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6800000008

第8章 社会(8)

不过,这样的叠床架屋加出来的机构,胀到了连朝廷都忍无可忍的时候,冒出一个胆子大的当家人,大胆改革一下,也许有被裁撤的危险。但是,像郑州养狗办这样的机构,尽管没编制,名称也不大好听,但一般没有这个风险。道理很简单,别个添加机构,需要财政出钱养着,养的太多了,财政不胜负荷,就得裁撤。而养狗办,有收费的功能,自己收费自己花,收多了,兴许还能上缴一点儿。只要人们肯缴费,机构就黄不了。好像前一段钓鱼执法的上海某些区的交通执法大队,也是这样的机构。本来查黑车,整顿交通秩序这种交通执法的事,是交警的职责,但把查黑车一项拿出来,成立交通执法大队,多半是为了养人。如果这种机构属于常设的,那么交警干嘛去呀。同理,只要能从查黑车中弄到罚款,这个机构无论怎样妾身未明,都可以活下去,且活得相当滋润。只是,交通执法大队,没法养狗办一样,按狗头收费,每年上千万的收入,花都花不了。得想办法经常出国考察,考察国外的先进经验才行。黑车是越查越不好查,这才有钓鱼的下策。

比较起来,这种能收费的临时机构,只有清末某些大办洋务的督抚兴办过。当时,一些督抚们比较热衷办新事,办一事,就委派一员,人称“委员”。好在各省都有一堆候补的官员,挑出有来头,或者给督抚递过包袱的(行贿),派下去就好了。比如练一队新军,要派员,开一个矿,要派员,办一个学校,也要派员。买一台机器,也要派员。最稳当的委员,是有收费权的。那时候,官员没今天这样聪明,不知道连养狗也能收费。能收的,只有田赋、盐税附加和厘金。如果某委员兼一个厘卡的总办,这个委员就连同自己办公室,变成铁打的江山,任凭政坛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时间久了,很多厘卡,也就纷纷变成了自收自养的机构。自己收费,养自己的人,一分钱都向上缴不了。就像鲁迅先生在路矿学堂读书时实习的那个国有煤矿,采了煤抽水,抽了水采煤,收支相抵。

外人看起来好奇怪,既然对政府没有任何用处,政府干吗非要设置这样的机构呢?难道设置这样的机构,就是专门为了给老百姓增加负担的吗?非也。这样的机构,对政府固然没什么好处,但对于大量涌入或者即将涌入官场的人们,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地方政府找到了安置这些人,却又不增加地方财政负担的办法。

曾经的钓鱼执法

上海几个区交通执法部门为了打击黑车,开展钓鱼执法行动,三钓两钓,钓到了一个倔主头上,宁死不认账,断指明志,惹出了麻烦。在网民的巨大压力下,上海有关部门只好出面纠正。一时间,钓鱼执法成了网络一个新名词。其实,钓鱼执法,在中国是个古已有之的旧传统,一丁点儿都不新鲜。

在明清两朝,政府具体的执法人员,被称为衙役。具体地说,就是三班衙役中的快班,所谓捕快之类的人物。捕快在法律上,属于三代不能参加科举的贱民,但是,这个贱民,只是在青天大老爷那里才名副其实。而在老百姓那里,捕快则往往被尊为“翁”或者老爷。因为,朝廷的法度,实际上是靠这些人来落到实处的。在某些情况下,普通百姓,是罪犯还是良民,往往在他们的一念之间。因此,尽管对外的名声不佳,政治地位不高,但当捕快,还得花钱买。当不上正经制役,做不拿工钱的帮役、白役,也一样趋之若鹜。所以,凡是叫个县衙,里面都一堆一堆的衙役,大大超编。

超编不要紧,因为一个县衙,真正吃官粮的人,其实只有上面派来的主要官员。剩下的书吏和衙役,正经的官方支出,只有一点儿补贴。至于帮忙的帮役和白役,则一分钱都不用出。凡是衙役,没有靠补贴吃饭的,想靠也靠不上,因为那点儿银子根本养不活人。不过,衙役无论正、帮、白,都活得很滋润。这个滋润,靠的是官府的办案权。实际上,他们吃的就是青天大老爷手里那颗大印。凭着官府的威风,有事加点,没事生事,都可以吃得饱饱的。这没事生事,主要就是靠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首先要找对鱼。什么叫做鱼,就是那些有余钱剩米,但又没什么权势之辈。就像上海的钓鱼者,他们总不能去钓军车,钓黑色牌照的外国车,钓政府机关的车,真要是哪个瞎了眼的钓到这些车头上,鱼钓不到,还会惹一身的腥。找好了对象,就好下手了。找个外地的无赖,假装是逃犯,然后跑到被钓的鱼那里,装成逃荒人,要求收留。总之,百计千方,装可怜,只要收留,哪怕不给钱白干也行。只要被钓的对象善心一动,或者贪念一动,以为天上掉下来便宜的劳动力,将来人留下,衙役随后就到了。一个窝藏逃犯的罪名,足以让中产之家破产了。这种方式,被称为“活钓”。相对于活钓的,是死钓。这个更简单,只消找到一具无名尸体,病饿而死的路倒最好。趁着天黑,将尸体运到被钓对象家门口。第二天不等这家人家开门,衙役打上门去,劈头栽一个命案在这家头上。有尸体在,一户农户人家,满身是嘴,也说不清。还好,衙役们只是诈钱,并不想要人家的命,所以,只消拿出令衙役满意的银子,就可以消灾。掏空了这家,这家还得千恩万谢。还有一种钓鱼,是针对行旅之人的。行旅之人大抵有几个钱,而且行旅之中,难免贪色。衙役们就利用这点,找好妓女,扮成良家妇女送上去,假装出走或者迷路。旅客如果贪色,趁机占了妓女的便宜,那么,马上麻烦就来了,马上就有人打上门来,当场抓住,说是拐带。自然衙役随后不请自来,连唬带诈,旅客非得把身上的盘缠掏空了才能脱身。这叫“放鸽钓”。

除了衙役,有时候正经的官员也会干钓鱼的事。衙役钓鱼只是图财,官员如果钓鱼,就往往是害命了,黑得厉害。比如地方官如果成心想跟那个人过不去,一时半会儿又抓不到把柄,就会授意一些江洋大盗来攀这个人。一攀上,就非死不可。比如清朝初年,江南秀才金圣叹等人痛恨县令贪渎,趁顺治帝驾崩去孔庙哭庙,大搞学生运动。惹恼了巡抚大人,要杀这些秀才以儆效尤。于是就让落网的海盗攀上这些秀才,说他们是一伙的。于是秀才就成了海盗内应,大才子金圣叹的脑袋就落地了。

所以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钓鱼不是什么新发明。还好,上海某区的交通执法部门,还只是跟前辈学了图财之一技,没有深入下去害命。所以,被钓的鱼们,无论大小,都是要念佛的。

天下何处不衙门

有人送了我本书,名曰《天下衙门》,讲的是古代衙门里的那点儿事儿,何为书吏,何为衙役,何为师爷,他们都干什么。这种书很好,让人了解古代的衙门是怎么回事,但也有缺憾,就是对现在的衙门不置一词,现在的衙门叫机关,里面虽然没有了书吏、衙役和师爷,但变相的书吏衙役和师爷其实一个都不少。唯一不同的是,现在的衙门,门口多,过去一个县只有一个衙门口,现在几十上百的大门口,而且门口里面的副职很多,总的说起来,现在的衙门口,清官大老爷多,甚至比事实上的书吏和衙役还要多。

自打我跳出来批评大学是衙门以来,很多朋友都说我少见多怪,说是天下哪里不是衙门?大学是衙门,中学小学就不是了吗?银行不是衙门,医院不是衙门吗?连国企都是衙门,我一个中学同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大型国企组织部工作,勉强做了两年,死活要到第一线干技术去,结果留在组织部的同事,现在都变成了首长,只有她现在什么都不是,提前退休。没错,后来我陆续打听,果然这些地方,凡是官家办的,都是衙门。有在这些地方工作的我的学生,还埋怨我当初给他们支招,非要到第一线做技术,结果耽误了前程。甚至还有人跟我讲,衙门已经扩展到了民营企业,一些民营老板有了点儿闲钱,就开始在自己的企业里,也比着机关设置机构,封官拜爵,自己大过大官的瘾,一直等到钱花得差不多了,才能回归原来的游击队体制。

说也奇怪,人们都知道官僚机构办事没效率,凡事只要是官办,大抵脱不了少慢差费四个字。不光中国这样,西方发达国家,也好不了多少,官僚机构,都摆不脱官僚气息,没有高压,效率都谈不上。中国古代老百姓说:“官屋漏,官马瘦,官客厅,鸡粪臭。”后两句需要解释一下:过去的县衙,跟居民区接壤,总免不了窜进鸡鸭鹅狗,拉屎拉尿,衙役们懒得收拾,也只好任其臭下去。看来古代人就知道,官家的事,肯定是办不明白的,因为那是“公家”的事,没人操心。

应该说,这种状况,今天并没有改善。凡是官办的事,多半少慢差费,官家的采购,多半质量最差,价格最高,买来还没法用。官家的工程,多半成本最高,如果监理再马虎点儿,质量肯定最差,弄不好就是一豆腐渣。所有的商家,都特别喜欢跟官家打交道,只要官道走通了,什么烂货都能卖出去。 客观地说,官办的事,未必都办不好,如果主事者懂行,而且有责任心,也一样办得不错。可惜,但凡官办的事,多数主事的人,遵循的往往是官僚逻辑,而非专业逻辑。世界上的事,有千行万行,大多有自己的专业要求,官家的事,恰恰不遵循专业的思路来,总难免有强烈的干扰,主事者真的按规矩来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于仕途上大抵有碍,主事者不是傻子,谁要干吃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学校也成了衙门,医院也成了衙门,银行也成了衙门,天下衙门。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工农兵学商都是行政单位,全国一盘棋,全国一个大衙门,最后发现,虽然全国一盘棋,但全国不挣钱,没效益。改革改革,官退民进,让出了一些领域,不再由官家包办,因此,GDP翻了几百倍,让世界吓了一跳。

当然,钱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民怨。如果官家不包办,维持超然的监管和裁判者的地位,收益最大,而损失最小不说,民怨也不会一股脑都揽到自己头上,把所有的雷,都自家顶着,把所有的民怨都自己担着。

一年之痒 张 鸣

同类推荐
  • 汶川奇迹

    汶川奇迹

    从三江、水磨、漩口,到映秀、银杏、威州……两位作者王敦贤和张学明艰辛踏访震后汶川村村镇镇,见证三年来汶川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处奇迹。他们以见人见事的大量细节和情感饱满的叙述风格,忠实记录、生动呈现了汶川灾后重建的伟大历程。《汶川奇迹》全书共十八章,作者曾前后六易其稿。书中材料翔实,细节生动,主题鲜明,思想高昂。全书生动具象地再现了汶川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广东援建者的赤子之心。整部作品不仅讴歌了灾区干部群众擦干泪水自强不息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精神,还抒写了广东援建工作者对汶川的深情大爱与无私奉献。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经典传统文化通俗读本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除本书外,二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古文观止》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迄明末,共分为12卷。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是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以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每篇文章均包括原文、注文两个部分。
  • 岁月流情

    岁月流情

    文集记录了作者随建设队伍辗转大江南北、亲历水电建设工地的火热朝天,以及对爱情、亲情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西北风情和丰厚的人生积淀。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有情致有感染有打动,真实质朴读的文字令读者与她同呼吸共感受。
  •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新月集

    新月集(TheCrescent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
热门推荐
  • TFBOYS:宠妻法则

    TFBOYS:宠妻法则

    岁月绵延,身边的人也许不再是你,我想我会带着记忆继续生活~我希望恋爱的前奏绚烂令人欢愉,陪伴着的人舒服温暖,结尾余温,我全心全意爱过你!而不是被动式的今后相敬如宾
  • 破暝

    破暝

    当一河悲风迎送,送走坚毅;当月目默下无声,声中心泣。少年的路,零落脚下泥泞步。从此,痴而不绝,执而不灭,念而不破。苍穹无路,我便踏出通天大路!天地无主,我便做这万物之主!
  • 刺激

    刺激

    “骑龙骨,下山虎,一将成,万骨枯!”一个身背骑龙骨的少年在都市中的传奇故事。全力打造一个堪比楚留香风流、韦小宝下流、西门庆无耻、未央生淫荡的强悍主角!尽在新书〈嚣龙〉中!!
  • 青莲传说

    青莲传说

    我是佛前的一株青莲。千年来,我看过芸芸众生的缘起缘灭。千年来,我看过各种各样的爱恨情仇。可是,我不明白,什么是爱,什么是心跳,什么是恨,什么是心碎。一切的故事从那一天开始。
  • 重生豆蔻岁月

    重生豆蔻岁月

    魏安然是一只奋斗在社会底层的蚂蚁,却与一枚从偶像剧里走出来的帅哥青梅竹马十六年——女的自卑不敢言爱,男的别扭不肯表白。可没人告诉过他们,闷骚的孩子也会被老天爷玩。一日,她遭遇飞来横祸,七日后,她重生,由魏安然变成了卫安然,且貌美如花,人见人爱。她记得生前的许多事,许多人,却独独忘记了自己最爱,也最爱自己的那个他。
  • 以身相许

    以身相许

    青七只不过是摔了一跤,却摔出个灵魂出窍。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被一个叫宁致远的男人占据,而且还是一个毒舌加冷情的臭男人。她想尽办法也回不到自己的身体,只好日日跟在唯一可以看到她灵魂的宁致远身边。可他却用她身子,女扮男装,从军入伍,还大言不惭的劝她早日投胎。青七怒了,等到女子月信的那一天,定要叫这臭男人明白明白,什么叫血流成河……
  •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总之不是狗血书,点过来,看一下,目光来了,有奖励~~~~
  • 特种兵抗日先锋

    特种兵抗日先锋

    《帝国陨落》流浪的传说书号:1420966我们不畏艰难,不畏强敌!当民族受到危难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我们用鲜血,用热情,换发出祖国的未来。一样的抗日,不一样的味道。新人新书,大家有票的都去给他吧,如果不怕占用位置的话,也顺便给个收藏吧。也是抗战的,听说后续很精彩哦。
  •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电话销售细节全书

    无数成功销售精英的经历告诉我们,良好的电话销售功底对销售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电话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销售员对电话销售技能的合理运用与发挥。《电话销售细节全书》总结了众多优秀电话销售人员的工作方法与经验,对成千上万奋战在一线的电话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最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销售问题进行了全面盘点。它巧妙地将电话销售理论、方法与情景训练、案例分析融为一体,希望广大电话销售人员通过阅读《电话销售细节全书》,能够切实提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自己的业绩,用完美的结果去温暖人生。
  • 世界古今猜想

    世界古今猜想

    世界中的各种猜想,或多或少有点脑洞大开,如有意见不同请谅解,这不是科学,只是个人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