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7600000029

第29章 奥萨玛.本.拉登不存在(1)

当圣人手指月亮的时候,傻子却只看着手指

中国谚语

你觉得自己了解9.11事件的全部真相,或者至少差不多:官方版本,半官方版本,阴谋论版本,反达尔文论版本,“有可靠消息来源”的名人版本,贸易路咖啡馆版本……你们(似乎)都错了!

本.拉登,还是本.菲戈?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所谓美国情报机构掌握的证据从未无可辩驳地证明奥萨玛.本.拉登与9.11事件之间,或者和塔利班串通一气的基地组织与9.11事件之间的关联。美国司法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也从未启动搜寻本.拉登的国际通缉令。事实上,美国官方从未基于9.11事件,更谈不上2000年10月12日美国巡洋舰“USS科尔号”遇袭事件和1993年2月26日世贸中心爆炸事件,对本.拉登提供控告。此外,美军参谋长里查德.迈尔斯将军(Richard Myers)2002年4月5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宣布:“我们的目标从来就不是逮捕本.拉登。”尽管后来他又推翻了上述表态。

2001年10月4日,托尼.布莱尔在英国下议院公布一份资料以证明英国士兵和美国驻阿富汗大兵并肩作战的正当性,当然,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抗击恐怖主义。在这份资料的前言中写到:“我们并不视将本.拉登抓获到国际法庭为目标而参与此项军事行动。”然而,接下来,文件又写到:“本.拉登和基地组织,以及他所领导的恐怖主义网络策划和实施了2001年9月11日的暴行……”寻找他的过错,或者更确切地说,寻找他和事件之间的相关性。

2001年12月9日,美军在加拉拉巴德(位于阿富汗东部)的一栋房屋中找到一个录像带,本.拉登在录像带中祝贺9.11袭击的成功,却并没有表示此成功是由自己一手策划的。在对影像进行技术分析后,乔治.W.布什展开反击:“他是如此的邪恶,派遣年轻人去自杀,而自己却躲在山洞里。”然而他自己,难道没有从华盛顿派遣年轻军人去打仗吗?

在法国纪录片《本.拉登,追捕的失败》中,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法国士兵发誓说,2003年的阿富汗行动中,他曾通过瞄准器,在六个月时间里看到过三次本.拉登,然而却没有收到美军逮捕行动的指令。

“纯属无稽之谈,”国防部长面对电视摄像机,接受主持人萨姆艾尔.艾蒂安的质询时回应:“我们知道很久了,还掌握了四份证词,然而需要时间对此进行认证。”主持人又问到:“但是为什么不向美方求证,这是他们的工作啊?”一位记者(据说对此问题有备而来)谈到在同盟内部存在“机制障碍”。好吧,但是,为什么不尝试抓获他呢,更确切地说,像游乐场里最普通的击毙游戏,想法儿把他“干掉”!

本.拉登,带着假面舞会的面具,更改身份,冒名顶替,像电视节目中的布袋木偶一样多变?

托拉博拉,高科技神话?

我们还记得电视播放过的一个画面:在一个“高科技”堡垒中,一个武装小分队可以抵抗任何进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持人丹.拉瑟(Dan Rather)不容置疑地断言:“托拉博拉(Tora Bora),是无法被攻破的。”2001年11月29日的《泰晤士报》甚至公布了一张堡垒切面图:那是一个多层结构。有办公室、卧室、电话通讯系统、微型医院、生活物资和武器存储仓库……可以在里面抵抗几个月、几年、甚至几个世纪!除非还有一艘停在近处的潜艇,准备带着电影里的坏蛋从地下河道逃跑,所有看上去都合情合理。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不忘在混凝土上加盖精良的一层:“像这样的地方还不只一处。”一个地球上最壮观的骗局。有人说,越离谱的谎言越容易被人相信。

事实上呢?

进入这个“鹰巢”,需要登上托拉博拉和米拉瓦侧翼水流的干河床。在那里,只有一些洞穴和岩石中的坑洼地,它们顶多三米深、八十厘米高,紧急时也只能掩护六七个沙丁鱼般挤在一起的塔利班。整个堡垒不过是一个干打垒,和五个小时路程之外的村庄里的房屋一样简简单单。里面有八个房间和一个躲避轰炸用的地下室,没有水、没有气、没有电、没有电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只有扑面而来的刺鼻的尿骚味,令实地考察的记者艾利克.洛朗(譩ric laurent)印象深刻。

导演迈克.摩尔嘲讽道:“这样一个需要接受透析的人,躲在阿富汗山洞里,如何能够在两年时间内指挥和监控远在美国的十九个恐怖分子的行动,并且无可非议地组织劫持了四架美国飞机!” 《每日电讯报》的一位记者也写到:“托拉博拉行动的十几位参与者后来都支持这样的说法,即托拉博拉战役好像一场低级趣味的滑稽剧。”

结果:本.拉登,或者他的残兵败将,总是在逃,这可以帮助美国将恐怖分子变成骇人的怪物,以便在他们选择的方向上主导舆论。而一旦他们决定了,就可以在阿富汗、伊拉克,或者别处发动军事行动。

不再有什么基地组织?

由亚当.克提斯(Adam Curtis)执导的系列纪录片《噩梦的力量:恐惧政治的兴起》呈现了盎格鲁-撒克逊政府的反恐心理制造机制。在这个全球性的恐惧中,我们看到一个被夸大的和“被全世界的政府,安全系统和国际媒体所操纵的幻影”。他认为,没有任何确实证据可以证明,如华盛顿所谴责的,存在一个统一的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奥萨玛的神秘基地并不比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得更真实可信,而基地组织也只是一个公共关系的诡计,一个由新保守主义分子建立的取代前苏联的新的“邪恶王国”。

也有观察家坚持认为,基地组织根本不存在。从2001年9月12日起,它已经停止实际运转,变成了一个意识形态,一个其结构更接近一个概念或一个基准的符号化参考体系。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记者,中东问题专家里查德.拉贝维耶尔(Richard Labévière)的分析认为,基地组织在当今更像一个“标记”,一个“生产厂家的标签”,一个大部分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团伙实现其行动、目标和“意识形态”所仰仗的参考体系。圣战的策源地如今只剩局部的残余力量,尽管他们也能实施造成大量无辜者死亡的行动,就像我们在马德里和伦敦看到的那样,

其他需要指出的是,在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中,就像在别处一样,基地组织从未得到过官方的支持。大多数国家宣称没有发现基地组织在他们领土上存在的迹象,以致于没有感觉到恐怖主义威胁与他们有关。犯罪学家阿兰.鲍尔(Alain Bauer)不无讽刺地指出,一个可以证明我们对于基地组织的无知达到什么程度的事实是,我们不可能找到两个专家对基地组织的模糊特征达成哪怕一点点共识。

德国近东问题专家彼得.斯克尔.拉图尔(Peter Scholl Latour)追溯9.11事件时认为:“在美国发生的一切是经过多年酝酿成熟的结果,存在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他们不可能接到一个阿富汗的手机指令就那么去做。别忘了美国的情报机关是监听所有通话的。”那么,到底是谁?为了他,一个职业“间谍”小分队和阿拉伯敢死队为了制造幻象而扮演一个龙套角色?

前克格勃二号人物利奥尼德.车巴尔赤纳(Leonid Chebarhine)认为,国际恐怖主义根本不存在。他怀疑本.拉登是美国中情局的间谍——一个接受美国训练和资助的中亚亲美派活跃分子。俄罗斯联邦会议外事委员会前主席、欧洲委员会众议院副主席、普京的亲信米哈耶.玛格洛夫(Mikhail Margelov)也持上述观点。

芝加哥记者瑞克.罗佐夫(Rick Rozoff)断言:“本.拉登是美国中情局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的密探,这些机构也同样是基地组织的资助者。”

被世界上最好的军队和最好的情报机构搜寻,哪怕两千五百万的悬赏金也没有人出卖他,本.拉登总是在逃。他和他的伙伴毛拉奥玛尔正上演着过时了的徒步或搭车旅行的年轻人的游戏,骑着小摩托在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土地上扬起一片沙尘。

水果里的蠕虫

对于《美国自由言论报》 记者克利斯托夫.伯林(Christopher Bollyen)而言,这些袭击的幕后推手正是政界和商界那些想从混乱的世界秩序中获利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资助这些行动,而也只有情报机构才能策划、组织和实施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没有他们来自内部的支持,像美国这样一个享受如此特殊严密保护的国家,不可能遭受这样的袭击。

史学家、记者维伯斯特.G.塔普雷(Webster G.Tarpley)在其著作《被制造的恐惧》中的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9.11”是一个来自美国内部的阴谋事件。其观点可以划分为两类:

——故意任其发生的观点(LIHOP):美国政府预先了解袭击计划,保留给予“被动帮助”的可能性,以从中获得政治经济利益(实施安全法,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控制中东能源,秘密集团从中获利,从设置国家税务局办公室、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办事处的双子塔的倒塌中获利,销毁诸如“安然事件”这样的金融证券丑闻的调查资料)。

——故意令其发生的观点(MIHOP):美国政府(或效忠美国政府的组织)在自己的领土上一手炮制了恐怖主义行动,以期对反对战争的美国国会议员和百姓造成来自媒体的、情感的和政治的冲击。

他们的目的何在?和他们做其他事的目的一样:军事化攫取能源(油田、输油管线)的控制权,保持世界石油市场中美元的霸权地位,这也是导演阿罗.拉索(Aaron Russo)得出的结论。据他所言,他的朋友尼古拉斯.洛克菲勒(Nicholas Rocefeller)早就预言,一场惊心动魄的袭击将在美国本土上演。

维伯斯特.G.塔普雷认为,这是中情局、美国国家安全局、五角大楼,以及他所说的军官组成的“流氓网络”——特种部队共同策划的真正的暴乱,目的是强迫美国政府发动传播其文明的战争,而伊朗将成为下一个目标。

在这个论题上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那么,其他呢?

恐怖主义,一个烟雾弹?

“国际恐怖主义不存在,”2005年11月8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和平核心研讨会上,伊瓦索夫将军如是表示:“我们只看到一个在强权意志下,被存在化,被工具化的恐怖主义。” 他进而解释到:“防止袭击发生的最有效手段是重建国际法和加强公民和国家间的和平合作,而不是假装发动一场面对恐怖主义的战争。”

全球化进程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政治和军事分析都证明,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战争的工具,给予全球化统治意志一臂之力。恐怖主义不是一个无关政治的话题,而是由唯一决策中心创立一个单极世界的手段,一个迅速消除国家界限的努力和一个建立精英统治的方法。媒体则帮助它影响国际政治,决定世界走向,直到最终改变现实。

这位将军是不是在开玩笑?不是。利奥尼德.伊瓦索夫(Leonid Ivashov)曾担任俄罗斯参谋总长、地缘政治问题俄罗斯学院主席、苏联国防部前总务处处长、独联体国防部委员会书记、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合作处主任。

入侵伊拉克的(被隐藏的)真实原因:一个飞碟!

在阴谋论者关于发动伊拉克战争真实动机的研究中,有一个说法最令人大跌眼镜,并可以加入前面的章节:为了一架坠毁在伊拉克沙漠中的外星飞碟。飞碟派人士朱瑟夫.泰诺尔(Joseph Trainor)在《飞碟综述》 (2002年12月,第51期)的消息栏中写到:“在四年前发生的飞碟事件曝光后,需要质疑的是,萨达姆.侯塞因是否曾经指望与外星人合作。”有人认为坠毁事件发生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1991年);另一些人则说,是1998年12月。在伊拉克的沙漠之狐行动期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曾于1998年12月16日播出过一份录像,显示一架飞碟起先停在巴格达上空,后来为了躲避防空武装的射击而逃逸。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飞碟现象而已。飞碟派人士随后提出,也许它还涉及其他事情,然而,是什么呢?

同类推荐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甘肃省志.政协志

    甘肃省志.政协志

    政协志上限为1950年10月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起,下限至1998年1月七届省政协届满止。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热门推荐
  • 强势回归:我依旧爱你

    强势回归:我依旧爱你

    她是一个孤儿长相丑陋但却有一双蓝彤天生的聪颖活泼可爱他是Z市首富冰山一样的心'落音'的王子,学业上一直都没有毕业,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没时间学,为此,他的成绩一路下滑,但是,他却在Z市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料,和她却擦出了火花最后他得知了她的身份……(陌陌的的一本书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有意见请指出)
  • 网游剑客之王

    网游剑客之王

    沉寂了王者心的聂寒混迹于繁华都是当中,然而突然出现的全虚拟网游“世界”却让聂寒沉寂的王者之心觉醒,在血雨腥风中,聂寒能否踏上神坛......
  •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各种昆虫群落、陆地动物、水生动物、飞禽动物等,让人们更加了解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概况。
  • 殿下,妾身很低调!

    殿下,妾身很低调!

    她,是被遗弃府外自生自灭的镇国大将军之后,是笑里藏毒的紫魅毒仙,还是江湖中闻名的大判官。受无数追捧,黑白两道路路亨通,一双魔眼,未卜先知。他是东楚皇唯一封王的皇孙,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夺命魔尊,他尊贵高傲,亦正亦邪唯我独行,翻手云雨,一念之间。当她遇见他,他说:你不过是我眼中的一个小丫头,永远跑不出我的掌心。她说:你就算是整个天下的主宰,也要乖乖称我一声老婆大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域武之神

    域武之神

    在古老的年代有个传说,叫做神!还有个传奇,叫做改命!现在有个问题,要逆天……
  •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中间人(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在某个时空中,早在二战之前,地球已经被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人类依赖电子脑,自由穿行于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不论网络空间还是现实世界,都即将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中国正处在漩涡的中心地带。派系割据,军阀混战,日本虎踞东北,一场空前的大战正处在爆发边缘。沈汉生自感金戈铁马的岁月早已过去,面对无尽的战争,他只想远远避开。但巨大的阴影笼罩之下,没有人可以永远逃脱。作为网络谍战专家,沈汉生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他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生命的终结。《中间人》就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发生在中华民国的赛博朋克故事。
  • 我的玩美人生

    我的玩美人生

    一个百年难遇的……废柴,如何开始一段神奇的人生……
  • TF因我虐恋升级

    TF因我虐恋升级

    何为执着?又何为深爱?我们注定离开,你们自己保重,我……
  • 豪门陷阱:祁少的101次追妻

    豪门陷阱:祁少的101次追妻

    (微微小虐,男女主身心绝对干净)一场蓄谋已久的陷阱,只为等她入局。为了保全父亲的性命和家族的声誉,她不得不就范。当他揭开真面具,她才恍然,原来这三年来,她对他竟是一点都不了解。仇恨、谎言、虚情、假意……她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可以信赖的。当她决定就此了结之时,却在弥留间看到了他焦急的脸……“祁连城,我恨你!”“顾安冉,记住对我的恨,这辈子都不能忘记!”
  • 王子争夺战:独宠吃货丫头

    王子争夺战:独宠吃货丫头

    男主们都是樱怜的校草,而他们居然都爱上了一个长相平平,身材平平,地位更是平凡的女孩,校花们嫉妒她,陷害她,让她失去了记忆,样貌也发生了变化,好幸的是也被樱怜的校草收养了,让她去樱怜读书,大家都不认识她,她也忘记了那时候她在樱怜读书的生活。校花们的陷害,让她华丽蜕变,变成了一个美若天仙,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地位也发生了大大的变化,变成了首富娜丽莎的养女,她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