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4700000004

第4章 长夜苦吟思愁机(1)

1922年,即“民国”十一年,武昌起义枪响、清帝溥仪退位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可是中国的革命还丝毫没有露出成功的迹象。

4月,奉系军阀和直系军阀爆发战争,双方激战两月有余,以张作霖率奉军退回关外作罢。

5月,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在广州下令再次护法北伐。

6月,粤军司令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遭到罢黜,粤军包围并炮轰了越秀山总统府,孙中山登上永丰舰避难,蒋介石闻讯赴广州登舰伴随孙中山左右。

7月,北伐军回师讨伐陈炯明。

8月,孙中山乘英舰前往上海。

此时整个中国到处都是军阀割据、互相征讨的局面,而最为突出的,便是地处西陲的四川。“民国”七年的时候,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命令各军驻防地方,由各军自行向地方征收税款作为军用,四川军阀防区制度由此形成。各军阀不仅在防区内截取税款粮饷,还干预地方政事,自行委任官吏,甚至预征赋税。为了争夺防区,扩大势力范围,川中大小军阀混战不休,其战事之频,为他省少见。自古便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因为军阀连年争战,省内关卡林立,捐税苛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是一片萧条残破之景。

后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川西小镇,居民不过一两千人,地处偏僻,远离要津,只要镇民们能按时上缴钱粮,那些军阀也懒得到这里来找什么麻烦。后里镇建在一个坝子里,周围被十多座小山包围,一条清水溪穿镇而过,镇旁的小山包上有一座龙渊寺。

这是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通往后里镇的泥石小路上走来一个游方的道士。那道士双眉浓密,蓄着一大把蓬松的络腮胡,须发斑白,身材高大壮硕,第一眼看上去虽不至仙风道骨,却也不同凡人。在路旁地里耕种的农民好奇地打量着远方来的道士,只见那道士背着一个粗布包袱,包袱里斜插着一把青锋宝剑,手中拄着一根圆头铁杖。此时正是一天当中烈日最炎的时候,即使坐着不动,也要汗流浃背,可那道士背着包袱走在路上,竟丝毫不见出汗,不禁令观看的农民啧啧称奇。

“这位小哥,敢问这里离后里镇还有多远?”道士停住脚步,冲着路边水田里一个光着上身的年轻后生施一礼,开口问道。

“不远了,就在前面,喏,绕过前面那个弯便是。”年轻后生指了指方向。听那道士的口音,绝不是川中人士,可究竟是哪里的口音,这后生也不知道。

“多谢小哥,”道士点点头,说,“那镇上是否住着一位叫申云潜的士绅?”

“你说的应该是申老爷吧,”年轻后生搔搔后脑勺,为难地说,“不过我并不知道申老爷的名讳。你走到镇上,去申家大院一问便知。”

“啊,贫道知道了,谢谢小哥。”道士说完,再行一礼,转身朝后里镇上走去。

后里镇实际上只有一条街,清水溪从镇中穿过,和石板路形成一个十字形,把镇子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清水溪上建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两侧的石栏上刻有八仙的浮雕像,所以这座桥被乡民称作八仙桥。

道士一走进镇子里,他的身后立刻跟来了几个看稀奇的垂髫小童,挂着鼻涕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装束明显与常人不同的道士,嘴里还不断地大声议论着。那道士并不在意,脸上总是露出耐心的微笑。

“请问申家大院怎么走啊?”道士在镇口的杂货铺前停下脚步,开口问道。

“申家大院啊,顺着这条路直走就是了,喏,路尽头就是申家的大门。”杂货铺老板站在门口,朝前指了指方向。

“多谢。”

“看样子道长走了很长的路啊,”杂货铺老板上下打量着道士,“敢问道长是从哪里来的啊?”

“贫道自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为道教发源地之一,有建福宫、上清宫等著名道观。而来。”

“不过听道长的口音,好像不是四川人。”

道士微微一笑,说:“贫道乃云游道士,游历四方,居无定所,来此之前是在青城山挂单的。”

“啊,原来如此,从青城山一路走过来真是不容易啊。”杂货铺老板转身走进铺子里,不多时便端着一碗水走了出来,“天气这么热,喝点水吧。”

“多谢。”道士连忙把手中的铁杖靠在门板上,躬身施了一礼,接过碗来一饮而尽。

杂货铺老板好奇地拿起道士的铁杖,发现这铁杖竟然异常沉重,不禁说道:“道长的拐杖好重啊,至少得有十多斤吧?”

道士将碗还给杂货铺老板,说:“这根拐杖有十八斤重,贫道游历四方,总带着这根铁杖防身。”

“真不容易啊,真不容易啊。”杂货铺老板放下铁杖,连连感慨道。

“多谢施主,贫道还有事在身,就不多留了。”从杂货铺老板手里接过铁杖,道士转身朝申家大院走去。

申家是后里镇最有钱的人家,附近许多乡民都是申家的佃农,申家的主人叫申云潜,字光显,是清时的举人,做过几任官,辛亥之后弃官不做,携妻女家眷回乡,置地建宅,做起了富家翁。申家大院是申云潜仿照北京四合院的格局,从外地聘请能工巧匠修建的。大院建在镇子的最北面,石板路一直通到申家大院的门口为止。此时申家大门紧闭,门上悬挂着一块镶边的大匾,上书“大夫第”三个金字,门的左右两边各挂着一个红灯笼,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申”字。

道士走上台阶,伸手叩了叩门环。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一个裹着头巾的少年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道士。

“敢问这位小哥,你家老爷在府上吗?”道士施礼问道。

“在,你是在找我们家老爷吗?”

“贫道姓张,烦劳小哥通报一声,就说青城山的玄真道长托贫道捎来一封信。”

“好的,请稍等。”

少年说完便关上了大门。道士站在门边,静静等候。

过了大约半刻钟的时间,大门又打开了,刚才那位少年走出来对道士说:“道长请进来,我家老爷在堂屋。”

道士道声谢,跟着那个少年走进了申家大院。一进大门,迎面便是一座彩色影壁,影壁正中用砖砌出丹凤朝阳的图案,四角还装饰有蝙蝠、仙鹤、喜鹊和梅花鹿的砖雕。影壁顶是清水脊的样式,覆盖着黑色的琉璃瓦,有砖雕的椽子,十分讲究,一看便知这是有钱人家的宅邸。

进入大门,再向左迈进一道屏门,便可以看到申家大院的垂花门了。垂花门一般又叫“二门”,用于隔绝内外院,门外麻叶梁头两侧的垂莲柱雕刻成莲花形,梁头上有“岁寒三友”、“麻姑献寿”和“踏雪寻梅”的彩雕。垂花门里还有一道屏门,平时关闭着,只有贵客来临时才会开启,人们平时进出都会走屏门两边的石阶或者抄手游廊。

道士跟在少年身后,穿过垂花门,进入内院,沿着抄手游廊朝堂屋走去。内院里种着两棵桃树,树下是两个长方形的大石缸,每个石缸里都养着十多尾金鱼,缸里还漂着几株水草,看上去饶有生趣。

少年带着道士,走到堂屋前,停下脚步,做了个“请”的手势,低声说:“我家老爷就在里面。”

道士拱手称谢,迈步走进堂屋,只见正中八仙桌旁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穿着寿纹青绸长衫的男子,正上下打量自己,知道这便是申云潜了,于是深施一礼,开口说道:“贫道姓张,名菽子,自青城山而来,有一封玄真道长的信要带给申云潜施主。”

申云潜起身还礼,答道:“在下便是申云潜,道长请坐。”

张道士从衣襟里取出一封书信,递给申云潜后,分宾主落座。申云潜吩咐用人给道士上茶,然后道声歉,拿起书信看了起来。那道士也不说话,坐在一旁静静等候。申云潜个头不高,微微发福,白面皮,三角眼,八字胡,双下巴,看上去颇有官相。他虽然剪去发辫,但脑后的头发依旧没有剃短,垂至脖颈。这种被时人称为“马子盖”的发型在民国初推行剪辫令时曾颇为流行,不过到现在还蓄着这种发型的则多为因循守旧的遗老遗少了。

不多时,申云潜看完书信,抬起头来,对道士说:“玄真道长在信里说张道长是位四海寻仙的云游道士。”

“正是,”张道士点点头,说,“贫道素喜游历,遍访名山大川,寻仙修道。前些日子贫道在青城山挂单,与玄真道长甚是投缘,他知我要往天台山天台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唐宋时佛寺、道观众多,现存“和尚衙门”、“和尚街”、“第一禅林”等遗迹。游历,便托我顺路给申施主捎一封信。”

“原来如此,”申云潜叹了口气,说,“只是现在世道不太平,天台山附近多有匪患,已经很少有人朝山了。”

张道士淡然一笑,说:“那些盗匪所求,无非钱财而已,贫道乃出家游方之人,身无余财,又有何惧哉?”

“话虽如此,但那剪径强人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若见路人身无余财,恼羞成怒,说不定会害及道长性命。”

张道士摸摸胡须,说:“贫道这些年游历在外,也见识了一些风浪,区区盗匪,不足挂齿。”

申云潜笑了笑,说:“玄真道长在信里说,张道长乃大德之人,精通道法。在下平日颇喜求佛问道,道长既然光临寒舍,还请多住几日,容在下讨教一二。”

“不敢当,”张道士拱拱手,说,“道法自然,一花一木,若得仙缘,皆可羽化,况乎人哉?况且贫道只是这红尘中一个俗人,唯愿与申施主砥砺切磋一二即可。”

“道长过谦了。”

张道士呵呵一笑,说:“若说到修仙炼道,昔日张真人张三丰张三丰:字君实,号昆阳,又号玄玄子,元明初时全真道士,武当派开山祖师。有《叹出家道情》歌七首,不知申施主可曾听闻?”

“愿闻其详。”

“叹出家,到也真,洗心源必要清净。玄中理方可见明,修真养性谁来问,俺也曾过了些崎山峻岭,走了些州县府城,大都廛市和光混。有一等不犯腥、不犯淫。有一等宽怀忍气财分明,西南国上把朋来敬。昔日理醉似昏昏,醒眼看四海苍生,红尘滚滚金花嫩。天边月谁人认真,世上事那件分明,人人抱着个修仙兴,五十二句玄中语,明明白白说与君。拜明师要访高人,殷勤了才得长生赠。”

张道士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贫道所诵,乃张真人《叹出家道情》歌其七,愿赠与申施主。”

申云潜原本以为这张道士只是个粗鄙的云游道人,却不料他腹中颇有文章,想来不似寻常人物,心中不禁生了一层敬佩,开口说道:“宣统三年宣统三年:即1911年。,在下弃官回乡之时,蒙玄真道长照顾,曾在青城山小住。掐指算来,自那时与玄真道长一别已有十一年了,不知玄真道长仙体是否安好?”

“蒙申施主挂念,玄真道长仙体无恙。”张道士掸掸道袍,说,“玄真道长内丹功夫十分了得,又久居青城仙缘之地,吐纳真气,想来必得高寿。”

“道长所言甚是,”申云潜点点头,说,“光顾着扯这些闲篇了,还没问道长是否用过午膳呢?”

“贫道囊中备了几个馍馍,已经吃过了。”

“道长远道而来,光吃几个馍馍怎么能行?”申云潜连忙说,“容在下吩咐厨房给道长做几个菜。”

“不必不必,”张道士摆摆手,说,“贫道早就风餐露宿惯了,能有一杯清茶已经很好,无须烦劳下人了。”

“道长不要客气。”

“修道之人,不拘俗礼,张真人歌云:‘一瓢饭能吃多少,三杯酒面像仙桃,花街柳巷呵呵笑。小葫芦常挂在腰,万灵丹带上几包。到处与人行方便,遇缘时美酒佳肴,淡薄时饮水箪瓢。’申施主的一番好意,留至晚膳又有何妨?”

“哈哈,好个‘遇缘时美酒佳肴,淡薄时饮水箪瓢’!”申云潜闻言大笑,说,“既然张道长这么说,那晚膳一定好好款待。”

“多谢申施主。”张道士拱手称谢。

申云潜又问道:“不知张道长是否吃斋素?”

自元以后,道教逐渐形成两大宗派并立的局面,这两大宗派一为全真道,一为正一道。全真道乃金国汉人王重阳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道号重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人,是全真道教团实际创始人,和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一起被尊为全真北五祖,丘处机为其弟子。创立,他借鉴佛家戒律,主张道士应出家居于道观,茹素吃斋,不蓄妻室,并制定了很多严格的清规戒律。正一道主要由天师道天师道:由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转化而来,因其历代教主被称为天师,故称天师道。张道陵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道士,沛国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其孙为汉末群雄之一的张鲁。融合江南诸道派而成,奉张道陵的子孙为宗主,道内诸小宗派各自传承不绝,正一道士戒律较松散,可以不住道观,居家修道,娶妻生子,饮食也不忌荤腥,又被称作“火居道士”。因此申云潜才会问张道士是否吃斋素。

“贫道并非全真弟子,不忌荤腥。”张道士答道。

“敢问张道长是何宗派?”申云潜好奇地问道。

“贫道自幼便在茅山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与金坛市交界处,为道教名山。元符宫随一位大德法师学习《上清大洞真经》《上清大洞真经》:全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又称《上清经》,成书于魏晋时期,由尊奉《上清经》的道士形成上清派。,故师承上清茅山宗。”

正一道中,以天师道为主,而天师道以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市。据传张道陵四世孙张盛于晋初便前往龙虎山修道,此后张氏子孙世居龙虎山嗣任天师,因历代天师世袭不绝,后人又把龙虎山张家和山东曲阜孔家并称“南张北孔”。为本山,故又称为龙虎宗。正一道中另有上清、灵宝两派,各以茅山、阁皂山阁皂山:位于江西省樟树市,为道教名山。为本山,是为茅山宗、阁皂宗。这三宗皆以符箓行道术,统称“符箓三宗”。

听说张道士师承茅山宗,申云潜扬扬眉,说:“在下听闻上清茅山宗道士皆精通法术,能以符箓请仙驱鬼、镇宅安魂、呼风祈雨、兴云招雷,不知可有此事?”

张道士看着申云潜,缓缓说道:“法以道为本,而道存于心。夫五行根于二气,人若能聚五行之气,运之为五雷,则雷法为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神,谓之以气合气,以神运神。会此之道,参此之理,则二气不在二气,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为风,运而为雷,嘘而为云,呵而为雨,千变万化,千态万状,种种皆心内物质之。虽呼风祈雨、兴云招雷又有何难?”

“如此说来,张道长可谓身怀异术。”申云潜挑了挑大拇指。

“此乃雕虫小技,何足挂齿。”张道士摇摇头,说,“修道之人,应以内丹修炼为本,丹道若成,则招雷呼风皆自然之事,不假人为,一如人之降生,吮吸母乳,亦自然之能力也。丹若不成,则一切符箓、踏罡、步斗皆是笑谈,乃江湖术士骗财所为耳。”

道教中修炼的方法分为外丹、内丹两种。外丹指用炉鼎烧炼金石,配制成药饵,做成服食后能长生不死的金丹,又被称为黄白术。内丹指在人体内以精、气、神为原料,炼养成长生不死的丹药,实际上就是一种打坐调气的养生术。因为服食以铅、汞为主要原料炼成的丹药非但不能长生不死,反而会使人慢性中毒--在外丹术极为盛行的唐代,唐太宗、唐穆宗、唐武宗、唐宣宗四帝先后都因服食丹药而死--所以外丹术自宋代起就逐渐衰落,此后道教诸宗派皆以内丹修炼为主。

“道长所言甚是,受教了。”

听完张道士一番议论,申云潜甚是赞同。原本青城山玄真道长就在信中称赞张道士精通道法,此时申云潜听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愈发觉得眼前之人乃得道的大德法师,暗下决心一定要多留他住一些时日,以便好好讨教一番。

二人在堂屋里闲聊,不知不觉便过去两个钟头。正聊着,申云潜瞥见家中小厮站在门口,探头朝里张望,便开口道:“二福,有何事?”

同类推荐
  • 我和猫妖有个约会

    我和猫妖有个约会

    老天,我只是安分守己听从母命的都市灰姑娘,谁知大学时严禁恋爱,现在却被逼嫁人——我的人生就是折腾and死命折腾!事业焦头烂额也就算了,委委屈屈相个亲,怎么眨眨眼猪头中年男就成了迷死人不偿命的猫妖?!还口口声声为了报十三年前救他一条小命的恩,他要和恩人我幸福生活到终结!No!我不想和妖怪扯上任何关系!不愿过虚假的快活日子!但我的弱势反抗遭遇惨败,爹、娘、朋友、同事一致认为我和猫妖尚尚如胶似漆!遭遇陷害失业失意后,双亲大人更是要求我跟着尚尚远走他乡。认命的我“嫁猫随猫”,从此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绝色黑狐狸不请自来,又有清秀猴妖凑热闹,最后居然跑来货真价实的九尾白狐、帅哥神仙!挟持、麻烦、考验……然而妖心难测,我不知不觉喜欢上的猫妖是否对我也有些心动?血琉璃到底和我有什么牵扯?我和尚尚能修成正果吗?
  • 大漠三部曲

    大漠三部曲

    《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套装共3册)》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登上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中国小说排行榜,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中有重点论述,被认为是当代西部文学的标志性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
  • 电视台长

    电视台长

    一年一度的选秀即将拉开大幕,各大电视台之间硝烟味渐浓,为赢得收视率各出奇招、死磕到底……选秀“一哥”南城卫视一条路走到黑,继续玩性别概念造“伪娘”;地方台“大佬”滨城卫视放眼世界,引进偶像模式成就“草根帝”;后起之秀苏城卫视剑走偏锋,大搞相亲节目火了“拜金女”,到底鹿死谁手,谁又会功败垂成?本书以小说的形式,犀利揭示了电视选秀背后的潜规则和整个操刀过程,精彩展现了中国电视产业的操盘手电视台长,带着相同的“镣铐”,秉持各异的理念,一起舞动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大旗。
  • 空巢

    空巢

    电信诈骗是波及无数中国家庭的“人祸”,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具体的诈骗案件将这两个“热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不仅精准地呈现出受害者在案发二十四小时之中细腻的心理变化,更是诗意和哲理地再现了一位中国知识女性整个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奥秘。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黎明之战

    英雄联盟之黎明之战

    黎明,你听到那声音了吗,对,是胜利的欢呼,终将为王者而战!
  • 仙狂

    仙狂

    先天道根缺憾,只余十年寿元,为争朝夕,林凡遍寻三千大域,走遍六大荒域,为求真仙!顺天道?逆天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关办事有心计

    公关办事有心计

    本书以装修风格为主题,针对装修风格的构成要素做详细解说,精选10位台湾著名室内设计师,透过他们的作品以及装修风格的要诀提示,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装修风格。
  • 工作要懂心理学

    工作要懂心理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工作是一个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如渴望安全、尊重等,而最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莫过于自我的实现。对于上班族来说,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和工作,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剑武星河

    剑武星河

    一柄断剑,蕴含怎样的玄机。星河大陆又藏有什么惊世秘密。且看主角为您一一解答。
  • 随心修真

    随心修真

    他一个无名小子,无聊的高中生,做梦梦到修真者,从此来到修真世界。这是修真界吗?!高楼大厦,汽车,飞机等等。当他熟悉这个世界,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这里的汽车都是魔力汽车,就连自行车也是魔力催动的,速度更是恐怖。这里没有凡人,不管什么人,都为更高的修真等级奋斗!
  • 末世英魂

    末世英魂

    英魂也,古之人杰,集天地精灵而生,聚人世信念而出,是为末世一线生机。末世既出,英魂归主。灭世轮回,十方寂静。重回末世之始,李亦晨可否力挽狂澜。作为郭嘉的化身是否可以聚十胜十败而定乾坤。未来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可否逆天改命。
  •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中国当代诗歌经典选读

    本书选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读”,试图以感性的方式接触一些作家的作品,进行贴近心灵的解读。
  • 六维

    六维

    三维世界之外,有着一个名为六次元的世界,这里所有人都有超能力。一个在地球自杀未遂的少年,被一个曾经的地球人带去这个世界。他获得新生,并在老者所创立的只有十四人的组织中慢慢成长。与此同时,一场毁灭风暴也即将席卷整个六次元,男主角是否会被这场浩劫击灭,亦或是……
  • 一看就懂逻辑思维

    一看就懂逻辑思维

    如果你了然于心却不能了然于口,思维的速度总是超过语速,写篇工作总结都会抓破头皮,玩“杀人”游戏总是误判和被误判……或者你面对客户总觉得一言难尽,工作上的委曲不知如何对老板说起,得到最多的评价总是“颠三倒四”,崇拜福尔摩斯和东野圭吾也想自己写推理小说,那么,你真的需要一点逻辑思维了!一个强悍的你的产生,未必需要一身肌肉,或许只需要一种强悍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