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7300000007

第7章 找回自我再识人(3)

一个人德的形成,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是个性心理品质。在政治观念、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的时期,它是影响人的品德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同学习、工作相结合,就形成了一定的个性气质,成为影响人发展的重要素质。二是伦理道德。是指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进入成熟期逐步形成的。三是政治品质。是指建立在一定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立场。这是人们完全成熟时才形成的,也是比较稳定的。

德的作用是高层次制约着低层次。政治品德是最高层次,它居于首位,对德的其他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朝代,不管什么党派或政治团体,都是把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作为德的主要内容。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只强调政治品质,所谓“大节好,小节自然好”,“大节好,小节无所谓”。另一种倾向是只讲心理素质和一般的社会道德品质,轻视政治表现。一般而言,政治品质、伦理道德、心理素质,这三个方面具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内在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德的整体。我们既要重视政治在德中的首要地位,又要按照三个层次全面地评价人的才德水平。

当然,用人若用器,可因其具体情况而使用,任其所能所适合做的工作。但是,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建立良好人缘,发挥众人的积极性,做出正确的决策,胜利完成其所担负的任务。

唐太宗虽认为每代都有贤才,但他认为要得到贤才,用人必须慎择,这样才能得贤才,不然就会用恶人。任用没有德行的人,将有害于国于民。这将使国家不能安稳,带来祸乱。

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用人重才学也重德行,忽必烈向叶李请教治国之道,他陈述古帝王的得失成败,忽必烈赞许,命他五日一人议事,后任资善大夫、尚书左丞。叶李在宋时不过是一布衣,忽必烈却如此破格重用,是因赏识其人忠直敢弹劾误国欺上的贾似道。而对留梦炎这个宋朝丞相和有名的状元,虽赏识其文才,却认为其人有私心而缺德行,便降级使用。

由此可见,忽必烈用人重才学,也重德行。

二、看人必着眼其心是否至公

要知人,心要至公。至公,则内不受感情的影响,外不受他人所干扰,如此则心平而正,量人则准。

人要不受感情的影响,并非易事。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有丰富的感情是其特征之一。感情之于人,对私事是好事,因在家庭里、朋友间需要感情,有感情就有人情味;但感情如影响到公事,就会起反作用,如因感情用事而用人唯亲,古代不少英雄的事业遭到失败,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英明之主以天下为己任,以事业为第一,只要有利于天下和事业,虽仇也用;反之,虽亲不用,故能知人得人而得天下。

心公则平。其心如秤,不偏轻重,则能公平衡德量才,实事求是地评估人,为正确识人提供正确的依据。如此就能用得其人,有利于事业。心私则偏。偏心就会颠倒贤佞,以贤为佞,以佞为贤,不可能正确评估人,将为用人提供错误的根据,结党营私者往往如此,故用不得其人,因其有害于事业。

历史无数事实说明,凡能知人用人者,都因其心至公。

唐朝的唐太宗以至公选才,他打天下时如此,治天下时也如此。

唐太宗跟古代一般皇帝不同的是,因他有“至公”思想,即“以天下为家”,这个家不是说天下是他一家的,而是说这个“家”包括天下的百姓,他和百官的衣食出于百姓,靠百姓供养,刚即位还未施恩于百姓,所以他必须以至公之心去选贤才,治理好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唐太宗的至公思想,也是他选拔人才的原则。

过去和以后的事实说明,李世民在打天下时功勋卓著,治天下时取得“贞观之治”,跟他选拔人才不以新旧划线,而是与他的“唯有才能是任”的用人思想大有关系。如因有来自敌营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屈突通等骁将的拼死相助,他才能横行天下,战胜群雄。他重用原东宫谋臣魏征,采纳其诤谏,对“贞观之治”起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归降的文臣武将竭智尽力相助,以至成为唐太宗股肱之臣,是因他能以“至公”用人之故。

明朝的王翱主管吏部不循私。

王翱掌握全国人事大权,他日夜操心的是如何选择人才得宜,深恐用错人。他选拔了官员也保密,这说明他选拔官员是出于公心,不希望得到被选择者的感恩戴德。本来调回女婿,是举手之劳的事,虽有夫人求情,他也坚持拒绝。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很值得人事工作者学习,只有如此,才能杜绝在人事工作中以权谋私的弊端。

要客观地认识一个人,首选必须摒弃个人的亲仇情绪,否则知人识人将有失偏颇。

爱亲人,恨仇人,这是一般人的常情。凡爱其人,必将多其长处,以至夸大之,而往往忽视其短处;凡恨其人,必将多见其短处,以至夸大之,而往往忽视其长处。如将这种爱恨用于知人、用人,这就有可能影响到知人、用人。历史上不少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正因此而“用人惟亲”,不知人,用不得其人,致遭失败。

古代英明之主,因其举大事不计恩仇,不论亲疏,凡贤才皆用之,故能知人,用得其人成就大业;有的贤臣因其心公而量雅,故能知人,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其所举皆贤才,大有利于国于民。可见,能知人、用人,有公心是关键。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千古传颂的荐贤佳语,是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如此荐贤留下来的。其事迹见《左传·襄公二年》:

晋国中军尉祁奚因年老告退,晋悼公问他由谁来接替他的职务,祁奚推荐解狐,而解狐是他的仇人。

推举仇人解狐,显然不是为讨好解狐,而是祁奚出于公心,认为解狐的才能可以胜任此职。后来由于解狐不能职,他又推举自己的儿子,他认为除解狐外,自己的儿子就是合适人选。

但推举自己儿子是否偏爱亲人?推举属官的儿子是否偏爱下级?时人没有这样的看法,而是赞扬祁奚荐人才“无偏无党”,这与他不避亲仇,客观知人识人的处事原则相关。

三、看人必须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清代人申居郧说:“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这里讲的“所宜”,就是指的要根据人的长短相抑的规律,正确地反映其本人的长短处。看到人的长处,就能有效地看到短处,其才能会显得更加突出;若用了人的短处,就会使长处掩盖,结果其才能就要暗淡消失。因此,春秋时期的管仲指出:“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也就是说明智清醒的识人者懂得识人之长,不计较人之短,这样办事才会成功。

事实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与短都不是绝对的,任何时候都没有静止不变的长,也没有静止不变的短。在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条件下,长与短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长的可以变短,短的可以变长。这种长短互换的规律,是长短辩证关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部分。

人的长处与短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互换,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就是说人的勇敢与怯懦两种长短性格、强大与弱小两种长短力量,都是会因形势的不同而变化的。

长短互换的规律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僵化地看待,不要静止地看待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要积极地创造使短处变长处的条件,同时也要防止长处变短处的情况发生。

谁违背了长短互换的识人规律,谁将会在知人识人中以失败告终,自然也就无法成就事业。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就曾经在这一点上因“虑事不周”而造成“用人不当”。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北伐曹魏,亲率军队向祁山方向出击,魏国派大将张邰领兵迎战,与诸葛亮派去守街亭的前锋马谡相遇。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不按诸葛亮的部署,也不理睬副将王平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邰包围,切断水源,不战自乱。张邰乘机进攻,大败蜀军,

马谡逃走,失去街亭。这一败仗使诸葛亮失掉了北伐进攻据点和有利形势,只得收兵回到汉中,后来虽然按军令状处斩了马谡,但教训十分惨痛。

诸葛亮错用马谡,问题就出在对马谡这个人的长处短处会发生互换没有料到,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失算。马谡自幼喜读兵书,有主见,谈起军事理论滔滔不绝,这是他的长处。这种长处用在当参谋能发挥优势,所以在街亭之役以前,诸葛亮曾成功地采纳他所献的反问计,使曹魏一度弃司马懿不用。但是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他的长处却变成了招致失败的短处。马谡从参谋位置变到主将之后,因读兵书多而看不起有实战经验的王平,因迷信军事理论就擅自更改诸葛亮的战役部署,因自恃主见就骄傲自满,听不进旁人的不同意见,结果一意孤行,落了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违背了长短互换的用人规律,用人难免失败;倘若注意了它,并遵循这条规律,就能取得用人的成功。

最后,必须有识别高素质人士的能力,并在高能人士面前的破格准备

大凡人的素质,以中正平和最为可贵。

中正平和就是平淡无味,这样才能使五才协调,循着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变化。中正平和的人,质素平淡中和,内智外明,盘劲骨强,声清色悦,仪正容直。因此考察人物的心性品质,必须先考察他平淡冲和的修养素质,再考察他的聪明才智。聪明是阴阳两气协调结合的精华之气,阴阳清纯中和,其人就内心睿智,外表明达。圣人内怀淳朴,外现聪明,兼有中和与聪明两种美德。既能细致入微,又能达观显扬,如果不是圣人,就难以两全其美。

喜怒哀乐存在心里不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分寸适度,叫做“和”。“中和”的表现就是平淡无味。中和是万物的至理,天下的大道,在物为水,在味为平淡,在思为空空,在德为博大纯厚。白水平淡无味,因此能调合包含百味。头脑清醒若空空无物,因此能容纳新的观点,听取正确的意见。具有“中和”品质的人,心性中和平淡,为人处事稳重沉浑,不声不响,又让人信赖,有王者风范而无霸气。具备这样品质的就是优秀的领导之才。

这种人具有纯厚正大的中和之性,胸怀宽广博大,心性和平冲淡,能够协调、团结各种人才为己所用。那种个性很强的人,尽管才能也许不小,但因有形有味,有棱有角,肚量胸襟不如“中和”之人,就少了容忍,易与其他有才有性的人冲突,这不利于团结各类人员共同去完成大业。

生活中,聪明有才的人很多,中和平淡的人却很少。“中和”之人并非没有个性,而是因为能充分把握一个度--什么时候顺情理,什么时候顺事理,该理智时理智,该动情时动情,而且发自真情,不像伪饰,因而显得随和淡远,能为众人所接受,也因此能得到众人之助,众人也乐意为他效命。

精明强干的人,长于随机应变,短在缺乏深思熟虑。深思熟虑的人,深谙静默安处的道理,短在行动迟缓,缺乏机变。就像太阳能生辉,光焰外射,却不能内照;水能内映成像,却不能外照。这两种情况正是阴阳两性的区别。

因此,聪明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聪明外向和沉思内秀。汉代李广和程不识就是这两种类型的人。

聪明外向的人说了就做,办事干脆利落,迅速果断,手段娴熟老辣,绝不拖泥带水。缺点是较少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思考,凭直觉、经验和性情办事的成分稍重,因其人有力量,也聪明,算得上是有勇有谋,但总的来说勇多于谋,深思熟虑较少。这样办事,难免有顾及不到处,也有可能忽略了某些轻微细节而埋下隐患。

沉思内秀的人长于思考,出谋划策兼顾方方面面,给人行事细密周全的感觉,做事不像聪明、外向的人那样轰轰烈烈,但能按部就班地把事情推到胜利的台面上。缺点是机敏果断不足,缺乏雷厉风行的作风,身手不够敏捷,可能因过于求稳会丧失机会。事无巨细,他都会留心,但又知道轻重缓急,虽比较小心,大事情上不糊涂,能把握方向。

两种人都有开疆拓土、勇力进取的能力,前者以勇敢闻名,后者以稳重著称,做事风格虽不尽相同,但都是独挡一面、办事稳妥的将才。因气度终不如“中和”之人博大,因此是辅佐之才,而难成帝王圣人之功德。

知人者不能因为不喜欢他们的直爽或谨慎,而随便否定他们的才能。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知人识人时绝不能掉以轻心混淆有缺点。

个人的优缺点属于个人所有,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但能否让个人的优缺点完全显露出来,却是知人识人者自身的问题了。

知人者要达到知人的目的,就必须破除旧框框,尽量多地创造机会给人才以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别人在实践、锻炼中充分地显露自己。

旧框框是不分时宜,不符合科学的条条框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家庭出身、个人职业、资历、财产等都曾成为知人识人的限制条件,而且社会越腐朽表现就越突出。有胆识的领导者应当破除这些用人陋习,勇于破格知人识人。

二战全面爆发之际,美国罗斯福总统破格提升陆军准将乔治·马歇尔为美军总参谋长。当时这已是一种震动朝野的决策,马歇尔上任后,又破格提升4088名年轻军官,其中包括后来驰名中外的艾森豪威尔、肯及、斯巴兹、巴顿等人。这些人在二次大战中屡建战功,用事实证明了他们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艾森豪威尔更为突出,4年之中,他由少校参谋晋升为五星上将,统帅3印多万美军,获最高军衔。如果罗斯福、马歇尔继续靠论资排辈那一套来对付战争的考验,战争后果是难以设想的。

同类推荐
  •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与现在所有的整理类书籍完全不同,它从根本上告诉我们什么是整理、让我们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省时有效地进行整理等,让我们亲眼见证15分钟整理个钱包、一张桌子、电话薄等,是如何改变人的一生的。《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针对现状,给我们的人生一个准确的诊断,继而整理观念提出整理的观念、重要性、目的及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其实践法。分别对空间整理、时间整理、人际关系整理这三个部分对症下药。阅读完本书当下即可轻松执行,每天只需要15分钟,就可让你身边的事物和你的心情皆步入正轨。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二:情商成就智慧(上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二:情商成就智慧(上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做人,能否做一个让人信赖的、称赞的人;做事,能否办好每一件事、做成每一件事,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是决定一个人前途、事业成败的大事。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做人,就不会与人相处;如果你不懂得怎样去做事,就不能做成事。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做人、做事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大潮中,《感性做人理性做事》这本书对人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用爱心、亲情、品格、信念、忠告等感性的事例材料告诉读者做人的准则。用思考、成功、心态、处事、智慧等事例告诉读者理智处事的方法。
  •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管理警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运气并不是多么神秘莫测,也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可捉摸。它只不过是一个喜欢捉迷藏的淘气小精灵。你必须知道如何寻找它、捕捉它、等待它,知道投其所好,才能揭开它的本来面目,看到它对你灿烂的微笑,最终俘获其心。
热门推荐
  • 红尘男女

    红尘男女

    小说以主人公方毓眉的感情生活为主线,通过她与邹珺、沈志远、仲慕如、韩小康、江昊以及罗市隐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道德观念的男性的交往与恋情,折射出红尘中的众生相。作者着力塑造了布衣罗市隐这一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他对种种社会弊端的奋力抗争,体现了作家的现实情怀与审美理想。
  • 成就英灵

    成就英灵

    踏遍蛮荒,成就英灵!这里是蛮荒。人类蛮荒行者,无尽魔族魔物,无数能力各异原生民之间的战场。一拳震破天空的蛮荒行者,一念世界变化的幻想游侠,还有享受无尽膜拜的至高守护英灵。你或许会看到你所熟识的人物,但请相信,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当机甲遇上超能力,当忍者遇上魔导士,一切都会爆出最灿烂的火花自建书友群:213507310欢迎加入-----------------PS: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用我一生宠溺,得你一世芳心

    用我一生宠溺,得你一世芳心

    为你猖狂,一生不够当初互不相识,现在打情骂俏。她们是转学生,他们是豪门校草。男强,女强【格外喜欢女主多个,不喜自便】
  • 悟空传承

    悟空传承

    新书<重掌天宫>已上传,养肥待杀!王母:陛下,早点歇着吧,本宫在瑶池等您临寝“这个……这个……朕……朕……这几天有些不方便。”云华夫人:陛下,我想去下界见见天佑。“三妹呀,最近天庭严打,你看……”七仙女:爹,董永约我去看海,让我去嘛,嗯~织女:陛下,牛哥来信了,我想请假一日。……妈蛋的,整天就晓得唧唧歪歪,扰人心烦,你们就不晓得花果山那只猴子就快打上来了吗!
  •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废柴嫡女:绝色小姐惹邪王

    废柴嫡女:绝色小姐惹邪王

    她是前世的顶级杀手,任务从未失败过,却在一次任务中因好友背叛而惨死,意外重生,却变成慕家的废物嫡小姐。没有灵力又怎样,照样能够秒杀你们所有人,总有一天我会站在你们无法企及的高度,欺负过我的人我会让你们一个个去地狱报道。她说,我要站在九天之上睥睨天下,却扑在他怀中撒娇;他说,我从来杀伐决断,冷酷无情,却屡屡栽在她手上。她说,我此生与你相守相依,不离不弃;他说,我此生陪你上至九天,下至黄泉。
  • 重生宅斗:庶妻驯夫谁怕谁

    重生宅斗:庶妻驯夫谁怕谁

    重生到北宋盛年,董玉婉觉得烹茶斗茶什么的都是小事。一技之长在手,四方豺狼纷纷来袭。今天窝里斗,明儿对手争;嗯,还有一个传说中的渣男未婚夫。勾结外敌将长姐外嫁远乡,唆使地痞将长兄打成半残;最后再来招过河拆桥,保住这硕大家业!女猪脚:便是你长情又如何,终归能陪我厮守一生的不是你。男猪脚:谋害、利用、谎言、暗杀、勾结……告诉我,还有什么事情是你董玉婉做不出来的?
  • 乱世红妆,凤隐天下

    乱世红妆,凤隐天下

    一朝穿越,凤落何方?拂袖撩拨琴弦,素手妙针回春。随他乱世争霸,萧破苍穹,只随心,墨染芳华。富贵?我有!权利?不屑!唯愿,陪他,看长河落日,看江南人家。一世云烟,沉沦陷落,等候一树梨花开,端详你不老容颜。
  • 西门无道录

    西门无道录

    我们生活在一个言行脱节的、“不认真”的世界里,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扯淡”的环境里。这是故事让我感到熟悉,又感到荒诞的原因。故事会分卷完成,不要着急,这会是一个漫漫长夜,或许等你们老了,就会一点一滴的回想起这本书,这是一本幻想、奇遇、怪兽、美女、帅哥著称的《西门无道录》!
  • 我把青春给了谁

    我把青春给了谁

    我把青春给了谁,友情?爱情?爱情,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能给你的幸福永远都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温暖。云峰和雨涵演绎了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一句誓言,恪守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