的蚕杂交,也会产生很好的收成。法国里昂商会考察团引入中国的法国多姆省的比莱巴罗迷(Buis-les-Baronnies)的某些蚕种,已经在Tchen-lan-lin和峨眉县饲养,并且获得了特殊的成功。在该地区,养蚕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情况,极为罕见,养蚕不受蚕病侵袭的情况也少之又少。最常见和受害最多的疾病是蚕的软化病,而且是在蚕上架时受侵袭。人们也发现过几次微粒子病的病例。中国人用一种叫做“茴香”的药来医治蚕病,而茴香又酷似苦艾。他们切碎这种细小的植物,抛撒在已患微粒子病蚕的身上,有时会取得很好的疗效。蚕农根据有经验人士的建议,用中国烧酒喷洒桑叶,其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病蚕很快就会恢复健康,很少有死亡者。中国人还使用“蚕碴”(患硬化病的蚕)来制药。养蚕的最大天敌是鼠害。中国人在养蚕中还有许多迷信:房间有死人、鱼味、刚刚见到蛇与死人的人之目光,均足可以致蚕死亡。在养蚕期间,中国人要放弃一切宗教仪式,养蚕人要避免出席葬礼、祈祷死人和祭祖。

在纺织之前,每家主人都要仔细选择蚕茧。那些形状好和强健的茧子,要留作蚕种以备繁殖。中国人甚至在准备蚕种时,也有许多迷信行为。在嘉定府,缫丝交由拥有专门设备的专职人员完成,将蚕茧运回缫丝工的家中。缫丝工站在其缫丝盆的中央。中国的缫丝工作基本上是很原始的手工操作,而且从来没有想到改进它。其理由很简单:“先祖是这样做的,后人也应该这样做。”任何说教都不能改变他们的顽固态度。如此生产出来的丝,与欧洲、日本和中国南方(广东)的丝相比较,则显得过分粗糙。令人难以想象的粗糙和不规则,是四川丝的典型特征。四川的缫丝工,或由于忽略了拍打蚕茧,或者是操纵其设备时的障碍,他们一次向缫丝池中抛入20—30个,甚至是50个蚕茧。人们经常会从中发现20—30个,甚至是100个旦尼尔(denier,丝的长度单位)的蚕茧。北圻一年多代蚕品种的蚕茧质量比四川蚕茧的质量更低劣。安南的缫丝工以其原始的方式和劣质的原料,所获得的丝却比四川丝更为规则和更纤细。10—11公斤的蚕茧才会获得1公斤的丝,当地缫丝工每天平均生产2—2.5公斤丝。每缫1两(约37克)缫丝,工人报酬为6文钱;为缫丝盆添水加煤火的工人,每两缫丝获12文钱的报酬。这就使每公斤缫丝价值近105法郎左右。丝被原封不动地运往四川省市场,在市场上再缫丝一次。因为当丝出自缫丝工之手后,是不能被直接纺织使用的。这样的丝束的直径一般为3—3.20米,被铺在地上或拴在插入地下的竹竿中。这种再缫丝,每两(37克)要支付缫丝工6—8文钱。在1896年,1两丝价值1200文,相当于4.20法郎。四川经重缫的丝,并不出口。人们在当地用于制造流苏、丝线、所有装饰绦子和衣服的装饰品。

至于那些缫丝的废品以及发育不良、备留蚕种和遭受损坏的蚕茧,中国人也懂得利用它们。他们在把这些废物煮沸和浸泡之后,再晒干、抽丝和梳丝,进而用纺锤来纺线。他们既可以把它们作家庭女红使用,可以用于填充冬衣与被子的内絮,也可以用于服装的边饰和刺绣。缫丝剩下的绢丝和下脚料也变成了商品。人们通过在缫丝盆中加工缫丝原料而获得缫丝。川茧只能产很少绢丝,当地人的纺织方法非常落后。但中国缫丝工还会在蚕茧尚未完全消除其粗糙外皮时,就开始缫丝。欧洲缫丝工一般会从好绢丝中获得25%—28%的成品,而中国工人却只能获得6%—8%。由于中国工人缫丝的缺陷,所以其下脚料就非常多。如此出售的下脚料却只占其全部收益的2%—3%。中国人在与欧洲人交流之前,只能少量利用缫丝废料。今天,这些下脚料也成了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上海市场。其输出量达到58万公斤。有些“收购贩”逐门逐户,几钱几两地收购。这些原料很脏并且保护也很糟,含有许多茧衣、稻壳和杂物,从而使对其利用和加工变得更艰难了。在欧洲的影响下,经过引入新的漂白法和梳理法之后,这种状况才彻底改变,从而使中国人更好地利用其蚕茧废料。

每120公斤的一包丝从四川运往上海,运价昂贵,其厘金也很多。地方的投机商,在一段时间内夺占了这种商品,从而使其价格暴涨。其目前的价格徘徊于20—22.5两白银之间。以马赛的法郎比价,则相当于每公斤价值1.20—1.40个法郎。

丝绸工业可能还会为欧洲人带来巨大利润,并且可以在当地从事这项工业,正如当时在上海和日本所做的那样。人们甚至在四川也可以建立丝绸纺织厂,当地的丝绸和丝带消费可以维持工厂的运行。四川缫丝废品下脚料向上海市场的输出量,据海关统计,每年约为1万担或挑(每担折合60.468公斤),即60万公斤。这种估计可能还会低于实际情况。在该省的不同县内,也要消费几乎是同样数量的绢丝。在法国里昂商会考察团所经过的大部分县内,缫丝与消费情况大致相同。其中有一种丝是由8—10个茧缫成,其细丝直径只有18—25旦尼尔。绵州丝在里昂市场颇受瑞士制造商们的器重,它在中国主要是用于制造复捻经丝,其售价相当于每公斤14法郎(由省府官吏们确定的公秤的重量)。绵州地区平均每年生产20万公斤丝(以整数计算),其各地区的产量大致如下:

绵州市15万公斤

梓潼县33万公斤

德阳县4600公斤

绵竹县4650公斤

总计192250公斤

在欧洲市场上,另一个非常著名的四川丝品种,便是四川西充丝。西充提供的是四川最劣等的缫丝产品。在西充县周围,一般都是由每个家庭完成缫丝的,从不使用专门的缫丝工。蚕茧被混乱无序和不经选择地抛在缫丝盆中。农民同时将30—50枚蚕茧抛在一个缫丝盆中,而只能获得一条既粗糙又不均匀的丝线。在市场上,西充丝每公斤只能卖到8—10法郎。西充郊区每年提供20万公斤生丝,其中每年平均有16万公斤被输往上海市场。四川其他地区的产品相当均匀,其质量大致介于绵竹与西充丝之间。

保宁府的情况很特殊,那里所产丝绸确属上乘质量。人们可以把它们共分为两类:高平(欧洲人读作koopun)丝,由专家缫丝,用10—12个茧,便可以缫得25—30旦尼尔的丝。这种丝在绕于缫丝机之前,都要经过冷水水流冲洗,从而可以产生使欧洲人感到惊奇的色彩。其售价为每公斤13—14法郎。第2种是高次丝(kao-tchitse),用15—18个蚕茧纺成。其丝不经冷水冲洗,其售价为每公斤11—12法郎。这几种丝在欧洲的用途很大。它们经常被输往上海市场,其输出的平均数字如下:

西充丝17万公斤

绵竹丝15万公斤

高平丝6万公斤

这些丝被缩压成5公斤重的包,盖有“竹”的包,或者是分类储存在仓库中。它们再以16包装一箱,每箱约80公斤,或者是60公斤。运输费包括厘金与海关税,在售价之外,每公斤再加25法郎。输出这些商品的商人用它们来交换欧洲产品,如棉纱、棉纺品和各种织物。由此而出现了更大规模的银钱交易,其价格的浮动往往是以高利率为基础的。

四川主要丝绸生产中心的产量如下:

地区年平均产量(公斤)地区年平均产量(公斤)

万县10000龙安府6400

梁山县620成都府200000

绥定府23000泸州府10000

顺庆府350000合州23000

西充县220000重庆府17000

绵竹135500嘉定府(峨眉县与邛州)712000

潼川府260000叙府80000

保宁府450000

四川经上海向欧洲出口丝的数量(1887—1897年的10年间),每担一包(60公斤)从重庆运到上海,每50万公斤支付28两白银的运费(全部费用,包括运费、关税和厘金)。它在绵州和重庆的当地价值为205—210两白银,到上海便成为235两。

丝的类别平均输出的数量(公斤)

绵州138000

高平35000

万州22200

西充49800

潼川府的丝在输出时与绵州丝相混淆了,从而使其总数达到50万公斤;保宁府的丝与西充丝一并输出,这个质量级别的丝共达67万公斤。

四川的丝绸市场,主要有绥定府、顺庆府、保宁府、潼川府、绵州、龙安府、成都府、泸州府、合州、重庆府。

丝绸采购要借助经纪人。经纪人每售出100两丝(每两37克),便要收100文(1200文相当1两白银,即4法郎)的经纪费。这种经纪费要由买主和卖主各付一半。每10天中,便有一、五和八日为集日。

在四川可能建造欧式的纺织厂。但这个问题比初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可以为法国里昂市场提供无法评估的服务。四川居民的富裕程度,便会在那里通过出口商从日益发展的贸易交流中广泛受益。但在四川当地工业中,建立西方纺织厂的计划,依然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除了尚不明确的产业法律所造成的障碍之外,还必须经受那些官吏们千方百计的反对,因为这些官吏们是西方发展和创新的天敌。法国里昂商会入华考察团极力说服四川官吏和富商,向他们讲解创建西方纺织厂的意义。但他们在承认这些论点合情合理之外,却仍在坚守其固有传统;平民百姓对出于“机器”的一切,都感到反感和厌恶。如果中国商人采纳西式纺织术,那么所有的行会—工会、纺织工人和重缫工集团便会揭竿而起,阻止这些纺织厂正常运行。虽然法国人一再向四川丝绸界强调上海与广州的例证,但当时四川知识界,似乎也对来自欧洲的一切都感到无动于衷。人们是否可以对一个如此拒绝发展的大众体抱有希望呢?这是一种未来的秘密。

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新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只交所订进口税。”但中国四川人似乎从未接受过这些具体规定。法国人还是希望在四川建立一座西方纺织术的示范性工厂,其目的在于向天朝臣民们进行示范性生产,而且此类纺织厂应该建在重庆。但1896年的长江江水泛滥,法国人的船舶无法将设备材料逆水而上地运往重庆,那些设备被原封不动地弃留在上海。当江水下降时,时间又太晚了,无法向四川人提供一种示范。工业发展曾彻底改变了日本面貌,这一切也必然会将根据形势而在中国发生。

人们估计,四川的丝产量价值大约为2300万—2500万法郎之间,其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1—13法郎。如果在那里建立西式缫丝厂,那就会使其价值增加3—4倍,大家可以预见到7000万—7500万法郎的产值。四川丝的生产成本每公斤约7—8法郎,全省的纯收入可达3000万法郎。

蚕茧的性质和丝束,很适合较细支纱的纺织品,诸如9-12旦尼尔的纱。由此而生产的丝,可以与意大利的中等丝相媲美。

三、四川的丝绸纺织业

同类推荐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陕北古事钩沉

    陕北古事钩沉

    近些年来,陕北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一大批热爱陕北文化、关注陕北文化的有志之士对它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在陕北文化的界定、研究范围、基本特征和具体的文化现象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中国名匾

    中国名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匾额遍布神州大地。匾额既是著名建筑和风景名胜的点睛之处;风景名胜也因有了大学者,大文豪、大书法家和大政治家题写标名,而增色,而传名。匾额与名由胜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集建筑、文学、雕塑和书法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盛行不衰。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楼兰古迹

    楼兰古迹

    华裳秋歌,夏未冬至,楼意潇潇,兰鱼天堂。未生,你是历史,已故,你是传奇。千古已在瞬息间,我愿有你伴左右。你生,我亦生,你离,我怎能在哪里。答应你的,是与你如相思树根缠绕,而未应你的,是朝暮之间,风云变化。青丝易染,流年成殇·。再回首时,空留我一人,琴案炉香,袅袅间,沧海桑田。楼兰是什么,你说是一笔勾勒的千古神秘,华夏是什么,你说是铁马金戈打造出来的神话。由爱生怖,由爱生忧,你我之间不必轰轰烈烈。你懂我,我知你,如此而已,夫复何求!不在乎他人强加的目光,你是我今生的王,我是你今生的皇。你我生于江湖,只愿无拘无束,风云变,即使你不再,我也愿与你天涯,神魂交错!
  •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红尘纷扰,你是骄傲的孤独者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路。这些路或许有相似点,却绝对不会完全相同。而你,可以看着别人的路,听着别人的故事,把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走得更精彩。
  • 始皇尊

    始皇尊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本文将要描述的,便是一个不一样始皇的传奇一生,且看嬴政如何从初入蓝星的懵懂少年,成就一代千古一帝,征战沙场,荡平洪荒!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尊!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逃婚记

    逃婚记

    好不容易穿越了一把,结果却穿成了边陲小国的公主。爹不疼娘不爱就算了,还被一道圣旨打发去邻国和亲了。这是逃呢?还是逃呢?腹黑看上傻白甜,道路是曲折的,结局是欢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废后当道

    废后当道

    她三嫁他人,他站在人中央,花轿里新娘掀起轿帘,一个回眸,让他心碎;她历经多个男人,从没想到有一日,会在合欢树下,与姬靖相互依偎,怎料刚刚重聚,又是离别。
  • 豪门情殇:总裁的囚爱

    豪门情殇:总裁的囚爱

    阴冷的囚室,坚固的铁笼,手脚上锁着粗黑的长长的铁链,若不是那清晰的声音,章池想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会是真的……她记得自己在参加一个宴会,她喝了一位服务生递过来的一杯香槟,然后……然后,她应该就是到了这里。一纸离婚协议,结束了他和她三年的婚姻。心灰意冷的她撕毁了他给予的那张支票,也撕毁了她对他的爱……打掉了孩子,她走进了监狱。三年后出狱的她,一无所有,历经艰辛。
  • 光之子

    光之子

    一个懒惰的少年,因性格原因选学了无人问津的光系魔法,却无意中踏近了命运的巨轮,一步一步的成为了传说中的大魔导师。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结束了东西大陆的分界,让整个大陆不再有种族之分,成为了后世各族共尊的光之子。
  • 孙中山轶事

    孙中山轶事

    本书是孙中山先生的生平轶事汇编。据民国时期多种文献编辑整理,依照先生生平事迹,次第辑录。全书共分五卷:青年时代开始革命之时期民国时代反帝国主义运动之时期轶事拾零等。内容涵盖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 星际联盟毁灭

    星际联盟毁灭

    虚空之中的大陆,生存在这片土地的生命却不知自己的种族,千年前的战争中,被封存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虚空之门的开启,带来的究竟是什么。。。。。。
  • 代理人战争

    代理人战争

    无尽的世界里,有一场名为代理人战争的游戏。而被征召的沐白满脸无奈的看着眼前的大光球说道:“那啥,我就一普通人,虽然你说的游戏很好玩,但是……”望了望整个空间中只有自己一个人,沐白心酸的叹了口气,眼前这主神绝对是个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