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噘着嘴,鼓着眼,有点不好意思的告诉波希说:“他们叫我大馒头,我也不知道为啥!”
“嗯?还有这样的外号?哈哈哈哈.哈哈.........馒头好吃,........难不成........他们是想吃你啊!哈哈哈.......,真是太有意思了。”彦波希笑出了眼泪。
“他们还编排我大姐叫猪肉,我二姐叫大米”
小满什么都告诉他,波希笑得前仰后合的。这都是什么外号嘛,就知道吃,真是些饭桶!
“你可不敢那么叫她们。我那两个姐姐可厉害了。你要替我出气,不准他们再叫我,不准他们再叫我姐姐的外号!”
“好!”彦波希一拍胸脯,爽快地答应,他一定要给小满出气的,谁叫自己是她的哥哥呢!
“你说,先教训谁?“
“提篮子!他给全村人起外号,最坏!”
“好,就他!”彦波希此时就象英雄一样义气勇敢。
没过几天就传l来了“提篮子”被彦波希修理的消息。小满这回可以扬眉吐气了!
陆萍罚波希站在院里正狠狠训斥,波希低着头,眼睛里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还跟妈妈顶嘴:
“他就是欠修理,老给别人起外号,还欺负小满!我这是为民出气!”波希一脸的正义。
“就是,他就是坏!”小满也过来帮波希的腔。
“我看欠修理的是你!叫你出气!叫你出气!”陆萍越想越气,抽起笤帚就揍波希。波希歪头躲避,小满跑过来阻拦,只可惜个子矮,不顶用,被陆萍一把揪过来丢一边去,笤帚一下一下的打在波希身上。以前她可从来没有打过他,这次真是气急了!或许是受村妇们的影响,连教育孩子都入乡随俗了!
这时小满的妈妈跑进来抢下了笤帚.,劝解陆萍:
“小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今天打闹,等不到明日就好了,咱大人犯不着生气。好了好了,波希快给你妈认个错,不管怎么说,打架都是不对的!”
又转过头来对陆萍说:“那个孩子也是该教训!只是他自小就没有了爹娘,叔叔就把他要去,说是当儿养,他上学也上不进去,早早就下学了,整天提着篮子拾草剜菜的,嘴贱得很,给全村的大人小孩起外号取乐,起的五花八门,也着实可气!。可是谁又忍心去惩罚他呢,没娘的孩子,唉!”小满的妈妈说着,叹了一口气。
听到这里,彦波希这才放下了骄傲,觉得自己是有些错。就低声对妈妈说:”我错了,以后不会了!”
“站在这里好好反省吧!晚饭不用吃了!”陆萍气哼哼的走了。小满的妈妈手指戳着波希的头说,“你呀,本来是个好孩子,再这么闹腾,很快也就学坏了!快改了吧,可不敢再惹你妈妈生气了!”转脸又对着小满吼了一声,”还有你,把好好的大哥哥都带坏了!我看你也欠揍了!”
说完也转身走了。
此时屋里就小满和波希哥哥了。小满走上前拉了拉波希的手,晃了晃,仰脸看着波希含泪说:“哥哥是我让你吃苦了,你有没有受伤啊?”
波希低头看看只长到他大腿跟那么高的小满,用手拨一下她的小翘鼻子,笑着对她说:“没事,以后他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说归说,波希还是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离开,一直站在那里反省,小满就跑回自己家给他弄吃的。
妈妈从衣橱子里拿出了一个塑料包,打开里面有些炒熟的花生米,用个小布袋盛了,递给小满说:“给哥哥拿去吧”
小满特别感激娘,悄悄拿了去,偷偷递到波希的手里。两个孩子会心地笑了。
后来小满和波希才知道,当天晚上,两个母亲又一起去看望了被打的“提篮子”,提篮子因此哭了一个晚上。
从此以后,“提篮子”再也没有欺负过小满,而波希也再也没有和村子里的孩子打架。经历了这件事,孩子们似乎是懂了些什么。满家三姐妹的绰号渐渐的变成了乡村人对生活的一种向往。
波希从此后也不再瞎疯了,而是忙着教小满学习。在他的启蒙教导下,小满还没有上学就已经学了不少小学的课程。半年以后,小满学得东西基本上可以相当于二年级的水平了。
还有让小满和波希觉得很有趣的事,就是波希的爸爸常带着他们去村东头的大山里找药材。那些在小满眼里的再寻常不过的花草果菜,在彦爸爸这里都能变成给人治病的宝贝。只是这些东西在当地的名称和彦爸爸书里的都不一样。
村里人常说的铃铛苔,书里叫桔梗;水红叫红蓼,土疮草叫泥胡菜,曲曲芽叫萹蓄,就连常用来喂猪的蚂蚱菜,书里都有名字叫马齿苋。
彦爸爸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中药材,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这些有时治病能有大用。但不是随便用的。他说这是一门学问,要专门学习明白,才可以给人治病。他希望两个孩子现在能好好学习,学好了文化,长大了去学医,就可以和他一样给人们治病了。
小满本来就很佩服彦爸爸,经他这么一说,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了一颗从医救人的梦想种子,激励着她认真学习彦爸爸交给的草药知识。
波希对这些草药的事情也比较上心。他一直对爸爸都很崇拜!所以学习之余,常让爸爸带他们进山寻药。满家父母从来都不管,他们觉得小满和有文化、人品好的波希父子在一起肯定错不了。
第二年秋天卫生所就搬到新建的医院里去了,但家属院还没有建好,彦家还得在满家住些日子。
小满一家本来是可以都搬过去的住新房的。可是满家人觉得不能光自己家住新屋,让彦家在旧屋里受苦。满诚义硬是让两个刚刚从亲戚家回来的闺女住在自己建造的厢房,他和妻子要住在老屋,让自己九十岁的老娘和小满住了新屋的一间大炕。另两间里屋要腾给了彦家,还有一间是过堂。
波希的爸妈觉得说什么也不去。小满的爹就提议让彦波希过来新屋,单独住一间。因为波希已经长成一米七八的大小伙子了,旧屋的小炕已经伸不开腿了。彦家不答应,满诚义就要把老屋两间打通并成一间,磊一个炕让彦波希住。
波希父母见满家一片真诚,又恐满诚义真的拆屋并炕,只好领受他们的好意,让彦波希住过去。彦波希与小满就这样同住一个屋檐下,出出进进更是手牵着手了,就像亲兄妹一样。
小满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需要郑重地起个大名。彦波希自告奋勇揽下这个差事。小满也愿意这个名字由波希哥哥起。
彦波希查了妈妈的各种书籍,给小满取了个“满庭芳”的名字,还给小满解释道:“满庭芳就是满屋子里都是香气的意思”,她欣然接受了这个叫起来响当当的名字。
新学开学,小满如愿以偿进了学校。
男老师让孩子们报上名来。当轮到小满的时候,她告诉老师自己叫“满——庭——芳——”
老师夸赞“真是个好名字!谁给起的?”
“波希哥哥!”小满昂首挺胸自豪地说。
屋里顿时传出了小孩子们的一片笑声!
老师纳闷:“大家笑什么?”
“薄-屎-哥-哥!”班里的男孩子齐声欢呼
“哈哈哈。。薄屎哥哥。。。哈哈哈。。。”
满庭芳恼怒了,小脸变得通红,起身后转,看着这些顽皮的小坏蛋,举着小拳头,愤愤地问:“谁说的?”
老师及时批评了他们,说“以后再听到谁混给同学起外号,就罚他在班里站上一天,滚回家去,再也别来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