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21200000048

第48章 请问还能怎么写我

事情商议停当之后,几个臣子纷纷告退,霍去病刚刚走到阶下,就被张骞拉住了,“请问你是回府还是这就回营?”

“回营。”

张骞喜道:“那就太好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请求,还不知能不能惠蒙准允——我很想到你的营中好好地观摩观摩。”

霍去病略微一怔,随即很痛快地答应了。

张骞是个热衷于探索的人,可是他觉得自己这一年来的运气实在不行:先是西南探路出师不利,既然探不成路,那么驰骋疆场、建立军功总可以吧?这也是他从年轻时就有的梦想,前年他也曾跟着大将军卫青参加过定襄战役,回来就封了博望侯,也没觉得有什么太难嘛;没想到,今年自己统兵一万出塞,上面没有卫青罩着,这才实实在在地知道带兵打仗的难处了!

其实张骞的这个感受,正好印证了卫青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虽然卫青这个大将军声名赫赫,可是他的存在感却并不很强,在他统兵出征时,手下的每个将领都觉得自己是独立完成任务的,可是无声无息之中,其实是他把整个事情连接起来的。

所以素宁“儒皮道骨”的看法还是有见识的,一般人看卫青,只能看到他中和恭谦的表面,却看不到他上善若水的内里,前者的确像儒家,后者则确实近于道家了。说到底,华夏兵家素来不离道统,卫青有这个境界并不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若是他的内心没有相当的境界,反倒不是一代华夏名将应有的风采了。

右北平这一战,张骞不但无功而且有过,把封爵都弄丢了,好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意兴阑珊,好在他只是被褫夺了爵位,并没有被剥夺发言权,圣上还是很重视他的意见——刘彻是个恩威并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的赏罚很分明,立功够了说封侯就封侯,犯了错误封爵说没就没,同时他是就事论事的,不会因为人犯过什么错误就一笔抹煞他的能力。张骞也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他坦然地承认自己带兵确实失败了,尽量去找原因而不是找借口,这就是为什么他想去霍去病的军营里好好看看。

他在骠骑军营里住了一夜,一样一样地看过了这里的训练,终于明白人家为什么会打胜仗了。第二天,他站在高高的将台之上,望着下面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不禁感慨万千,“自己领兵出塞走了这一趟,我总算知道了,领兵和领兵的差距太大了,真可以说是霄壤之别啊!”

霍去病神色平静地听着对方的感慨,什么都没有说,但其实他的心中并不是没有感慨的,“张骞不是将才,尚且知道来看看我为什么会打胜仗,但是那些真正的为将者,至今却没有一个人来这里看过......”

张骞却又忽然想起了京中权贵世家们的种种议论,不由得又忿然说道:“为什么自古以来,总是有人在前面做事,有人在后面议论?那些在长安城里瞎议论的,真应该让他们都来这里看看!”

霍去病听得出对方是在替自己抱不平,却只是淡淡地说道:“圣人早就说了,兵者非君子之器,那些人既然都以君子自居,又来这里看什么?”

张骞的这口气仍然颇为不平,“我素来知道你是呕心沥血地研究战术,呕心沥血地练兵,但今天亲眼看到,还是深为震撼。虽然与长安城只相隔了十几里,但你这里的情形,根本不是待在长安城里能想象得到的!在那里根本就没人知道你都做了多少啊......”

霍去病冷冷地说道:“长安城里想象不到的事情多着呢。他们知不知道有什么要紧?我有那个时间操心他们知道不知道吗?还不如操心战场上怎么少流点血吧!”

看到对方一副冷傲之色,张骞多少有点为他着急,“你也不要太不把那些人当回事,舆论的影响可不止一时一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知道吗?史笔如刀你听说过吗?”

对方却反问道:“史笔如刀?请问还能怎么写我?总不能把胜仗写成败仗吧?最多模糊其辞,不说清楚是怎么胜的罢了!大将军倒是处处谨慎小心,请问那些人就知道他的仗是怎么打胜的了吗?”

这番话言辞锋利,可确实是说到了点上,张骞也只得无奈地叹道:“长安城里的那些君子们哪,你若是问他们一场战役是怎么回事,他除了输赢弄不错之外,就只能记得谁受了什么赏、谁封了什么侯,能把地名和数字说全的,就得算一等一的人才了!”

霍去病不屑地一笑,接着他的话说道:“仗为什么会赢、为什么会输,他们不会关注,他们关注的首先是你跟他们是不是一路人,若不是一路的话,那永远也看不惯你。你打赢了顶多说你运气好,以前他们不是一直这样说舅父的吗?现在这样说我,一点也不意外。”

张骞又张了张嘴,意思是还想再劝一下,却被对方一口打断,“好了,这些高尚的正人君子,他们有他们的仁义道德,我不敢说他们有错,但我也不想跟他们多说,大家各行其志吧!多说无益。”

张骞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对方从小被排挤甚至欺负过,但在他看来,也不是太大的一回事嘛,韩信不是还受过胯下之辱吗?大丈夫能屈能伸嘛,为长远考虑,最好还是要识时务,该妥协的就妥协,能周旋的就周旋一下。可是,眼前此人竟然如此的冷峻强悍,傲岸得连敷衍一下的打算都完全没有,让他想劝都找不到话缝儿!因此这口气叹完之后,他只得换了个话题,“呃......对了,接敌时,你的位置在哪里呢?”

“我的位置吗?就在军旗的旁边,后面紧跟我的是令旗旗手,令旗直接受我指挥,全军受令旗指挥。”对于这个问题,霍去病一改冷傲神色,回答得很详尽,还用手指给对方看。

看着张骞吃惊的神色,他忍不住笑了笑,“拜托你不要像个文人似的,不要这样受了惊似的好不好?告诉你,敢冲在这个位置的将领绝对不止我一个,咱们汉军中历来都有勇将!比如李广将军,别看如今六十多岁了,我相信如果他能认同这个打法,他依然敢冲在这个位置!”

对方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点,霍去病继续说道:“其实,冲在最前面只需要匹夫之勇,真正难的,是知道往哪儿冲。可惜的是,战场上有这个判断力的人太少了!更可惜的是,还有的主将,一接敌就只顾自己杀得性起,把全军的速度都压住了,自己还根本意识不到!这种人就算武艺再高,就算能射一百头老虎,又有什么用呢?”

张骞自然知道,这位武艺高强的射虎将军,说的也是李广。他是跟李广打配合吃了败仗的,此刻虽不便明说什么,但也难免叹了口长气,“对李广将军的感受,实在是一言难尽啊,他的勇猛无畏,没有人不佩服,可是他的战术打法,唉!”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各有所思。张骞忽然又想起来一个问题,“对了,这个旋刀纵队,匈奴人会不会也学了去?”

霍去病一听就笑了,“还等你说?已经学了!尽管学吧,大不了刀尖对冲!看谁的刀尖硬?竹刀对钢刀,他还是没得打!”

张骞也笑了,再次开口问道:“那么,在刀尖上你用的是什么兵器?”

霍去病道:“我主要是用弓箭和军刀,看敌人离得是远还是近了。”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对方的脸色,又安抚性地加了一句,“用军刀一般就是拨打拨打箭矢,真砍人的时候也比较少,其实正前方的敌人差不多都给射光了。”

“你用不用弩?”

“不用。就算带着也只是以防万一,你没听说过那句话吗——宁愿多背两张弓,不愿带上一张弩。”

说起这个,其实不光霍去病,全体刀尖上的人员,也一律都是用弓的。弓箭是一边张弦一边瞄准,难度当然比弩大多了,但是对于高手来说,这也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弓箭连射的速度比弩快三倍!刀尖上的人员不多,速度优势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而弩箭的优势在于容易掌握、可以齐发、射程较远且可控,所以主要应用在刀尖之后的长长刀身之中。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耻于用弩,历来都是射艺高强之人的共同特点,李广如此,霍去病如此,很多高手都是如此。这可能是因为弩太没有难度了,更可能是因为弩太缺乏美感了——试想一下,“弯弓射大雕”,那是一幅多美的画面!若是改成“张弩射大雕”呢?只怕没有人想看了吧。

那么匈奴人呢?匈奴人是不用弩的,因为他们自幼习于骑射,匈奴小孩能骑到羊背上的时候,即可“引弓射鸟鼠”,再大点的“少长则射狐兔”(见《史记匈奴列传》),他们全民族的射箭水平是相当高明的。而对于旋刀纵队的刀尖来说,这是个好事情:因为弓的箭矢与弩的箭矢长度不一样,弓箭的箭杆长约三尺七寸(约合九十五厘米),弩箭的箭杆却仅有二尺二寸,前者多出来的一尺五寸长度,大大增加了军刀拨打的成功率。

所以霍去病对张骞笑道:“有时候我想想,我作为无数匈奴人瞄准的目标,却从来不曾受过任何箭伤,还真要感谢匈奴人不屑于用弩呢!”

当然他这个“不曾受过任何箭伤”的说法也略有些夸张了,准确地说,应该是没有直接中过箭,那些被军刀拨打开的箭矢,或者会断、或者会到处横飞,在他的手上或身上哪里划一下撞一下,受点轻伤,那肯定是随时免不了的事情。

张骞想象着对方身处刀尖的情景,却觉得怎么也笑不出来,“反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毕竟你算是全军最靠前的一个。”

对方却摇了摇头,“准确地说,我还不算,至少不是我一个人算。我周围还会有几个亲兵,单论接敌的话,他们比我更靠前,比我更危险,要替我挡去不少箭矢呢!”

说到这里,他的眼里闪耀着骄傲的光芒,“走,我带你去认识一下!”

说走就走,他立刻带着张骞下了将台,来到一组正在训练的兵士旁。那些人一看到骠骑将军走过来,马上列队行礼。霍去病说道:“你看,我这一队亲兵,还有这些旗手,别看人数不多,可都是我亲手精挑细选出来的,只有最勇悍的士兵,才能被检拔到这个位置上来!”

张骞明白,这几个位置,确实是全军最危险的位置,但同时也是全军最高的荣誉,如果说全军是一把刀、这就是刀尖,是一支箭、这就是箭头。他细细看去,但见这批勇悍之士紧紧盯着他们的主将,个个眼里饱含敬意,心里不禁暗暗点头。

或许是感到气氛有些过于肃杀了,霍去病又微微一笑说道:“当然,一仗打下来,立功受赏的也首先是他们这批人,你以为当箭杆还能封侯吗?”

这句话说完,只见这队大兵们无不咧开大嘴,个个眼里放光,这一下张骞也笑了,重重地点头称是。

同类推荐
  • 元代——武功第一

    元代——武功第一

    《元代——武功第一》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东京的抗日怒火

    东京的抗日怒火

    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那是一幅壮烈的斗争画卷。那是一首民族精神的高歌。
  • 山河图鉴

    山河图鉴

    一个超级倒霉催的小人物刘三在人生的最低谷荒诞离奇地经历了一次穿越,来到了战国末期的齐地,在这片战火纷飞、大秦将建的中国大地,展开了一段平凡而又神奇的人生轨迹......
  • 陈家洛的混乱世界

    陈家洛的混乱世界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他,转世重生,成了陈世美和潘金莲的儿子。为求生存,他自小组建红花会,谋划颠倒乾坤大计,遇上诸多前世小说中的名人,修炼龙凤如意功,征服妹妹无数。
  • 纪良城

    纪良城

    历史古城,掀起腥风血雨。这不是真的城池,却又是真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鸿蒙五千年

    鸿蒙五千年

    鸿蒙之地,天地无通;鬼怪丛生,死寂缭绕。受众灵之祈,天火自宇外而降;光暗相合,阴阳相生;盘古开天,遂人生火;伏羲平幽,女娲补天;后继一皇五帝之治,终有盛世。然盛世久则必有祸乱起,妖魔兴而九幽复苏。故事就是从这开始,又一场夺天之战也拉开了序幕。。。。。。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使用率最高的交际工具。从大的方面看,“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从小的方面看,“善言使人笑,恶语使人跳”。无论是思想教育、信息传播、商业洽谈,还是学术交流,都需要掌握能说会道的本领。
  • 杀鬼子修真路

    杀鬼子修真路

    父母被鬼子杀害,陈徵远发誓报仇。偶然吞服混沌珠,他踏上修真路,战斗与修真两不误,...
  • 孤独家

    孤独家

    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一切爱情都在心里,一切往事都在梦中世上哪有那么多风花雪月的爱情,不过是年少无知,无法从外界汲取暖意的两人相互依偎时发出暧昧气息,愚笨之人才会把它当做至死不渝的爱情并自以为是的坚守下去世界小得像一条街的布景,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省略了所有的往事,省略了问候每个人都孤独,所以我们不孤独
  • 一辈子可以有多长

    一辈子可以有多长

    人生最大的无奈,便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吧?我十四岁那年,我说:只要我努力,会好的…十五岁那年,我说:为什么你们就不能相信我?十六岁那年,我说,活着你们不信任我,是不是给你们一具尸体你们才信我?十七岁那年,我说:我想要的只有自由而已,我愿意付出全部,什么代价都可以。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十八岁那年,终于、自由了。可是慢慢的才发现,这当真是我想要的麽?这不过是从一个漩涡中出来转投另一个漩涡而已…
  • 明伦汇编人事典祸福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祸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气校花狂校草

    霸气校花狂校草

    女主与男主之间的的爱情,纯真而又妖孽,究竟是怎样的呢
  • 姑洗徵舞(九功舞系列)

    姑洗徵舞(九功舞系列)

    [花雨授权]若有若无的情愫让见面变作名琴续弦,不知不觉中他已把一颗心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大宋,一半牵挂在她的身上;于是她跟他许下不许白头的誓言,等着国泰民安的一日,花轿迎娶双溪边。然而造化弄人,是不是真的可以等到,
  •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大花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恶魔的甜心宝贝

    极品恶魔的甜心宝贝

    X市向来都分男校和女校,男校里全部都是男人,女校里全部都是女人。由于男女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交流,X市的人不是晚婚就是同性恋。于是政府决定,将尚美女高和世尊男高作为示范学校合并为一个男女共校的高中,名为尚世高中。头一次开办这样的学校,在全市引起了轩然大波。她,她,她,天使般的美貌,魔鬼般的身材,无论是在样貌、成绩、人品方面都可称女高之最,被喻为尚美女高的绝色三甜心。他,他,他,英俊的脸庞,挺拔的身姿,鹰一般犀利的眼神猎取了无数少女的欢心,被称为世尊男高的极品三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