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21200000010

第10章 忘年之交

第二天一早,霍去病再次赶到长安武库,专门来看新造出的六石蹶张弩。

蹶张弩的所谓“蹶张”,意思就是用手臂无法拉开,需要坐在地上,用脚来蹬方能把弦张开。这种强弩显然比普通的臂张弩强大多了,今天霍去病亲自试了一下,六石蹶张弩的一箭射出,成功的穿透了位于一百三十丈外的木板!这个威力,几乎是普通弩的两倍。(注:当时的六石相当于现在的180公斤,一丈为现在的2.3米)

武库的官员则是疑惑地看着霍去病,他想不明白,这个骑兵将领为何对蹶张弩如此感兴趣呢?蹶张弩明摆着是为步兵设计的,对骑兵来说,坐在地上张弦显然不现实嘛!而且其他的骑兵将领,不都是一直要求使用臂张弩的嘛!

霍去病却早已经考虑过了此节,只见他让一个亲兵上马,把弩递了过去,随即命令,“右脚脱蹬,在身体右侧用单腿张弦,试试看行不行?”

那个亲兵名叫赵永,生得孔武有力,在马上双手抓弦,右脚踩着弩臂用力一蹬,成功地把弦张好了,“没问题!”

“马跑起来呢?”霍去病又问,随后自己答道:“练呗!”

随后他自己也亲自试了一番,体会着哪里会有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对那个武库官员说道:“给我们配的蹶张弩需要做一点修改......”

一言未毕,那个官员立刻露出了紧张警惕的神情,霍去病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不难,就是要在弩臂正中这里拴一个绳套,因为我们骑兵在马上颠簸,很难保证每次都能蹬到正中的位置,但是如果有个绳套,直接蹬这个绳套就可以了......”

一听只是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动,那个官员总算放松下来了,没想到霍去病却是一丝不苟,虽然只是一个绳套,他却从材质到尺寸列出了各种细节要求,武库官员的脸色慢慢地又苦了起来。

离开武库之后,霍去病原本打算回营的,但看看天色尚早,就决定先去找张骞了。

太中大夫张骞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十七年前的建元二年,登基不久的当今天子得知匈奴人在西方有一个仇家叫做月氏——月氏人原本在河西一带游牧,后来被匈奴人驱逐,单于甚至割了月氏王的头颅,拿颅骨做成酒杯。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刘彻有了联合月氏共击匈奴的构想,因此派张骞出使去寻找月氏人。那时的张骞年方二十五岁,不幸的是他出发不久,在经过河西地区时,就被控制此地的匈奴人扣留了。这一扣就是整整十年,他矢志不忘使命,最后终于设法逃脱,历尽艰险到达了月氏,只可惜月氏部族已经远迁,无意再与匈奴为敌。

张骞一去十三年,就在所有人都快把他忘了的时候,他回来了。虽然月氏无意与汉朝联手攻击匈奴,但他带回的大量信息却是弥足珍贵,而且了解到西域的各种情况,更给了天子很大的启发。归国四年来,他的故事早已传遍朝野成为佳话,去年更是被封为博望侯,这个封号自然是取“博广瞻望”之意。

很多人都愿意找张骞谈论,因为可以听到许多异域的风情,霍去病也喜欢找张骞,主要则是因为对方滞留匈奴长达十年,对匈奴人的了解非常之多,这正是他最为关心的内容。张骞的口才很好,不过在所有事情对所有人讲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他也就有些懒得多言了,但唯独对霍去病,他却从不敷衍。

他们两人尽管年纪相差了二十四岁,但却颇能互相欣赏,两个人的性格也颇有相似之处——张骞敢于远赴绝域去寻找大月氏,霍去病敢于只带八百人千里奔袭,他们都是极有胆色之人,惺惺相惜是很自然的。只不过张骞已经人到中年,早就历练得沉稳成熟了,而霍去病还在锋芒毕露的年纪而已。

张骞两年多前第一次见到霍去病时,是卫青请他来给汉军诸将讲述匈奴见闻。那时的他,在大将军面前给这么多的成名将领“上课”,心里还是诚惶诚恐的,不过,对于敬陪末座的年轻的票姚校尉,一开始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但他很快就发现,那些拗口的匈奴人名、匈奴地名,别的将领记不住,而票姚校尉却都是过耳不忘,而且他问出来的问题也跟别人不同。比如若是说到某条河,一般人最多会问水有多深、水面有多宽,而霍去病却会问“此河的水流速度有多快?”或者是“不同季节的水量差别有多大?”

有一次,众人聊天时说起来,都认为从远处判断进山该走哪个山谷是个难题,因为进山最好沿着河水走,而远处是看不出一个山谷里有什么样的河流的。此时霍去病却说:“虽然看不到有什么河,但谷口还是应该有明显印记的。因为河水夹带泥沙冲出山谷,在谷口外流速骤降,必然泥沙淤积,左边淤高则河水往右流,右边淤高则河水往左流,因此从远处看,这样的谷口大约能看到三角形的痕迹。常年有水的河流,三角形可能大些,否则三角形可能小些。”

张骞一听这话,不由得又惊又佩,因为他回想起来,当年自己在大漠戈壁上行路时,遥望远处的祁连山,确实曾多次看到过类似景象(现代地理学名为洪积扇)。只是自己虽然亲眼见过,却从未留心思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真不知道这位从没见过实景的人,究竟是怎么推想出来的。

还有一次,大家聊起了出兵季节,有的将领说,夏天有个不利条件,在草原上会被成团的蚊子叮咬,因此夜间不宜露营。众人纷纷附和,没想到霍去病却说:“那是漠南草原,我料祁连山里的草原不会如此,夏天应无蚊虫。”

见众人诧异,他解释了一下,“祁连山里的河流,其水源与漠南草原不同,乃是来自附近的雪山融水。所以即使在盛夏,水温也应该极低,如同其它地方开春冰雪初融时的水温,蚊虫定然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繁衍。”

张骞听了这番话,又是颇有五体投地之感,自己亲眼见过自然不足为奇,真不明白这个人根本未曾亲身去过,仅靠一副头脑,却如何能推想得这般有理有据、细致入微。

今天霍去病一进门,张骞就喜出望外地笑道:“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这个!”

霍去病顺着对方手指的方向一看,案上有一张绢帛,绢帛上面绘制着一幅地图。走到跟前,第一眼首先看到了一列绵长的山脉,“祁连山”三个黑字分外醒目,他不由得问道:“这绘的就是河西吗?”

张骞点了点头,笑着叹道:“最近一年收集的信息全在上面了,费了不少力气,也算是一幅心血之作哪!”

霍去病知道,张骞名义上任职太中大夫,实际上圣上派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搜集西边和北边的情报资料、地理信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张骞也甚是卖力,经常去找商队打听消息,看来眼前的地图就是他的成果了。

他不由得在这幅地图之前反复流连,只听对方笑道:“不要心急,我给你留了一份副本,你可以带回去细看。”

霍去病赶紧接过道谢,却听张骞又长叹了一声,“唉!这份图还是太粗略了!估计舛误之处还有很多。河西被匈奴控制着,所有的商队皆是分段转手贸易,根本没有能走完全程的,所以地名地标、道路里程也都是口口传说,第一手的资料还是太少了!”

霍去病安慰他道:“我知道你心里着急,恨不得能像鸟一样飞起来看看。虽然今日我们无法前去,但我们华夏的祖先却应该是去过的,《尚书》中有《禹贡》,《山海经》中也描绘过那些地方,必定不是无稽之谈。我在天禄阁和石渠阁翻书的时候,曾见目录里有《神农地形图》和《黄帝九州图》,可惜仅存其名,未见其书。”

他所说的天禄阁、石渠阁,均位于未央宫内,都是皇家的藏书阁,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皆藏于此处。霍去病自幼出入宫廷,当然会经常去那里翻看,要不然深宫对他能有什么吸引力呢。实际上,能自幼出入皇家藏书阁,对他这种资质的人来说,实在是一桩极大的幸运之事。只可惜先秦的诗书典籍和诸子著作,先后经历了战国末年的战乱、秦始皇的焚书、项羽的火烧咸阳宫,屡遭劫难、损失重大,即使是皇家藏书,也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神农地形图》与《黄帝九州图》的失传并不是什么特例。

此刻听他说到这里,张骞却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你这一语倒提醒了我。我听说南山深处有一位隐者吕老夫子,学问极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特别是他那一门的传承极其古老不凡,这一类的问题也许正好可以请教一下。而且,说不定他们那里还会保存有一些地理方面的古籍。”

霍去病道:“既然他们是隐在深山里,那么确实可能保存有未焚之书。”

张骞闻言点头,的确,本朝以来废除秦始皇定下的“挟书律”,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才陆续征集和恢复了一批旧典。他所期望的古代地理资料,也许只有在这类民间隐者那里,还能保存有一些了。

忽然张骞又想起了什么,“对了,据说张子房就是出自他们这一门的。”

霍去病很有兴趣地问道:“张子房?真的吗?”

他们口中的张子房,其实就是张良。张良是本朝开国元勋,“汉初三杰”之一,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曾被高祖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人德智兼备,进能建功立业,退可明哲保身,后世之人无不景仰,提到他,自然引起了霍去病的注意,“不是说张良的学问,是受自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吗?”

张骞回答道:“不错,但是黄石公也有师门啊,此门至今还有传人也不足为奇嘛!”

霍去病笑道:“张子房的师门,我倒是真的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别忘了带我也去见识见识。”

张骞一口答应,“那是自然。”

同类推荐
  • 武氏女国

    武氏女国

    我姓武,叫武兰儿,80后,我的模样呢,虽然不是窈窕淑女,也属婷婷玉立;我爱看西游记,特别是女儿国哪集,我在想,唐僧跟女儿国国王好了多好。
  • 魔唐

    魔唐

    长安城雪夜屠夫案,每个雪夜死去的女子。死时吊起如白羊的花馆娘子,死后被扮成苍狗的侍郎之女。掖庭宫女肚腹内的千条水蛇……背后却隐藏着百年前则天女皇的魔祭之秘。神秘少年,罗织经,莲瞳术,九卷秘书。一路探查这背后的隐情,而他自己,亦背负着六百七十条人命的血仇。一切,都从大唐帝国破灭前最后的辉光中开启。
  • 穿越奇秦

    穿越奇秦

    秦缵在公司开会时YY被老总一书拍晕,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空间。齐楚燕韩赵魏秦!吾乃秦国国君!这下秦缵大发了,后宫有山菜,猛将有吕布!纵横天下,一统六国,出任千古一帝,迎娶。。。很多很多。。。。
  •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战国之铸剑

    穿越回战国,没有带着现代的火药、造纸、造酒技术,却带着一款战国题材的网游城镇基地,可以招兵、发展军事力量……拥有这等逆天如同作弊器一般的存在,在混乱的战国中且看他如何只手舞风云,左右逢源、威动天下;七大战国、三十六大郡城、数千悍将、万人国战,带你走进两千年前那个热血沸腾英雄辈出的年代,一同体验那千年前最极致最绚烂的战争与文明。(书友们关心的《位面交易法则》已经完本,谢谢诸位书友关心!
  • 三国兵者诡道

    三国兵者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热门推荐
  • 冠军系统

    冠军系统

    老爸是国民导演,小妈是华语天后,老妈是影视双后,小爸是金牌编剧,老姐是才女作家,小妹是网红画家,生活在大明星家族,高冷却只是个普通大学生。武术已经取代足球,成为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武术明星闪耀全球,粉丝无数。谁不想连战连胜!谁不想奥运夺金!谁不想国家英雄!冠军系统,带你圆梦带你飞!
  • 女神校花爱上我

    女神校花爱上我

    李好有双透视之眼,刮彩票、赌石、鉴宝、看病不过是毛毛雨而已。他还能看透人心,看见人们看不到的东西?
  • 淘气天尊

    淘气天尊

    在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东海尽头有座仙山,山上住着一位老神仙和他的小徒弟。小徒弟从小就身具仙骨,小小年纪便练就了一身本领,道号“淘气天尊”。淘气天尊虽然心肠不坏,但却亦邪亦正,放浪不羁,甚至还有一些孩童般的淘气和顽皮。老神仙为了改改他的臭毛病,两人打赌,让他褪去灵根,去红尘之中寻找一个他至今都在寻找,但却从未得到的东西……
  • 我们都是一个故事

    我们都是一个故事

    二十九层的高度将除夕夜一切热闹与喧嚣都隔离在落地窗的玻璃外,室内只剩下电视机中播音员波澜不惊的报道着除夕盛况,文贤左手插进口袋,右手端着红酒,静静的站在落地窗前眺望这座浮躁的城市,猛的一口喝完像是庆祝某个决定,表情依旧冷淡,唯有眼神中的晶莹透出他的痛苦与绝望,曾经有人问他怕不怕孤单寂寞,当时他笑着说自己永远不会寂寞,但后半句没说出来,那人立即回了句“文贤,你应该低调点,别惹太多桃花”。每想到这段对话,文贤总是苦笑,他只是笑自己的无知,原来不是没人陪就是孤单寂寞,而是你有相陪的人却没有资格。
  • 洪亮传奇

    洪亮传奇

    二人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少年朝二人走来。身高在140左右,有着形似火焰的黑发,穿着一件敞怀的蓝黑色运动服和一件纯黑色的裤子,脚脖上绑着类似于忍者的绷带,鞋是最普通的黑色老头鞋。最引人注目的是背上那一把大约80公分的长剑。花衣男子看了看背剑少年,起身朝背剑少年走去。两人相距一米左右。背剑少年与花衣男子四目相对,眼神上谁也不输给谁。
  • 金朝遗梦

    金朝遗梦

    一个本不该死的人。一个本不该存在的朝代。一个拥有所谓玄幻武力的年代,却又充满着中国古代的色彩。当穿越、玄幻、历史、战争、阴谋、架空、后宫等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将展开一幅新的篇章。让我们跟随着主角,去征服这片未知的大陆!这有这里才会还原出一部原汁原味的玄幻历史架空小说!
  • 《衰男养成》

    《衰男养成》

    我是谁,谁又是我?我在谁的戏里,忘记了自己的那出?谁在我的戏里,谱写我生命的传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悲或喜,或大或小。不管你是高高在上,抑或你是平平常常,总都有自己耐人寻味的故事。只是,我们平时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着未名的角色,却忘了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扎人堆里,找三年也找不着的那种。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自己的故事,小人物也有小人物自己的情感。我不羡慕别人精彩的人生,因为只有在自己的故事里,我才是主角。人这一辈子能当几回主角呢,而这一次,我就是主角。关于我的故事还得从我刚来深圳那会儿说起。我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我一生中最倒霉的一天,但是有一件事我很清楚,就是那天我确实很倒霉。
  • 尚雪,曦恋

    尚雪,曦恋

    妙言,一个要长相没长相要成绩没成绩的女生,误打误撞的考进了锦岚中学,学习了三年,可是一次变故,她遭遇车祸,毁容了。这是一场阴谋,妙言的生活和不容易,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的高中,但是很不爱说还,开学几天,学校里就来了一个大帅哥,妙言和他成为好朋友,一起寻找身世之谜……
  • 异界之契约大军

    异界之契约大军

    极道魔尊遭人暗算,穿越异界附身少年。一身修习尽丧,但万年修行经验未损。沈影结合异界独有的修炼体系,摸索出一条修炼的捷径,破而后立,涅槃重生。书友群:105245292长期开放,欢迎各位大魔头小魔头,一道修魔,穿行花丛,尽享人生。
  • 龙猪

    龙猪

    龙: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鹰爪、鱼鳞、狮尾、虾须。在神话传说里龙是神异动物,能行云布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太空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的传说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龙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主要象征,中华民族始终相信他们是龙的传人,至于为什么?看过本书,相信你会有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