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7300000012

第12章 诗词七讲(3)

《荷马史诗》 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情。《奥德赛》共有12110行,叙述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了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史诗中体现了浓厚的英雄主义价值观,同时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我给中国的诗歌下过一个定义:“摩挲音韵律,通邮人鬼神”。什么叫摩挲音韵律?作中国诗,你不懂声音,不懂格律,不懂诗歌的韵律,就谈不上是中国的古典诗。闻一多曾经说过,写诗词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就是“韵律”,它是诗词这个舞蹈的节奏,没有它,这个舞蹈就跳不好,也激发不了读者的情感。什么是“韵律”?韵律就是指韵文的体制和格式,例如篇幅是有限制还是没有限制;句式是整齐还是可以参差不齐;字声是规定的还是任意的,用韵是划一的还是错综的等等。

中国诗歌之所以注重韵律,是由中国文字的特性决定的。我们在第二章讲到过,中国的文字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含义丰厚、形象可爱。不仅如此,汉字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性。一字多音,比如,“好”,可以念成好,三声,好人,是形容词;也可以念成好,四声,爱好是动词。再比如,“长”,长城,二声,属于平声词;长大,三声,属于仄声词。一字多义,一个字有很多意思,比如说“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目”指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目”事物外部的状况。这一个字多义,为我们在诗歌创造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词性可以转换,名词可以作动词,比如“妻”,本是名词,“妻之”,就变成了动词:娶她为妻;形容词也可以作动词,“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好好安顿他们,“安”,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汉字的这些特性往往通过读音的变化表现出来,这跟造字时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文字,本来就是用来吟唱和诵读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诗歌要关注韵律。

不同的诗有不同的韵律,严格程度也不一样。早期的诗歌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它们一般没有明显的韵律要求,而是通过叠字的运用使诗歌唱起来琅琅上口,比如黄帝时的乐谱,《承云》之歌中有“熙熙、凄凄、锵锵”的句子。等到出现二言诗、三言诗,就不再是简单地使用叠字,而是开始在韵脚和节奏上下功夫,出现了同字相协、同韵相协。

《诗经》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零五首诗歌。诗经学有“六诗”、“六义”的说法,指的就是诗经体制和表现手法。《诗经》有三种体制:风、雅、颂,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有点民歌的味道;雅一般是宫廷宴会或朝会时演奏的音乐,又可以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则是宗庙祭祀时候的歌辞,内容基本都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就是排比;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诗经》的句式非常灵活,字数没有规定,但以四言诗居多。因其本身便是歌辞,所以音调和谐,极具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重叠的运用和韵脚的使用上。重叠有叠字,比如“硕人敖敖”、“筑之登登,削之冯冯”;有叠句,《国风·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有叠调,比如《硕鼠》。用韵也较为灵活,大致有三种形式:四句诗只有第三句不用韵,比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句诗中双句用韵,单句不用韵,比如《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因结尾是虚词,所以在虚词前再押韵,构成“富韵”,比如《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楚辞,一般认为,这是屈原在楚国民谣的基础之上创造的一种新体诗,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所以也有人把楚辞叫做“骚体”。楚辞带着极为浓厚的楚地,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的乡土色彩,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楚辞中大量地使用了“兮”字,这在当时发音有点像“啊”,是个拟声的语气词,并形成了“三、三、兮、三、三”的基本格式单位,比如《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双音节词和单音节词配合参差错落,旋律和谐优美,富于音乐性。楚辞的用韵一般为四句一节,偶句用韵,一节换一个韵,比如《离骚》。也有不规则的押韵,比如一句用韵,三句有韵等,并且一韵到底,比如《九歌》。

楚辞之后,诗和乐就分家了。到汉代,能配乐唱的为乐府诗;不唱而仅仅吟诵的为汉赋。乐府诗比较著名的就是两汉乐府,是汉朝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按照作用可分成两部分:一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相当于《诗经》中“颂”; 二是乐府民歌,即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汉乐府在篇章上长短不一,字数多寡悬殊:最短的是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只有十六个字;最长的是《焦仲卿妻》,虽然版本不一,但基本都是一千七八百个字。由于要配乐演唱,所以乐府比较重声调,而不太重视用词,有的乐府诗还有随意拼凑的痕迹。汉赋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兴致,具有“铺采擒文,体物写志”的特点,铺陈辞藻、彰显文采,侧重于摹写事物,以物写志,篇章结构上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汉赋主要有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种。汉赋常采用骈文格式,对仗工整,音调和谐。

唐以后,出现了格律诗。格律诗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长律和七言长律,它们对于声律、韵律和句式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在声律上,格律诗有三个要求:一是,一句之内,平仄要相间,前两个字是平平,那接着的就得是仄仄。二是,两句之间,平仄要相合,这跟对联一样。三是,两联之间要相粘,下一联的首句的二、四两字的平仄,必须与上联末句二、四两字的平仄相同。以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述要求都满足。

在韵律上,格律诗一般押脚韵,也就是将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有规律地安排在诗句的末尾。五绝用两韵,七绝用三韵;五律用四韵,七律用五韵,而且只能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长律对换韵则没有要求。比如王维的五绝《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枝”和“思”押两韵。再比如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游”、“流”、“丘”、“洲”、“愁”,用五韵。

同时,还得注意对仗,如五律、七律和长律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对仗。《登金陵凤凰台》,这首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工整。以颔联,也就是第二联,为例:“吴宫”对“晋代”,“花草”对“衣冠”,“埋”对“成”,“幽径”对“古丘”。

日常中,大家习惯于说“唐诗宋词”,因为唐朝的格律诗和宋朝的词分别是这两种文学形式的鼎盛期。其实,词是一种独特的长短句格律诗,它起源于隋朝的燕乐,唐朝就比较兴盛,到宋朝达到高峰。词按照每篇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按照词牌(调牌)的音乐性可以分为令、引、近、慢等。令一般指字句不多的小调短曲的词章;引则是翻唱唐五代的小令,比如王安石的《千秋岁引》就是以《千秋岁》旧曲翻为新声的;慢是慢曲子;近的曲调则处在令和慢之间。词的用字要求熟而不俗,要是大家口头上常用的、听起来悦耳的,不能用生涩、偏僻的字,但也不能太俗甚至用滑稽的语言;同时,还得念起来有音乐的圆滑感和旋律感。词的格律大体与律诗格律相似,但严于律诗,不同的词牌对于用韵和格式都有要求。李清照在《词论》中讲,词要分五音、分清浊轻重。五音是指唇、齿、舌、喉、鼻五个部位发出的五种不同声音,而清浊轻重的区分则是在原有的四声的基础之上,将平声区分为阴平和阳平。词是要唱的,所以对于声调的选择就非常单一,比如要押仄声韵,本来去声和入声都可,但是选去声唱出来就没有旋律感乐,所以就只能选入声了。

金元铁骑入主后,游牧民族的牧歌开始流行起来,取代了诗词的位置,到处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开始盛行唱曲之风。元曲基本有两种形式:小令与散套。小令是指那些流行于市井的通俗小曲;散套则是把同一宫调的多首曲子连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套曲。元曲的格律与词相似,也非常严格,每种曲调(曲调由曲牌区分,比如在讲对联时提到的《红绣鞋》、《水仙子》)等曲子)句数和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规定,每字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以及起韵、协韵都有要求。我们这里不细讲,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北词广正谱》或者《元人小令格律》。

诗歌从早期演变到元曲,格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从最初不加雕琢的“自然艺术”逐渐变成了有意刻画的“人为艺术”,成为了一个带着镣铐的舞蹈。但无论是严格还是宽松,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于格律都有一定要求,诗的音调必须和谐,读起来要琅琅上口。所以,不懂格律基本是写不好诗的。

有人肯定认为我讲错了,大诗人一定要懂这些吗?林黛玉还讲过不要以音害词。是,你到那个水准的时候可以。比如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西望瑶池降王母”这个平仄声就有问题,可是因为“王母”这两个字是不能动的,谁都知道杜甫不会犯这些小学生的错误,再加上他的诗本身好极了,因此这些都可以原谅。如果你诗还没写好,就叫人家原谅你的韵律错误,人家不会原谅。也有人讲,艾青本身就不懂古诗,他怎么是大诗人?他是新诗人。艾青对古体诗不知道,可是他具有诗人最本质的心理,再加上他对语言的把握生动准确,他尽管不写这种旧诗,可是他是伟大的诗人。我讲中国诗是指旧诗,不讲新诗。

那韵律会不会束缚你的思想呢?当你知识不多的时候,当你肚子里文章不多的时候,当你的词汇很贫乏的时候,你会感到可供选择的东西很有限,感到到处受约束:这个词挺好,挺能表达我的想法,可是平仄声不对,或者不押韵;这个行了,挺押韵,可是词性又对不上,对仗不工整。但这个问题慢慢会解决的,只要用心积累、坚持不懈,就像卖油翁能从铜钱孔里倒油到葫芦里,而不洒出一滴,“无他,惟手熟耳”。“越是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式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

欧阳修:《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比如说我写《炎黄赋》,“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这是开头,概括一下中华大地,概括一下为什么“涉彼洪荒,文明肇创”,引出“炎黄”二帝,韵律完全符合要求,一气呵成,读起来畅快淋漓。其实这篇赋就用了一个早晨的时间。凭着我对炎黄的了解,对诗词本身的了解,我写这种赋体文的感受,如果写慢了就写不出还写不出气势来。所有,诗词韵律的要求只会给文章添彩,而不会束缚表意。

范曾:《炎黄赋》 莽莽天宇,八万里云驰飙作;恢恢地轮,五千年治乱兴亡。邙砀脊脉,逶迤远连昆岗;河洛清波,浩荡奔注海澨。涉彼洪荒,文明肇创;万代千秋蒙庥,厥功在我炎黄。 曩昔混沌未开之时,含哺而无釜甑,结绳不见文字。伐檀有人,莫及舟车;蚕桑未采,何来垂裳。《礼》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伟哉炎黄,据天地之大德,值阴阳之交会,通灵鬼神之际,会道五行之秀。礼行赤县,情系苍生。仰畏天,俯畏人,惟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始终如一。不蔽奸佞之谗,不用取容之士。天下咸归,百姓安乐。是以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风雨博施,万物得和以生,得养以成。 嫘祖,黄帝之妃,始创黼织;仓颉,黄帝之臣,以立文字。炎帝之女精卫,衔石而填沧海;炎帝之臣夸父,逐日以迎霞光。乃神乃人,惟载远古;是传是说,宜辅信史。岁月迁流,穷奇斯生,涿鹿风云突变,域中归于一统,百族聚为中华,自中原而滂沛十方。从兹以还,历三代二千余年而入于秦,再历二千余年而有今。天不欲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之文化。中华文化,有源以之开流;神州百族,有秩以之共理。炎黄脊梁,遍列九州;姓氏血脉,扬辉全球。龙从云起,先民图腾,乃往昔五千年文明之大标识,亦兹后亿万年之大旌纛。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最后,附带地说一下诗歌吟哦。在古代,除了汉赋和格律诗基本都是用来作唱词的,可以配乐演唱;而且汉赋和格律诗也很适合吟诵。现在有些人提倡吟诵,有些电视上也出现了吟哦的节目,但实在是其貌不雅、用力过猛,做作、有伪态,有点像日本人朗诵古诗。日本人朗诵古诗,颇有点武士道的精神,一看就是在表演。其实,这并非中国诗词的根本。中国诗歌本是随性所发,其音律虽然是人为雕琢,但是其本质是顺乎自然的。

下棋不能没有规矩,诗词也不能没有韵律。就连杜甫这样的大诗人,一生都注重格律,“晚节渐于诗律细”,何况我们呢?

第五讲 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词之美在乎高远境界

韵律是诗歌的基础,但是仅仅韵韵和谐却不是好的诗歌。好的诗歌还要“通邮人鬼神”。什么叫“通邮人鬼神”?鬼不是坏东西吗?做坏事才下地狱,成为恶鬼,为什么要敬奉恶鬼呢?不是这样的。在三代之前,鬼是了不起的,属于地神,跟天神一样属于神祗。人、地、天是宇宙三极。“通邮人鬼神”就是要与天地精神相往还,与古圣贤的心灵相往还,还要与自己的心灵相往还,诗歌正是心灵通向天地、往哲的载体。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与生俱来的依恋

    与生俱来的依恋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本书分六章,讲述了紫砂的起源、宜兴紫砂、做紫砂的原料、紫砂明细、紫砂的发展史、收藏紫砂的学问。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热门推荐
  • 孤独战争

    孤独战争

    科学与魔法并存的现代,人类与魔法师绵延了千年的战争,在这之中,身怀魔法的人类少年该如何抉择?科学结晶与传统魔法的较量,在现代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碰撞,且看少年如何颠覆整个世界,成为让这个世界都颤栗的存在。
  • 德鲁伊之奇变

    德鲁伊之奇变

    与众不同的德鲁伊变身术!
  • 在那个剩夏

    在那个剩夏

    我把仁放在第一位,同时也把爱人和兄弟放在第一位!重情重义重仁;对朋友拔刀相助;对兄弟赴汤蹈火;对爱人尽心尽力;对伙伴互帮互助!总之你和我呆在一起,你才知道什么是朋友!本人至今...15岁,没事儿干就喜欢走极端,做一些平常人不敢做的事,总之和我一起玩,你才知道什么是刺激!自幼苦读圣贤书,发奋图强做英雄。凭得一身好武功,只为一心打天下。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我的重生不平凡

    我的重生不平凡

    若有朝一日,我君临天下,希望身边有你的笑脸如花!我的重生,不会平凡!-----------------------这是一本对青春的祭奠,这是一种对往昔的回忆,这是属于我们80.90共同最美好的年代!让我们一起呐喊:若人生重启,我们谁都不平凡!!!
  • 巅峰纪元

    巅峰纪元

    这天,无尽的仙域来了一位少年,他一手仗剑,一手持鞭!他轻轻自语......两句话,“这一纪元我为巅峰!”“这一纪元我说了算!”
  • 呼吸不到的爱情

    呼吸不到的爱情

    携一朵黑色曼陀罗,她宛若一阵清香悄悄的来,她的旖旎在他的世界随风弥漫,当那朵象征复仇的花凋零,她所制造的一切美好也跟着破碎,也许她来过,也许没有,可她却已经深深烙在了他的心上,忘不掉,也不想忘。那年风雪飘荡,他牵着她的手,问:“夏泠鹭你可曾在乎过我?”她笑得一脸悲凉:“可能有,但又没有”
  • 念龙别

    念龙别

    千年前便有人设下一个局,框住人龙结交的预约。千年后人龙凡界共处无恙,无奈天降屠龙者,天下大乱。一念成仙,处处逍遥处处烦;一念成龙,处处预言处处坑;一念成人,处处有情处处流;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你们以为这是部言情小白文吗?待我变为一介凡人,你我再谈儿女情长可好,否则将隔着棺材板的天涯距离!NO!三界之大,上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天之骄子,下有一人之上万鬼之下的美男阎罗,凡间也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皇星,SO,让我们玩玩cos、搞搞CP、联手打小怪兽吧!!!
  • 道门之钟离皇墓

    道门之钟离皇墓

    身怀道术的张玉不甘于平凡与贫穷,走出了大山进入繁华的都市,而在这里,他结实了很多朋友,也遇见很多的好心人,不过却因为他死去的师傅,这让他卷入一场阴谋之中。沉睡了千年的古墓被他的木剑敲醒,而春秋时期的钟离无盐的宝贝究竟蕴藏了什么奥秘?为什么会引来近千年的争抢?而在这场千年的阴谋当中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 绝世龙妃:龙王滚过来

    绝世龙妃:龙王滚过来

    我擦,穿越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她天羽潇竟然魂穿成了南海龙族的飞羽公主!!!可恶的是,她的那个便宜老爹南海龙王居然要把她嫁给东海的龙王!!!哼!她怎么可能会嫁给那什么什么龙王,于是,一场逃婚大戏开始上演......可是,现在身边的这个千缡国六王爷是怎么回事?她身边什么时候有这个妖孽的???而且,妖孽的身份似乎很可疑......