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0900000008

第8章 微笑带给他人,喜乐留给自己(1)

微笑,似蓓蕾初绽。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洋溢着感人肺腑的芳香。微笑的风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微笑,是带着体温的一缕阳光,溶化世间的人情冷暖;是滋养心灵的一汪甘泉,阳光和鲜花在达观的微笑里,凄凉与痛苦在悲观的叹息中。当你把微笑带给别人,就可以收获喜乐。人生百年,匆匆一回,何不微笑着面对!

用喜悦之心制造幸福

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把喜悦心带给你的朋友,友谊就会增进;把喜悦心带到你的团队,团队就会团结;把喜悦心带进你的事业,事业就会成功!

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喜悦,那么他的性格就会变得和善,有了和善性情的人,就会使表情变得愉悦,有了愉悦表情的人,就一定会让自己自然地流露出美丽,让别人感受到自己心中的喜乐、幸福。

在佛教中,有法喜之说,也就是,谓闻见、参悟佛法而生欢喜。一个人要是法喜充满,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被消融呢?禅喜,亦是佛教语。谓放下心中积郁而生欢喜。放下,才能承担。随喜,也是佛教语。谓见到他人行善而生欢喜。随有跟随、随时、随机之意,随喜就是要我们随机应变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喜悦心,并能以此感染他人。境由心造,修心才能开智。

在佛教中,有这样禅修,能够帮助灌溉在藏识中的喜悦和幸福种子。

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你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他们知晓,如何每天滋养心中的喜悦种子。

愿我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你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他们能活得清新、安稳、自在。

愿我心无执著与厌恶,且不冷漠。

愿我们心无执著与厌恶,且不冷漠。

愿他们心无执著与厌恶,且不冷漠。

喜悦心是最好的人格状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众生应该时刻保持喜悦心。一个爱笑的人说明他乐观、气量大、朝气蓬勃,因而人们愿意跟他相处;相反,一个心胸狭隘,思想格局小的人,很难表现出这样的心态。

所以,把微笑、爱的眼神、幸福带到你的家庭,家庭就会和睦;把喜悦心带给你的朋友,友谊就会增进;把喜悦心带到你的团队,团队就会团结;把喜悦心带进你的事业,事业就会成功!

拥有喜悦心,你就会记得别人给你的帮助,忘记别人对你的伤害,记得别人带给你的快乐,而忽略别人带给你的忧愁,感念着真心的温情,淡去无心冷漠。这样,你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喜乐,更多的微笑。

拥有喜悦心,你就会更多地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更多地接受事物正面的影响,积极面对,勇于进取,从而得到更多的喜乐体验,丰富你的情感和经验,进而获得更多的成功。

一个真正懂得和拥有喜悦之心的人,必是一个曾历经苦难的人,他必是一个懂得卑微、感恩、淡然和慈爱的人;一个拥有喜悦之心的人,必是一个在人生观上觉醒的人,是一个懂美、懂生活、懂工作、懂情意、懂人生的人;一个拥有喜悦之心的人,必是一个喜欢音乐和自然的人,因为从那里可以得到更多的真诚和安宁,然后进一步渲染和保持内心喜悦的气氛和活力。

珍爱喜悦,才能一直拥有一颗喜悦之心。有一颗喜悦之心,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喜乐和幸福。

依止自己,幸福自在

众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应从内心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在《沙密地经》中主张依止修行。而依止佛法不只是一种观念,它可以将自己带到最平静、最安稳的地方,将会得到喜乐、宁静、稳定、自在。依止佛法也可以说是“自皈依”,就是皈依自己心中的岛屿,我们必须学会在有需要时回到那个岛屿。

《菜根谭》有云:“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世间的真相往往是无常的,何必过于在意呢?坦然面对,淡然地接受,放松心情,你会发现在这浮躁喧嚣的无常世界中,其实独有一片安静的心空。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三分,也只有这样才能远离痛苦,真正懂得人生的幸福所在。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上前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认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马上站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您指点。”

禅师问:“与其探寻清静,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先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崛多禅师话语中的禅理。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生活就可以过得幸福。众生都在追求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幸福应从内心中来,世界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任何刺激只能片刻,无法永恒,运用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感官快乐往往是暂时的,好比看一场演出,无论当时怎样兴奋,最终难免会曲终人散。所以内心自然,才能渡过有生有灭、有聚有散、有合有离的迷惑。

世上万物本来就是空的,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参透这个“空”字,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自然也就没了痛苦。

一天清早,小和尚跑到河边洗澡。在他洗澡之后,出现了一名仙女问他:“小和尚,你正处在青春年少,为什么在黄金年华时期就出家呢?怎么不出去走走,享受一下青春呢?”

小和尚回答道:“亲爱的仙女啊,我很幸福的。我依着佛祖的教导修行,幸福地活在当下,而追逐红尘中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不会带来长久的幸福。我在日常的生活修行正念,体验到了深刻的平和、自在和喜乐。”

如果以为幸福是以某种形式出现的,就会错过当下喜乐的机会。某位有才华的作家曾说:“就幸福本身的性质而言,它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它可以在任何土壤、任何气候中生长,这实际上是源于内心,而独立于环境之外。”这句话显露出内心生活的深度,正如太阳无私地赐予众生甘霖般普降的阳光和热量,幸福不在于占有,而是在于奉献;不在于拥有,而在于分享。

幸福是心灵在自身处于和谐之时所散发出温馨的暖流。一位烈士在慷慨就义前视死如归的幸福感可能是坐在皇位上的国王所嫉妒的。人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高尚理想领衔下的生活,散发出阵阵芳香。幸福是心灵在拥有无形东西时所感受到的乐趣。

彗星一闪,千年一遇。阳光的普照才是每天的福音。有人说:“若是一棵植物干等着彗星的出现才绽放,这未免也太傻了。”喜从天降那种巨大喜悦出现的概率还是很低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细小的欢乐在流淌啊!享受每个小小的欢乐吧!幸福,并不是一种机缘巧合的东西。相反,这是世上最实际的东西。幸福不假外求,能够依止自己,就会幸福自在。

卸下心中的痛苦,用喜乐滋养自己和他人

做人不要庸人自扰,而应学习“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潇洒和乐观。不抱怨生活,释然地接受世界上一切磨难和挫折,带着一身轻松愉悦地游走在纷繁的世间。

林清玄先生说:“所有的痛苦都会与美好并存,而痛苦会过去,美好会留存下来。”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印度大师圣天论师,将人类的痛苦归摄为两种:身苦与意苦。如颂云:“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其意是说,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压力、竞争忧虑、“高处不胜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则是身体上的受苦,比如缺衣少食、超强度劳动等。痛苦困扰着芸芸众生,而又怎样才能卸下心中的痛苦呢?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着与信赖的人分忧,来卸下我们心中的痛苦。但是,当我们一股脑将自己的痛苦向他倾诉之际,他也许正处于痛苦之中,从而加倍了他的痛苦,让他感到疲惫不堪。佛曰:“愿我知晓,如何每天滋养他内心喜乐的种子。”当我们的心态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自己的言行将使他感到清新和轻松,甚至,一两个仁慈的字语,就足以使他心花怒放。因此,我们要学会卸下心中的痛苦,以喜乐滋养自己和他人,才能给他人带去喜乐和幸福。

四祖道信禅师未开悟之时,曾向三祖僧璨禅师请教佛法禅意。一日,他诚恳地向三祖僧璨禅师请求说:“大师,我觉得人生太过痛苦,希望您能给我指引一条解脱的道路。”

三祖僧璨禅师沉静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反问道:“是谁捆绑住你了吗?”道信禅师想了想,诚实地回答:“世上无人绑着我。”

三祖僧璨禅师笑道:“世上既然无人捆绑着你,你就是自由的,已经解脱了,你又何必还在苦苦寻求解脱呢?”

后来希适禅师在接引学僧时,也将三祖僧璨禅师这种活泼机智的禅机发挥到极致。有一次,有一个学僧问希适禅师:“大师,如何才能求得一方净土呢?”

希适禅师答道:“世上有谁污染了你?”

学僧不解其意,继续追问:“如何才能达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适禅师答道:“谁给了你生与死?谁告诉你生与死的区别?”

这位学僧在希适禅师的步步逼问下,由最初的迷惑不解,继而到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心中本无事,作茧乃自缚”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心态的构建

    心态的构建

    本书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故事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人性的88点反思

    人性的88点反思

    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人性都犹如工具。那些人性中的优点如利器,能披荆斩棘,为我们搭起获得成功的阶梯:而人性中的缺点则如绳网,对我们束手束脚,将我们置于陷阱绝地。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交际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吗?对,但又不全对!交际除了是一种交往之外,更是一门学问,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我们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尽管我们不知道它们叫什么,不知道它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玄机,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作用力。它们就是“交际学定律”。
  •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

    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

    寒山,唐代避世隐居的禅学高僧,在欧美享有超越李白、杜甫的知名度与追捧。他是美国“垮掉的一代”推崇的精神领袖,也是凯鲁亚克《在路上》《达摩流浪者》中永恒的理想归宿。传说里的寒山,以及凯鲁亚克小说里的人物,用疯疯癫癫的方法来对付这个一本正经的世界,用嘻嘻哈哈的态度化解这个世界的各种枷锁。本书通过对唐代禅疯子诗人寒山的诗歌、美国“垮掉的一代”领军人物——凯鲁亚克《在路上》《达摩流浪者》的解读,向忙于世俗的人们提出修心八堂课,让人们从焦虑到自由,从急躁到从容,研透生命意义,找准人生方向!让人们尝试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它告诉我们:逍遥、自由,不过是一种每个人凭借勇气就可以实现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睥睨天道

    睥睨天道

    修炼,练体练心也。练体者,肉体可碎石断金、一步十丈,行如风,动如流。可分十重,三重锻皮,三重锻筋,三重锻骨!而到肉体十重,便可一步十丈,可凭借肉体碎石断金!炼心者,可腾云登天,移山填海,云来雾去。如是,练体,小之道,练心,大道是也!练心者,丹田之气聚于无上三花,待得集气成云,云者,云力也,分初醒、拓荒、云海、离神、风云、乾坤之境!天之道...“为什么,天道不是万物之母吗,那为什么,天道会如此毁灭自己创造的一切!”庄琴神色萎靡地走出洞穴,没有理会众人的目光,眼神空洞地瘫坐了下来。
  • 混沌之吞仙噬神

    混沌之吞仙噬神

    行如流星,一闪而过;战如雷电,横行长空;云中之龙,帝王气象;天罡大道,霸士无双。-------阳紫雷【四组签约作品,完本保证,放心收藏】【本书属于封印流,尘仙之道,浩瀚昆仑】
  • 机关里人事变迁风云:官路十八弯

    机关里人事变迁风云:官路十八弯

    你们市的市政府机关里有一个迷宫,够级别的人才能在里面游走,谁也不知道在下一个拐弯口,会碰到谁,会看见什么,会走向何方;但似乎又永远有人,高高居于迷宫之上,俯视着、调配着、掌握着所有迷宫里的人:有一天早上,田晓堂突然接到通知,知道自己被意外提升为副局长;在苦熬了十年之后,他才从这一天起,像一介新兵,真正进入了市政府机关那个充满弯弯、拐拐、道道的迷宫。让我们跟随田晓堂的脚步,钻进你们市市政府机关,拐过一弯又一弯,一个个去结识、观察那些迎面走过来的局长、市长、秘书长们……
  •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恋的对象

    暗恋的对象

    每当我偷偷的关注你时,总是不经意的脸红,这是为什么?难道我爱上了你!!!!
  • 艳色狂妃哪里逃

    艳色狂妃哪里逃

    她红眸敛水净世妖,媚态横生百倾娆。前世遭背叛,而今又穿越到了一个偏生不受宠的废材身上,一眼惹上了骚包妖孽这朵烂桃花。她拥有着与他比肩的能力,不一味缩在他怀里。为了他,她苦奔亡海落世入魔;为了她,他卸下羽翼陪她痴狂。她是寂清之夜四处游回的王者落幕,他是笑傲天下万物献她的神秘国师,两个巅峰人物强强联合又会让这个世界如何为他们倾倒?
  • 偷星九月天之时空碎片

    偷星九月天之时空碎片

    当时空被撕成碎片,再重新拼回,可曾还是原来的样子?三位关系世界的命运的少女,踏上寻找时空碎片的旅途。
  • 斗灵武圣

    斗灵武圣

    一个废材得一枚的神器丹药从废材进化到强者统治这一世界
  • 倾城之泪洒苏樱

    倾城之泪洒苏樱

    梦中飞舞蝴蝶引拌,樱花树下许下若言。这辈子若不能与你相濡以沫,就相忘于江湖吧!敢爱敢恨谈何容易,世事纷扰,而我却是这场纷扰的创始者......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