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5900000032

第32章 中国政府应如何与西方记者打交道(1)

秦家骢(FrankChing),1940年生于香港,不足一岁即迁回上海,四年后重返香港。他1960年赴美进修,毕业于纽约复旦大学(FordhamUniv.)英国文学系,后入纽约大学哲学研究所就读。1970年他获福特基金会奖学金,入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一年,取得高级国际新闻采访专业证书。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在《纽约时报》国外新闻部任中国地区专家。1976年转往《亚洲华尔街日报》担任采访工作,1979年他出任《华尔街日报》首任驻北京特派员。1983年他辞去职务,从事家族史写作,历时5年始完成,现任《远东经济评论》专栏作家。主持人(李希光):今天晚上特别邀请秦家骢先生来作这场报告。秦家骢先生看上去和我年龄差不多,但是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就可以猜猜他的经历有多丰富。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养成了剪报的习惯,现在我办公室里还放着一摞剪报集子。我今天中午打开这些剪报一看,有好几篇文章是秦家骢先生写的,当时他在《纽约时报》做记者。秦家骢先生早在1965年就在《纽约时报》国际部做编辑,主要负责编辑关于中国的报道。他在《纽约时报》一共工作了10年,他报道过中国重大事件包括中国文化大革命,刘少奇去世,周恩来去世,华国锋继任,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审判“四人帮”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他报道的。秦家骢先生还是1949年以来第一个被中国政府允许到中国常驻的美国记者之一,当时他作为《华尔街日报》的首席记者到北京创办《华尔街日报》北京办事处。他离开北京后写了一本书《祖先》,关于一个中国家族900年的沧桑史。1987年一1992年,秦家骢作为自由撰稿人曾为《南华早报》《经济时报》,台湾的《中国新闻》和《日本时报》写每周的政治专栏。1992年他加盟《远东经济评论》,先后做过各个编辑部的高级编辑,1993年~2001年他给《远东经济评论》撰写“每周专栏”——《关注亚洲》,即撰写有关亚洲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评论。目前“每周专栏”被刊登在香港的《南华早报》,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著名报纸上。他撰写的专栏文章刊登在《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客》《独立报》等国际著名报刊上。除此之外,他现任香港亚视国‘际频道每周日晚播出的“新闻线”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他同政治家、政府高官、学者,以及各界人士讨论地区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

秦家骢:我非常荣幸能到这里来演讲,我来以前李教授就告诉我学生们大多数是20几岁,主要在1979年到1.983年之间出生的。正好这4年中我在北京当《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今天我准备讲在中国当一个外国记者的经验是什么,当然那是20多年以前了。

作为首批来到中国的美国记者,当时中国并不知道如何和外国记者打交道,因为他们不明白记者本身应该是独立的。因此许多人认为我是为美国政府或大使馆工作的,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中国,记者和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你们可以看到在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事件中遇难者是3名记者而不是工作人员。但是在1979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时候,我去外交部见到了姚伟先生,当时的新闻司负责人。他说我可以自由地采访任何人,在中国没有任何人需要通过许可才可以和外国记者交谈。非常不幸的是,我想他可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的人,因为当我想和中国人交谈的时候,他们往往拒绝和我谈话。理由是,他们没有得到允许和外国记者说话。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国际俱乐部——专门租房子给外国人办公使用的地方,因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许多国外的大公司企业进入中国,他们需要办公场所。我到那里想要采访国际俱乐部的经理,但是他说他没有得到许可接受我的采访。所以我打电话给外交部新闻司,让外交部新闻司告诉这个经理他不需要任何许可,有权利自由交谈。这个经理和外交部新闻司的人通话,同时记下对方的职务、姓名、电话号码,然后他说我现在得到允许和你交谈。这样我的采访才得以进行。

因为我为《华尔街日报》工作,因此我对商业和经济报道比较关注。我看到《人民日报》登载了一条关于一家工厂生产出口产品的消息,我希望采访这个工厂,但遭到了拒绝。负责人说你看《人民日报》就可以了,我能说的和《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肯定是一样的,你们就把《人民日报》翻译成英文就可以了。无论我如何解释《华尔街日报》不是《人民日报》的英文版,采访最终没能进行。对于事态的发展我也只可以从《人民日报》上得到消息。

当时,外国记者也不能随便到中国的任何地方旅行。我们的办事处在北京,没有得到允许的话,我们不能去天津、上海等北京以外的地方。每次我们离开北京都需要得到外交部的批准。例如,我们希望去上海,我可以说因为我希望采访上海市长,而如果市长拒绝接受采访,我的上海之行就不可能实现,因为我已经没有了去上海的理由。即使在北京也不是直接可以和被采访人取得联系。原因之一是北京没有公开的电话号码簿,因为所有电话号码都是保密的。所以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积累尽可能多的电话号码。惟一对我们公开的电话就是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我们想采访任何人,即使是北京人,都要先给外交部新闻司打电话,安排采访时间。

那时候,我准备写一篇文章,关于中国的剧作家曹禺。曹禺个人已经同意接受采访,因为我们私下里是好朋友,我们一起吃过饭、还一起去看戏。但是,他认为还需要得到政府的许可。于是我给外交部打电话提出申请,但是他们的回复很可笑,他们说曹禺拒绝采访。我告诉他们曹禺已经同意采访只是需要外交部的许可,于是他们答应再次与曹禺联系,但是结果还是曹禺不想见我。我告诉他们,“明天我还要和曹禺一起吃午饭,他怎么会不想见我?”实际上曹禺接受采访不需要批准,但是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他不敢接受采访。其实外交部新闻司并没有直接和曹禺联系。他们联系北京市“外办”,然后再由北京市“外办”联系中国剧协“外办”,剧协“外办”才直接联系曹禺。可是,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有任何一个环节被拒绝,就会出现以上那种结果。而北京市“外办”负责人说他们根本不可能和曹禺取得联系,但是第二天曹禺告诉我,昨晚他接到外交部新闻司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接受我的采访,他回答:“可以,但是我应该如何和《华尔街日报》说话?”可以说,那时候在北京工作的外国记者遇到不少的阻力,每次你申请采访什么人的时候,你都不知道谁会使你的采访夭折,你甚至不知道被采访人是否知道这个采访申请。

当时我采访中国人的时候他们都很害怕,因为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他们不愿意公开和外国记者接触,即使接受采访他们也更愿意自己坐公共汽车而不坐我的车。那个时候没有定期的新闻发布会,采访是很困难的。那时候在中国也没有那么多的出租汽车,如果要采访,要事先打电话叫出租车来接我。采访的时候,要一直让出租车在门口等候,否则,再叫到车是很困难的。那时候,记者通常都是晚上发稿,我要跑到电报大楼去发稿。我就自己用电报大楼的穿孔打字机打稿子到半夜,到拍完电报时,根本就找不到出租车回家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当时我是首批派驻北京的4名美国记者之一,我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以及另外两家报纸的驻京记者代表。那时候还不允许外国记者租用老百姓的房子作为自己的家和办公室,只允许我们住在北京饭店。每家报社在北京饭店安排两间房间,一间用于办公,一间用于居住。我住在第四层,一间客房作为办公室,走廊对面的房间是我的卧室。办公室有两张床,我叫服务员把床搬走,他们不同意,他们说这里是饭店不是办公楼。因此,我在北京工作这些年,办公室里一直有两张床。

当时我们都不能直接用新华社的新闻稿,尽管新华社的电讯稿十分重要,而且是向全世界各地发布的消息。而我们要想知道北京的新华社当天发布了什么消息,必须通过我们的香港办公室来获取。原因何在呢?因为当时我们办公室所在的北京饭店,不允许我们安装电传线。后来几家报纸外国记者联合在民族饭店租了一间房子,装了一部电话和电传打字机,如果想看新华社的稿子,我们就打车去那里。

同类推荐
  •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他们几千年来亡国不亡种的坎坷际遇,以及那惊人的理财能力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为什么摩根、洛克菲勒、格林斯潘这样的商界巨贾和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思想巨擘都出身犹太入?漫长的流亡史中,犹太人究竟积累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将为你一一解答。
  • 你虽脆弱但必坚强

    你虽脆弱但必坚强

    不是每段路,都有人在身边默默陪伴;不是每份心情,都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不是每份感情,都会有人懂得珍惜。然而,有的人总在乞求他人的理解和真爱,纵然有一个人愿意为你遮风挡雨,当突如其来的风暴来临时,谁能保证,他就在你身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冷暖自知,懂得自爱自强。只是,要真正强大起来,总得捱过一段没有人帮忙、没有人支持的日子。即使这样,也不要紧,不要短视那些痛苦,只要咬着牙撑过去,从每一份痛苦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内心就会开出坚强的花。
  • 目标:用目标点亮人生

    目标:用目标点亮人生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其实什么都可以迷失,唯独不能迷失的就是方向。只有目的而没有目标是无论如何不太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他的水平可以差点儿,他的能力可以小点儿,甚至他的机遇可以少点儿,但是他的目标一定要尽可能地明确、准确,甚至要十分恰当。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完全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如果目的的方向错了,也就是说目标错了,即使播下“龙种”也只能收获“跳蚤”。至于农民辛辛苦苦地耕种土地、播种稻黍而最终颗粒无收的反常情况难道还少吗?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是改变一生的幸福课,帮助女人正确经营情感、职场、婚姻及人际关系,理性爱情,性情婚姻,快乐生活,微笑职场,告诉女性收获幸福的黄金法则,小的故事,却有大的智慧,揭示了女人的生活心理学。本书是一本让女人找到幸福之路的散文集。想做一个幸福的女人的女人进来看看吧,一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

    《名师解惑丛书-领袖气质大挖掘》,本书主要介绍了领导者的相关气质及潜在能力的挖掘。
热门推荐
  • 暗黑执政

    暗黑执政

    这是一趟开往地狱的列车,很多人都能在半途下次,我却只能坐到终点站。
  • 天空中的exo

    天空中的exo

    美玲是欧巴们最宠爱的人,但是一的人的出现让她失去了多年的爱,她很生气,但又无可奈何最终被那个夺走宠爱的人逼死
  • 零度蓝焰

    零度蓝焰

    他是等待千年的青狐,他是冷酷无情的君王。当魅惑世人的妖遇上真龙天子的他,当小白因爱转为妖娆邪魅,当爱情在万丈红尘中零落的不复当初模样,他依然会说“青华,我这辈子从不后悔爱上你,我只恨,为什么没有早些遇到你?”青华伸手,轻轻抚过他耳边的鬓发,凑到君墨然耳边,无限娇媚的吐出一句:“君墨然,青华今日才知道,原来我等待千年,只为你一人。”
  • 校花姐妹的贴身高手

    校花姐妹的贴身高手

    读者交流群:218364706。欢迎大家进来聊天!在山里跟着师父,师兄弟们打过狼,揍过熊,挥掌劈石的孙小飞。受邀到两个美少女的私人别墅陪她们生活,上学,帮她们挡开学校里那些烦人讨厌的“臭苍蝇”。我,孙小飞,为保护校花而战!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全集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全集

    本书遵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真谛,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彩的事例和精辟的说理来阐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成为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旨在带给读者说话办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从而帮助读者走向成功,成就完美人生。
  • 热情校花的真情校草

    热情校花的真情校草

    本作品写的是校园里的女主人公因一次偶遇认识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男生,竟没想到他竟然是跟自己在一个班,而后发现自己竟爱上了他……
  • 绝版王子爱上绝版未婚妻

    绝版王子爱上绝版未婚妻

    她,高冷多面。她温柔优雅。她活泼火爆。当高冷多面的她遇到冷酷多面的他。当温柔优雅的她遇到温柔体贴的他。当火爆的她遇到花心的他。他(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情陷

    情陷

    孙雨茜听着面前的男子非常认真的说自己和他参加的是同一场聚会的时候心里忍不住有些震惊,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些小小的激动,毕竟能够有机会和这么帅的男子一同出席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看来她今天的运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嘛,但是为什么她总觉得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呢,对了,合同……
  • 重生海权时代

    重生海权时代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这是一篇很简单的争霸文,应该算爽的吧!狗血不可能没有,烂俗也不可能避免,一般该有的元素都会有一点!OK!就讲这么多,这只是评价,要觉得书是怎样,自己看吧!李云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的选择让时代改写!应该是一篇很爽的文!PS:书中内容是发生在平行空间,与中国历史无关,历史类问题不再解释,请不要怀疑老张的历史知识!
  • 薄情老公好霸道

    薄情老公好霸道

    她第一次看到他。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带着职业化的微笑看着她。她鼓起勇气把稿子交给他,迎来的却是残酷的击打;她第二次看到他,他正浏览与女人花丛之中,玩世不恭,手指指着她的额头吐出令人羞愤的话语。每一次见到他,他总会给她带来各种不幸和折磨,可是怎么办,在见到他的一刹那,她整颗心都开始沦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